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多姿多彩的耿馬傣族民間舞蹈


 

多姿多彩的耿馬傣族民間舞蹈

2015年10月9日   南桂香 王飛/文 雷九江/配圖

  耿馬,是臨滄市典型的傣鄉,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富集的民族文化資源。傣族人民能歌善舞,在長期的社會發展和生活實踐中創作了豐富多彩的民間舞蹈形式,極富明顯的地域特點和濃郁的傣族民族特色,融娛樂性、藝術性為一體,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在耿馬民間流傳的傣族舞蹈有集體舞:如手巾舞、潑水舞、象腳鼓舞、尚籠舞;雙人擬獸舞有:白象族、馬鹿舞;單人擬禽舞有:蝴蝶舞、孔雀舞。其舞蹈特徵和基本語彙多是對自然環境中常見動物的模擬或是表達歡慶喜悅之情。據耿馬傣文地方史《利苛勐》記載,這些舞蹈已有數百年的歷史,經過長期的發展嬗變,已融匯了豐富的舞蹈語彙,演繹為獨特的藝術表演形式,成為耿馬人民引以為豪的特有民間舞種。在傣族絢麗多彩的文藝百花園中,猶如一朵朵金色的緬桂,在傣家人心中馥郁芬芳,永遠綻放。

蝴 蝶 舞

  蝴蝶舞是耿馬傣族特有的土司宮庭道具舞蹈,主要流傳在孟定一帶,但已失傳多年。縣文藝工作者根據地方史書了解到孟定一帶流傳蝴蝶舞這一線索,深入孟定等地走訪民間藝人,通過挖掘整理,失傳已久的蝴蝶舞才得以重現舞台。蝴蝶是亞熱帶壩區一道美麗的風景,每到春天,村寨旁、道路邊的鐵刀木枝頭花團錦簇,引來一群群五彩斑斕的蝴蝶翩翩起舞。生於斯,長於斯的傣家人看慣了這番美景,對於美便有著更深的感悟,人們模擬蝴蝶翻飛的動作創作了優雅飄逸的蝴蝶舞。而經過文藝工作者挖掘整理和藝術加工,使其更具表演性和藝術性。

  蝴蝶舞是由少女身穿蝴蝶架衣在比喻鮮花的四個矮竹凳摹仿蝴蝶動作,合著節奏明快的象腳鼓聲翩翩起舞,步伐輕盈,舞姿優美。基本動作有「繞花」、「聞花」、「驚飛」等,形象地表現了蝴蝶的特徵,深受傣族群眾喜愛。該舞蹈1980年參加了全區農民匯演,1989年參加了全省群文工部調演獲紀念獎,1990年參加在廣州舉辦的中華博覽會的演出。在第三屆中國藝術節專業舞台演出的雲南民族民間歌舞薈萃晚會——《跳雲南》中,傣族《蝴蝶舞》被稱為整台「跳雲南」晚會節目中上中央電視台特寫鏡頭最多的舞蹈,堪稱耿馬傣族民間舞蹈的一朵奇葩。

馬 鹿 舞

  傣家人把馬鹿舞稱為「來朵」。馬鹿舞主要流傳於耿馬孟定地區,也是當地特有的舞種,作為耿馬傣族民間舞蹈中最為完整的道具舞蹈,主要由兩人鑽進用竹條和彩色花布扎制的馬鹿架里跳。其道具製作精巧、形象逼真,舞蹈動作剛健有力,步伐輕快、節奏明快,構成了馬鹿舞的特點。長期以來,在歷代民間藝人的發展創新下,馬鹿舞已發展成為具有豐富舞蹈語彙,嚴格表演程式的舞蹈。孟定壩的馬鹿舞分河東、河西兩種跳法:河東民間藝人比較注重頭部的表現,而河西民間藝人則注重腳步的變化。近幾年來,傣族民間藝人大膽創新,融河東、河西兩種跳法為一體。使舞蹈具備了「擺頭」、「側翻身」、「前鑽身」、「咬花」、「拾物」等技巧性、高難度的動作,使舞蹈更富於表現力。正緣於其獨特的藝術魅力馬鹿舞從民間走上了表演的舞台。1988年孟定的馬鹿舞參加了雲南省首屆藝術節的表演,1989年在省農民運動會上獲優秀表演獎,1990年參加了在廣州舉辦的中華博覽會,馬鹿舞由此名揚省內外。如今,每到潑水節或喜慶之日,傣家人都要敲響象腳鼓,跳起歡快的馬鹿舞,藉以渲泄心中滿溢地喜悅。外地遊人來到孟定,馬鹿舞也成為必看不可的民間藝術表演節目。

