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孔子思想辨析
【提要】儒家是從神職業發展起來的;孔子對儒術進行了理性化改造。孔子的學說繼承了堯、舜、湯、周文王的思想。孔子死後形成的儒家八派,孟思學派最接近孔子的思想。《孔子臨終遺言》是「俗儒」之作,不可能是孔子的遺言。
一、引言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長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82歲。蘇格拉底完全沒有留下半點自己的著作,我們只能從柏拉圖和色諾芬的記載中加以探索,然而他們兩人的記載又往往是互相矛盾的。
孔子堅持「述而不作」,也沒有傳世專著。我們研究孔子的思想也是根據其弟子記載的孔子的語錄。孔子從教(或兼教)54載,弟子三千,賢人72人,學生們記錄和理解孔子的話肯定大不相同。從人的發展來看,孔子早期思想與晚期思想肯定會有變化。對此,我們無法考證。最近網路上盛傳《孔子臨終遺言》,有一名為中國國內宣揚儒家精神的孔子嫡後人孔健對《遺言》做了註譯(附後)。細讀之後,覺得《孔子臨終遺言》很可能是膺品,但又沒有根據來證偽。為此,對傳說的孔子教研活動進行了一些梳理,以餉讀者。
二、孔子及其教研成果
孔子出生於魯國。其先世為宋國公室及殷商王室。孔子父親叔梁紇為魯昌平鄉陬邑大夫。叔梁紇在72歲時娶18歲的顏征在,生孔丘仲尼。孔子未及成年,其父過世。因而,孔子早年生活極為艱辛,孔子曾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論語·子罕》)
孔子19歲時為魯國貴族季孫氏做文書、委吏和乘田等小吏,管理倉儲和畜牧。20歲時,「孔子師郯子。」孔子先後「問禮於老聃,學鼓琴於師襄子,訪樂於萇弘。」(韓愈《師說》);23歲時,孔子開始在鄉間收徒講學,學生有顏路(顏回之父)、曾點(曾參之父)、冉耕等。
51歲時,孔子仕魯,初為中都宰,一年後升任司空,後又升任大司寇;56歲時,又升任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務。由於政績斐然。「齊人聞而懼」,送美色於魯公,使其腐化。由此,孔子離開魯國。孔子率眾弟子周遊列國,輾轉於衛、曹、宋、鄭、陳、蔡、葉、楚等地,然而均未獲重用。其間,在匡、宋、蒲等地,孔子一行人多次被困遇險。
根據《史記·孔子世家》等文獻資料和現在的研究,孔子的教研與學術活動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編定《尚書》、《禮記》。
第二,從三千首古詩中,分風、雅、頌三篇,編定為三百五篇的《詩經》,並且,孔子都能將其演奏歌唱,以求合於《韶》、《武》、《雅》《頌》這些樂曲的音調(《史記·孔子世家》)。
第三,為《周易》作《十翼》。「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史記·孔子世家》)
第四,作《春秋》。《史記·孔子世家》記述孔子「因史記作春秋」,孟子說:「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孟子·藤文公下》)。
第五,孔子用《詩》、《書》、《禮》、《樂》作教材教育弟子,就學的弟子大約在三千人,其中能精通禮、樂、射、御、數、術六種技藝的有72人。
但是,現在的研究成果表明,孔子筆削《春秋》並不符合史實,實際上,今本《春秋》應是魯史舊文,孔子並未加以筆削(徐中舒.2008),修撰《春秋》的君子或聖人並不是指孔子(浦偉忠.1991)。同時,《周易·繫辭下》認為伏羲畫《八卦》,文王演《周易》,周公寫《爻辭》,孔子作《十翼》。也多是附會。
同時,孔子的語錄集中記載在《論語》一書之中,但康有為認為《論語》是曾子「一家之說,非孔門之全。」(康有為《論語注·序》)。《禮記》中散記了孔子的很多言論,但說孔子「定《禮記》」不符合歷史事實。《禮記》是由西漢戴聖對秦漢以前的禮儀著作加以輯錄,編纂而成的。漢代出現了大量的緯書。緯書是以附件的形式用來補充經典之未備的。如:《尚書緯》、《詩緯》、《易緯》、《禮緯》、《春秋緯》、《樂緯》、《孝經緯》,等等。為了取信於人,往往託名孔子,《申鑒》說:「世稱緯書,仲尼之作也。」但都不可靠。
