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征服自然」到「建設生態文明」
從「征服自然」到「建設生態文明」
摘 要:伴隨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實現了從「征服自然」到「建設生態文明」的歷史性轉變。從「征服自然」到「建設生態文明」的轉變,是中國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巨大轉變的一個縮影,它帶來了自然觀、價值觀和倫理觀的轉變,實現發展觀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為人的全面發展創造了條件,豐富和完善了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等等。
關鍵詞:征服自然;建設生態文明;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偉大的革命,給中國帶來政治、經濟、社會以及思想觀念的深刻變革。伴隨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實現了從「征服自然」到「建設生態文明」的歷史性轉變。回顧和總結這個歷史轉折歷程,有助於我們深刻認識改革開放對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意義,領會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精神實質,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一、從「征服自然」到「建設生態文明」轉變的歷史背景
自十七世紀英國工業革命以後,人類社會步入工業文明發展時代。工業文明創造了比以前一切時代都要大得多的生產力,將人類文明發展到新的高度。但是,從人與自然的關係上看,工業文明以主客二分的認知圖式來認識自然和把握自然,片面強調人對自然的能動作用,忽視甚至蔑視自然自身的價值及其規律對人的作用,把自然界看作是人類任意宰割的對象,在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上就不可避免地形成 「人類中心主義」的自然觀和價值觀。人類中心主義是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掠奪自然界,隨意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哲學。它無視自然界對人類的根源性,只從人類狹隘的物質需要出發,而不考慮自然界的承受力,以殺雞取卵的方式掠奪和摧殘自然,引發全球性的生態危機。生態危機危及人類的生存與發展,迫使人類不得不對工業文明的發展模式進行反思,最終認識到轉換人類中心主義自然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重構人與自然的和諧,建設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繼續發展的正確道路。生態文明成為繼工業文明之後人類文明發展的新目標和新階段。
可持續發展是生態文明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路徑。可持續發展萌發於上世紀60年代,形成於80~90年代。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經濟社會發展要與資源環境相協調,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可持續發展總結並統一了人類在環境與發展問題上所取得的認識成果,使它們構成了一個具有內在邏輯聯繫的理論體系與發展模式,從而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指導性綱領。隨著2002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確立可持續發展是人類共同的主題,可持續發展就成為當代經濟社會的發展道路和模式。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形成及從理論到實踐的階段,大致與中國改革開放同步。因此,可持續發展對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從國內看,隨著中國工業化進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伴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人口、資源及環境的壓力逐漸加大,不僅制約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也給人民的生活質量帶來負面影響。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實現中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面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從「征服自然」到「建設生態文明」的歷史性轉變
改革開放前,受歷史的局限性,我們對自然的基本認識可劃歸為人類中心主義的自然觀,對自然的基本態度是「征服自然」,「人定勝天」在中國成為普遍接受的觀念,成為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世界觀。這一時期,發達工業國家的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和研究。但在極左思潮及封閉政策的影響下,我們對社會主義及其發展規律缺乏正確認識,把環境問題看成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必然結果,拒不承認社會主義存在環境問題。在極「左」路線的指導下,實施一系列錯誤政策,致使中國的人口得不到控制,資源、環境得不到保護,為以後中國的發展積累了人口、資源和環境壓力。在這期間,發生了兩次大的生態環境破壞活動。一是上世紀50年代實施的錯誤人口政策和大躍進運動。「人多力量大」的指導思想導致中國人口的急劇增長;「改造自然」、「人定勝天」的口號驅使人們狂熱地投入到大規模破壞自然界的活動中,為了大鍊鋼鐵而毀林、土法開礦、冶煉等等,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招致大自然以「三年自然災害」的形式報復它所受到的摧殘,給人民造成嚴重的生命災難和國民經濟大倒退。但是在當時歷史條件下,我們仍然沒有意識到破壞生態環境的危害性,破壞生態環境的活動在文革期間又一次形成高潮。當時,隨著中國人口的迅速增長而帶來的糧食壓力,在「抓革命、促生產」,「以糧為綱」的口號下,掀起新一輪的破壞生態環境的運動,大規模地進行毀林、毀草、圍湖墾地造田,工業廢物不加處理排放等,使中國的生態環境問題逐步形成。
改革開放後,以實事求是和改革開放姿態面對世界的中國,事實求是,撥亂反正,積極吸收和借鑒國際社會關於生態環境問題的經驗教訓和積極成果,正視中國的生態環境問題,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改革開放伊始就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1979年)和確立了計劃生育和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1983年),使生態環境保護成為國家基本政策和進入法治化軌道,標誌著我們的自然觀開始發生轉變,民眾的生態環境意識開始形成,實現了中國保護生態環境的第一次飛躍。此後,又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 年)等一系列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承認和參加多項生態環境保護國際公約,逐步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環境保護法律體系。但是,由於改革開放無經驗可供借鑒,我們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及其關係缺乏科學的認識和把握,在經濟上急於趕超發達國家的心理及片面以國內生產總值(GDP)作為衡量現代化發展標準的雙重作用下,生態環境保護被視為經濟發展的一個附屬問題。為了GDP的增長,不惜採用粗放型的外延擴大式生產方式,大量浪費資源和污染環境。當GDP增長與生態環境保護產生矛盾時,犧牲生態環境而保持經濟增長就成為一個必然的價值取向。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與「經濟建設」的中心工作不能相互協調,相互促進,而是此消彼長。伴隨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背後,是生態系統的破壞、自然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污染,生態環境失衡日趨惡化。
