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真心直說----元釋知訥撰

         

真心直說

            真心直說序

  或曰。祖師妙道。可得知乎。曰。古不云乎。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想。不知是無記。若真過不疑之地。猶如太虛寬廓。豈可強是非耶。或曰。然則諸祖出世。無益群生耶。曰。佛祖出頭。無法與人。只要眾生自見本性。華嚴雲。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是故佛祖不令人泥著文字。只要休歇。見自本心。所以德山入門便棒。臨濟入門便喝。已是探頭太過。何更立語言哉。或曰。昔聞馬鳴造起信。六祖演壇經。黃梅傳般若。皆是漸次為人。豈獨無方便於法可乎。曰。妙高頂上從來不許商量。第二峰頭。諸祖略容話會。或曰。敢祈第二峰頭。略垂方便耶。曰。然哉。是言也。奈何大道玄曠。非有非無。真心幽微。絕思絕議。故不得其門而入者。雖檢五千之藏教。不以為多。洞曉真心者。但出一言之擬比。早是剩法矣。今不惜眉毛。謹書數章。發明真心。以為人道之基漸也是為序

           重刻真心直說序

  夫真心直說者。佛佛授手。祖祖相傳。更無別法也。心者人人之本源。諸佛之覺性。一切萬法盡在一心之內。八萬四千法門從此而出。悟此心者。凡聖交參。迷此心者。生死無際。心隨事轉。事隨理彰。事理融和。名直說者矣。今比丘凈林。宿生慶幸。得遇斯文。發心重新刊梓流通。命子為序以冠篇首。予才陋語拙。學問之淺。無足以發明其深奧。略序直說真心。以塞其請耳。時成化己丑年五月端陽日後學文定序

         真心直說

            元釋知訥撰

  ●真心正信

  華嚴雲。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又唯識雲。信如水清珠。能清濁水故。是知萬善發生。信為前之導。故佛經首立如是我聞。生信之所謂也。或曰。祖門之信。與教門信。有何異耶。曰。多種不同。教門令人天信於因果。有愛福樂者。信十善為妙因。人於為樂果。有樂空寂者。信生滅因緣為正因。苦集滅道為聖果。有樂佛果者。信三劫六度為大因。菩提涅槃為正果。祖門正信。非同前也。不必信一切有為因果。只要信自己本來是佛。天真自性。人人具足。涅槃妙體。個個圓成。不假他求。從來自備。三祖雲。圓同太虛。無欠無餘。良由取捨。所以不如。志公雲。有相身中無相身。無明路上無生路。永嘉雲。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故知眾生本來是佛。既生正信。須要解會。永明雲。信而不解。增長無明。解而不信。增長邪見。故知信解相兼。得入道疾。或曰。初發信心。未能入道。有利益不。曰。起信論雲。若人聞是法已。不生怯弱。當知是人定紹佛種。必為諸佛之所授記。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於一念頃正思唯此法。過前功德不可為喻。又般若經雲。乃至一念生凈信者。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是知欲行千里。初步要正。初步若錯。千里俱錯。入無為國。初信要正。初信既失。萬善俱退。故祖師雲。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是此理也。

  ●真心異名

  或曰。已生正信。未知何名真心。離妄名真靈鑒曰心。楞嚴經中發明此心。或曰。但名真心。別有異號耶。曰。佛教祖教。立名不同。且佛教者。菩薩戒呼為心地。發生萬善故。般若經喚作菩提。與覺為體故。華嚴經立為法界。交徹融攝故。金剛經號為如來。無秘從來故。般若經呼為涅槃。眾聖所歸故。金光明經號曰如如。真常不變故。凈名經號曰法身。報化依止故。起信論名曰真如。不生不滅故。涅槃經呼為佛性。三身本體故。圓覺經中名曰總持。流出功德故。勝鬘經號曰如來藏。隱覆含攝故。了義經名為圓覺。破暗獨照故。由是壽禪師唯心訣雲。一法千名。應緣立號。備在眾經。不能具引。或曰。佛教已知。祖教何如。曰。祖師門下。杜絕名言。一名不立。何更多名。應感隨機。其名亦眾。有時呼為自己。眾生本性故。有時名為正眼。鑒諸有相故。有時號曰妙心。虛靈寂照故。有時名曰主人翁。從來荷負故。有時呼為無底缽。隨處生涯故。有時喚作沒弦琴。韻出今時故。有時號曰無盡燈。照破迷情故。有時名曰無根樹。根蒂堅牢故。有時呼為吹毛劍。截斷塵根故。有時喚作無為國。海晏河清故。有時號曰牟尼珠。濟益貧窮故。有時名曰無 鎖。關閉六情故。乃至名泥牛。木馬。心源。心印。心鏡。心月。心珠。種種異名。不可具錄。若達真心。諸名盡曉。昧此真心。諸名皆滯。故於真心切宜子細。