然而,由於孔子堅持「述而不作」的原則,沒有專門的著作傳世,而孔子從教的時間長、教授的學生多。學生們按照自己的理解來解讀孔子,都認為自己的理解是最符合孔子的思想的,因而,形成不同的流派。
三、孔子流派問題
韓非子說:「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樂之儒。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鄧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後,儒分為八,墨離為三,取捨相反不同,而皆自謂真孔、墨,孔、墨不可復生,將誰使定世之學乎?孔子、墨子俱道堯、舜,而取捨不同,皆自謂真堯、舜,堯、舜不復生,將誰使定儒、墨之誠乎?」(《韓非子·顯學》)
根據韓非的說法,當時儒家分為八個流派:
(一)子張之儒
子張姓顓孫,名師,字子張,春秋末期陳國陽城(今河南淮陽)人,生於公元前503年,卒年不詳。子張是孔子晚年的弟子,從學後學業出眾,與子夏、子游齊名。據《論語》和《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子張曾從孔子周遊列國,在陳、蔡之間遭到過圍困。《論語》記其向孔子問學達二十次之多。《荀子·非十二子》嚴厲批評子張之儒為「賤儒」,但未列出其根據。郭沫若《儒家八派的批評》從子張與孔子問對的資料中得出「子張氏的後學們似乎更和墨家接近」。不過從時間上來看,墨子應比子張晚,應該說「墨翟受了子張的影響」(郭沫若,2004.P.576)。子張之儒由於典籍缺乏,沒有著名的再傳弟子。
(二)子思之儒
子思是孔子之孫。《漢書·藝文志·諸子略》著錄「《子思》二十三篇」,已佚。現存《禮記》中的《中庸》,鄭雲註:「孔子之孫子思伋作之,以昭明聖祖之德」。《禮記正義》卷五十二《中庸》據此,子思畢生主要繼承、發揮了孔子的中庸思想,把儒家道德範疇「誠」這一精神實體作為世界的本源,認為「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他被尊為「述聖」。其思想被孟子進一步發展,《荀子·非十二子》稱「子思唱之。孟軻和之,世俗之儒受而傳之。」,表明「子思之儒」與「孟氏之儒」兩派實屬一系,後世稱為「思孟學派」。對宋明理學的「心性」之學,產生過重大的影響。康有為重視《大學》《中庸》,謂:「內聖外王,條理畢具,言簡而意賅者,求之孔氏之遺書,惟《大學》乎。」(康有為《大學注·序》),而《中庸》盡得孔子教育之精髓(康有為《中庸注·序》)。
(三)顏氏之儒
根據《論語》、《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等文獻資料的記載。孔子弟子中姓顏的共有八人,他們是:顏無繇、顏回、顏幸、顏高、顏祖、顏之仆、顏噲、顏何。「顏氏之儒」究竟是其中何人之學所傳,今天已難確斷,學術界一般認為是以顏回為代表的。顏回(前521~前481年)是孔子最得意弟子。《雍也》說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被孔子及後世列為「四科」中的「德行」第一、七十二賢之首,尊為「復聖」。顏回謙恭好學、安貧樂道的道德精神,便成為爾後宋明理學家所追求的「孔顏樂處」。另,晉朝陶淵明《聖賢群輔錄》明確記載:「顏氏傳詩為道,為諷諫之儒。」
(四)孟氏之儒
