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定康為什麼叫彭定康?看英國官員中文譯名的來歷
相信不少粉絲對2000年年度大片《帝怒斥港記》的內容爛熟於心。片中一直沒有出場的第四男主角前香港總督彭定康因為那點陣圖樣的香港記者提及「是彭定康說的」,而被廣大魔法師熟知,令彭定康在亞文化圈聲名大噪。不過,有許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對這個經常對中國事務說三道四的外國人了解不深。「彭定康」這個譯名從何而來?對於這個吃飽了沒事幹的外國人為什麼擁有如此中國風的中文譯名,不少人感覺自己腦袋被掏空。
其實不止彭定康,基本上大部分英國官員在香港都有一個很賽艇的中文譯名,以致於出現下面的情況。比如說最近香港媒體報道,英國新任女首相文翠珊的主要閣員為:原外相夏文達改任財相;能源及氣候變化大臣盧綺婷接任內政大臣職務;在黨魁選舉中最早出局的前國防大臣霍理林,獲委任為國際貿易大臣;卓慧思出任司法大臣;簡意寧出任教育大臣;莊家偉是威爾斯首席部長;現任國防大臣房應麟留任……
我擦,干蛤玩意兒!?文翠珊是文詠珊的姐姐嗎?這名字實在有點港女...房應麟是成龍大哥失散多年的親戚嗎,是房玄齡的第N代孫?還以為倫敦陷落,昔日的大英帝國變成中國的第35個省,感覺英國人民被我大天朝殖民的節奏,怎麼高官全是中國人?
好吧,先解除大家的一些疑慮:
英國新任女首相文翠珊是Theresa May,特蕾莎梅。
Philip Hammond,內地譯為哈蒙德,夏文達是廣東音;
盧綺婷是Amber Rudd,內地譯為安珀路德;
霍理林是Liam Fox,在內地是利亞姆福克斯;
卓慧思是Elizabeth Truss,在內地是伊麗莎白特拉斯;
簡意寧是Justin Greening,內地譯為賈斯汀格里寧;
莊家偉是Carwyn Jones,內地譯為卡因瓊斯;
房應麟是Michael Fallon,內地譯為邁克爾法倫。
很遺憾,他們都是大英帝國的子民,和天朝並沒有關係。
你們啊,naive!
鑒於以上情況弄得大家一臉懵逼,賽艇今天繼續當知識的搬運工,科普一下大英帝國官員名字中文譯名的來歷,提高各位小夥伴的知識水平!
這些狂拽炫酷屌炸天的英國高官漢化譯名是由英國駐港總領館翻譯的。檢視一下英國駐港總領事名錄,6任總領事,每個人的中文名都很有雅緻的中國味,現任總領事吳若蘭女士,前任總領事奚安竹,再往前,柏聖文、何進(並不是三國那個)、貝恩德、鄺富劭。這些名字看起來就像是我國古代飽讀詩書的才女或是溫文儒雅的謙謙君子,一點都不像那群簡單粗暴,吃著炸魚薯條,喝著高糖分高熱量碳酸飲料的盎格魯撒克遜白種人。
英國駐港總領館是香港回歸後才有的,總領館沿襲了港英政府的漢化譯法。英國官員的漢化譯名由港英政府「中文公事管理局」(1996年改組為「法定語文事務署」),同英國駐港商務專員公署等官方機構共同制定。
追本溯源,英國官員譯法的漢化,已經有很長的歷史。比如說清朝時期,港督的中文名,翻譯得就跟滿洲貴族一樣,比如德輔、彌敦、卜力、寶靈……(都是歷屆香港總督)
而最早系統化地改中文名是從第16任香港總督司徒拔(Sir Reginald Edward Stubbs)開始的。並不要以為你們「英爹」是因為多麼熱愛中國文化才把官員中文名翻譯得如此風雅,一向奉行實用主義的英國人也是基於現實政治考慮才作出這樣的決定。
第16任香港總督司徒拔爵士
當時,司徒拔(在位時間:1919-1925)主責處理新界原居民的問題。在香港,新界原居民一直都是比較特殊的群體。新界在1898年才成為港英政府香港殖民地的管治地區,而此時的香港島和九龍已被大英帝國統治數十年,已經從所謂小漁村逐漸變成一個近代化的城市。(無可否認,初期的殖民統治不可避免地帶有壓榨、種族歧視之類的小問題,但同時也為原來傳統的華人社會帶來新思想、新觀念,破壞原有舊制度、舊秩序的同時也帶來新發展。)新界地廣人稀,存在著很多地方大宗族大鄉紳,這些原居民與安分守己的市區民眾(香港市區一般指香港島和九龍)不大一樣,原居民一般都擁有大量土地,思想比較守舊,不太信任港英政府,甚至還武裝反抗英國人的統治。
面對著與華人之間的各種矛盾,港英政府有感殖民地有需要與華人的距離拉近,所以司徒拔推動制定標準來統一英籍官員的中文名,以便加強統治。
