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隆講植物攝影之一: 對焦、曝光、色溫

分享/秦隆;整理/大魚;編輯/雲海

今天我負責給大家講講植物攝影的那點兒事兒,主要是依據我個人的經驗。兩個原則:知無不言,再就是不包會(因為植物攝影非常依賴練習)。

這樣的照片很好看是吧,但實際上拍攝的時候也還是件非常複雜的事情。要想入門,終歸免不了要從基本功學起,所以今天先跟大家聊聊基本功這一塊兒。關於藝術創作的事兒,咱們下次再說。而且短期不容易見成果,但如果今天講的對焦、曝光都掌握熟練了,那以後的創作就會迎來一個小井噴了~吶,最後顯擺一張無碼大圖,開始正文。

今天講的主要是三個內容:對焦、曝光和色溫。都是拍攝前期必須熟練操作的幾個重要指標,都是基本功,不僅適用於相機,對手機攝影也很有幫助。如果已經熟練對焦或知道光圈快門感光度的關係,可以下次來聽我講構圖。

一.對焦

先說對焦,對焦是什麼呢?要我說,至少在植物攝影里,對焦是根本中的根本!!因為即使是也很重要的曝光、構圖,都有一個容忍的範圍,而且後期往往也能補償很大一部分拍攝時的不足,可無論是因為焦點錯誤還是圖像抖動,焦點不清晰的照片是幾乎修不回來的!這張照片也就幾乎什麼都不是!

看,最後一張是合焦的狀態,花朵清晰背景乾淨,而前兩張里,想要拍攝的花朵因為失焦而被虛化,這是後期修不回來的。但對焦如此之重要,可講的卻很少。

【問:難道不是自動對焦嗎】

嗯,正好要說這個。我們大家一般都用自動對焦,包括一般情況下的我。機器的演算法很快很可靠,所以如果它理解對了你的意圖,自動對焦當然是最好的選擇。這裡建議大家講機器設置為手動選取對焦點 持續對焦模式,因為各廠家對於這些模式的簡稱往往不同,所以我就只說中文了,不明白的只好回去翻說明書。(話說回來,翻說明書真的是很重要的一個修行呢)。

手動選取對焦點與機器推測自動猜取對焦點相比,主要是減少了你和機器之間的誤會。(別笑,你們之間的誤會將是植物攝影里最大的絆腳石之一)。像我的相機D80隻有11個對焦點可以選取,但新相機往往都有至少好幾十個點可以選,有些手機更是可以觸摸選取對焦點。

那持續對焦有什麼好處呢?那就是避免你在對過一次焦之後,因為種種原因改變了你和拍攝物體之間的距離,它能及時的追蹤焦距的變化。當然單次對焦 機器猜取對焦點也不是一無是處。單次對焦可以在需要進行比較任性的構圖的時候,幫你鎖住當前的對焦距離,主要是用於重新構圖後,你原來選取的對焦點的位置和想拍的主體的位置差的比較多的情況。

比如這個,很可能就是原來的對焦點選取了右下角的位置,而重新構圖後,右下角是背景的枝條,所以機器為你對準了後邊的花

單次對焦則可以幫助你在對焦點仍在右下角的情況下,記住剛才對準的主體花朵

當然前面說過了,人和相機之間的誤會是植物攝影中永恆的話題。所以如果以上都不好使的話,就要請出終極大招了——你自己來!是為手動對焦!!這是植物攝影中最常用的模式之一!當然了,缺點顯而易見,那就是麻煩,而且眼神兒不好的話還不一定對的上,但是面對陰暗、風吹花動、大塊單色等等難以自動對焦的情況下,手動對焦還是最佳的選擇。然後遺憾的再次通知各位卡片機和智能機用戶,你們無法手動對焦……

關於對焦,基本也就這些可說的了,最後要強調的是,一定要在拍攝現場及時放大檢查!!

看這個,上兩張看上去都一樣,但再看下圖,右邊有不輕不重的模糊,所以一定要放大查看啊!!