學術界一般認為,「孟氏之儒」是以孟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鄒國(今山東省鄒城)人。他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孟子是戰國中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發展了孔子的「仁學」思想,提出了「人性本善」的理論,以及施行「仁政」、「王道」的政治理想和「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等。司馬遷在《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則謂其「受業於子思門人」。荀子在《非十二子》中說「子思唱之,孟軻和之」,則「孟氏之儒」又當與「子思之儒」為一系。郭沫若認為,「孟氏之儒」不僅與「子思之儒」為—系,而且也與「樂正氏之儒」為一系(郭沫若,2004.p.577)。晉朝陶淵明《聖賢群輔錄》明確記載:「孟氏傳書為道,為通致遠之儒。」
(五)漆雕氏之儒
根據《論語》、《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等文獻資料的記載,孔子弟子中姓漆雕的共有三人,他們是:漆雕開、漆雕哆、漆雕徒父。學術界一般認為「漆雕氏之儒」以漆雕開為代表。韓非子說:「漆雕之議,不色撓,不目逃,行曲則違於臧獲,行直則怒於諸侯,世主以為廉而禮之。」(《韓非子·顯學》)。《論衡·本性》記載:"宓子賤、漆雕開、公孫尼子之徒,亦論情性,與世子(世碩)相出入,皆言性有善有惡。」據此,學術界認為漆雕開不願做官,任俠好勇,屬孔門任俠一派。這一派主張人性「有善有惡」論。宓子賤、世碩、公孫尼子等都是這一派的主要成員,他們同漆雕開均有著作,《漢書·藝文志》中著錄有《漆雕子》、《宓子》、《世子》、《公孫尼子》,但皆失傳。《孟子·公孫丑上》稱善於「養勇」的北宮黝,亦當屬「漆雕氏之儒」(郭沫若,2004.P.577;蒙文通,1987..pp.211-215)。晉朝陶潛《集聖賢群輔錄》(下):「八儒二子沒後,散於天下,設於中國,成百氏之源…… 漆雕氏傳《禮》為道,為恭儉莊敬之儒。」
(六)仲良氏之儒
仲良氏也稱「仲梁氏」。根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仲良氏是孔子之陳蔡之難時,貼身護衛弟子。後因與顏路,曾子等發生口角,而被迫驅逐出孔門。成為又一獨立顏氏之儒的尊孔儒派。陶潛《集聖賢群輔錄》(下):「仲梁氏傳《樂》為道,以和陰陽,為移風易俗之儒。」郭沫若推測,「仲良氏之儒」或許就是《孟子·滕文公上》所說的陳良一派。「陳良,楚產也,悅用公、仲尼之道,北學於中國,北方之學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謂豪傑之士也。」(《孟子·滕文公上》)陳良的弟子有陳相、陳辛等(郭沫若,2004.p.591),後來欣賞農家許行的學說,曾遭到孟子的嚴厲批評。據陳奇猷推測,一說為《孟子·滕文公上》所載陳良一派:「陳良,楚產也,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於中國,北方之學者,未能或之先也。」;一說為漢代人輯《小戴禮記·檀弓上》所載仲梁子一派:「曾子曰:屍未設飾,故帷堂,小斂而徹帷。」又《毛詩傳》引有仲梁子語,認為仲梁子亦傳《詩》,而《毛詩》源自子夏,所以這一學派乃兼有曾子、子夏二家之學(陳奇猷《韓非子集釋·顯學》校注)。
(七)孫氏之儒
「孫氏之儒」就是以荀子為代表的一派。因避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所以荀子的儒學又叫孫氏之儒。荀子是戰國晚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繼承了孔子的治學傳統,是儒家經學的主要傳播者之一。在政治思想上發展了孔子的「禮學」,倡言禮法兼治;哲學上主張「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認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強調後天學習的重要性「孫氏之儒」中除那些傳承荀子經學的弟子之外,有名者是韓非和李斯,但他們兩人已經突破了其老師荀子的儒家學派的界限,而成為法家巾的代表人物。
(八)樂正氏之儒
