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館藏竹雕作品欣賞(轉帖連載4)
清乾隆 竹雕東山捷報圖筆筒 高12.5cm老竹一節,心血一生。色如生栗,人稱雞油黃。舊竹多泛紅,熟成雞油黃,可稱極品,當亦不易。竹肉甚厚而得高浮雕,演成三國故事。古松林密,奇山路曲,幽谷泉瀑,閑雲自無,報人旗獵,棋者心平。一動一靜一張一馳,足見藝匠甚深功底。更無論巧用竹紋,順應竹理,留皮成派,剔黃如泥之高超技藝了。楷書陰刻題:「東山捷報圖」,落「季山」款。<> <>
清乾隆 竹雕醉翁亭筆筒 高12cm
<>
<>清中期 竹雕踏雪尋梅筆筒 高11.5cm <> <>
清乾隆 竹刻仕女誦讀圖筆筒 高15.6cm
清乾隆 竹雕仙山飲馬圖筆筒 高15cm 老竹一節,色如醬油黃。閑雲悠然,蒼松如迎。浮雕世外牧者持刷引馬,良駒健壯厚實,足淌靈泉隨其後。松針,馬鬃,牽繩,細如蠶絲,而齊齊密列,根根清晰,纖毫不差,是作者最為用心處,稍有未慎,前功盡棄。頭層竹黃肌里細密,亦巧用為布紋人膚。整器剛柔皆功,疏密盡意,彌足稱雄。<> <> 本帖最後由 喜平瓷 於 2014-5-13 09:02 編輯
清道光 雲溪款竹刻楷書筆筒<> <>
清中期 竹雕臂擱 高27.5cm二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工匠的社會地位逐漸提升,明代中葉正(1501-1521)嘉(1522-1565)時期,雕刻工藝的分門別派逐漸在吳中及其附近地區形成。明晚期有竹刻藝術活動的地區主要是江蘇的金陵地區與嘉定地區。金陵地區的竹刻藝術至清初而漸趨沒落,反觀嘉定地區的竹刻藝術,在「嘉定三朱」——朱鶴(號松鄰)、朱纓(號小松山人)、朱稚征(號三松)之後,繼之者眾,代不乏人,竹刻成為當地特產。明晚期至清初,嘉定竹人運用高浮雕搭配淺浮雕技法雕制竹刻品,紋飾的層次從一、二層開始發展,日漸深邃,至清康熙前期已是「窪隆淺深可五六層」。清代前期,嘉定竹刻獨領風騷,但是在嘉定以外地區仍有一些竹人從事竹刻藝術的創作,然而多是個別的例子,並未在當地蔚為風氣,其技藝似乎也未曾傳播開來。清中期偏晚竹刻工藝融入金石藝術,清晚期承續發展,除了刻飾文字外,仍有竹人從事繪畫式紋飾的雕制,但是多作陰刻,而且多不能自畫自刻,需仰賴畫人為之落墨打稿。
除了以竹子從事雕刻藝術外,乾隆年間(1736-1795)在福建上杭亦有匠人擅長利用竹子內層的內皮—竹黃,製作竹黃工藝品,並於清高宗南巡時,因采備方物入貢,而受到皇室的青睞。乾隆晚期竹黃器已被選為國交中的禮物,竹黃工藝也逐漸從福建上杭傳至湖南邵陽,再輾轉西傳四川江安,東傳江蘇嘉定。竹黃器普受歡迎,不但可製作日常用品,亦可移文士的書畫作品於器面,故而雅俗共賞。<> <>
晚明 三松款 雕竹窺簡圖筆筒 高13.5公分 口徑8.5公分 底徑8.7公分朱稚征字叔子,號三松,可能生於嘉靖三十八年(1559)左右,卒年不知,基本上活躍於萬曆年間(1573-1619)。傳世作品中有朱稚征的「三松」款識者相當多,但以這件「窺簡圖筆筒」最著名。筆筒器壁浮雕高髻仕女,即「西廂記」中的崔鶯鶯,她背屏風而立,含羞展卷細讀。屏風上淺刻梧桐樹,枝葉繁茂,枝上立一鳥,「三松」二字楷書款識陰刻於屏風右下角,故而它既是筆筒款識,又彷佛是屏風上花鳥畫的款識。屏風後躲著另一仕女,全身大半都露出,即紅娘;她以右手食指掩唇,偷窺屏風前讀簡的小姐。<> <>