  ●真心妙體

  或曰。真心已知名字。其體如何耶。曰。放光般若經雲。般若無所有相。無生滅相。起信論雲。真如自體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常恆。從本已來。性自滿足一切功德。據此經論。真心本體。超出因果。通貫古今。不立凡聖。無諸對待。如太虛空。徧一切處。妙體凝寂。絕諸戲論。不生不滅。非有非無。不動不搖。湛然常住。喚作舊日主人翁。名曰威音那畔人。又名空劫前自己。一種平懷。無纖毫瑕翳。一切山河大地。草木叢林。萬象森羅。染凈諸法。皆從中出。故圓覺經雲。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凈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圭峰雲。心也者。沖虛妙粹。炳煥靈明。無去無來。冥通三際。非中非外。洞徹十方。不滅不生。豈四山之可害。離性離相。奚五色之能盲。故永明唯心訣雲。夫此心者。眾妙群靈而普會。為萬法之王。三乘五性而冥歸。作千聖之母。獨尊獨貴。無比無儔。實大道源。是真法要。信之。則三世菩薩同學。蓋學此心也。三世諸佛同證。蓋證此心也。一大藏教詮顯。蓋顯此心也。一切眾生迷妄。蓋迷此心也。一切行人發悟。蓋悟此心也。一切諸祖相傳。蓋傳此心也。天下衲僧參訪。蓋參此心也。達此心。則頭頭皆是。物物全彰。迷此心。則處處顛倒。念念痴狂。此體是一切眾生本有之佛性。乃一切世界生髮之根源。故世尊鷲峰良久。善現岩下忘言。達磨少室壁觀。居士毗耶杜口。悉皆發明此心妙體。故初入祖門庭者。要先識此心體也。

  ●真心妙用

  或曰。妙體已知。何名妙用耶。曰。古人云。風動心搖樹。雲生性起塵。若明今日事。昧卻本來人。乃妙體起用也。真心妙體。本來不動。安靜真常。真體上妙用現前。不妨隨流得妙。故祖師頌雲。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故一切時中。動用施為。東行西往。吃飯著衣。拈匙弄箸。左顧右盼。皆是真心妙用現前。凡夫迷倒。於著衣時。只作著衣會。吃飯時。只作吃飯會。一切事業。但隨相轉。所以在日用而不覺。在目前而不知。若是識性底人。動用施為。不曾昧卻。故祖師雲。在胎名神。處世名人。在眼觀照。在耳聽聞。在鼻嗅香。在口談論。在手執捉。在足連奔。徧現俱該法界。收攝在一微塵。知之者為是佛性。不識者喚作精魂。所以道吾舞笏。石鞏拈弓。祕魔擎杖。俱胝豎指。忻州打地。雲岩師子。莫不發明這著大用。若於日用不迷。自然縱橫無礙也。

  ●真心體用一異

  或曰。真心體用。未審是一是異耶。曰。約相則非一。約性則非異。故此體用非一非異。何以知然。試為論之。妙體不動。絕諸對待。離一切相。非達性契證者。莫測其理也。妙用隨緣。應諸萬類。妄立虛相。似有形狀。約此有相無相。故非一也。又用從體發。用不離體。體能發用。體不離用。約此不相離理。故非異也。如水以濕為體。體無動故。波以動為相。因風起故。水性波相。動與不動。故非一也。然波外無水。水外無波。濕性是一。故非異也。類上體用。一異可知矣。

  ●真心在迷

  或曰。真心體用。人人具有。何為聖凡不同耶。曰。真心聖凡本同。凡夫妄心認物。失自凈性。為此所隔。所以真心不得現前。但如暗中樹影。地下流泉。有而不識耳。故經雲。善男子。譬如清凈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痴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善男子。圓覺凈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痴者。說凈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性。亦復如是。肇論雲。乾坤之間。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秘在形山。此乃真心在纏也。又慈恩雲。法身本有。諸佛共同。凡夫由妄覆。有而不覺。煩惱纏裹。得如來藏名。裴公雲。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者。凡夫也。故知真心雖在塵勞。不為塵勞所染。如白玉投泥。其色不改也。