晉朝陶淵明《聖賢群輔錄》明確記載:「樂正氏傳《春秋》為道,為屬辭比事之儒。」而「屬辭」可作為春秋筆法的修辭文法,即在敘述歷史時選擇準確詞語表達其價值判斷。「比事」即對史事的排比比較,是「春秋筆法」的前提,在比較史事的同時也意味著對史事的篩選,體現著孔子的基本倫理價值觀。「屬辭比事」的目的是明其前因,得其後果,知其趨勢,能知借鑒。郭沫若認為樂正氏即孟子弟子樂正克,當屬思孟一系(郭沫若,2004.p.577);陳奇猷認為樂正氏是曾子弟子樂正子春,當屬傳曾子學一系(陳奇猷,2002.p.737)。梁濤認為,曾子不僅影響了以後的思孟學派,其弟子樂正子春也是孔門後學較有影響的一派。該派以孝為核心,發展出一種「泛孝論」思想,其與重視仁的思孟學派存在既對立又有聯繫的複雜關係(梁濤,2006)。
四、總結性評論
第一,儒家是從神職業發展起來的。在中國古代社會,最晚到殷代有了專門負責辦理喪葬事務的神職人員。這些人就是早期的儒,或者稱為巫師、術士(現在農村幫助辦理喪葬事務的「地仙」就是古代的「儒」)[1]。根據考古發現,中國的禮儀制度至少在新石器時代末期已經初步形成(劉慶柱,2010.p.190)。殷商時代,由於重視喪葬事務,儒已經是高貴的職稱,甲骨文中有儒帝子、儒人、儒師、子儒的記載(見《甲骨續存》11859片,《京都甲骨》2894片,《鐵雲藏龜》1683片,《殷虛文字乙編》7715片)。「儒人」精通當時的喪葬禮儀習慣。而喪葬禮儀和祭祀禮儀是十分複雜的。又因古人迷信,無論是家族還是國家,對喪葬、祭祀活動和禮儀都高度重視。「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左傳·成公十三年》)。所以,儒術是需要專門學習的一門技藝。孔子23歲在鄉間收徒講學,可能主要傳授的就是這類技藝。《禮記》中很大一部分講的就是喪葬、祭祀活動和禮儀。
第二,孔子對儒術進行理性化改造。孔子要求他的弟子要當「君子儒」,千萬不要當「小人儒」(《論語·雍也》)。荀子也將儒分為俗儒、雅儒、大儒(《儒效》)。我們經常引用「子不語怪、力、亂、神。」(《論語·述而》);「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論語·雍也》)。孔子認識到,僅靠通過重喪葬、祭祀,祁求祖宗、上天神的保佑,並不能保證家族、國家的興旺發達和和平與穩定,家庭要建立以「孝」為基礎的道德倫理,國家要施行「仁政」,因而,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禮治」等道德觀念。為此,孔子竭力呼籲要恢復西周禮制,甚至要「克己復禮」。
第三,孔子與道統。韓非子將儒家劃分成八個流派。哪個流派代表孔子的思想呢?是否存在一個「道統」?孔子曾談到堯、舜、禹的傳承次第(《論語·堯日》),並多次提及湯、文、武、周公的美德。孟子認為孔子的學說是上接堯、舜、湯、周文王,並自命是繼承孔子的正統(《孟子-公孫丑下》)。「道統」一詞是由朱熹首先提出的,他曾說過:「子貢雖未得道統,然其所知,似亦不在今人之後。」(《與陸子靜·六》,《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六)。 朱熹認為子思《中庸》是合乎道統的(《四書集注·中庸章句序》)。韓愈明確提出儒家有一個始終一貫的有異於佛老的「道」。他所說的儒者之道,即是「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於外之謂德。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原道》,《韓昌黎全集》卷十一)。由此來看,孟思學派是代表孔子之道統的。
第四,《孔子臨終遺言》與儒家的道統是不相容的。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義道德」。《孔子臨終遺言》悲觀、偏激,與儒家的道統是不相容的,全篇體現的是「俗儒」的思想。孔子臨終不僅有弟子在前,其子孫也在前。其孫子子思也是大儒,其作品《中庸》是與《孔子臨終遺言》格格不入的。古人是講究孝道的,如果《孔子臨終遺言》為真,孔子後人焉能違道而馳?!
