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穫》微評 | 高傲的人間 卑下的人間 ——評余秀華《且在人間》(吳言)

《收穫》微評

余秀華自傳體小說《且在人間》刊載於2018-2《收穫》

高傲的人間 卑下的人間

——評余秀華自傳體小說《且在人間》

by 吳言

在余秀華這裡,總是不免踟躕:她是詩人,要不要讀她的自傳體小說?

就像當初她被貼著標籤爆紅,也曾猶豫,要不要讀她的詩?擔心會墮入獵奇和潮流。

但是,當初讀過她的詩,就覺得是好詩。好詩人應該有的天才她真的有。現在讀完她的自傳體小說《且在人間》,還是類似的感覺。我還是欠缺一些閱讀的耐心,寫得不好的東西總是止於半途。面對余秀華的自傳體小說,越過開始的猶豫後,一個晚上就讀完了。比原想的要好,余秀華的思想能力,邏輯能力,要超出原先的對她的詩人定位。甚至覺得,文學是非常需要天分的事,上天並沒有虧待余秀華,把這份天分一點兒不少地給了她。

余秀華柜子里有十多本寫滿詩歌的本子

在有電腦之前,余秀華在本子上創作詩歌

當然這種觀點多少有點兒宿命。從現實生活出發,卻也是有跡可循。余秀華自幼殘疾,使她行動不便,喪失了勞動能力。但疾病並沒有損傷她的大腦左半球,特別是語言中樞,她的父母真是好,仍然堅持讓她接受完高中教育,讓她具備了閱讀能力。她的詩,她的文學成績,並不完全依賴天分。《且在人間》幾次寫到她在讀書,讀一本厚厚的書,「她看書比吃飯仔細,一個字一個字地摳」。殘疾封閉了她的外部世界,但讓她通過閱讀回歸到了內部世界。這正是一條通往文學的道路。

《且在人間》的文字風格是書面語的,能感覺到,余秀華的文學教育來自閱讀與書本,雖然她來自鄉間,也生活在鄉間。如果從她的詩里還不能明確,那麼從《且在人間》看,余秀華的閱讀質量是相當高的,雖然在鄉間,卻不僅僅是故事會或地攤雜誌。有文章寫到,她的書單里有博爾赫斯、泰戈爾、雨果,她的書櫃里有魯迅、巴金、朱光潛和海子。《且在人間》的文字細膩,準確,流暢,時不時會有詩人特有的想像和意象。這樣的文字駕馭能力,並不像出自一篇小說處女作。小說的技巧,甚至也稱得上是嫻熟的。再次印證了這樣的道理:那些寫詩出身的人,在進入其他文體時總是有種先天優勢。

《且在人間》並沒有從頭寫起,沒有寫自幼殘疾的原由和經歷,它直接截取了婚姻和愛情這部分。這是女人們人生的重要命題,固步於殘疾,固步於鄉村的余秀華,更不可能有其他的人生展開方式,面對的只能是這樣的命題。對婚姻的抗爭,是對命運的抗爭;對愛情的嚮往,是對救贖的嚮往。對於余秀華來說,離婚是人生重大命題,因為婚姻是健全人,包括父母、丈夫,以及整個世俗對殘疾人的同情和施捨。但她想要的是一份正常的婚姻,更是一份平等。正常人離婚尚且要經過一番痛苦的掙扎,殘疾人的離婚則會有更多的決絕和覺醒。《且在人間》並不長,但勾勒出了對離婚的覺醒,對愛情的絕望這一過程。這一過程並不是任由感性支配,而是加入了對人生的重大命題的思考。

比如,活著的意義。按照父母的安排,她活著的意義就是為了孩子,為了傳宗接代。她反思:「一代代沒有理想的人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意義又是什麼呢?」但覺醒的後果,並不能改變處境,只能是陷入比原來更大的絕望中。余秀華寫到:「一個時代的覺醒遠遠比不上一個生命的覺醒殘忍與可怕。」

比如,感性和理性。《且在人間》里寫到:「她的感性會如潮水一樣淹沒他,也淹沒其他人,但是很快,她的理性就站出來收拾殘局。」理性出現在了感性見長的詩人這裡,她甚至有這樣的認識:感性和理性,如果只具備一樣,她會快樂很多,不幸得很,「她的感性和理性一樣強烈地存在於她身上」。一個詩人能如此思考「理性和感情」,讓人感覺在詩之外,她又多了一份力量。