  ●真心息妄

  或曰。真心在妄。則是凡夫。如何得出妄成聖耶。曰。古雲。妄心無處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經雲。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永嘉亦云。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痕垢盡時光始現。心法雙忘性即真。此乃出妄而成真也。或曰。庄生雲。心者。其熱燋火。其寒凝冰。其疾。 仰之間再撫四海之外。其居也淵而靜。其動也懸而天者。其惟人心乎。此庄生先說凡夫心不可治伏如此也。未審宗門以何法治妄心也。曰。以無心法治妄心也。或曰。人若無心。便同草木。無心之說。請施方便。曰。今雲無心。非無心體。名無心也。但心中無物。名曰無心。如言空瓶。瓶中無物。名曰空瓶。非瓶體無。名空瓶也。故祖師雲。汝但於心無事。於事無心。自然虛而靈。寂而妙。是此心旨也。據此。則以無妄心。非無真心妙用也。從來諸師說做無心功夫類各不同。今總大義。略明十種。一曰覺察。謂做功夫時。平常絕念。提防念起。一念才生。便與覺破。妄念覺破。後念不生。此之覺智。亦不須用。妄覺俱忘。名曰無心。故祖師雲。不怕念起。只恐覺遲。又偈雲。不用求真。唯須息見。此是息妄功夫也。二曰休歇。謂做功夫時。不思善。不思惡。心起便休。遇緣便歇。古人云。一條白練去。冷湫湫地去。古廟裡香爐去。直得絕廉纖。離分別。如痴似兀。方有少分相應。此休歇妄心功夫也。三泯心存境。謂做功夫時。於一切妄念俱息。不顧外境。但自息心。妄心已息。何害有境。即古人奪境法門也。故有語云。是處有芳草。滿城無故人。又龐公雲。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此是泯心存境息妄功夫也。四泯境存心。謂做功夫時。將一切內外諸境。悉觀為空寂。只存一心。孤標獨立。所以古人云。不與萬法為侶。不與諸塵作對。心若著境心即是妄。今即無境。何妄之有。乃真心獨照。不礙於道。即古人奪境不奪人法門也。故云。上園花已謝。車馬尚駢闐。又雲。三千劍客今何在。獨許莊周定太平。此是泯境存心息妄功夫也。五泯心泯境。謂做功夫時。先空寂外境。次滅內心。既內外心境俱寂。畢竟妄從何有。故灌溪雲。十方無壁落。四面亦無門。凈裸裸。赤洒洒。即祖師人境兩俱奪法門也。故有語云。雲散水流去。寂然天地空。又雲。人牛俱不見。正是月明時。此泯心泯境息妄功夫也。六存境存心。謂做功夫時。心住心位。境住境位。有時心境相對。則心不取境。境不臨心。各不相到。自然妄念不生。於道無礙。故經雲。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即祖師人境俱不奪法門也。故有語云。一片月生海。幾家人上樓。又雲。山花千萬朵。遊子不知歸。此是存境存心滅妄功夫也。七內外全體。謂做功夫時。于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內身外器。一切諸法。同真心體。湛然虛明。無一毫異。大千沙界。打成一片。更於何處得妄心來。所以肇法師雲。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同體。此是內外全體滅妄功夫也。八內外全用。謂做功夫時。將一切內外身心器界諸法。及一切動用施為。悉觀作真心妙用。一切心念才生。便是妙用現前。既一切皆是妙用。妄心向甚麼處安著。故永嘉雲。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志公十二時歌雲。平旦寅。狂機內隱道人身。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此是內外全用息妄功夫也。九即體即用。謂做功夫時。雖冥合真體。一味空寂。而於中內隱靈明。乃體即用也。靈明中內隱空寂。用即體也。故永嘉雲。惺惺寂寂是。惺惺妄想非。寂寂惺惺是。無記寂寂非。既寂寂中不容無記。惺惺中不用亂想。所有妄心。如何得生。此是即體即用滅妄功夫也。十透出體用。謂做功夫時。不分內外。亦不辨東西南北。將四方八面只作一個大解脫門。圓陀陀地。體用不分。無分毫滲漏。通身打成一片。其妄何處得起。古人云。通身無縫罅。上下忒團圞。是乃透出體用滅妄功夫也。已上十種做功夫法。不須全用。但得一門功夫成就。其妄自滅。真心即現。隨根宿習。曾與何法有緣。即便習之。此之功夫。乃無功之功。非有心功力也。此個休歇妄心法門最緊要。故偏多說。無文繁也。