筆筒另側左方屏風後浮雕木幾,几上放置插著荷花並帶著冰裂紋的花瓶、種著靈芝的盆景、包裹著的古琴,以及香爐、筆、硯、水盛等文具。這些室內陳設可說是放置於室內屏風後,也可說是放置在偷窺仕女的身後,使筆筒的紋飾構圖一氣呵成。這件筆筒的構圖與明末清初畫家陳洪綬(1598-1652)為《張深之先生正北西廂秘本》中所做崔鶯鶯窺簡的版畫插圖相似,但是版畫沒有室內陳設,屏風則是四折。除了窺簡部分,這件雕竹筆筒紋飾室內陳設部分與同書「緘愁」插圖人物背後的配景也頗相似。《張深之先生正北西廂秘本》有崇禎十二年(1639)馬權奇的序,因此這件筆筒與陳洪綬為該書做的版畫關係應相當密切。<> <>
明朱三松款竹雕仕女筆筒口徑:14.0公分,底徑:14.0公分,高:15.8 公分。寬竹節一段雕成筆筒,以竹節處為底,順竹壁刻成三短足。竹壁厚,作深浮雕及鏤雕裝飾。環壁而觀,以巨石和松樹分為兩景,各作女子聚會景。一為鏤空月窗前站立的四女子,窗外松樹鏤空伸展,暗指所呈現的人物為室內情景﹔其中屏風後的女子似與捧琴女子一起品評屏風上的花鳥畫﹔左立女子觀賞開片瓷瓶的花卉,中立女子手撫如意也似在笑談中。另一面以松樹區隔的戶外景,是危崖古松畔的遊憩情景,兩女子坐而吹奏樂器,站立的女子悠閑的倚松袖扇。全器室內戶外七個女子的穿著打扮相似,並無主僕之分,似表現閨秀間文雅相尚的文會風氣。閨秀文會風氣,在明晚期以後的中上家庭間甚為流行,不只是琴棋花茶的藝玩閑聚,也學習當時一般文人結立詩社的習慣,結社往游,以詩文書畫相互酬贈。這種才女自營文雅天地的形象,頗得時人讚賞,並成為仕女畫的新題材。本件作品的雕刻者朱三松,著重仕女們彼此顧盼呼應的神情舉止,每個仕女深浮雕出將近四分之三的面龐與軀體,雖然里側的刻劃略為緊縮,未能完全呈現真實比例,但雕者蓄意突顯每個仕女的個體,引導觀者欣賞各個人物的容顏身姿,暗示其間的動態關聯。全幅器壁,無論淺刻的髮絲、衣褶、松皮、蒲團、開片瓷、屏風畫,或銳刀明快深雕的山壁、鏤窗引松的構思,都能看出雕工技法的純熟。巨石下刻有「三松」二字,意指明代竹雕大師朱三松,雖然未必確為朱氏手筆,但巧思的構圖以及淺刻深雕的運用自如,亦必非一般俗手所能為。<> <>
明朱三松雕竹窺簡圓筆筒口徑8.2 - 8.5厘米,底徑8.5 - 8.7厘米,高14厘米竹干一段為筆筒,平口,以竹節橫膜為底。外壁浮雕一盛裝披帛高髻女子佇立屏風前,展讀一手卷。另一女子自屏風後探身而出,以指豎唇間示禁聲窺視狀。另側屏風後,陳設几案、瓶花、爐盒香具、古琴、筆硯之類。屏風上陰刻花鳥畫,下具陰刻楷款:「三松」。全圖與明末畫家陳洪綬(1598 - 1652)為《西廂記》所做《窺簡圖》版畫插圖極接近。<> <>
明朱三松雕竹荷葉洗長15.1厘米,寬9.3,高7.2厘米竹根雕為一莖荷葉,風起卷掩四合狀,中可容水為洗。葉緣殘破蟲蝕,邊緣棲息一蟹。荷葉外壁隱起筋脈,其間刻行書小字:「三松制」。底部葉柄轉繞,橫身一直老荷,花瓣肥短,中心蓮蓬已生成,是寫花荷姿態生動神肖的立雕佳作。本器,無論天然取材,人工鎪鏤,皆見獨到之匠心。<> <>