注釋及參考資料:
[1]1979年改革開放之後,在農村,傳統喪葬禮儀得到恢復,並成為一個產業,許多消亡的職業又恢復了。地仙就是古代的「儒」,也有請法師的。一般情況下,逝者剛一落氣,地仙就來了。地仙來了之後,根據逝者斷氣時辰和親人的生辰八字算定化隴、封定、出殯等的日子和時辰(這些時辰不能和生人的時辰衝突,否則很不吉利),並且還要到埋葬的地方,仔細觀看墳墓的朝向、風水等。其間,死者攤屍、抹屍、換上壽衣壽鞋等、入撿、親人哭喪(現在有專業樂隊配合)、祭奠、出殯,一個環節都不錯。孝子到鄰居或親朋家裡通告噩耗,穿帶孝服等都有嚴格的規定。葬完之後,燒紙衣、紙屋、紙錢等,立碑等也是按照地仙的要求進行的。
郭沫若,2004.中國古代社會研究[M].河北教育出版社。
蒙文通,1987.蒙文通文集:第一卷[M].巴蜀書社。
徐中舒. 孔子與《春秋》[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06)。
浦偉忠.孔子、《春秋》及《春秋》三傳[J].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1991(1)。
陳奇猷,2002.《韓非子集釋》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
梁濤.樂正氏之儒的「泛孝論」及與思孟學派的關係(上)[J].孝感學院學報,2006(1)。
劉慶柱,2010.中國考古發現與研究(1949-2009)[M].人民出版社,2010。
附錄:
孔子臨終遺言(文言文版):
子壽寢前彌留少時,喚諸弟子近叩於榻側。子聲微而緩,然神爍。囑曰:
吾窮數載說列侯,終未見禮歸樂清。吾身食素也,衣麻也,車陋也,至盡路洞悉天授之欲而徒棄乃大不智也。
汝之所學,乃固王位,束蒼生,或為君王綉袍之言。無奈王者耳木,賞妙樂如聞雜雀鳴,擲司寇之銜於仲尼,竊以為大辱。其斷不可長也。鴻鵠偉志實毀於為奴他人而未知自主。無位則無為,徒損智也,吾識之晚矣。嗚呼,魯國者,乃吾仕途之傷心地也。汝勿復師之轍,王不成,侯為次,再次商賈,授業覓食終溫飽耳,不及大盜者爽。吾之所悟,授於爾等,切記:踐行者盛,空敘者萎。施一法於國,勝百思於竹。吾料後若有成大器之人君,定遵吾之法以馭民,塑吾體於廟堂以為國之魂靈。然非尊吾身,吾言,乃假仲尼名實其位耳。
擁兵者人之主也,生靈萬物足下蛆;獻謀者君之奴也,錦食玉衣仰人息。鋒舌焉與利劍比乎?愚哉!曠古鮮見書生為王者,皆因不識干戈,空耗於文章。寥寥行者,或棲武者帳下,或卧奸雄側室。如此,焉令天下乎?王座立於枯骨,君觴溢流紫液,新朝舊君異乎?凡王者祈萬代永續,枉然矣!物之可掠,強人必效之;位之可奪,豪傑必謀之。遂周而復始,得之,失之,復得之,復失之,如市井奇貨易主耳。概言之,行而優則王,神也;學而優則仕,奴耳;算而優則商,豪也;痴書不疑者,愚夫也。智者起事皆言為民,故從者眾。待業就,諾遁矣。易其巧舌令從者擁主,而民以為然。故定乾坤者必善借民勢。民愚國則穩,民慧世則亂。