  ●真心四儀

  或曰。前說息妄。未審但只坐習。亦通行住等耶。曰。經論多說坐習。所以易成故。亦通行住等。久漸成純熟故。起信論雲。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想。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收來住於正念。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若從坐起。去來進止。有所施作。於一切時。常念方便。隨順觀察久習純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唯除疑惑不信誹謗。重罪業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據此。則通四儀也。圓覺經雲。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此初習也。永嘉雲。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據此。亦通四儀耳。總論功力。坐尚不能息心。況行住等豈能入道耶。若是用得純熟底人。千聖興來驚不起。萬般魔妖不回顧。豈況行住坐中不能做功夫也。如人慾仇恨於人。乃至行住坐卧。飲食動用。一切時中。不能忘了。欲愛樂於人亦復如是。且憎愛有心中事。尚於有心中容得。今做功夫是無心事。又何疑四儀中不常現前耶。只恐不信不為。若為若信。則威儀中道必不失也。

  ●真心所在

  或曰。息妄心。而真心現矣。然則真心體用今在何處。曰。真心妙體徧一切處。永嘉雲。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即知君不可見。經雲。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大法眼雲。處處菩提路。頭頭功德林。此即是體所在也。真心妙用。隨感隨現。如谷應聲。法燈雲。今古應無墜。分明在目前。片雲生晚谷。孤鶴下遙天。所以魏府元華嚴雲。佛法在日用處。在行住坐卧處。吃茶吃飯處。語言相問處。所作所為。舉心動念。又卻不是也。故知體則徧一切處。悉能起用。但因緣有無不定。故妙用不定耳。非無用也。修心之人。欲入無為海度諸生死。莫迷真心體用所在也。

  ●真心出死

  或曰。嘗聞見性之人。出離生死。然往昔諸祖。是見性人。皆有生有死。今現見世間修道之人有生死事。如何雲出生死耶。曰。生死本無。妄計為有。如人病眼。見空中華。或無病人。說無空花。病者不信。目病若無空花自滅。方信花無。只花未滅。其花亦空。但病者妄執為花。非體實有也。如人妄認生死為有。或無生死人告雲。本無生死。彼人一朝妄息。生死自除。方知生死本來是無。只生死未息時。亦非實有。以妄認生死有。故經雲。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花。乃至如眾空花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據此經文。信知達悟圓覺真心本無生死。今知無生死。而不能脫生死者。功夫不到故也。故教中說庵婆女問文殊雲。明知生是不生之法。為甚麼被生死之所流。文殊雲。其力未充故。後有進山主問修山主雲。明知生是不生之法。為甚麼卻被生死之所流。修雲。筍畢竟成竹去。如今作蔑。使得么。所以知無生死。不如體無生死。體無生死。為如契無生死。契無生死。不如用無生死。今人尚不知無生死。況體無生死。契無生死。用無生死耶。故認生死者。不信無生死法。不亦宜乎。

  ●真心正助

  或曰。如前息妄。真心現前。且如妄未息時。但只歇妄。做無心功夫。更有別法可對治諸妄耶。曰。正助不同也。以無心息妄為正。以習眾善為助。譬如明鏡。為塵所覆。雖以手力揩拭。要須妙藥磨瑩。光始現也。塵垢。煩惱也。手力。無心功也。磨葯。眾善也。鏡光。真心也。起信論雲。複次信成就發心者。發何等心。略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集一切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問曰。上說法界一相。佛體無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復假求學諸善也。答曰。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凈。而有礦穢之垢。若人雖念寶性。不以方便種種磨治。終無得凈。以垢無量。徧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為對治。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歸順真如法故。據此所論。以休歇妄心為正。修諸善法為助。若修善時。與無心相應。不取著因果。若取因果。便落凡夫人天報中。難證真如。不脫生死。若與無心相應。乃是證真如方便脫生死之要術。兼得廣大福德。金剛般若經雲。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今見世人有參學者。才知有個本來佛性。乃便自恃天真。不習眾善。豈只於真心不達。亦乃翻成懈怠。惡道尚不能免。況脫生死。此見大錯也。