總結:兩個比較穩當的辦法,一個是調成手動設置對焦點,用對焦點瞄準花冠,對好焦後馬上按快門(因為按慢了手會動距離又會變)。再一個就是終極辦法,手動對焦,自己在取景框里看著擰動對焦環,直到覺得清晰了為止。卡片機的話只能用方法一……再強調要現場回放放大檢查,保證每一組至少有一個清晰的才能離開啊!其他不清晰的倒是可以不急著刪。

二.曝光

嗯,對焦能講的就是這樣,接下來對初學者來說就是最麻煩的部分了——曝光。為了容易理解曝光的機理,我一會兒會嘗試用【為人沖果汁】來解釋曝光。

還是先說說曝光準確的意義。最簡單的就是,不準確的曝光會影響觀感,一定範圍內的偏差還是可以忍受或調節的,但過度的過曝和欠曝,則會超出照片有限的表現能力,丟失畫面中的細節而不可逆。比如過度的過曝就像沖果汁沖的太多溢出來,沒法給客人,而過度欠曝就像一瓶果汁粉只放了幾滴水,都沒化開,也沒法給客人。那麼作為本課的宗旨,如何才能通過手動設置完成曝光呢?能理解直方圖的就不用在乎我這個比喻了哈哈,有些地方還是不太搭調。

那麼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影響曝光的幾個主要參數:光圈、快門、ISO和閃光燈。

1.光圈

先說光圈,光圈就像瓶子的口,它的大小決定了水流的粗細,數值(F值)越大,則瓶口越小,水流越細,所以時間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果汁嫌少,也即數值越大,進光越少,偏暗。

看,ISO和快門都維持在100的情況下,F值越大,越黑。此時可以注意下背景的光斑的變化,下次課會

2.快門

接下來就是光圈的冤家——快門。快門就相當於沖果汁時倒水的時間,其值意為「1/值秒」,故而值越大,時間越短。這個很好理解,在瓶口/水流相等的情況下,肯定是倒水時間越長,果汁越嫌多,是為值越大,進光越少,越暗,繞明白了么?光圈和快門都是值越大,進光量越少。

這張圖的F值恆定為4,ISO恆定為100,快門則為50(1/50s,下同)、100、200、400和800

另外,打開曝光警告來查看,可以看到進光量過小的最後一張有死黑的出現,意味著陰影部分的一些線條顏色發生了永久性的丟失。同時前兩張也有不同程度的死白出現,意味著高光如天空等部分發生了線條顏色的永久性丟失。當然有人就喜歡適當的過曝如第二張所營造的小清新氛圍,也不是不可以,但當死白都擴散到主體花朵上如第一張時,這照片就大概是廢掉了。

3.ISO

再就是三個基本參數中比較不為人所知的一個了——ISO,即感光度。比喻的話,這個最難形容,大概相當於果汁粉的甜度,值越大,則果汁粉的味道越齁兒,相同的水量條件下,ISO的值越大,則果汁越嫌多,也即ISO值越大,感光元件對光線越敏感,成片越亮,注意這個是值越大越亮的,和光圈快門不一樣。

這三張為相同的光圈快門組合下,ISO分別為400、200和100的情況

總之,這三個基本的參數構成了照片上的光線。而閃光燈,則相當於一個額外的瞬時水流,值大則水流大,於是同條件下果汁嫌多,也即閃光燈輸出越高,則照片越亮。但閃光燈又獨立於以上三個要素之外,所以這裡不做重點介紹,有時間的話最後一起說閃燈的使用。

如前所述,是光圈、快門和ISO影響了最終的曝光,可以大致理解為【光圈 快門-ISO=最終曝光】

當然,具體數值是不能套用這個公式的,這裡只是做個結構說明,然後,照相術作為一門現代科學,有一個很好的便利,那就是在原則上,相機為你設置的每一個光圈和快門檔位,都是可以等價交換的,也就是說,你用滾動滑輪3格加光圈,又滾動滑輪3格減快門,對於最終成圖的曝光度,原則上是沒有影響的,【加光圈一次並減快門一次】時,曝光不變,ISO也一樣!

這張圖的ISO分別為100、200和800,雖然最後達到了比較誇張的800,但曝光的觀感並沒有十分明顯的變化,這就是因為用調節光圈快門的方法平抑了ISO的增長,(可以對比光圈快門沒變的那三張樹皮,ISO400 時就黑的不行了)。

4.應用

了解了這三個參數的關係,我們就該學著應用了。先說比較理想的情況下,這三個參數怎麼調節呢?

  • 光線充足時,優先設置ISO,因為這關乎畫質,設得越低越好,原則上不要超過200。其次是光圈,因為這涉及到虛化之類你創作的需要。這兩個調好之後,逐步調節快門速度至畫面曝光正常,但注意,這是光線充足時的調整辦法,而野外拍花時很多都是光線不足的情況,所以以下以充足時候的設置為準,說說怎麼增加暗條件下的曝光。

  • 首先,因為光圈ISO分別關乎創作需求和畫質,所以盡量不動。先降低快門速度,也即減少快門的數值,不過快門的變化幅度雖大,卻也不能一直減少,因為快門太慢的話,會造成畫面抖動模糊,所以經驗數值是,快門降低不能低於【1/鏡頭焦距】,也即安全快門,比如用90mm的鏡頭拍花,快門速度不要低於1/100s。如果快門降到了安全快門,還是嫌暗的話,接下來就該減少光圈的F值或增加ISO了,此時需要你根據拍攝需要判斷,是高ISO造成的畫質降低對你更重要呢,還是大光圈造成的清晰範圍減少更重要。