武王人皆譽之,紂王人皆謗之。實無異也!俱視土、眾為私。私者唯懼失也。凡為君者多無度,隨心所欲,迎其好者,侍君如待孺子。明此理,旋君王如於股掌,挾同僚若持羽毛,騰達不日。逆而行之,君,虎也,僚,虎之爪也,汝猝死而不知其由。遇昏聵者,則有隙,斷可取而代之。
治天下者知百姓須瘦之。抑民之欲,民謝王。民欲旺,則王施恩不果也。投食餓夫得仁者譽,輕物媚予侯門其奴亦嗤之。仁非釣餌乎?塞民之利途而由王予之,民永頌君王仁。
御民者,縛其魂為上,囚其身為不得已,毀其體則下之。授男子以權羈女子,君勞半也。授父以權轄子,君勞半之半也。吾所言忠者,義者,孝者,實乃不違上者也。
禮者,鉗民魂、體之枷也。鎖之在君,啟之亦在君。古來未聞君束於禮,卻見制禮者多被枷之,況於布衣呼?禮雖無形,乃銳器也,勝驍勇萬千。
樂者,君之頌章也。樂清則民思君如甘露,樂濁則漁於惑眾者。隘民異音,犯上者則無為。不智君王,只知戟可屠眾,未識言能潰堤,其國皆亡之。故鼓舌者,必戳之。
吾即赴冥府,言無誑,汝循此誡,然坦途矣!切切。
言畢,子逝。[2]
孔子臨終遺言(白話文版)
孔子臨終前,叫他的弟子們都跪在了他的床旁邊。孔子雖然說話聲音小且慢,但精神卻很好。並開始囑咐弟子們:
我多年來遊說各國的君王,但最終也沒有看到秩序恢復,輿論一律的局面。我這一輩子,沒吃啥好的,沒穿啥好的,乘的車也很不像樣。快到死了我才明白,上天讓我享受的東西我卻沒有去享受,實在是太不明智了。
你們跟我學的那些東西,都是些為了鞏固君王的王位,控制老百姓,或著是歌頌君王的學說。但君王聽不進道理,美妙的音樂他們聽起來就像是麻雀喜鵲亂叫。他們隨便給了我一個司空的官來糊弄我,是對我的莫大侮辱。這樣的君王不會長久。我的偉大理想沒有實現是因為我只知道給他人做奴才,而不知道自己當主子。手中沒有權利,就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是白白浪費自己的智慧,這一點我知道的太晚了。唉,魯國啊,你是我當官路上的傷心之地呀。你們可千萬不要走我的老路,當不成國王,也要當侯,再不行也要成為大商人。當教書先生最多也就是混口飯吃,還不如江洋大盜活得滋潤。
我給你們說的這些都是我悟出來的,但你們必須記住:只有行動才能事業昌盛,只是空談便一事無成。把一個想法真正地付諸實施了,勝過把一百個想法寫在竹子上。今後那些有作為的君王,肯定會按照我的辦法管老百姓,並且為我修廟塑像,把我當作老百姓頂禮模拜的精神偶像。然而,他們並非真心尊崇我以及我的說教,不過是借我的名字鞏固他們的王位罷了。
擁有軍隊的人才有可能成為人君,他們把老百姓看得就像蟲子一樣微不足道。出謀劃策的人只能給國王當奴才,要想吃好的穿好的還得看主子的臉色。再能說會道的舌頭能和軍人的利劍比試嗎?太愚蠢了。自古以來很少見到有書生當君王的,就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掌握軍隊。智慧都消耗在了寫文章上。即使有個別實踐者,也不過是給掌握兵權的人打下手,或者給那些想圖謀篡位的人當謀士。這樣怎麼能號令天下呢?
