標籤:

接下來是第四分——見道位。見道位比較長,從「不增不減」一直到底下的「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都屬於...

〔不增不減〕是無願解脫門。  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所以說「不增不減」。平時我們常說:「智慧增長,煩惱減少。」為什麼《心經》要說不增不減呢?因為增和減是從相上來說,不增不減是從性上來說。性是空相,煩惱性是空相,菩提性也是空相,從性來說並沒有增減、垢凈、生滅。  我們以心念的例子,以此念頭來解釋這三句話:  「不生不滅」,是指現實生活之中,心中已不會生起煩惱的念頭。「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不垢不凈」,是指面對萬丈紅塵,心中不以眾生煩惱心為不清凈的垢,也不以諸佛的智慧為清凈。「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不增不減」,是指修行佛法的過程中,超越了對煩惱和智慧的執著,既不是為增長智慧,也不是為減少煩惱,他已經能超越了這個相對,而徹底地明心見性,得到大自在、大解脫。  阿底峽尊者在《心經廣釋疏》里歸納說:《心經》的根本要旨,就在於八義三解脫門。八義就是空性、無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空解脫門是在見地上來對治凡夫的知見而現證,是資糧道位的修法;無相解脫門是在行持上修而現證,是加行道位的修法;無願解脫門是由果作對治而現證。據此可知,資糧道位、加行道位、見道位所修的都是修佛的見、行、果。我們見同佛見,行同佛行,證同佛證。  一開始我們在資糧道位的修行就一定要樹立佛之知見,《妙法蓮華經》說如來出世的本懷是令諸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見地不真,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資糧道位就學這個。  加行道位側重於修「行」。而行是什麼?主要都是無相解脫門,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無所住。六祖惠能大師說:「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念為宗是在能觀察萬事萬物的主觀上來修,無相為體是被認識的客觀萬物上來修,無住為本是從主客觀結合來修。所以其實我們就可以明白,原來這就是修佛的見、行、果。  這時見道上的行者(要知道見道是什麼?見道是真正開悟了,大乘來說,初地菩薩才是見道位以上。我們學習《八識規矩頌》就會比較清晰)要抉擇,現在所現證的是蘊、處、界都住於空性,因此要現證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為空性,所以就依次來說。這經文一定有個修行次第,有個層次在裡面。所以就先說「不執五蘊為我」。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這是說不執五蘊為我。  《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等於說:「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譬如看電影,銀幕是空的,什麼都沒有,但有一部放映機,上面的銀幕顯種種相,雖然現出種種的畫面來,但銀幕並沒有染污,沒有染著。自性就譬如這個銀幕(當然這不準確,銀幕畢竟還有個物質相,勉強這麼說),沒有生滅,沒有染凈,沒有增減;而畫面有生滅。我們明白以後,心地就清凈,不再妄想執著,不再有取捨得失了。恢復我們自性本具的德能,這叫開悟,叫見道。  所以說:空不是空掉這個世界,而是空掉我們對這個世界的錯誤認識。學習了《心經》以後就會明白,世界是我們神智不清的投射。