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治黃疸思路及對後世影響--tcm100中醫e百
來源:醫博園 作者:盧秉久(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黃疸作為病名始於岐黃,而善於仲景。仲景在《傷寒論》之太陽、陽明病篇中論述外感病邪入里化熱,瘀而發黃,並制方四首以治之。在《金匱要略方論》設專篇以闡述黃疸病的病因病機、辨證治療與預後判斷等。就仲景對黃疸病辨證治法進行歸納可以看出,「瘀」與「濕」貫穿黃疸發生、發展的始終;而活血、祛濕法則為治療黃疸病的關鍵。黃家所得,從濕得之無濕不作黃。黃疸的形成,必有濕邪作祟,或困阻脾陽,或壅遏氣機,或與熱邪互結,日久其濕或從熱化,或從寒化,仲景將其概括為「黃家所得,從濕得之」;「寒濕在里不解故也」。指出了黃疸病的主要病變在臟腑,濕熱痹郁脾胃氣機,邪熱「瘀」結於血,導致濕熱發黃的病機。脾色必黃,瘀熱以行「脾色必黃,瘀熱以行」,仲景指出黃疸病發生的一個重要病機便是「瘀」。「一個瘀字,便見黃疸發於血分,凡氣分之熱不得稱瘀,……,脾為太陰濕土,主統血,熱陷血分,脾濕遏郁乃發黃……故必血分濕熱乃發黃也」(《金匱要略淺注補正》)。肝病專家關幼波云:「如果濕熱瘀阻於氣分,並不一定出現黃疸,只有濕熱瘀阻於血分,才能產生黃疸。」濕熱入血,影響到血分方可致黃。「瘀」是黃疸形成過程中的病機關鍵。論治法當以祛濕、活血為要仲景治療黃疸隨證立法,制方靈活,但總以祛濕與活血為要。祛濕之法,有汗、吐、下之分;活血之法則隨證施之。在發病過程中雖有濕郁化熱,或熱郁生濕(如熱郁太陽、陽明,水濕不得宣散、排泄),而取「夫諸病在臟,欲攻之,當隨其所得而攻之。」瘀行濕邪去則熱無所依而易除。1.諸病黃家,但利其小便仲景治療黃疸特別重視給濕邪以出路。「諸病黃家,但利其小便」,只是強調祛濕的重要和舉例說明祛濕的法則。從仲景治療黃疸的方葯分析,其祛濕之法可謂汗、吐、下兼備。濕邪偏於表者,以汗法為主,使濕邪從肌表而出,如麻黃連軺赤小豆湯等。濕邪在里者當下當利之,如茵陳湯等。濕邪偏於上者即用吐法,如瓜蒂湯等。2.活血化瘀,濕邪易除「瘀熱在里,身必發黃」和「脾色必黃,瘀熱以行」之「瘀」是邪熱鬱閉;而硝石礬石散證,抵擋湯證之「瘀」則為瘀血內停。對於黃疸而言,「瘀」的原因或外邪鬱閉,或濕熱瘀阻,或瘀血阻絡,終致經絡不暢,血脈淤滯,氣機失調,水濕停滯不去。故仲景治療黃疸諸方中多加入活血化瘀藥物。大黃是仲景喜用治療黃疸之品,如茵陳湯、抵當湯、梔子大黃湯、大黃硝石湯均有大黃。而大黃「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症瘕積聚,留飲宿食,安和五臟。」(《神農本草經》)觀後世治陽黃,多未出仲景祛濕與活血二法,方葯也僅隨兼症小做加減變化而已。而陰黃之治,仲景遺法無方,則後人多「於寒濕中求之」,其方如朱丹溪之「茵陳附子乾薑湯」,羅天益之「茵陳四逆湯」,程國彭之「茵陳術附湯」。至於「急黃」,隋代巢氏已有記述,疫癘發黃至明清也有明確認識,而方葯多以清熱涼血,祛濕解毒為主,臨床實踐證明確有一定療效。肝病大家關幼波根據仲景「瘀熱以行」、「從濕得之」的理論,提出「治黃必治血,血行黃易卻」,「治黃需解毒,毒解黃易除」,「治黃要治痰,痰化黃易散」,「辨濕熱輕重,尋退黃途徑」等一系列治療黃疸大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謂師古不泥古,繼承有創新。綜上所述,仲景論黃疸,其病因雖多,病機多與濕相關,其中濕熱互結為患尤為多見,若素體陽虛或濕從寒化亦可致寒濕黃疸。然黃疸發病的的關鍵在於「瘀」。濕邪為患易壅遏中焦,致氣機不暢,而氣機不暢易致氣血瘀滯,病位多在脾胃,與足太陽膀胱、足少陰腎密切,與肺、大腸、肝、膽等臟腑有關。治療以祛濕、活血為大法。濕邪去則氣機易暢,邪熱易除,而瘀滯易消。祛濕之法,在表者汗之,偏上者吐之,在里在下者二便分消之。活血之目的,在於行濕,在於疏通氣血經脈,在於調暢氣機。血活濕易行,血活則經脈通,氣機暢,升降出入無礙則濕邪易除。故仲景治黃疸始終抓住「濕」和「瘀」這一病機關鍵,立恆效之治法,惠及古今。
推薦閱讀:
※陰盤奇門的斷卦思路
※提出一帶一路的框架思路是什麼?
※奇門常用格局的運用判斷思路
※改變孩子命運的16個思路 你天天陪孩子為什麼學習還不好呢? 你天天教育她、訓她,為什麼反而越來越不聽話呢? 為什麼人家小孩學習好,懂事呢,我家孩子
※【漢傳中醫基礎理論系列】經方的治療六法和經方的辯證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