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大綱要求掌握的120個文言實詞((附註釋) 21-40

21.度,讀音一:dù(1)名詞①計量長短的標準寧信度,無自信也。(《鄭人買履》)——寧可相信所量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腳。②限度生之有時而用之無度,則物力必屈。(《論積貯疏》)——生產是有季節的,而使用卻沒有限度,那麼物資一定會很快耗盡。③制度,法度內立法度,務耕織。(《過秦論》)——對內設立法令制度,發展農業生產。④氣度,常態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荊軻刺秦王》)——事情發生得突然,沒有料到,(群臣)全都失去了原有的氣度。(2)量詞,次,回,個崔九堂前幾度聞。(《江南逢李龜年》)——在崔九的堂前也有幾次聽到你的樂曲。(3)動詞①譜寫,創製(歌曲)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姜夔《揚州慢》)——我內心感到悲愴,感慨揚州的今昔變化,於是自己創製了這首曲子。②過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春風吹不過玉門關。讀音二:dúo(1)動詞①丈量,計算即量腹而食,度足而居,吾以知其必不敷矣。(《治平篇》)——就算是計算著肚子分配吃的,計算著身量分配住處,我也能知道那是一定不夠用的了。②推測,估計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估計我到了軍中,你再進去。22.非,fēi(1)形容詞,不對的,錯誤的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歸去來兮辭》)——實際上我走上迷途並不太遠,已經覺悟到如今退隱是正確的,而以前的做法錯了。(2)動詞①譏評,責難,認為不對是已而非人,俗之同病。(劉開《問說》)——認為自己正確,別人不對,這是世俗的通病。②用在判斷句中,相當於「不是」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人不是生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難問題呢?③無,沒有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勸學》)——站在高處招手,臂膀沒有加長,但遠處的人也能看得見。(3)副詞①多用在敘述句、描寫句中,相當於「不」汝非徒身當服行,當以訓汝子孫,使知前輩風俗雲。(《訓儉示康》)——你不僅自己應當履行節儉,還應當用這個道理教育你的子孫,讓他們知道前輩的風俗啊。②除了,除非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赤壁之戰》)——除了劉備以外,沒有可以抵擋曹操的人了。23.復,fù(1)動詞①回來昭王南征而不復。(《左傳·僖公四年》)——昭王遠行南方卻沒有回來。②恢復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師說》)——從師的風尚不能恢復,(由這裡)就可以知道了。③回答不敢出一言以復。(《送東陽馬生序》)——不敢說一句話來回答。④報復(伍員)謂申包胥曰:「我必復楚國。」(《左傳·定公四年》)——伍員對申包胥說:「我一定要報復楚國。」⑤通「覆」,遮蓋,蓋上復之以掌,虛若無物。(《促織》)——用手掌把它蓋住,覺得手心裡空空的,好像沒有什麼東西。(2)形容詞①夾層的,雙層的。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孔雀東南飛》)——用紅羅做的雙層的床帳,四個角上都掛著香囊。②繁複,重複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遊《游山西村》)——山水一重一重的出現,前面似乎無路可走了,可是走過柳樹茂密,山花鮮艷的地方,意外的又看到一個村莊。(3)副詞,再,又,還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操者,與此案同。(《赤壁之戰》)——各位將軍官吏如有再敢說應當投降曹操的,就和這個書案一樣。24.負,fù(1)動詞①以背載物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愚公移山》)——天帝被他的誠心所感動,命令誇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走了這兩座山。②擔負,擔當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廉頗藺相如列傳》)——衡量這兩個辦法,寧可答應下來,讓秦承擔理虧(的責任)。③仗恃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壁。(《廉頗藺相如列傳》)——秦國貪心,倚仗它的強盛,用空話來求取(我們的)寶玉。④辜負,對不起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我實在害怕被您欺騙而辜負了趙國。⑤背棄,違背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廉頗藺相如列傳》)——藺相如估計秦王雖然實行了齋戒,也一定會背棄盟約,不補償給趙國城池。⑥覆蓋蒼山負雪,明燭天南。(《登泰山記》)——青蒼色的山峰上覆蓋著白雪,像明亮的蠟燭一樣,照亮了南面的天空。(2)名詞,失敗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謀攻》)——不了解對方,卻了解自己,勝敗(的幾率)各佔一半。25.蓋,讀音一:gài(1)名詞①車蓋今已亭亭如蓋矣。(《項脊軒志》)——現在已經長得高高的,(枝葉茂盛),像車蓋一樣了。②器物的蓋子合蓋隆起,形似酒尊。