黨的十四大以後,中國改革進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階段,改革到了攻堅階段,發展到了關鍵時期。改革開放十多年經濟社會發展中深層次矛盾的不斷暴露和發展中積累的問題要求我們不僅要在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方面繼續前行,還必須解決現實提出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問題。在這一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對發展問題進行了系統和深入的思考。1995年,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將可持續發展戰略納入「九五」和2010年中長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這是在我們黨的文獻中第一次使用「可持續發展」概念,是黨積極吸收可持續發展積極成果,思考中國現代化建設發展戰略而確定的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把生態環境問題由注重環境保護拓展為保護生態環境與節約資源並重,把生態環境問題由「保護」這樣一個實踐層面上升到事關經濟社會全局發展的發展戰略高度。生態環境問題不再是經濟發展的附屬問題,而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內容和目標之一。從而使全社會對生態環境問題有了更加深刻和系統的認識,對全社會關注生態環境問題、愛護和保護生態環境,形成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增長方式、制度和機制、價值觀和倫理觀等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使中國的生態環境保護開始有了質的變化,具有了全新的內容,實現了中國保護生態環境的第二次飛躍。
進入21世紀後,黨繼續深化對保護生態環境的認識。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把建設生態良好的文明社會列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四大目標之一,明確提出,要走「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科學發展觀,要求「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促進人和自然的協調與和諧」;2004年,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任務,把人與自然的和諧作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這一系列論斷和部署,系統地深化了黨對生態環境問題的認識,特別是科學發展觀與和諧社會思想從「以人為本」這個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出發,把經濟發展同社會發展聯繫起來,把經濟社會的發展同人的全面和自由的發展聯繫起來,把經濟社會發展同生態環境相協調,把人與自然的和諧看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內容,形成了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理念,把保護生態環境從發展戰略升華為發展理念,使生態環境保護形成實踐、戰略、思想三個層面,在人與自然關係上產生第三次飛躍。
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中首次寫入「建設生態文明」,用「生態文明」概念總結我們黨自改革開放以來,在探索關於生態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的和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等方面的所有經驗成果而完成的理論總結以及思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新目標形成的戰略部署,是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理念具體化而形成的發展目標,實現了歷史和邏輯的統一。「建設生態文明」的提出,標誌著中國歷經近30年的探索和實踐,最終完成從「征服自然」到「建設生態文的歷史轉變。
三、從「征服自然」到「建設生態文明」轉變的價值與意義
從「征服自然」到「建設生態文明」的轉變,影響和促進了中國思想觀念、生產方式和上層建設各個方面的變化,從而使中國的發展有了全新的內容。
(一)確立了新的自然觀、價值觀和倫理觀
從征服自然到建設生態文明的轉變,首先帶來的是自然觀、價值觀和倫理觀的轉變。人類中心主義自然觀把人與自然對立起來,把自然界當作人類征服和奴役的對象。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否認自然的內在價值,只承認自然界對於工具人類的價值,把自然界當作滿足人類私慾的對象,自然界也就成為人類奴役和掠奪的對象。
生態文明自然觀把人看成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結果,是自然的一個部分,自然界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人與自然的和諧是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內要要求。生態文明價值觀承認自然的內在價值,不以人狹隘的物質需要來決定自然界其他物種存在的價值,把人與自然看成是相互依存,共生共榮,和諧統一的關係,人的價值是通過對自然界的肯定來實現的。
隨著自然觀和價值觀的轉變,人類在價值取向上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和人與自然的關係時,發現人對自然也要承擔道德責任。生態倫理觀要求把倫理關懷擴展到自然,把傳統倫理道德調整的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擴展到調整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擴充倫理道德保護自然、維護環境的功能。生態倫理道德要求人類有責任、有義務尊重自然界及其它物種存在的權利,規範和調整人對自然的行為,使尊重與保護自然成為人們內在的自律行為,從而為全社會形成尊重自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觀念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實現發展觀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傳統發展觀有兩個鮮明特點,一是片面追求經濟增長,把增長等同於發展;二是經濟增長是建立在對自然界的掠奪和破壞之上的。因此,傳統發展觀是建立在人與自然對立的基礎上,具有為了追求經濟增長而不惜損毀生態環境的鮮明特徵。它在推動經濟增長的同時,卻導致經濟與社會的發展難以為繼,是不可持續的發展觀。