  ●真心功德

  或曰。有心修因。不疑功德矣。無心修因。功德何來。曰。有心修因。得有為果。無心為因。顯性功德。此諸功德。本來自具。妄覆不顯。今既妄除。功德現前。故永嘉雲。三身四智體中圓。八解六通心地印。乃是體中自具性功德也。古頌雲。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一念凈心成正覺。故知無心功大於有心也。洪州水潦和尚參馬祖。問如何是西來的的意。被馬祖一踏踏到。忽然發悟起來。撫掌大笑雲。也大奇。也大奇。百千三昧。無量妙義。只向一毛頭上便一時識得根源去。乃作禮而退。據此。則功德不從外來。本自具足也。四祖謂懶融禪師曰。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功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寂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據祖師語。無心功德甚多。但好事相功德者。於無心功德自不生信耳。

  ●真心驗功

  或曰。真心現前。如何知是真心。成熟無礙也。曰。學道之人。已得真心現前時。但習氣未除。若遇熟境。有時失念。如牧牛。雖調到牽拽隨順處。猶不敢放了鞭繩。直待心調步穩。趕趁入苗稼中。不傷苗稼。方敢撒手也。到此地步。便不用牧童鞭繩。自然無傷苗稼。如道人得真心後。先且用功保養。有大力用。方可利生。若驗此真心時。先將平生所愛底境。時時想在面前。如依前起憎愛心。則道心未熟。若不生憎愛心。是道心熟也。雖然如此成熟。猶未是自然不起憎愛。又再驗心。若遇憎愛境時。特然起憎愛心。令取憎愛境界。若心不起。是心無礙。如露地白牛。不傷苗稼也。古有呵佛罵祖者。是與此心相應。今見才入宗門。未知道之遠近。便學呵佛罵祖者。太早計也。

  ●真心無知

  或曰。真心與妄心對境時。如何辨別真妄耶。曰。妄心對境。有知而知。於順違境。起貪瞋心。又於中容境起痴心也。既於境上起貪瞋痴三毒。足見是妄心也。祖師雲。逆順相爭。是為心病。故知對於可不可者。是妄心也。若真心者。無知而知。平懷圓照故。異於草木。不生憎愛故。異於妄心。即對境虛明。不憎不愛。無知而知者。真心。故肇論雲。夫聖心者。微妙無相。不可為有。用之彌勤。不可為無乃至非有。故知而無知。非無。故無知而知。是以無知即知。無以言異於聖人心也。又妄心在有著有。在無著無。常在二邊。不知中道。永嘉雲。舍妄心。取真理。取捨之心成巧偽。學人不了用修行。深成認賊將為子。若是真心。居有無。而不落有無常處中道。故祖師雲。不逐有緣。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肇論雲。是以聖人處有不有。居無不無。雖不取於有無。然不舍於有無。所以和光塵勞。周旋五趣。寂然而往。泊爾而來。恬淡無為。而無不為。此說聖人垂手為人。周旋五趣。接化眾生。雖往來。而無往來相妄心不爾。故真心妄心不同也。又真心乃平常心也。妄心乃不平常心也。或曰。何名平常心也。曰。人人具有一點靈明。湛若虛空。徧一切處。對俗事假名理性。對妄識權號真心。無分毫分別。遇緣不昧。無一念取捨。觸物皆周。不逐萬境遷移。設使隨流得妙。不離當處湛然。覓即知君不見。乃真心也。或曰。何名不平常心耶。曰。境有聖與凡。境有染與凈。境有斷與常。境有理與事。境有生與滅。境有動與靜。境有去與來。境有好與丑。境有善與惡。境有因與果。細論。則萬別千差。今乃且舉十對。皆名不平常境也。心隨此不平常境而生。不平常境而滅。不平常境心。對前平常真心。所以名不平常妄心也。真心本具。不隨不平常境生起種種差別。所以名平常真心也。或曰。真心平常。無諸異因。奈何佛說因果善惡報應乎。曰。妄心逐種種境。不了種種境。遂起種種心。佛說種種因果法。治伏種種妄心。須立因果也。若此真心。不逐種種境。由是不起種種心。佛即不說種種法。何有因果也。或曰。真心平常不生耶。曰。真心有時施用。非逐境生。但妙用遊戲。不昧因果耳。

