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許欽松:閱讀能使人有智慧,盡一切可能閱讀

url:http://www.heyuan.cn/xw/20151218/127460.htm,id:0

我是搞中國畫創作的,但平時也喜歡讀一些書,比如看一些散文,讀一些專業類的書。

閱讀方式有很多種,我覺得大致分為三種。第一種是精讀有深度的好書。對於我而言,與我的專業相關的書,比如古代畫論就要精讀也要多讀,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感受與感悟,還有一些文學名著也要精讀。也就是說,對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及文化素養有幫助的好書,應該不光讀一次,還要多讀,放慢一點讀。第二種是歡悅的讀。這樣的書一般都具有趣味性、休閑性,沒有很強的目的性,可以隨意地讀。一本書快速瀏覽一下,看看內容提要,簡單知道作者是什麼人,寫了哪些東西就可以了。第三種閱讀則介於前兩者之間,既不需要像前者那樣具有一定理解力很用功的細讀,也不用太過於自在享受地隨意瀏覽,而是受情緒等因素的影響,進行選擇性地閱讀。

現在很多人都在提倡閱讀經典,其實經典根據人的不同,側重點也不同。我最近比較注意有關宗教方面的書籍。傳統畫論所提倡的中國山水畫多是「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塑造了一個自然景觀之外的人文景觀,人們不僅可以走進去欣賞,還可以去居住。經過多年摸索,結合自己所閱讀的相關書籍,我的山水畫有了很大變化,就是說,之前的山水畫,人對自然的介入太多、干擾太多、破壞太多,人應該敬畏自然、仰望自然,於是,我的山水畫開始塑造一種自然景觀,帶有宗教情懷的自然山水。傳統的中國山水畫主要是道家「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的呈現,到了新時期,我們是否可以試著超越人類自身,進入到一個站在宇宙高度來看待人與自然關係的階段?人類應該超越自己,對自然充滿一種宗教情懷。

我是創作中國畫的,所以也很注重閱讀中國古代傳統文學著作,包括很好的精選著作。比如閱讀《紅樓夢》,每次新的回味,就會有新的解讀。我中學讀《紅樓夢》的時候,會很關注書中的故事情節,雖然當時讀起來,覺得《紅樓夢》的故事不如《水滸傳》的驚心動魄、具有吸引力,但同樣覺得很有味道,特別是對書中人物之間的關係與情感,可以說是帶著一種獵奇的心理去閱讀的。到了中年,再讀《紅樓夢》,就會對書中的詩詞、辭彙表達的分寸感和呈現出來的畫面感開始感興趣起來。到了現在,重讀《紅樓夢》時,則開始思考它為何能夠在文學史上有如此高的地位,為何能夠成為百讀不厭的經典,為什麼會令那麼多人敬仰,繼而又會深入思考這部著作的思想內涵。隨著閱歷的增長,對於一本書的理解也不同,但每個時期有每個時期所蘊涵的時代因素。

在網路日益便捷的時代,我仍鍾情於手捧著一本紙質書籍閱讀。我喜歡用手撫摸紙張的親和感,喜歡隨意用筆在書上畫個記號、記錄一些東西的感覺。人與書之間的溝通是一件特別溫暖的事情,我喜歡紙質書留給我的那種溫度。每個年齡層對書的感覺是有差異的,到了一定年紀,讀書的指向性會比較明確,因為時間對於我們來說,越來越顯得寶貴。所以給年輕人一個建議:盡一切可能閱讀,閱讀能夠使人有智慧。我身邊總是攜帶一兩本書,哪怕是在等飛機、等車的時候,都會拿出來看一看,積少成多。(作者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文聯主席)

編輯:戴珍

來源: 河源日報

推薦閱讀:

美國孩子的閱讀量是中國孩子的6倍,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轉載】說理之為教化(陳嘉映)
閱讀帶來的10個益處
選股、擇時那麼難,還是資產配置吧!(薦讀與點評)
自己思考不就夠了為什麼要讀書呢?

TAG:閱讀 | 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