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焦慮,從何而來? 浙江日報

收入焦慮,從何而來?

  本期主持:朱玲

  這是一個全民焦慮的時代。當工資單上的數字緩慢攀爬,而物價卻節節上漲、遙遙跑在了工資前頭時,收入焦慮逐漸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在這個焦慮的群體中,不僅包括了低收入者,甚至中等收入者也開始不同程度地為收入問題感到憂慮。

  收入焦慮,不僅是在消費時代背景下所催生出的一種心理失衡,更是對當前民眾的收入水平、生活成本壓力、收入差距等社會指標的切實反映。

  我們為何在收入問題上感到焦慮?如何解決收入焦慮問題?圍繞這一系列的問題,我們邀請了來自不同領域的群眾以及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暢談各方觀點。

  本期嘉賓

  ◆方揚帆,浙江省新華書店圖書業務員

  ◆賀成,浙江省嘉興市台華集團職員

  ◆張帆,浙江教育出版社編輯

  ◆鍾其,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浙江省社會學學會秘書長

  收入焦慮在蔓延

  方揚帆:收入焦慮心理,究其原因,還是社會造成的。近年來,我們國家通貨膨脹較快,物價上漲導致百姓的儲蓄持續貶值,而同時,老百姓又缺乏一個穩定的投資渠道,黃金、股票、房地產往往以大起大落收尾,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人們自然會產生對收入的憂慮心理。

  賀成:對於我們很多異鄉打工的人來說,收入焦慮不是一個紙上概念。一方面,我們面臨著就業難、薪資低的問題,尤其是在受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影響的近幾年,企業陷入尷尬投資環境,企業員工的日子也不好過;另一方面,我們還面臨著城市高物價的考驗,比如從去年起,豬肉價就一下子高得驚人,這其實也反映出更多物價走高的必然。在這樣的背景下,收入不見增加,能不焦慮嗎?

  張帆:目前,收入焦慮問題已經非常普遍,但可能在低收入群體中尤為典型,他們受教育水平可能相對較低,對技術的掌握程度可能也較低,年輕時在大城市依靠勞力賺錢,但人到中年、結婚生子之後,生活壓力更大,而本身沒有更多的競爭優勢,進而會產生強烈的焦慮心理。

  賀成:其實,現在我們生活的剛性消費方面壓力也很大。大人小孩生病了得去醫院,孩子到了上學年齡得讀書,一家人生活總得有住的地方,而現在無論是醫療費、教育經費,還是房款,每一筆都不是小數目。

  方揚帆:確實如此,我們的社會保障體系尚不夠健全,保障房、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相對太少,而百姓教育、醫療、住房的生活成本又很高,很多家庭每月要支付小孩學費、房貸、車貸以及基本生活開支等,幾乎每月月光,只靠年終獎有節餘。

  鍾其:正如大家所說,收入焦慮現象和社會生活成本不斷提高有關。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生活消費水平不斷上升,許多生活的最基本需求都已經無法輕易滿足。不僅社會上原先存在的教育、醫療、住房等難題依舊困擾民眾,就連一些「油、鹽、米」之類的基本生活品價格也普遍上漲而讓民眾不堪重負,出現了「掙錢的速度永遠趕不上花錢的速度」的收入焦慮現象,使得民眾生活得小心翼翼。

  貧富差距的客觀現實

  不容忽視

  賀成:其實,收入焦慮還反映出了貧富差距這一社會現實。甚至有人說,這是權力與資本通吃的社會,沒有權和錢就很難改變命運,甚至很難獲得平等競爭社會資源的機會。縮小貧富差距,還得靠落實「十二五」富民計劃,還得靠宏觀調控,優惠政策有意識地向弱勢群體傾斜,重點解決夾心層的問題,解除多數百姓的後顧之憂。

  方揚帆:我們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改革開放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但同時,社會財富分配產生了一些傾斜,這種物質分配的不平衡最終導致了收入憂慮。舉個例子,我父母結婚之後一直住宿舍,十年之後才有了第一套房子——單位福利房,但是他們活得很滿足,因為那時不存在過大的貧富差異。而我們這一代人,很多還沒有工作就開始憂慮房子、車子。從長遠來看,這種貧富差距所導致的憂慮將不利於社會穩定發展。

  張帆:沒錯,我覺得對於這個問題,社會輿論應該有一個準確的引導,要號召先富帶後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在考慮賺錢的同時,也應當有一定的社會機制引導其主動回饋社會,帶動身邊的人富裕,以減少貧富差距。

  鍾其:收入焦慮現象和失衡的收入分配格局密切相關。由於種種原因,一長段時間來,我們形成了相對失衡的收入分配格局,貧富兩極分化嚴重。雖然近年來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試圖調節收入分配差距,遏制貧富兩極分化現象,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當前我國社會不同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仍然較大,這樣的收入分配格局也給越來越多的百姓帶來不安和焦慮。

  消費時代與風險時代的

  社會心理產物

  方揚帆:我覺得,收入憂慮說到底是心態問題。雖然價值觀趨於多元化是件好事,但當前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拜金主義、攀比心理等不良之風逐漸在青年群體中顯現,很多人對於物質生活品質提高的渴望,大大超越了經濟能力增長的速度,比如一些人對於奢侈品的盲目崇拜和狂熱,吃著速食麵省錢買LV絕對不是一個笑話,而不得不說,這種不良的消費習慣是收入焦慮產生的原因之一。

  賀成:沒錯,收入焦慮是屬於心理範疇的問題。在消費時代這個社會背景下,不良的消費心態、消費文化催生出許多消費陋習,比如攀比消費。當然,這也與這個時代一些新興的消費方式息息相關。

  方揚帆:是的,比如現在超前消費似乎已成為一種主流。很多人的幸福生活——買車、買房等,都不得不建立在現代信貸體系之上,通過貸款超前消費。而現在似乎想做點大事都需要貸款,往往這個貸款沒有還清,就開始了下一個貸款。這種消費模式將大多數人的生活捆綁了,對於當前收入的穩定性、對於未來何時能還清貸款的展望,這其中都存在著焦慮。

  鍾其:總結而言,收入焦慮現象與風險社會的時代背景緊密相聯。當前我國社會正處於從傳統社會向基本現代化社會轉型發展過程中,這種轉型階段具有風險社會的典型特性,是矛盾凸顯期和風險多發期。社會生活多樣、多元、多變,利益主體日益分化,信息流動更加頻繁,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形成社會共識、擴大社會認同的難度不斷加大。同時,社會改革進入深水期,需要推進的改革涉及面寬、利益調整層次深、配套性強、風險性大。這些都會給民眾極大的不穩定、不安全感,體現在收入領域,即出現了收入焦慮現象,這也是一種對現實環境中危險的客觀反應,也是對未來感到疑慮甚至恐懼的心理。


推薦閱讀:

安倍晉三參拜史·杭州日報
[光明日報]家庭的文明作用不可替代
今日數據行業日報(2017.5.26)
定個小目標,到火星月球去     浙江日報
人民日報養老床位,應該怎麼補

TAG:焦慮 | 浙江 | 收入 | 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