孔 雀 舞

  古典孔雀舞,傣語中叫「嘎諾詠」。在重大節日中,「嘎諾詠」(即孔雀舞)是不可缺少的娛樂節目。在孟定一帶較為流行。據說最初的古典孔雀舞是由男子帶著面具,身穿竹編綵衣孔雀架子,頭戴金冠而跳、而今多為少女跳,且不用戴面具。

  孟定古典孔雀舞跳法分兩種:一種是下壩民間藝人跳法;由一個少女身穿孔雀架跳、節奏較快;另一種是下城民間藝人跳法,其特點是獨舞,動作弧度大。近年來在孟定出現了徒手跳法舞蹈性更強。孔雀舞基本動作有出林,飛動、亮翅,尋食、飲水,嬉戲一系列表演程式,是耿馬傣族民間重要的舞蹈之一。

白 象 舞

  白象舞是耿馬縣勐永鎮傣族表演性民間舞蹈,也是耿馬特有的舞種。白象舞屬雙人擬獸舞,十分講究舞伴之間的默契配合。由於白象道具龐大、笨拙、限制了舞蹈的靈活性。該舞蹈步伐穩健、有力。舞蹈基本動作有:「原蹈步」、「前後跳」、「左右跳」、「鼻走」等,經過民間藝人長期不斷改進,至今,耿馬白象舞已經成了一整套基本舞步。1983年文藝工作者經過藝術提練加工、使白象舞從原始狀態真正登上了舞台。在1983年全區匯演中,耿馬縣文工隊創作的「白象舞」獲優秀創作獎,隨後,省歌舞團才創作了白象舞。1988年勐永鎮傣族群眾表演的白手舞在省首屆藝術節上亮相,讓省內外的觀眾領略到了白象舞的風彩。

  藝術源於一定的生活實踐和文化背景,又表現和反映這種生活和文化背景,就傣族的民間舞蹈藝術而言,它反映著傣民族的文化心理,表現出了該民族的審美情趣、感情趨向。透過古樸優美的民間舞蹈藝術形式,可以窺見傣族溫柔、細膩的民族性格和剛柔相濟,兼容並蓄,博大深邃的文化特徵。另一方面,世俗的藝術、其起源與宗教信仰、祭祀儀式等有關。在小乘佛教傳入傣族聚居前,傣族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而今傣族地區依然存在兩者共存的文化現像。在傣族原始信仰中,孔雀、金鹿、大象曾作為傣民族的圖騰物,而在小乘佛教中,它們又是佛教中重要的文化因子。如今。這些珍禽異獸已演變成為傣民族典型的文化象徵符號,象徵光明美好、吉祥幸福。以白象舞為例,傣家人由於對白象的崇拜,在跳白象舞前,都要舉行莊嚴而隆重的請白象跳舞儀式。



推薦閱讀:

民間驗證:黃瓜、西紅柿治好日光性皮炎
民間玄術24法
民間術士不傳之密:「大運流年躲星秘法」速速收藏
民間秘傳面相過三關(鐵三關)
124個民間偏方,簡單好學,經濟實用!(為家人留著吧)

TAG:舞蹈 | 民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