君王的寶座是建立在白骨之上,君王的酒杯里盛滿了鮮血。各朝各代都如此。君王總是希望他的帝國能世世代代存在下去,然而這隻能是痴心妄想。如果財物可以通過打劫得到,強悍的人就會效仿。如果王位可以被搶過來,那些英雄豪傑就會想辦法奪取。這樣就會沒完沒了的你爭我奪,得到的會失去,其他人再奪到,再失去。就和自由市場上的緊俏商品一樣,經常換買主。概括地說,實踐得法者就可以成王,那就是神;讀書讀得好可以當官,但終究也不過是個奴才;謀劃精道經商可能成功,那就是富豪;迷信書本而不懷疑書本的人就是愚蠢之人。
聰明的人在奪取天下時,會聲稱他這樣做是為了老百姓,所以追隨者就很多。等他的事業成功了,原先許的諾言就不見影了。但他會換個說法,讓老百姓擁戴他為王,而老百姓也覺得應該是這樣。所以,想得天下的人必須善於藉助老百姓的力量。民眾愚蠢了,國家就穩定;老百姓聰明了,世道就會亂。
人們都對周武王讚譽有加,對殷紂王卻大肆聲討。實際上他們是一路貨色。他們都把國土和百姓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財產擁有者最怕的就是失去財產。大多數國王往往幹什麼都沒有節制,想咋胡來就咋胡來,只要你們投其所好,伺候國王其實就和哄小孩一樣容易。明白了這些道理,你們就會把國王玩弄於股掌之中,對付同事就像拿起一根羽毛一樣輕鬆,很快就會飛黃騰達。如果不這樣的話,國王就會像老虎,同事就是老虎的爪子,你突然死了都不知道是咋死的。遇到你伺候的君王是個糊塗蛋,那就有機可乘了,你就應當毫不猶豫地奪取他的王位。
統治國家的人明白要讓老百姓窮的道理,老百姓的慾望少了,就會感謝國王。老百姓的慾望多了,國王給了老百姓好處,他們也不領情。你給飢餓的人一點吃的,他就會讚譽你仁慈,你把輕的禮物送給大戶人家,連他家的傭人都瞧不起你。仁慈難道不是個魚餌嗎?把老百姓賺錢的路都堵死,而他們想要什麼只能從國王那裡得到,老百姓才會稱頌國王仁慈。
控制老百姓的方法,上策是控制他們的思想,不得已時才把他們關在監獄裡,殺頭是下策。讓男人把女人都管住,國王就只用管一半的老百姓。再讓父親把子女都管住,國王就只用管四分之一的老百姓。我所說的忠、義、孝實質是不違背上級的意思。
所謂禮,就是鎖住老百姓靈魂與肉體的枷鎖。鎖住或者打開全由國王說了算。自古以來也沒見過禮能約束國王的。而那些制訂禮的人卻有不少蹲了大獄,更何況普通老百姓呢。禮雖然摸不見,但卻是銳利的武器,勝過千萬勇敢的軍人。
所謂樂,就是歌頌國王的文章。輿論一律了,老百姓思念國王就像久旱盼甘露一樣,如果讓老百姓想說啥就說啥,那些煽動群眾的人就會得利。不要讓老百姓胡說八道,那些犯上做亂的人也就無計可施了。不明智的國王,只知道刀槍可以鎮住百姓,卻不知道言論也可以把大堤毀了。所以,他們的國家都完蛋了。對於用言論煽動百姓的人,一定要格殺勿論。
我是就要死的人了,絕不會胡說,如果你們按照我說的去做,必會走上陽關大道。一定記住我說的話。
說完這些話後,孔子去世。版權聲明:配圖來源於網路,如侵犯版權,請告知刪除。「弩之的專欄」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報刊、網站、微信公眾號、機構轉載,請保留「弩之的專欄」署名、版權聲明。
推薦閱讀:
※七招教你如何辨別真假雞蛋
※海南黃花梨怎麼辨別真假?
※何謂螢石夜明珠?真假夜明珠的判別【夜明珠辨別】
※蘋果6可鑒真假「波」 女神胸器真假一眼就識破|真假|蘋果|女神
※真假美猴王之謎:如來佛能看出,為何玉帝分不清真假美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