  • 比如,一些新機器,其高ISO下,畫質降低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所以就可以適當多提高ISO,少降低F值。而對一些藝術片創作者來說,大F值帶來的清晰範圍減少(小景深)反而能為前後景帶來柔美的虛化效果,所以光圈可以多開大一點(F值降低),而盡量不影響畫質(少提升ISO),當然,更多的情況是光圈已經開到最大了,而還是嫌暗,不得不提升ISO或開閃,其實如果這樣的話,也可以考慮不拍了……別笑我說真的……像今天上午的北京,就沒必要死乞白賴非去拍花了。

    以上大概是本次課最核心的內容之一了。補一張高ISO對畫質影響的圖:

    可以看到最左側ISO100時,放大後看到的細節清晰畫質最佳,而中間200時放大就有點丟失細節了,直到最右側800的時候,細節的丟失就非常嚴重了,紋路幾乎都看不出來了。不過需要說明的是新一點的機器高感表現應該要稍好一些,ISO800不會丟細節丟的這麼厲害。

    5.自動曝光

    接下來說說大家最關心的問題——自動曝光、是的,以上說的都是手動曝光,因為我的思路是,既然想創作,就要學著更多的參與到拍攝的設置中去、單反相對於其他相機的優勢,除了光學方面的表現,更重要的一點,其實就是更「原始」,能通過作者的親自參與,讓作者的意圖更多更到位的表現在照片里。當然,自動曝光也是大家離不了的,一些半自動的模式熟練應用的話也不比M檔效果差,比如【光圈優先】模式(這個各廠家簡稱不同,我就用中文了,不知道是什麼的可以去翻說明書)。

    光圈優先模式,意思就是你設置光圈(和ISO),由相機通過對現場光線條件的智能分析,給你配置一個合適的快門值,快門優先也一樣,由你設定快門值,機器測光之後為你配置光圈,那麼這個就帶來兩個問題:測光(你希望機器怎麼分析),和補償(機器總也分析不對時,你怎麼修正)。

    (1)測光

    先說測光,因為我的機器有點老,所以我就只介紹我這裡的三種測光方式了(這也是比較基本三種吧應該),而且各廠家的稱呼又不一樣,所以我用比較容易理解的中文名哈。

    首先是全局測光,也即相機分析畫面中整體的光線強度,來為你配給參數,這種適用於風景之類,想要表達的主體和大背景亮度差不多的情況。其次是中央重點測光,也就是以畫面幾何中心附近一定範圍的光線強度為準,來設置參數,個人感覺相對適用於一些非藝術創作的場合,比如快速的拍個報紙內容啊、拍個人臉大頭照啊什麼的。

    最後,也是對植物攝影最重要的,就是點測光!這種模式是以畫面中你選擇的某一點(默認為對焦點)上的光線強度,作為評估的基礎,來智能配置參數。為什麼說這個對植物攝影重要呢?

    如果是全局測光,那相機就會認為畫面是以陰影為主,為了將陰影中的細節表達清楚,機器會為你配置一個很亮的曝光值,但這樣一來,你主要想要表達的、占畫面很小一部分的菊花,就會過亮過曝,從而死白、丟失掉細節。

    【問:這張照片是自然光拍的嗎。】

    嗯,自然光。

    但點測光,則會僅評估菊花的亮度,從而只以表現菊花的色彩為準,配置參數——於是跟你的創作意圖吻合!

    啰嗦啰嗦再講一個例子——同理,這張如果用全局測光,則機器會認為畫面中光線過於充足,從而給你配置一個較暗的、壓制曝光的參數組合。所以需用點測光側毛茛花,從而讓主體(毛茛花)曝光正常,而放棄一些背景的細節和色彩。所以如果要用半自動的曝光模式,推薦使用點測光 光圈優先模式(在尼康為A檔)。

    那麼接下來解釋一下為什麼推薦【光圈優先】。這主要是因為光圈數值的下限,也即鏡頭的「最大光圈」往往離我們更近一些,所以如果用【快門優先】的話,比較暗又鎖定了快門的時候,光圈值減(光圈開大)到一定程度就減不動了,只能手動降低快門所鎖定的數值,等於沒用上智能模式。而快門數值的下限,往往達到幾十秒,離我們的日常使用比較遙遠,可以靈活地配合【光圈優先】模式下光圈的鎖定。