蘊、處、界,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些現象,都是迷的時候才有的現象。古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有一個說法:「真正困擾我們的,並非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而是我們對那件事情的看法。」  學習了《心經》以後,我們就懂得直接在哪裡下手。這銀幕上有種種圖像,你要消滅它,不是徒勞無功嗎?你學了《心經》以後明白,應該直接改變這部電影放映機,也就是指我們的心靈,而不是徒勞無功地試圖改變投射出來的影像。  你能真正懂得在心地上下功夫,把凡夫知見轉為佛之知見,這時就再沒有任何事物能障礙我們,沒有任何事物能讓我們生煩惱,能限制我們的心。所以在這個相對的世界上要保持絕對喜悅的心,這是真正見地透脫了的修行人。我們的生活就能快樂無憂,生命就充滿智慧和慈悲。  五蘊可以包含一切法。色蘊包含十一個色法,即五根——眼、耳、鼻、舌、身,意根指精神法,是指末那識,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有法塵里的一少部分,那個應該說它不完全屬於這個色法,唯識上有很詳細的一個辨析。那我們勉強地就說十一個色法,略說也就是五根、六塵;受、想、行、識,都屬於心法。受、想二蘊就包含了五十一個心所法;行蘊就包含了二十四個心不相應行法;識蘊就含攝了八個心王法,八識心王。色法、心法總共九十四個,這九十四個都是屬於有為法,再加上非色非心的六個無為法,就共成百法。所以世親菩薩《百法明門論》的精義也在此地,《心經》將《百法明門論》的修法濃縮為一句話:「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接下來是不執著於十二處。十二處是指六根、六塵。  人的生理構造稱之為六根;身體所接觸的環境叫六塵,合起來稱之為十二處或十二入。  「處」是著力點的意思,是人造業的著力點,也是修善的著力點,也是我們修行用功的著力點。所以臨濟禪師說:有一無位真人,在汝等六根門頭放光動地,這就是我們修行的著力點。  「入」是入口,門路的入口之意。我們造業作惡的門路也是從十二入開始,修行的功德的門路也是從十二入開始。  佛陀對於迷心法的眾生說五蘊,所以把心法開為受、想、行、識,受法說得很略,就一個色蘊。對於迷色法的眾生就說十二處。對於色法、心法俱迷的眾生說十八界。  色法可分為內外兩大類。五根是內色法,六塵是外色法。  〔無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皆空,破人我執,證人空之理。前面已經講了,「照見五蘊皆空」,既然已經現證身體是四大假合之體,無自性空,六根又豈能實有?  〔無色聲香味觸法〕是指六塵皆空。六根既空,又何來與六根相對的塵呢?前面的六根空了,與六根相對的,被我們所感知的六塵當然也就契入空性。《首楞嚴經》上說:真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遍一切時處。但凡夫眾生因為無始無明,妄執少分四大為自身相,妄執六塵緣影之心為自心相,就使自己本具的智慧光明轉變為妄見,不能遍一切時、遍一切處,只能遍這個身體,這個身體就有知,其餘的就不能知。所以我們要六根皆空、六塵皆空,打破妄想執著,恢復我們本有真心。  曹洞宗開山祖師洞山良價禪師,他童真入道出家。七歲時跟他的師父一起念《心經》,念到「無眼耳鼻舌身意」,他就用手摸摸自己的臉,摸摸眼睛,摸摸鼻子,然後問師父:「師父,明明我有眼睛、耳朵,鼻子,為什麼『無眼耳鼻舌身意』呢?」這位師父沒開悟,答不出來,就很慚愧說:「哎呀,我沒資格教你,你去拜靈默禪師。」後來他又進一步跟隨南泉普願,南泉普願是馬祖道一的弟子。那個公案也是非常精彩的,我們不說了,這是曹洞宗的開山祖師,也從《心經》而契入,開啟本具的智慧。  接下來是不執十八界為我。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六根對六塵就生六識,合起來六根、六塵、六識稱為十八界。