傳統發展觀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有重大的影響,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全面承襲了西方工業文明的發展模式,在中國在經濟發展的背後付出高昂的生態環境代價,造成發展難以為繼的困頓。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和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實現了我們的發展觀的根本轉變。科學發展觀倡導「以人為本」,把發展的目的從傳統發展觀以經濟增長為目的回歸到為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這個發展的本來目的,這就保證了發展的價值觀和發展方向不會偏差;科學發展觀提出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從發展模式上把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相協調,把經濟社會的發展與自然相協調,把人的發展同社會、自然界的發展相聯繫,克服了傳統發展觀只追求經濟增長,把經濟增長等同於發展,把經濟增長建立在破壞自然界基礎上的錯誤,從而保證經濟與社會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隨著發展觀的轉變,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也產生根本的轉變,高投入、高浪費、高污染、低產出的粗放型生產方式逐漸被循環經濟、清潔生產等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態產業所取代,綠色消費方式也得到越來越多中國人的接受,綠色GDP試點也在進行。
(三)從「征服自然」到「建設生態文明」的轉變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內在要求
社會發展的目的是為了實現人的全面和自由的發展,人的全面和自由的發展受制於人與自然關係的發展,因為,人的發展同人的社會實踐、人與自然關係的歷史演進相聯繫。
工業文明以前,由於人認識自然的能力不強,所以人與自然的關係的本質是人敬畏、屈從和受制於自然,在人與自然之間相互對象化的關係中,人在自然面前還不具有完整的主體規定性,還不能依靠主體的力量去獲得對客體(自然)的主動性,反映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具有片面性,暴露出當時的人的發展的狹隘與低級狀態。
在工業文明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加強,人在自然客體面前具有了完整的主體性,人與自然的關係有了根本改變,人的發展有了長足進步。但是,在人類中心主義的指導下,人以自然的統治者自居,對自然界開展大規模的掠奪,對生態環境造成災難性的破壞,形成生態危機。生態危機是人與自然關係的對抗與失衡的表現形式,反映了人對自然及其發展規律認識的片面性,反映人對自然的異化,充分暴露出人的發展的片面性與不完善。
建設生態文明意味著人對自然和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與把握達到新的高度,在自然面前擁有更多的自由,不僅能夠依靠人自身的發展而形成的能動性對自然進行改造,建設高度的物質文明,為人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還能對人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中所處的主導地位、作用和責任做正確的、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形成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的倫理價值觀及生態意識、生態文化等,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從而反映出人的發展的全面與完善。因此,實現從征服自然到建設生態文明的轉變,體現了人的全面和自由發展的內在要求,為人的全面發展的創造了條件,也是人全面和自由發展的重要內容。
(四)豐富和完善了黨的執政能力
保護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執政黨在執政策略與執政實踐中能否體現這種要求,是反映其執政能力是否完備的要素之一。
改革開放前,我們沒有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與意義,反映出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片面性,暴露出黨的執政能力具有重大的缺陷。
改革開放前期,雖然我們確立了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但是由於種種原因,社會發展被片面理解成經濟發展,經濟發展被片面理解為經濟增長,GDP成為衡量經濟社會發展和政績的主要(唯一)指標,保護環境基本國策不得不讓位於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成為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附屬問題,生態環境得不到應有的保護,使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日趨嚴重,反映出黨的執政能力存在缺陷和不足。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規律有了更深刻和全面的認識和把握,先後確立可持續發展戰略,提出「建設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的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等。這一系統事關生態環境保護的理論、政策和戰略部署,表明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規律有了更全面和深刻的認識,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本質有了更準確的把握,形成了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理念,豐富了黨的執政理論,使黨的執政實踐有了更加正確的思想指導,保證黨的執政行為符合歷史發展規律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反映出黨的執政能力更加完善和提高。
實現從征服自然到建設生態文明的轉變,並不意味著我們的生態環境問題就全部解決。從現實看,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需要我們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樹立生態文明觀,切實轉變發展觀和發展模式,完善經濟社會發展和政績評價機制,完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體系,等等,才能確實保護好我們的生態環境,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向前發展。
推薦閱讀:
※在「生態化反」前,我們體驗了一次樂視
※汲取優秀政德文化 加強政治生態建設
※(14)【家居收納與整理】家居收納與整理:打掃是一種人生態度
※讀破萬卷 | 打造一方閱讀生態池塘,讓師生詩意棲息
※腸道是人體內最大的微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