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兒園被打,你主張還手還是主張忍讓?
金鷹卡通衛視
卟咔&小葵花兒童葯
《愛上幼兒園》第二季
每周六晚7點播出
幼兒園是孩子踏入的第一個「小社會」。在這個「小社會」里,孩子們學會感知世界、學會與人交往。但這個過程中,他們難免遇到小矛盾和小衝突,或許是因為孩子間小小的誤會,或許是因為他們還沒學會忍耐和表達。很多時候甚至會「動手解決」……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爸爸媽媽牽掛著孩子在幼兒園裡的一點一滴,而安全問題更是全家關注的焦點。經調查,表示自己寶貝在幼兒園被「暴力欺負」過的家長並不在少數。
而孩子被打,到底該不該還手?爸爸媽媽們為此各抒己見。
忍主張忍讓:武力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主張「忍讓」的家長商女士認為:孩子不還手,恰恰是一種寬容和善良的表現。況且「以暴制暴」並不能解決問題,「出手還擊」最終受傷的還是孩子。對此,同為媽媽的蔡女士表示認同,「孩子並不知輕重,一旦孩子打傷同學,造成嚴重後果,家長肯定會後悔和內疚一輩子。」
還
主張還手:挨打不可怕,懦弱才可怕
而更多年輕的父母,卻有不同的看法。彭先生說自己寶寶性格老實,在幼兒園經常被同學「欺負」,他每次都教育孩子要適當還手。彭先生坦言,他為孩子的「懦弱表現」而感到擔憂:「擔心他從小打不還手培養的懦弱性格會適應不了以後激烈的社會競爭。」
「孩子默默忍受,擔心他性格懦弱,缺失自我保護的能力;主動還手,又怕孩子在父母的慫恿下成為別人口中的「熊孩子」,日後可能引發更多更嚴重的問題——這是讓不少爸爸媽媽糾結的難題。對此,《愛上幼兒園》的老師們有什麼觀點?如果孩子在幼兒園裡發生肢體衝突,他們又會怎樣解決呢?
其實,這不是一道簡單地「還手還是忍讓」的選擇題,作為父母的你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樹立孩子自我保護的意識和引導孩子自己尋找解決的方式尤其關鍵。
很多父母擔心,打不還手的孩子會缺失保護自己的能力。但是孩子被打了,就是真的被欺負了嗎?高女士在接孩子時,親眼看到自己的女兒被打,「愛女心切」的她便衝上去和另一位孩子的家長理論。當家長還在「面紅耳赤」地爭執時,兩個小朋友已經「和好如初」,手牽手去玩了。
我們總喜歡用成人世界的規則,去判斷孩子之間的矛盾和戰爭。其實,礙於幼兒語言發展的滯後性,「挑逗」式的打架是兒童之間常見的一種社交行為。而孩子是否「被欺負」,應該由孩子自己說了算,而不是我們「一廂情願」的以為。請不要因為害怕孩子受氣吃虧,而一味扼殺孩子間這種表達情緒的溝通方式。
打不還手的孩子,就真的是懦弱嗎?其實,孩子性格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努力的結果。如果孩子被打,與其擔心他性格懦弱而慫恿他還擊,不如讓他從中學會忍耐、寬容和正確的表達,或許更有利於他良好性格的養成。
孩子被打後,家長到底應該怎麼做?教育專家也提出了她的看法。
面對孩子世界的衝突和摩擦,家長大可不必擔心。孩子們就是在這樣的打打鬧鬧、磕磕碰碰的體驗中,學會了理解和包容,學會了堅持和捨棄,學會了責任和擔當。在這些矛盾的產生和解決中,孩子也獲得了成長的機會,獲得了自我成長的力量。
推薦閱讀:
※10年教齡幼師告訴你,家訪到底訪些啥?
※幼兒園演習防誘拐:全班僅1個孩子沒吃壞人糖果|糖果|演習|孩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108.與喵共舞54~幼兒園放學後
※如何做一個優秀的幼兒園(親自/早教)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