淺白地講就是身、心、世界:身,前五根就是身體;心,就是指六識加上意根;那所屬的世界,就是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凡夫眾生由於自身的六根接觸外境的六塵,產生六識的反應。你知道這個嚴重性在哪裡嗎?為什麼我們修行久久不能成就呢?原因在於我們一直不論念經還是念佛,只是在凈化心的表層;心的深處一直在起貪瞋的反應。為什麼?因為我們不懂得竅訣。又會由六識的自我中心向外攀緣六塵境界,反而被六塵境界所誘惑,而妄生愛、憎、取、舍,引發出無限的煩惱、痛苦。凡夫眾生用十八界來造業,受生死輪迴苦;佛菩薩用十八界來修行,來度眾生。所以不執著於十八界,也不要離開十八界,才是真正的空,離四邊。  《首楞嚴經》上講:二十五聖修證圓通,就是在七大和十八界里修行、解脫。比如是從憍陳那的聲塵圓通開始到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為終結,優波尼沙陀修色塵,阿那律陀修眼根圓通,舍利弗尊者修眼識圓通,這些都在十八界里來修。還有七大裡面修,比如持地菩薩修地大圓通,月光童子修水大圓通,烏芻瑟摩修火大圓通,琉璃光法王子修風大圓通。就是十八界由任一界起修,契入空性,都能明心見性,能觸證真如。  接下來: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這一段講不執著於十二因緣為我。無垢友論師的《廣釋》上說:見道位的菩薩要抉擇,如果不先設蘊、處、界都是空性,那如何來說三世因果十二因緣的依緣生滅呢?  因緣觀可分為兩類。一類以空間現象來講因緣,比方講「五蘊皆空」,從五蘊的聚散關係來說明人從出生到老死的現象。第二類是從時間現象講因緣,就是此處所講的三世因果、十二因緣。《心經》就是層層來用時間、空間、物質,用精神的觀照來證入諸法空相。  十二處可以說是佛教徒的世界觀,十二因緣可以說是人生觀,說明人類的生命,生從何來,出生以後如何生存,死後又往何處,以及為什麼會有來生?剩下我們都耳熟能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我們都會背,但修法在哪裡呢?  或者也可以把它分為三世因果。無明、行,是過去世所種的因;識、名色、六入、觸、受,這五支屬於今生感的果;愛、取、有,是今生種的因,來生要感果;來生感的果就是最後兩支,生、老死。  這樣可以把它分做四段:過去的因,今生的果,今生的因,來生的果。理論上也可以分得很清楚,容易明白。但關鍵還是修法,如何修?  十二因緣好像一條鐵鏈,無量劫以來,這條鐵鏈無論有多長,你只要斬斷其中一環就能解脫,因為生死輪迴斷掉了。怎麼斬呢?有四個地方可以且容易斬。一個是對於上根利器的人斷無明,修智慧,修慧增上學;對於中根是修定,是斷愛,斷愛憎的分別心,此心如如不動;如果這個也做不到,只能斷取,我不妄取,那是在戒增上學上修,這是下根。這是我們常規能修的斷無明、斷愛、斷取。  還有一種直接在有上來斷,好像道濟禪師那種遊戲人間,他可以那麼示現。但我們一般是無法做到的。  也有另外一種分法,比如聖嚴法師就喜歡把十二因緣分作三段。前三支,無明、行、識,把它歸納為過去世;中間的這七支,把它歸納為今生;最後兩支歸納為來世,把它分作三段也沒有問題。  聖嚴法師說前三支屬於過去世,從無始以來有了煩惱的種子,叫無明;有了無明煩惱就產生身心的行為,叫行;有了行就產生業識的力量,我們過去一定是有了煩惱,而產生種種行為,因行為而產生業識,因業識,所以這一世又來投胎做人了。  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這七支屬於現在世。名色指剛剛入胎時的胚胎;六入是六根具足的胎兒,但還沒出生;觸指人剛一出生,六根就接觸外在的環境;受是接觸以後會產生五受——苦、樂、憂、喜、舍,受就是種種的感受,有了受以後,就有了分別心,凡夫眾生,於順境生貪愛,於違逆境生瞋恨;有了愛憎就有取有舍,對喜歡的希望它延長一點,當然是妄心;對不喜歡的排斥它,有取有舍。有取有舍就有輪迴,不取不舍就是見性成佛道。  