明末清初竹雕鏤空七賢過關香薰高18.2公分 徑4.0公分取一段竹材,近口緣處雕一關口,關門敞開,半掩於山石後;關門前有二人,一長髯老者騎騎牛前行,一戴笠蓄鬚文士騎馬後隨;隔著山石有一行六人,四騎騾驢文士前行,另有一騎騾驢文士後隨,旁侍一肩挑花籃小童,此行五文士中有四人頭戴平頂巾幘;山石人物間浮雕松樹,其間處處鏤空,以供出煙。器身上下緣各嵌一片紫檀木為蓋與底,木蓋中央鑿一孔,以示出煙。「七賢過關」題材曾一再出現於明代繪畫或器物上,當時人多以為是唐人,但是郎瑛在《七修類稿》書中已指出:「蓋春秋有七人,唐有七愛,宋有七老,建安有七子,未嘗稱賢也,惟晉有竹林諸人稱賢耳!又考王戎嘗乘小馬(騾也),山濤乘驢,劉伶乘鹿車,余則乘馬,正符七人之數,跨鹿車後或訛畫為牛也。」嘉靖時的陸深也在《余台紀關》中說:「觀其畫衣冠騎從,當是魏晉間人物,意態若將避地者。」
明末清初竹雕古松水盛縱9.1公分 橫13.8公分 高5.6公分竹根一段,薄壁中凹,略如可盛水的淺盤。外壁及底藉竹根天然鞭節癭瘤密布之狀,雕如松樹的鱗皮,旁側作松干數枝,或斜欹盤繞於外壁,或由外屈伸入盤內;松針細密叢生,松鱗深淺錯落,枝枒虯生,橫斜有致,實為文房陳設的巧作。 <> <>
清前期 吳之璠 竹雕牧馬圖筆筒高15.5公分 口徑7.4公分這件筆筒乃取竹節一段,留下一節作器底,底微內凹,口緣與底緣因「減地」而微侈,近底緣處雕出三足,器壁淺浮雕一馬卧地翻滾,一戴襆頭,雙手握韁繩的圉人,欲降伏這匹馬鬣怒張,前二足拳而左向,後二足蹴空而蹬的烈馬。雕者栩栩如生地抓住了圉人御馬的一剎那畫面,從筆筒的側壁可看出人、馬皆只些微浮凸於器表,而陰刻的絲絲馬鬃、馬尾和四蹄上方的腿毛漸與地子平齊,充分表現迫地(薄地)的功力。在微微浮凸的人、馬上,作者又用陰刻技法雕出衣褶、眉目、肌理等等。兩袖的衣褶,微似人物畫的釘頭鼠尾描,每一個褶痕的起始刻得深,尾部則較淺,起頭處並呈現方筆的效果。人物臉部肌肉再用淺浮雕技法雕出,連雙眼上眼瞼也表現出來。在滾馬浮雕的身軀上,又用淺浮雕技法雕出肌肉,並使四蹄能表現出深淺三維效果,馬齒一顆顆地雕出,拿在手上審視,真是栩栩如生,一絲不茍。馬的眼睛另用深褐色半透明物質黏上,充份顯現「點睛」的效果。器壁除了人、馬外,全都留白,僅圉人身後陰刻行書「吳之璠制」四字,書法秀媚強勁。款識筆劃隨著書法的輕重不同而下刀,如「璠」字的「田」字之「」筆下刀最深,「吳」字的「天」字之二橫筆的連筆下刀較淺等等,可看出雕者深諳書法,奏刀時才能掌握地如此精確。這件雕竹牧馬圖筆筒可謂吳之璠「薄地陽文」的代表作。竹子的竹幹部位纖維堅實,紋理細密,遂發展出竹刻藝術特有的技法之一—「薄地陽文」。其實,「薄地陽文」就是淺浮雕,只是充分利用竹材纖維的堅實性,淺淺地雕刻,浮突的紋飾與器表相差無幾。若非竹性堅實,如此淺雕,極易崩裂。<> <> 本帖最後由 喜平瓷 於 2014-5-13 09:32 編輯
清吳之璠竹雕老人題壁臂擱長:21.5cm,寬:6.4cm,厚:1.2cm。臂擱長條形,覆瓦式,四足。淺浮雕峭壁蒼松,一老者寬袍大袖,揚首伸臂,手拈筆管,似正於石壁上題字,其背後石台擺放著書卷硯墨。山石皆成方塊,人物面部朦朧,紋飾刻畫極簡,線條甚為淺淡,別是一番風韻。器背面陰刻「吳之璠制」行書款識。<> <>