最初譯法主要採用音譯法翻譯姓氏,然後略為附加中文寓意。後來則略有改變:先取其姓氏首個音節漢化,然後再在名字中找兩個與漢字相近的音節改名。得出來的譯名,可謂跟本地人無異。香港總領館指,改中文名大致有4個原則:
1.以英文發音為標準,改類似的中文名
比如說英國新任首相Theresa May,May是她的姓,譯作「文」;「文」是漢姓,諧粵語音。
Theresa是女性人名,本有3個音節,內地音譯為「特蕾莎」,但英國駐港總領事館只取兩個重音節音,譯成「翠珊」,中文裡也是女性人名。「文翠珊」也是意思好,字面雅,粵語也好聽。
2.音譯為常用的中文姓氏 好彩頭的中文字
以隱形網紅彭定康名字為例,他的英文名是Chris Patten,中文譯名是「克里斯柏藤」,普普通通。1992年來港擔任港督時,港英政府就給他取名「彭定康」,他的姓Patten兩個音節,按說只能譯成「彭定」,再加一個好彩頭的「康」字,寓意平穩過渡到1997香港回歸的意思。
彭定康作風親民,被香港市民親切地稱為「肥彭」,他吃蛋撻的畫面至今仍深印在每個港人的腦海中。正如那位略顯可笑,操著揚州口音廣東話,同樣有著親民作風的十全老人。
3.中文姓與名的順序與英文姓、名對應
比如英國前首相約翰梅傑(John Major)的姓Major以廣東話讀音被翻譯成馬卓安。香港歷史上最出色的第25任港督Murray MacLehose(任期1971-1982)的姓被翻譯為麥理浩。
ps:麥理浩的中文名起初是「麥理灝」,十分高大上。無奈當時許多港人姿勢水平低,過於naive,不認識那個「灝」字,各種讀法都有:麥理景、麥理頤……老麥見勢不妙,趕緊改「灝」為「浩」,務求達到方便記憶、增加親切感的效果。
史上最偉大的港督麥理浩,任內令香港實現經濟騰飛,躍升為亞洲四小龍。
4.通常會取3字中文名,若姓氏已可譯出具意義3字中文名,便不理其名字
如英國新任財政大臣Philip Hammond的中文名為夏文達,只取自其姓氏的譯音。
縱觀香港28任總督,有不少港督的中文名都相當古雅,實為賞心樂事。沒有一定的古文水平,都感覺智商被掏空。例如第24任港督戴麟趾(David Trench,任期1964-1971)的名字,就是出自《詩經》:「然則關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風,故系之周公。」這是由於中國四十年代末期政權易手,國內政治運動頻發,不少內地學者南逃香港,令香港整體中文水平提高所致。
24任港督戴麟趾爵士,任內曾爆發香港史上最大的騷亂——六七暴動。
說到最有趣的改名故事莫過於彭定康的前任港督衛奕信。 衛奕信曾於1960年代在香港大學學習中文。他的英文名是David Wilson,學習中文之後取名「魏德巍」,把Wilson變成「魏」,David變成「德巍」,非常具有巧思。中文老師贈給他一副對聯:「德者當以道為本,巍峻應有穩定基」。 1987年他來當港督,有人認為他的中文名有三不好:「魏」和「巍」二字,廣東話、普通話都諧音「偽」和「危」;字里還各自藏著一個「鬼」,合起來就是「雙鬼拍門」;「巍」字最壞,是「山下千八女鬼」。(這個腦洞有點大)
這個號稱「中國通」的老外吸收了不少封建迷信思想,覺得不吉利,決定改名!他本來就是因為前任港督尤德在任上突然病故而被匆匆派往香港,上任前又匆匆改名衛奕信。那時正是中英談判香港回歸的關鍵時刻,這個名字大約取「捍衛信用」的意思。當時,魏德巍改名衛奕信一事,是香港和倫敦同時宣布,可見殖民政府鄭重其事。
第27任港督衛奕信是一位比較親中的港督,並不受香港人待見。
自從新中國成立後,外國人名字漢化譯法已經式微,基本上都採取音譯。而在香港,由於英國官方的堅持,英國官員名字仍譯得非常漢化。比如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被譯為戴卓爾夫人,布萊爾被譯成貝理雅,布朗被譯為白高敦,連剛辭職的前首相卡梅倫也曾經有個很賽艇的中文名叫「甘民樂」。
那麼,問題來了,大家是喜歡這種充滿中國風的意譯法,還是簡單直接的音譯法呢?如果你問賽艇君的態度,我只能回答你無可奉告。
來源:一個賽艇(ID:excited301)
推薦閱讀:
※英國文學簡史
※中國公民赴英簽證費漲價 英國4月1日起大幅上調
※英國女王玫瑰園
※英國部分大學獎學金申請通道還未關閉,速圍觀!
※英國女富翁人數2020年有望超過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