取:是由愛憎而造種種善惡的行為。  有:是造行為以後有了業識而能招感來生。  生指來生,也會漸次地到老死,這是生和老死,是來生的兩支。  歸納起來十二因緣無非是說苦的原因及苦的果報。十二因緣的任何一支斷掉,我們就能超出輪迴。  〔無無明〕就是從煩惱之中得解脫。  〔亦無無明盡〕就是超越於無無明,雖然在生死中解脫,但為了救度眾生,仍然以願力示現受生,在生死之中來教化眾生。  〔乃至無老死〕這是逆觀還滅,從生死之中解脫出來。  〔亦無老死盡〕就是不為生老病死所困,也不執著於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佛陀有個偈子概括:「凡由緣生即無生,於彼無有自性生,觀待因緣者即空,知空者為不放逸,」這可以歸納佛陀的十二因緣的教法。  〔無苦集滅道〕有些人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要先說十二因緣,因為那是屬於中乘,再說更低一點是聲聞乘,為什麼不先說四聖諦,再說十二因緣呢?其實所有如來的說法,觀世音菩薩的說法都依據修證來說。一般的人會把這一句就解釋為超越聲聞乘的修法,引導聲聞乘能回小向大,破除聲聞乘認為有苦可舍,有集可斷,有道可修,有涅槃可證的法執,是為了斷聲聞乘的法執。  但印度無垢友論師的解釋更深入,他說是為了消除見道位的行者觸證真如的最大障礙。要知道由加行道位即將進入見道位時,要觸證真如,這是有障礙的。最大障礙是修行者容易馬上產生疑問:既然十二因緣空性無相,究竟不生,那聖者怎能見苦諦呢?如果不經過無垢友尊者如此解釋,一般的凡夫法師根本就講不明白,為什麼會這麼排,這麼講。因為無垢友尊者修行境界非常高,印度流傳的八種《心經》解釋,尤其這三位是我們所倡導的,要深入地學習,這對實修有好處。我們學佛不是做學問,能講一點名相,而是要真正解脫。  還有一個疑問就是:如果他實見苦聖諦,又怎能說十二因緣究竟不生呢?若你沒有真正開悟,將開悟之前,要觸證真如,他一定會產生這麼個疑問。  觀音菩薩就來開示:無苦集滅道,即五蘊皆空,無苦可離,無集可斷。事實是說自性當體即空,不生不滅。既然不生不滅,哪有生死可了?哪有涅槃可證?無滅可證,無道可修。這樣稱之為「無苦集滅道」,也就是真空妙有不二,生死涅槃不二,煩惱菩提不二。  說淺一點就是,四聖諦如果運用在現實的生活之中,是處理問題的絕佳方法,你遇到任何難題都可以依四聖諦教導的方法來處理、解決。  苦——面對它,任何問題出現時,我們一定要面對它,先要確認問題之所在;集——認識它,找出問題的成因;滅——超越它;道——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來開發自己的潛能。  〔無智亦無得〕智是能觀之智,得是所證之理。無智就是能觀之智不可得,無得是所證之理亦不可得。在首楞嚴會上,富樓那尊者向佛提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很多修行人都會問到。就是:「經論上總說我們本具佛性,因為無始無明,所以迷惑顛倒。那就會問:這無始無明到底從哪裡來?」佛陀幾個字就答清楚:「知見立知,即無明本。」一語道破。有智就是無始無明的根本,有能證之智,有所證之理,能所相對,有這個相對就是無明的根本。一定要修到身心世界悉皆消殞,能所雙亡,解六結以越三空,離五蘊而超五濁,這樣才是真正的成就。  比如我們念大悲咒,念六字大明咒,要念到全咒是心,全心是咒,如果還有個能念的我所念的咒,那你沒有成就。能所不亡,無明就不能斷盡。所以無智才是真智,無得才是真得,得的是究竟圓滿的自性;能證之智也沒有了,一切法自相皆空,是諸法空相。所以能取所取,能證所證,能修所修,俱不可得,這是「無智亦無得」,乃至你存有極微細的法見,就不能得到究竟涅槃。這是講見道分。
推薦閱讀:

營養補品的比較指導 (3)~~衰老
棉馬甲+毛衣,今年比較流行這樣穿
比較胖的女孩穿什麼衣服好看些?
比較盤相位筆記(月亮相位)
孔孟思想比較(二)

TAG: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