    舉個不存在的例子——比如【快門優先】模式下,快門由你設置為1/1000s之後,如果光線暗,正常的光圈應該配給你1,但這個值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所以相機只能配給你最低的比如3.5。而如果再暗,需要0.5的光圈,機器也還是只能配給你3.5。

    而【光圈優先】,則將變化幅度較大較自由的快門交給了相機,它配起來就靈活準確的多了。當然還是要注意【安全快門】的問題!只能配給的快門低於安全快門時,將不得不動用閃光燈、腳架之類的器具,所以還是那句話,太暗了能不拍就不拍了,【植物圖鑑除記錄照除外,因為不用考慮影響觀感,所以可以盡情開閃】

    當然光圈優先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可以實現對景深的控制,是虛化前後的景色營造朦朧的效果,還是盡量讓植株全部清楚,記錄鑒定特徵,這個都可以由你決定了。

    (2)補償

    好,測光說完了,接下來說補償。像上半場說到的,你和相機的誤會是永恆的話題,相機因為畢竟智能有限,所以難免會有理解不了你意圖的時候,這時,它其實還為你留了一個修正的機會,那就是曝光補償。所謂補償,就是在機器分析配置好參數以後,你在機器「準確」的參數基礎上,加減曝光。

    比如我點測光左圖的玉蘭花朵,因為是白色,相機會以為那裡是一片強光,所以給出了一套比較暗的參數。於是我滾動滑輪三格,得到了1的補償(一般每格0.3)。而生成了右圖。

    等等,【滾動滑輪三格】是不是有點眼熟呢~?

    因為剛才說光圈快門感光度的時候就用過這個說法!沒錯,所謂的曝光補償其實就是你在機器參數的基礎上,手動增減相應的光圈值或快門值。比如右邊的玉蘭,由手動設置的光圈F5.6、自動配給的1/200s、和曝光補償 1eV三者組成,但實際等效於,F5.6加上 1/100s。這點能想通么?

    具體使用起來的話其實很好理解。你覺得暗就加嘍,你覺得太亮就減嘍。至於淺不淺色,影響的是測光以及從而得到的智能參數配置,跟曝補則沒有直接關係。曝補就是你覺得亮就減幾檔,你覺得暗就加幾檔,只不過淺色的對象容易讓你的相機以為是亮光從而配給較暗的參數組合,所以如果手動曝光補償的話,一般是加。

    三.色溫

    最後講一點,色溫。只用相機不修圖的話可能比較陌生,但實際上,就是我們相機里的【白平衡】一項。調整色溫的意義是什麼呢?其實跟調整曝光一樣,就是小的色溫偏差會影響觀感,大的色溫偏差會丟失細節,只不過丟失的是個別顏色的細節。

    當然色溫的設置比較簡單啦,一般不會差到丟失細節的程度,一般情況下將白平衡就放在【自動】就好了,此時由相機分析光線環境,給出適當的色溫值。跟自動曝光時一樣,如果你覺得偏暖(黃)了,就加一點補償,如果你覺得偏冷(藍)了,就減一點補償;而偏得厲害的話就不妨換個模式,比如太冷的光線就換成【陰天】,太暖的光線就換成【晴天】。

    當然,和曝光一樣,色溫/白平衡也有手動模式,除此之外還有預設模式,用起來比較複雜,這裡就不說了有興趣的可以上網搜搜用法。哦對了,給大家看看不同色溫設置的圖:

    左邊兩張是【自動】檔的 1和-3,都偏藍,左一過於藍了,左二還可以接受,而其實切換到【陰天】檔 3之後的左三才是比較準確的色溫。至於【陰天】檔-2的右一,則嫌暖而燥了。【改參數之後還是同一構圖,我容易么我……】。偏暖偏冷的話,跟曝光沒關係,一是跟白平衡設置有關再就是跟相機有關。

    四.預告

    嗯除了開頭熱場的幾張和萎軟紫菀、毛茛,剩下的對比圖都是今兒中午在南植拍的。今天是基本功部分、下次是藝術創作部分、最後酌情補一個後期處理部分,其實閃光燈不講也問題不大,「模糊」有空還是得補上。行那就下課了~

    秦隆的校內、豆瓣攝影相冊,新浪微博:

    http://photo.renren.com/photo/231193269/album-442624624/v7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46949373/

    http://weibo.com/u/2057636521/

    推薦閱讀:

    攝影技藝.彙編4
    壩上攝影 千軍萬馬在壩上
    紀實攝影:精妙入神的中原社火
    微課筆記|全球iPhone攝影大賽冠軍教你:手機也能拍大片! ^_^
    換個手法創作,送您17張高速快門攝影力作

    TAG:攝影 | 植物 | 曝光 | 色溫 | 對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