比如,尊嚴和公平。按照常人理解,一個殘疾人和一個健全人結婚,已經是莫大的幸運,理應卑下到交出尊嚴。但余秀華並不,她寫到了「品格」,她覺得正是這樣的婚姻把周圍人的品格都往下拉。她要一份不多不少,不高不低的公平,「低於公平或高於公平的東西就失去了尊嚴」。

比如,健全和殘疾。命運給了一個女人殘疾,還給了她多思和善感,「不是深淵又是什麼?」身陷殘疾的她在想,殘疾是她獲得愛情的障礙還是借口?「她憑什麼用殘疾挑戰這個世界的良心?」

還有死亡。死亡是有誘惑的,對於殘疾人還額外許諾了好處,那就是死後從她的身上把殘疾抽走,讓殘疾伴隨生命一同死亡。單為這一樁,她就值得放棄人間的一切。《且在人間》里這一幕是實現了,因為不經歷死亡,「人間」似乎不能成立,生命的意義也失去了參照。

能寫到上述這些命題,那麼《且在人間》就是一部值得書寫也值得閱讀的自傳體小說。

當然,既是自傳體小說,虛構是很明顯的。比如愛情的對象,小說里寫成了電台的主持人,現實中更可能是同詩相關,同文學相關的人。讓人感慨健全人對慾望的索取,連身體殘疾的人都不能放過,——這是人間的卑下。小說最終也實現了離婚,現實中的離婚是在余秀華成名後完成的,而且是用錢解決的。小說的結尾,是前夫病了,她要去照顧,是溫暖的一筆。但現實中,不知用錢交割和清算了的人之間,能否再有這一幕?也不是沒可能,因為,那畢竟是孩子的父親。

《且在人間》作為自傳體小說,是有文學化痕迹的。她體現了余秀華娟細的內心,她不再是那個抽煙、罵街、喂兔子的女人,所以沒有她的詩歌張揚、潑辣,有衝擊力。作為詩人,一定是有著一顆詩心的。詩心只會在雲端飛翔,我一直很好奇,余秀華是怎樣穿越過殘疾、底層、世俗等等阻隔後讓自己的心飛翔起來的?也許因為自幼殘疾,她一直處於一種被照顧的地位,她還是得到了很多愛的,父母小時候帶她去北京看病,奶奶背著她上學……父母甚至苦心為她經營起一個婚姻,想讓她老有所依。因為沒有勞動力,她不需要完全負擔生計,生活的瑣碎和艱辛沒有磨損她,讓她能有自己的精神空間,讓她的詩心得以保留並飛翔。

每年,春天總是伴隨海子來臨的,春暖花開的時節是詩人的季節,幾番重複,已經讓人感覺有些疲勞。余秀華在《海子想告訴我們什麼》里寫到:二十年來,你已離題千里。——真是如此!余秀華確有種直達本質的能力。也許她沒有受到知識的過度濡染,也沒有在主流社會過度浸淫,讓她保留了一雙詩人的眼睛。

對余秀華,還是有踟躕。對於她的紀錄片,堅持著踟躕沒有去看——對於詩人,還是通過文字了解比較好。

對於給她寫評論,也有踟躕,因為她超強的話題性。寫詩,拍紀錄片,寫自傳體小說,各種秀場……我倒寧願這是社會給予一個詩人的推崇,給予一個勵志人物的激賞,而不是對一個明星的消費。猶豫之後,最終,是她的詩再次打動了我,是她的《且在人間》說服了我。作為評論者,應該讓詩人回歸她的本來面目。在這眾聲喧嘩的人間,當然也希望再過若干年,余秀華不要離題千里。

《且在人間》里有句話:「她不知道怎麼討好這高傲的人間」。余秀華現在一定體會到了,人間是在你卑微的時候,它高傲;在你高傲的時候,它卑微。雖然不能疾走人間,但以詩為杖,余秀華仍然看到了人間的美景和風光。

2018年4月3日

作者簡介


推薦閱讀:

來自12星座的一封信:金牛偶爾高傲,天蠍深藏不露
60句悲傷卻很高傲唯美的句子
一個秘訣,讓你吸引自信高傲的美女!
他,讓高傲的張愛玲懂得了謙卑

TAG:余秀華 | 收穫 | 高傲 | 微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