清竹雕竹林七賢筆筒徑13.7公分 高15.6公分竹,表面應有塗漆。圓筒形,口沿微向內斜,底作三足。外壁雕竹林七賢在山中飲酒作樂、讀書對奕之情景,圖中七人分別是阮籍、稽康、山濤、劉伶、阮咸、向秀和王戎,是晉時玄學的代表人物,因常聚會在竹林中而有「竹林七賢」之稱,行為不羈,此筆筒上的紋飾生動地描繪了他們的生活。<> <>
清竹雕梅花鳳凰擺飾通高20公分 底徑12.1公分此器以竹雕刻而成。底部雕刻峻石,上方密布百合、菊花、牡丹與梅樹一棵,梅樹凹凸嶙峋,帶數朵含苞與盛放之梅花,樹上另棲有兩相互對望之鳳凰,一鳥俯瞰,一鳥仰視,狀極親昵,其羽毛紋路雕飾細膩,鳥尾羽毛皆下垂極長。全器棕紅色,以鏤空與浮雕技法雕刻而成。<> <>
清 竹雕出狩圖筆筒口徑14.5公分 通高17.7公分筆筒以竹雕刻而成,鑲深棕色木口與底座,底帶三矮足。器表周飾蒼松與峻石與一隊人馬狩獵圖。狩獵大隊紛紛手持旌旗與各式武器,騎乘駿馬追逐獵物,獵犬尾隨其後。兔、鹿皆飛奔逃竄。全器以高浮雕、淺浮雕與淺刻技巧雕刻而成。
清竹雕山水人物筆筒口徑16公分 通高16公分筆筒以竹雕刻而成,底帶三矮足。器表飾亭台樓閣,周遭密布峻石、梧桐、松、竹與芭蕉樹。平房內桌上置一硯,一仕女手持毛筆,臨窗書寫。桌前一人拱手而立,門外一仕婢捧碗正欲進屋。房屋雕飾細膩,屋檐刻有如意紋與迴文。竹筒背面飾雕有花紋之欄杆,上端雕有涼亭,內有方桌。<> <>
清竹雕文字筆筒口徑6.8公分 通高15.21公分筆筒以一節竹雕刻而成,接一圓形三矮足底座。筆筒上陰刻:「蘇子瞻曰:嶺南風氣不齊,吾常雲菊花時乃重陽,涼天佳月即中秋,不需以日月為斷也。今歲九月殘暑方退,既望之後月出逾遲,予常夜登合江樓,與客游豐湖,入棲霞禪寺,扣羅浮道院登逍遙堂,逮曉乃歸,杜子美雲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殆古今絕唱也 舜江吳永芳錄於一枝居」<> <>
清竹雕人筆筒口徑6公分 通高14公分筆筒以一節竹雕刻而成,底平,帶三矮足。竹筒表面刻一蹲坐人物。此人物留須,咧嘴而笑。竹筒另一面刻:「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全器以薄地陽文技法雕刻而成。<> <>
清竹雕小圓盒通高2.99公分 口徑4.98公分全器以竹雕刻而成,斂口,圓腹,平底,帶平頂蓋。全器淺棕色,以陰刻技法於腹部飾兩圈幾何紋飾。<> <>
清竹根雕梅水盛橫長12.7公分縱長10.7公分高5.7公分全器依竹根雕刻成一水盛,器底密布雕磨光滑之樹瘤。水盛外側、邊緣與盛水內以高浮雕技法刻有數株梅樹,帶含苞與盛放之梅花數朵。全器棕黃色。
推薦閱讀:
※大畫家吳厚信畫馬作品100圖
※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作品
※《心經》新譯及書法作品
※泛娛樂化時代來臨,IP授權細化或將帶來大市場
※王羲之書法作品欣賞
TAG: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