(《張衡傳》)——蓋子高高的鼓起來,形狀像酒樽一樣。(2)動詞①遮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敕勒歌》)——天像個帳篷,遮蓋著大地。②勝過,壓倒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赤壁之戰》)——劉備是漢朝王室的後代,傑出的才能超過了當世之人。(3)副詞①表肯定判斷,原來是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裝打瞌睡,原來是為了誘敵。②表推測性判斷,大概未幾,敵兵果舁(yú)炮至,蓋五六百人也。(《馮婉貞》)——不久,敵軍果然抬著炮來了,大概有五六百人。(4)語氣詞,用在句首,不譯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說》)——一年之中冒死亡的危險只有兩次而已。讀音二:hé疑問代詞,通「盍」,何,怎麼技蓋至此乎?(《庖丁解牛》)——技藝怎麼(精湛)到了這種地步啊?26.故,gù(1)名詞①緣故,原因既克,公問其故。(《曹劌論戰》)——打勝了這一仗後,庄公問這次取勝的原因。②事故,變故鄉園多故,不能不動客子之愁。(《報劉一丈書》)——家鄉多有變故,不能不使客居在外的遊子擔憂。③舊交,老朋友君安與項伯有故?(《鴻門宴》)——你怎麼和項伯有老交情?(2)形容詞①舊有的,原來的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赤壁懷古》)——那西邊的舊營壘,人們說是三國時周瑜(大敗曹操)的赤壁。②衰老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琵琶行》)——弟弟參軍走了,養母也死去了。時光一天一天的流逝,我的容顏也衰老了。(3)副詞①故意,特意公子往,數請之,朱亥故不復謝。(《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多次前往問候,朱亥卻故意不肯回拜答謝。②過去,從前軒東故嘗為廚。(《項脊軒志》)——(項脊)軒的東面曾經做過廚房。③仍然、仍舊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赤壁之戰》)——逐級提升仍然少不了當個州郡的長官。④本來此物故非西產。(《促織》)——這種東西本來不是山西特產。(4)連詞,所以故木受繩則直。(《勸學》)——所以木材用墨線量過就會更直。27.固,gù(1)名詞,險要的地勢秦孝公據殽函之固。(《過秦論》)——秦孝公佔據著殽山和函谷關的險要地勢。(2)動詞①鞏固,安定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天時不如地利》)——鞏固國防不必靠山河的險要。②堅守,安守秦數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廉頗藺相如列傳》)——秦軍多次打敗趙國的軍隊,趙軍堅守營寨不肯出戰。(3)形容詞①固執,頑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愚公移山》)——你的思想這樣頑固,頑固到不能通達事理的程度。②堅固荊州與國鄰接,江山險固。(《赤壁之戰》)——荊州和我國鄰近接壤,江山險要堅固。③堅決,堅持藺相如固止之。(《廉頗藺相如列傳》)——藺相如堅決制止他們。(4)副詞①表本來,原來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生在我的前面,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比我要早。②表確然,確實,實在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記》)——這實在是百世難得的際遇啊!③表讓步,固然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報任安書》)——人固然有一死,只是有的人死得比泰山還重,有的人死得比鴻毛還輕。28.顧,gù(1)動詞①回頭,回頭看相如顧召趙御史曰。(《廉頗藺相如列傳》)——藺相如回頭召來趙國的御史說。②看,視成顧蟋蟀籠虛,則氣斷聲吞。(《促織》)——成名看到盛蟋蟀的籠子空了,就(覺得)出不來氣說不出話。③看望,拜訪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出師表》)——三次到我的草房之中看望我。④關心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赤壁之戰》)——子布、元表眾人各自關心自己的妻子兒女。⑤照顧三歲貫女,莫我肯顧。(《碩鼠》)——多年來我供養你,你卻一點也不肯把我照顧。⑥顧慮,考慮但欲求死,不復顧利害。(《〈指南錄〉後序》)——只想要求得一死,不再考慮利害。(2)連詞①錶轉折,只,只是吾每念常痛於骨髓,顧不知計所出耳。(《荊軻刺秦王》)——我每當想到這些,常常痛徹骨髓,只是想不出好的辦法來。②表反問,反而,難道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為學》)——人如果要立下志向,難道不如蜀地邊遠偏僻地方的和尚嗎?29.歸,guī(1)動詞①女子出嫁後五年,吾妻來歸。(《項脊軒志》)——此後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來了。②返回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拜為上卿。(《廉頗藺相如列傳》)——藺相如回國以後,趙王認為他是個賢能的大夫,封他做了上卿。③歸還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廉頗藺相如列傳》)——如果十五座城不能歸入趙國,請允許我把寶玉完好的歸還給趙國。④歸屬,歸依江表英豪咸歸附之。(《赤壁之戰》)——江南的英雄豪傑都歸附到他那裡。