  ●真心所往

  或曰。未達真心人。由迷真心故。作善惡因。由作善因故。生善道中。由作惡因故。入惡道中。逐業受生。其理不疑。若達真心人。妄情歇盡。契證真心。無善惡因。一靈身後何所依託耶。曰。莫謂有依託者勝無依託耶。又莫將無依託者。同人間飄零之盪子。似鬼趣無主之孤魂。特為此問。求有依託耳。或曰。然。曰。達性則不然也。一切眾生。迷覺性故。妄情愛念。結業為因。生六趣中。受善惡報。假如天業為因。只得天果。除合生處。餘並不得受用。諸趣皆爾。既從其業。故合生處為樂。不生處為非樂。以合生處為自己依託。不生處為他人依託。所以有妄情則有妄因。有妄因則有妄果。有妄果則有依託。有依託則分彼此。分彼此則有可不可也。今達真心。契無生滅之覺性。起無生滅之妙用。妙體真常。本無生滅。妙用隨緣。似有生滅。然從體生用。用即是體。何生滅之可有。達人即證真體。其生滅何干涉耶。如水以濕性為體。波浪為用。濕性元無生滅。故波中濕性何生滅耶。然波雖濕性別無。故波亦無生滅。所以古人云。盡大地是沙門一雙正眼。盡大地是個伽藍。儘是悟理人安身立命處。既達真心。四生六道。一時消殞。山河大地。悉是真心。不可離此真心之外別有依託處也。既無三界妄因。必無六趣妄果。妄果既無。說甚依託。必無彼此。既無彼此。則何可不可也。即十方世界唯一真心。全身受用無別依託。又於示現門中。隨意往生而無障礙。故傳燈雲。溫操尚書問圭峰曰。悟理之人。一期壽終。何所依託。圭峰曰。一切眾生。無不具有靈明覺性。與佛無殊。若能悟此性。即是法身。本自無生。何有依託。靈明不昧。了了常知。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但以空寂為自體。勿認色身。以靈知為自心。勿認妄念。妄念若起。都不隨之。則臨命終時。自然業不能系。雖有中陰。所向自由。天上人間。隨意寄託。此即前真心身後所往者也。

附:誡初心學人文

  夫初心之人。須還離惡友。親近賢善。受五戒十戒等。善知持犯開遮。但依金口聖言。莫順庸流妄說。既已出家。參陪清眾。常念柔和善順。不得我慢貢高。大者為兄。小者為弟。當有爭者。兩說和合。但以慈心相向。不得惡語傷人。若也欺陵同伴。論說是非。如此出家。全無利益。財色之禍。甚於毒蛇。省己知非。常須還離。無緣事。則不得入他房院。當屏處。不得強知他事。非六日。不得洗浣內衣。臨盥漱。不得高聲涕唾。行益次。不得搪揬越序。經行次。不得開襟掉臂。言談次。不得高聲戲笑。非要事。不得出於門外。有病人。須慈心守護。見賓客。須欣然迎接。逢尊長。須肅恭迴避。辦道具。須儉約知足。齋食時。飲啜不得作聲。執放要須安詳。不得舉顏顧視。不得欣厭精粗。須默無言說。須防護雜念。須知受食。但療形枯。為成道業。須念般若心經。觀三輪清凈。不違道用。赴焚修。須早暮勤行。自責懈怠。知眾行次。不得雜亂。讚唄咒願。須誦文觀義。不得但隨音聲。不得韻曲不調。瞻敬尊顏。不得攀緣異境。須知自身罪障猶如山海。須知理懺事懺可以消除。深觀能禮所禮皆從真性緣起。深信感應不虛影響相從。居眾寮。須相讓不爭。須遞相扶護。慎詳論勝負。慎聚頭閑話。慎誤著他鞋。慎坐臥越次。對客言談。不得揚於家丑。但讚院門佛事。不得詣庫房。見聞雜事。自生疑惑。非要事。不得游州獵縣。與俗交通。令他憎嫉。失自道情。儻有要事出行。告住持人。及管眾者令知去處。若入俗家。切須堅持正念。慎勿見色聞聲。流蕩邪心。又況披襟戲笑。亂說雜事。非時酒食妄作無礙之行。深乖佛戒。又處賢善人嫌疑之間。豈為有智慧人也。住社堂。慎沙彌同行。慎人事在還慎見他好惡。慎貪求文字。慎睡眠過度。慎散亂攀緣。若遇宗師升座說法。切不得於法作懸崖想。生退屈心。或作患聞想。生容易心。當須虛懷聞之。必有機發之時。不得隨學語者。但取口辦。所謂蛇飲水成毒。牛飲水成乳。智學成菩提。愚學成生死是也。又不得於主法人生輕薄想。因之於道有障。不能進修。切須慎之論雲。如人夜行。罪人執炬當路。若以人惡故。不受光明。墮坑落塹去矣。聞法之次。如履薄冰。必須側耳目而聽玄音。肅情塵而賞幽致。下堂後。默坐觀之。如有所疑。博問先覺。夕惕朝詢。不濫絲髮。如是乃可能生正信。以道為懷者歟。無始習熟。愛欲恚痴纏綿意地。暫伏還起。如隔日瘧。一切時中。直須用加行方便智慧之力痛自遮護。豈可閑謾。游談無根。虛喪天日。欲冀心宗而求出路哉。但堅志節。責躬匪懈。知非遷善。改悔調柔。勤修而觀力轉深。練磨而行門益凈。長起難遭之想。道業恆新。常懷慶幸之心。終不退轉。如是久久。自然定慧圓明。見自心性。用如幻悲智。還度眾生。作人天大福田。切須勉之。

