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一定要喝生化湯嗎?
生化湯有助子宮收縮
生化湯可以說是民間坐月子產後調理的必備處方,其應用是隨症加減(加味),出自中醫婦科專著《傅青主女科》。是明末清初醫學教傅山(字青主)所開的藥方。
生化湯主要由全當歸25克、川芎9克、桃仁(去皮尖)6克、炙甘草2克,炮姜(乾薑炮黑)2克。顧名思義,取其生出新血,化其舊淤,而以生化而名。
當歸具有養血補血的功效,川穹可活血行氣,而桃仁能破血祛瘀,三者合用,可產生加強子宮收縮,促進氣血恢復,加速體內血塊排除的效果。炮姜能溫津止疼,可增強活血祛瘀之效;灸甘草可補心益氣。飲用的目的在於養血活血,幫助子宮收縮排除惡露。
適當的飲用時間,約自產後的第三天開始,產婦在無凝血功能障礙、血崩或傷口感染的情況下每日服一貼。自然產者連服5到7貼,剖宮產者則在排氣後連服3到5貼。
飲用生化湯注意事項:如果醫院給了活血化瘀的葯,建議如果需要吃的話就要停止生化湯。當產後惡露已經乾淨,沒有血塊時即可停止,有感冒、發燒、乳腺炎等癥狀也要停止服用。如果產後血熱並且有瘀滯的產婦不適合食用生化湯。
生化湯是婦女產後的常用方劑,在南方的某些地區習慣將此方作為產後必服之劑。中醫認為,淤血不去,新血不生。本方能化淤生新,所以名為「生化湯」。
中醫認為,由於分娩時失血耗氣,所以產後多血虛,寒邪乘虛而入,寒凝血淤,容易致使惡露不能暢行,淤血凝滯,引起小腹冷痛。這種產後腹痛是因血虛、血淤夾寒引起的,在治療上,用藥的基本原則應是補虛、化淤、散寒,生化湯就是針對這種情況而設的。
生化湯兼顧了產後體質虛寒,出血與淤血並存的病理機制,補不留淤,活不傷血。
婦人產後,體質多虛寒,出血與淤血多並存。對產後寒凝血淤腹痛之證,若單純或過量應用溫熱、活血化淤之葯,恐有耗氣傷血之慮。所以本方雖重在溫通化淤,但其藥物配伍特點為「溫中寓補,補中寓通,通中寓塞」。炮姜、甘草、當歸同用,是溫中寓補;當歸、桃仁、川芎同用,是補中寓通;川芎、桃仁、炮姜同用,是通中寓塞(止血)。生化湯中當歸味甘、辛,性溫,能補血活血,溫經祛寒,化淤生新,正合病機,且在方中用量最大,為方中主葯;川芎,辛溫走串,不僅能活血化淤,又能行氣,為「血中氣葯」;桃仁能活血化淤;炮姜辛溫,能入血散寒,溫經止痛,又兼有止血作用;炙甘草能益氣健脾,又能協調藥性;黃酒能溫通血脈,以助藥力。諸葯相配共成養血祛淤、溫經止痛之劑,可補虛、化淤、散寒,從而達到化淤止痛的治療目的。
生化湯可視體質加味
生化湯並非喝越多越好。若飲用超過產後二周,反而會對子宮內膜的新生造成負面影響,導致新生子宮內膜不穩定、出血不止。
不少產婦出現出血不止的現象,大多是因為整個月持續飲用生化湯,這也是生化湯最常見的副作用。
至於是否需要在原處方之外,再增加其他中藥材來加味,則需要由中醫師對產婦體質,當時癥狀來定奪。
所以生化湯雖然是一道產後常用藥方,但並不是每位產婦都必須或適合飲用的,應經過專科醫生的建議再服用,才能喝得安心有效。此外,中西藥不適合併服,也是在飲用生化湯時切記的重點。
生化湯小檔案
成分:當歸、川穹、桃仁、炮姜、灸甘草
功效:養血活血、幫助子宮收縮、排除惡露
用量:每日一貼,自然產者連服5到7貼,剖宮產者則在排氣後連服3到5貼。
飲用時機:自產後的第三天開始,剖宮產者則在排氣後,且在無凝血功能障礙、血崩或傷口感染的情況下才可飲用。
副作用:過量飲用會造成新生子宮內膜不穩定、出血不止。
推薦閱讀:
※關於坐月子那些事兒,你怎麼看?·台州晚報
※為啥有些媽媽生完孩子胖的厲害,有些還是老樣子?
※闢謠:那些關於坐月子的五大傳言
※產科醫生總結的26條坐月子經驗分享給大家?
※赴美生子因為中美貿易大戰真的受到阻礙了?
TAG:坐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