⑤歸到一處,匯聚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赤壁之戰》)——各位英雄豪傑都仰慕他,好像江河匯聚到大海一樣。30.國,guó名詞①國家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論積貯疏》)——如果不幸出現方圓兩三千里的旱災,國家用什麼來救濟他們?②諸侯國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六國論》)——六國滅亡,不是武器不鋒利,仗打得不好,毛病出在賄賂秦國上。③國都,京城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岳陽樓記》)——登上這座樓,就會有一種遠離國都,懷念家鄉,擔心別人說壞話,滿眼蕭條,感傷到了極點而悲憤的情緒。④地區,地域逝將去女,適彼樂國。(《碩鼠》)——我發誓要離開你,去到那歡樂的地方。⑤國事等死,死國可乎?(《陳涉世家》)——同樣是死,為國事而死可以嗎?31.過,guò(1)動詞①走過,經過雷霆乍驚,宮車過也。(《阿房宮賦》)——雷霆忽然震響,原來是宮車經過。②勝過,超過一出門,裘馬過世家焉。(《促織》)——一出門,穿著輕暖的皮衣,騎著高頭大馬,超過了世代做官的人家。③拜訪,探望臣有客在市屠中,願枉車騎過之。(《信陵君竊符救趙》)——我有一個朋友在市井屠戶之中,想要委屈您的車馬去拜訪他。④到,來到一日,大母過余。(《項脊軒志》)——有一天,祖母來到我的書房。⑤犯有過錯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犯了錯誤能夠改正,是沒有比這再大的好事了。⑥責備聞大王有意督過之。(《鴻門宴》)——聽說您想要責怪他。⑦過時花過而采,則根色黯惡。(《采草藥》)——開過花以後再采,根的顏色就會暗淡難看。(2)名詞,過失,過錯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君子廣泛的學習,並且每天檢查反省自己,就會智慧通達,行為沒有過錯了。(3)副詞,過分,過於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因為那裡的環境過於凄清,不宜久留,於是寫了這篇文章就離去了。32.何,讀音一:hé(1)代詞①什麼大王來何操?(《鴻門宴》)——您來的時候帶了什麼?②哪裡,什麼地方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您現在想要到什麼地方去?③怎麼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您漂亮極了,徐公怎麼能趕得上您呢?(2)副詞,多麼水何澹澹,山島竦峙。(《觀滄海》)——水面多麼浩大,山嶽島嶼高高地聳立在水邊。(3)助詞,即今「啊」字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孔雀東南飛》)——車聲隱隱甸甸的響啊,兩人相會在大道口。讀音二:hè動詞,背、扛爾牧來思,何蓑何笠。(《詩經·小雅·無羊》)——你的牧人來了,披著蓑衣,戴著斗笠。33.恨,hèn(1)名詞,怨恨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長恨歌》)——天地雖然長久,但總有到盡頭的時候,唯有這永別的怨恨,卻是綿延不斷,永遠沒有斷絕的一天。(2)動詞①遺憾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出師表》)——先帝活著的時候,每當和我談到這件事,沒有不對桓帝、靈帝(失政)表示嘆息遺憾的。②怨恨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復返也。(《信陵君竊符救趙》)——您前去(送死)我卻沒有送您,因此知道您會怨恨我而回來。34.胡,hú(1)名詞①古代泛指西部和北部的各少數民族,秦漢時多指匈奴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過秦論》)——匈奴人不敢南下來牧馬,六國的士民也不敢拿起弓箭來報仇。②獸類頷下的垂肉狼跋其胡,載疐(zhì)其尾。(《詩經·豳風·狼跋》)——老狼前進踩下巴,老狼後退絆尾巴(2)代詞①什麼卒然邊境有急,數千百萬之眾,國胡以饋之?(《論積貯疏》)——突然邊境發生緊急情況,數千百萬的士兵,國家用什麼發給他們糧餉呢?②為什麼,怎麼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歸去來兮辭》)——回去吧!家中的田園都要荒蕪了,為什麼還不回去?35.患huàn(1)名詞①憂患,禍害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赤壁之戰》)——馬超、韓遂還在函谷關以西,成為曹操的後患。②諱忌此數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戰》)——這幾點都是用兵的大忌諱啊,可是曹操卻都貿然去做了。(2)動詞①擔憂,憂慮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廉頗藺相如列傳》)——想要不給,卻又擔心秦兵到來。②危害故君之所以患于軍者三。(《謀攻》)——所以國君用來危害軍隊的情況有三種。36.或,huò(1)代詞,有的(有的人,有的事物)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六國論》)——有人說:「六國交互滅亡,都是由於賄賂秦國嗎?」(2)副詞①也許,或許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夢遊天姥吟留別》)——吳越一帶的人說起的天姥山,雲霞忽明忽暗,或許能夠看見。②有時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送東陽馬生序》)——有時遇到他發怒斥責,我的神色更加恭敬,禮節更加周到,不敢說一句話來回復他。