泰和乙丑冬月海東曹溪山老衲知訥志

皖山正凝禪師示蒙山法語

師見蒙山來禮。先自問雲。你還信得及么。山雲。若信不及。不到這裡。師雲。十分信得。更要持戒。持戒易得靈驗。若無戒行。如空中架樓閣。還持戒么。山雲。見持五戒。師雲。此後只看個無字。不要思量卜度。不得作有無解會。且莫看經教語錄之類。只單單提個無字。於十二時中。四威儀內。須要惺惺。如貓捕鼠。如雞抱卵。無令斷續。未得透徹時。當如老鼠咬棺材相似。不可改移。時復鞭起。疑雲。一切含靈皆有佛性。趙州因甚道無。意作么生。既有疑時。默默提個無字。回光自看。只這個無字。要識得自己。要識得趙州。要捉敗佛祖。得人憎處。但信我如此說話。驀直做將去。決定有發明時節。斷不誤你。

東山崇藏主送子行腳法語

大凡行腳。須以此道為懷。不可受現成供養了。等閑過日。須是將生死二字釘在額上。十二時中。裂轉麵皮。討個分曉始得。若只隨群逐隊。打空過時。他時閻羅老子打算飯錢。莫道我與你不說。若做工夫。須要日日打算。時時點檢。自轉鼓起來。至二更。看那裡是不得力處。那裡是打失處。那裡是不打失處。若如此做將去。定有到家時節。有一般辦道之人。經不看。佛不禮。才上蒲團。便打瞌睡。及至醒來。又且胡思亂想。才下禪床。便與人打雜交。若如此辦道至彌勒下生也未有入手底時節。須是猛著精彩。提起一個無字。晝三夜三。與他廝捱。不可坐在無事甲里。又不可執在蒲團上死坐。須要活弄。恐雜念紛飛起時。千萬不可與他廝鬥。轉斗轉急。多有人在這裡。不識進退。解免不下成風成顛。壞了一生。須向紛飛起處。輕輕放下。打一個轉身。下地行一遭。又上床。開兩眼。捏雙拳。豎起脊梁。依前提起。便覺清涼。如一鍋湯。攪下一勺冷水相似。但如此做工夫。日久月深。自有到家時節。工夫未得入手。莫生煩惱。恐煩惱魔入心。若覺省力。不可生歡喜。恐歡喜魔入心。種種病痛。言之不盡。恐眾中有老成兄弟辦道者。千萬時時請益。若無。將祖師做工夫底言語看一遍。如親見相似。而今此道。難得其人。千萬向前。望汝早早打破漆桶。歸來為我揩背。至囑至囑。

蒙山和尚示眾語

若有來此同甘寂寥者。捨此世緣。除去執著顛倒。真實為生死大事。肯順庵中規矩。截斷人事。隨緣受用。除三更外。不許睡眠。不許出街。不許赴請。未有發明。不許看讀。非公界請。不許閱經。如法下三年工夫。若不見性通宗。山僧替你入地獄。

   


推薦閱讀:

又美又時尚的穿搭,這曲線身材真心養眼
?朋友,不在遠近,只在真心 !
真心才會久,真情才會醇
男人真心話12條,女人不得不知

TAG:真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