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車,是噱頭還是未來?
來自專欄 Luckystar Says10 人贊了文章
這兩天有個大新聞,特斯拉的超級工廠落戶上海。這讓我想起一樁趣事:和老爸在商場吃完飯,逛到了特斯拉的門店,我爸這個老司機大吃一驚:現在汽車上都裝個 iPad 啦?
當時我爸開的車還是多年前買的大眾捷達,對他來說,特斯拉的中控大屏著實前衛新穎。
而如今,中控大屏已成潮流,車企們紛紛以大屏為美,以智能化為賣點,希望能捕獲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但據我觀察,很多車主雖有智能觸摸中控大屏,卻棄之不用,仍裝上手機支架,用手機來導航、聽歌和聊天。從這個角度看一下,品牌對汽車智能化的嘗試是多麼雞肋啊!
中控大屏只是一個載體,汽車的智能網聯保證人、車、路三者同時在線才是這塊觸摸大屏背後的邏輯和生態。現階段一些品牌的智能化嘗試,純粹是把手機屏投射大裝在車上,不考慮用戶在車上的交互邏輯,導致中控屏的體驗還不如手機,這也是大家看到很多車主放著中控不用,卻對車內手機支架上的手機樂此不疲的主要原因。
眼下,智能化的浪潮,正在席捲汽車行業,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巨頭正參與其中。最近兩年參加CES 大會,能看到很多IT和互聯網公司爭相發布汽車智能化和無人駕駛的解決方案,不誇張的說,CES 都快變成「車展」了。
回顧過往,互聯網對汽車行業的滲透,喜憂參半。比如市場推廣和線上銷售環節,互聯網公司很成功,典型有汽車之家和易車網,去年雙十一分別實現了 421 億和 522 億的銷售額。現在年輕人要買車,基本都會去汽車之家等垂直網站,查看車輛資料,了解用戶口碑。
失敗的案例也有,比如前幾年 O2O 風口上,曇花一現的上門養車、洗車服務。
互聯網公司以往關注的,還是二手車交易、保養維修、車貸保險等汽車流通及後市場環節,汽車的生產製造卻鮮有觸及。
但如今,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巨頭,比如國外的谷歌、蘋果,國內的 BAT,開始參與汽車在軟硬體上的升級甚至是變革。
在車載系統的設計上,更懂得與用戶打交道的互聯網公司,表現如何呢?
蘋果的車載系統叫 CarPlay,可以連接 iPhone,可以使用 Siri 語音控制,可以使用 iOS 原生通話、簡訊和音樂功能,還有網易雲音樂等第三方 App。
谷歌的車載方案叫 Android Auto,和蘋果類似,也是手機投屏的思路。在支持 Android Auto 功能的車型上,連接安卓手機,就可以使用谷歌地圖,通話和音樂等功能。
比如陷入爭議的網紅車——本田十代思域,同樣支持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但使用體驗並不如我想像中那般完美,一是因為國產思域閹割了 Android Auto 功能,需要另行破解。二是國際互聯網巨頭的本土化不夠到位,比如谷歌地圖在國內,沒有百度和高德好用。
為什麼很多人棄車載導航不用,繼續用手機導航?
因為手機導航,基於用戶的日常操作交互和邏輯,可支持語音和觸摸操作,能在線查看實時路況,保證更新,重要的是,完全沒有學習的成本。相比之下,車載導航的唯一優勢就是屏幕大了。高德導航如果在車機中控的體驗和手機一致甚至超出,就再好不過了。
由上汽和阿里發起的互聯網基金投資的斑馬網路則是其中的代表,網紅互聯網 SUV——榮威RX5,採用的就是斑馬網路的智能網聯解決方案-斑馬智行。說說我的使用感受,斑馬智行導航即桌面的概念,直達支付的連貫場景,讓使用體驗、流暢度、準確度比普通的車載導航好。
榮威 RX5 是 10.4 寸的大屏,斑馬智行支持語音輸入和控制,查看實時路況,遇到彎道、多岔路等複雜路況的時候,地圖會自動縮放,方便觀看細節,回到直路時,再自動縮小回來,方便查看更大範圍的地圖,體驗很好。
在斑馬智行系統里,語音控制不僅可以用於控制導航,還能播放音樂、開關調節空調、開閉車窗和座椅加熱,這樣我的手就可以一直保留在方向盤上操作,眼睛也可以一直關注前方道路,用語音操控方便,也安全。
畢竟在高速公路上,開著 120 公里的時速,只要低頭操作一秒,車子就已經駛出 30 多米了,語音控制確實提高了安全性。
說到安全,再提一個很普遍的現象:不少年輕人都喜歡邊開車邊聊微信,很不安全,我自己開車的時候,從來都是停車時才回微信。
在車上的社交通訊需求,確實是急需提升的薄弱環節。據說微信準備開發基於車機版的微信,具體是怎樣的交互邏輯,還不得而知。
參考先行一步的斑馬智行,已經做出了叫 CarChat 的車內社交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汽車社交的痛點,在安全的前提下連貫了車內和車外的社交場景。比如說外出自駕游的時候,我可以和朋友們在 CarChat 中組建個車隊,按一下方向盤上的語音鍵就能實時聊天,聊八卦、聊世界盃,而且不用擔心距離太遠時手台沒信號,也不用「一隻手拿著手機、一隻手握著方向盤」這種玩命式的操作。除此之外,CarChat 還可以實時分享位置,用車與車之間的交互,完美解決了開車時的社交通信需求。
如果這種語音聊天的模式,能在多數車型上普及,在方便之餘,更能大大提高安全性。
相比於我爸這種老司機,大家對汽車的理解並不一樣,對於他們汽車則更像交通工具,智能網聯汽車現在看來,更吸引年輕人的關注,如果設計合理,交互方便,實用大於噱頭。
比如說開啟車門吧,從最早十分簡陋的鑰匙,到後來普及的遠程啟動,再到如今的手機 App 一鍵啟動,人與車的交互是日益密切且互相信賴的。
有人會說,不急著那早幾秒開啟車門,那我舉一個很實用的應用案例,那就是在夏天,提前用手機開啟車上的空調,再也不忍受剛上車時的悶熱了,是不是很實用?
智能網聯時代的人機互動,融入了遠程操作、語音控制等技術,在車內娛樂、人車交互、輔助駕駛等方面,都有實際的提升。
也許在未來,自動駕駛技術成熟了,高並發、低延遲的 5G 技術也全面商業化,人、車和道路都能全程在線,實現了真正的智慧交通,我們就可以全程在車上娛樂放鬆,玩玩遊戲看看綜藝,就到達目的地了。
如果一個司機穿越到二十年後,他會像我爸初見特斯拉時一般驚訝,因為他發現——自己沒車可開——所有的汽車,都沒有方向盤,也沒有儀錶盤,只有一塊巨大的、用於娛樂的觸摸屏。我想那時候的汽車社交,肯定不是像現在這樣直接把手機 App 移植到汽車上,可能到那時候就是徹徹底底的語音交互啦,現在還只是剛剛開始。
覺得有幫助歡迎點贊~ (?′ω`?)
推薦閱讀:
※車聯網服務費到底該誰來出?
※車聯網技術C-V2X之10件事
※搶佔無人駕駛先機,關鍵還要看這項技術的發展
※愛車爸爸來告訴你營銷的四大策略!
※車聯網市場蓄勢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