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原文及其全文翻譯(五十四)

【原文】15·32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1)在其中矣;學也,祿(2)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注釋】(1)餒:音něi,飢餓。(2)祿:做官的俸祿。【譯文】 孔子說:「君子只謀求道行道,不謀求衣食。耕田,也常要餓肚子;學習,可以得到俸祿。君子只擔心道不能行,不擔心貧窮。」【原文】15·33子曰:「知及之(1),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2)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注釋】(1)知及之:知,同「智」。之,一說是指百姓,一說是指國家。此處我們認為指祿位和國家天下。(2)涖:音lì,臨,到的意思。【譯文】 孔子說:「憑藉聰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但仁德不能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會喪失。憑藉聰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不用嚴肅態度來治理百姓,那麼百姓就會不敬;聰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能用嚴肅態度來治理百姓,但動員百姓時不照禮的要求,那也是不完善的。」【原文】15·34子曰:「君子不可小知(1)而可大受(2)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注釋】(1)小知:知,作為的意思,做小事情。(2)大受:受,責任,使命的意思,承擔大任。【譯文】 孔子說:「君子不能讓他們做那些小事,但可以讓他們承擔重大的使命。小人不能讓他們承擔重大的使命,但可以讓他們做那些小事。」【原文】15·35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譯文】 孔子說:「百姓們對於仁(的需要),比對於水(的需要)更迫切。我只見過人跳到水火中而死的,卻沒有見過實行仁而死的。」【原文】15·36子曰:「當仁,不讓於師。」【譯文】 孔子說:「面對著仁德,就是老師,也不同他謙讓。」【評析】 孔子和儒家特別重視師生關係的和諧,強調師道尊嚴,學生不可違背老師。這是在一般情況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師,也不謙讓。這是把實現仁德擺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惡的最高準則。【原文】15·37子曰:「君子貞(1)而不諒(2)。」【注釋】(1)貞:一說是「正」的意思,一說是「大信」的意思。這裡選用「正」的說法。(2)諒:信,守信用。【譯文】 孔子說:「君子固守正道,而不拘泥於小信。」【評析】 前面孔子曾說過:「言必信,行必果」這不是君子的作為,而是小人的舉動。孔子注重「信」的道德準則,但它必須以「道」為前提,即服從於仁、禮的規定。離開了仁、禮這樣的大原則,而講什麼「信」,就不是真正的信。【原文】15·38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1)。」【注釋】(1)食:食祿,俸祿。【譯文】 孔子說:「事奉君主,要認真辦事而把領取傣祿的事放在後面。」【原文】15·39子曰:「有教無類。」【譯文】 孔子說:「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類。」【評析】 孔子的教育對象、教學內容和培養目標都有自己的獨特性。他辦教育,反映了當時文化下移的現實,學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變,除了出身貴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階級、階層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種機會。他廣招門徒,不分種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門下受教育。所以,我們說,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開創了中國古代私學的先例,奠定了中國傳統教育的基本思想。【原文】15·40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譯文】 孔子說:「主張不同,不互相商議。」【原文】15·41子曰:「辭達而已矣。」【譯文】 孔子說:「言辭只要能表達意思就行了。」【原文】15·42「師冕(1)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2)師之道也。」【注釋】(1)師冕:樂師,這位樂師的名字是冕。(2)相:幫助。【譯文】 樂師冕來見孔子,走到台階沿,孔子說:「這兒是台階。」走到坐席旁,孔子說:「這是坐席。」等大家都坐下來,孔子告訴他:「某某在這裡,某某在這裡。」師冕走了以後,子張就問孔子:「這就是與樂師談話的道嗎?」孔子說:「這就是幫助樂師的道。」


推薦閱讀:

日課 | 《論語·八佾》15
《論語》逐章批判 顏淵篇第十二:仁,儒家精心炮製的迷魂湯
于丹 論語
論語格言
學習論語心得的心得

TAG:翻譯 | 論語 |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