(3)連詞,如果,假如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水經注·三峽》)——如果遇到皇帝有緊急命令宣召,有時早上從白帝城出發,晚上就到了江陵。37.疾,jí(1)名詞①病,指常病,輕病寡人無疾。(《扁鵲見蔡桓公》)——我沒有病。②痛苦,疾苦凡牧民者,必知其疾。(《管子》)——凡是管理百姓的人,一定要知道他們的疾苦。③毛病,缺點必為有竊疾矣。(《公輸》)——一定是有偷竊的毛病了。(2)動詞①患疾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沒不足道者,亦已眾矣。(《五人墓碑記》)——他們之中患病而死,死去默默無聞,不值一提的人也太多了。②厭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季氏將伐顓臾》)——君子厭惡那些不說自己想要得到卻要為自己找借口的人。③痛心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屈原列傳》)——屈原痛心懷王視聽不明。④痛恨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於王。(《齊桓晉文之事》)——天下那些痛恨自己國君的人,都想跑到您這裡來申訴。⑤妒忌,通「嫉」臏至,龐涓恐其賢於己,疾之。(《孫臏》)——孫臏到了(魏國),龐涓怕他比自己有才能,妒忌他。(3)形容詞①急速,快捷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三峽》)——即使乘著快馬加者風也不如他快。②強,猛烈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勸學》)——順風呼喊,聲音沒有加大,別人卻能聽得更清楚。38.及,jí(1)動詞①追趕上懷王悔,追張儀,不及。(《屈原列傳》)——懷王后悔了,(派人)追趕張儀,沒有追上。②到,到達及滑,鄭商人弦高將市於周,遇之。(《殽之戰》)——到來滑國,鄭國的商人弦高將要到周去做買賣,遇到了他們。③涉及此其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觸龍說趙太后》)——這些人當中離得近的禍及自身,隔得遠的禍害就會落到他的子孫身上。④比得上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您漂亮極了,徐公哪裡趕得上您呢?⑤接近予之及於死者不知其幾矣。(《〈指南錄〉後序》)——我接近死亡的情況不知道有多少次了。(2)連詞,表並列,和,與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荊軻刺秦王》)——太子和知道這件事的賓客們,都穿著白色的衣服,戴著白色的帽子來送他。(3)介詞①和,同,跟宋公及楚人戰於泓。(《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宋公和楚國人在泓地作戰。②趁著……之時而不及今令有功於國。(《觸龍說趙太后》)——卻不趁著現在讓他為國立功。39.即,jí(1)動詞①靠近匪來貿絲,來即我謀。(《詩經·氓》)——(其實)不是來換絲,而是到我這裡來商量(婚事)。②登上(帝位)昭帝即位,數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書·蘇武傳》)——昭帝登上帝位數年之後,匈奴同漢朝和親。(2)副詞①表時間的相連,相當於「立即」「就」「就要」項伯即入見沛公。(《鴻門宴》)——項伯立刻進去會見沛公。②加強肯定作用,相當於「就是」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史記·項羽本紀》)——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如果一定要烹你的父親,那麼,希望能分給我一碗肉羹。(3)連詞①表假設。相當於「如果」「假設」。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論積貯疏》)——如果不幸遇到方圓二三千里的旱災,國家用什麼來救急?②表讓步,相當於「即使」「縱使」「就算是」即捕得三兩頭,又劣弱不中於款。(《促織》)——就算是捉到了兩三隻(蟋蟀),又都很差很弱,不合規格。(4)介詞,表時間、地點,相當於「當」「就在」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鴻門宴》)——項王當天就留下沛公和他一起喝酒。40.既,jì(1)動詞,完了,盡言未既,有笑於列者曰:「先生欺余哉!」(韓愈《進學解》)——話沒有說完,在學生中就有人笑著說:「先生欺騙我啊!」(2)副詞①表時間的過去或動作的完成。已經,……以後。始皇既沒,餘威震於殊俗。(《過秦論》)——始皇死去之後,他的餘威還震懾著遠方異地。②表時間或行為承接,「不久」「一會兒」「後來」,有時「既而」連用既又與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嘗一日相離也。(《祭十二郎文》)——不久又和你到江南謀生,孤苦伶仃,我倆沒有一天分開過。③表範圍。「全」「都」餚核既盡,杯盤狼藉。(蘇軾《赤壁賦》)——菜肴全都吃光了,杯子盤子亂七八糟的放著。(3)連詞①既然既來之,則安之。(《季氏將伐顓臾》)——既然讓他們來了,就要讓他們安心。②既……且……,既……又……,表兩種情況同時存在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謀攻》)——三軍既迷惑又懷疑,那麼諸侯進攻的災難就到了。
推薦閱讀:

語文教學:自由是個不可替代的遠方
語文教學:讀寫教學應重視文體
語文教學:用語文的方法教語文
語文教學:消除古代詩歌學習的距離感
我的語文教學感悟

TAG:語文 | 教學 | 語文教學 | 教學大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