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堤楊柳醉春煙——古詩詞春之意象二:楊柳(下)
拂堤楊柳醉春煙
——古詩詞春之意象二:楊柳(下)
川 雪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麗的季節,古往今來,人們幾乎用盡了所有美好的詞語詩句來形容、讚美春天。春天有太多景物值得讚頌了,繁花似錦、綠草如茵、鶯歌燕舞、花香鳥語……楊柳在這百花爭艷的季節實則是很平凡的,那麼古詩詞中是如何通過楊柳這個意象來歌詠美好的春光呢?
人們在漫長而又寒冷的冬季之後,對於春天的到來,往往不是先從氣溫的變化,而是先從視覺所見最早泛綠的柳葉感知的。唐代詩人劉商說:「露井夭桃春未到,遲日猶寒柳開早。高枝低枝飛鸝黃,千條萬條覆宮牆。」(《柳條歌送客》)唐代詩人徐黃也有「漠漠金條引線微,年年光翠報春歸」(《柳》)的感受。這些都是將綠柳作為春的象徵,因為「蘭芽吐玉,柳眼挑金」(《歲華紀麗》);「何處生春早,春生柳眼中」(唐元稹《生春》),的確是柳之嫩芽作為使者,最先透露春消息的。
唐代詩人賀知章的《詠柳》可以說是借楊柳來歌詠美好春光的代表之作: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像碧玉一樣梳妝成的高高柳樹,千絲萬縷的柳枝都垂下了綠色的絲條。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恰似剪刀。這裡借寫柳條的美好姿態來讚美春天的神奇,無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風被詩人用「似剪刀」形象地描寫出來,春風一吹,就能梳理出千萬條嫩綠的柳條,春風吹到哪裡,哪裡就是一片綠色的生機。
春天的自然美景離不開柳,「桃紅李白皆誇好,須得垂楊相發揮」(劉禹錫《楊柳枝詞》),王維《早朝》詩中有「柳暗百花明,春深五鳳城」之句,「柳暗花明」遂成後世人皆首肯之大好春光。雄偉富麗的唐代長安城也正賴有無數碧柳的掩映,才使其更加富有魅力的。就連滿天飄雪般,飛向千家萬家去的柳絮,也給人們帶來極大的愉快,使他們得以欣賞到「處處東風撲晚陽,輕輕醉粉落無香」(唐羅鄴《柳絮》)這如畫的景緻。
有些詩人更將楊柳與春合為一體,甚至使其成為通解人意的有知之物。像「春色東來渡灞橋,青門垂柳百千條」(唐許景先《折柳篇》),對於這從東方如常人一般經由灞橋緩步而來的「春色」,誰個不雙手歡迎!「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李商隱《二月二日》),「無賴」為唐人慣用對愛極之人或物的俏罵語。唐代詩人杜牧的「數樹新開翠影齊,倚風情態被春迷」(《柳絕句》),以及白居易的「依依裊裊復青青,勾引春風無限情」(《楊柳枝詞》),便又都將柳寫得如此多情,連春風已為之神魂顛倒了,更何況人!
楊柳既成為春的化身,詩人也就不斷派給它特殊的用場,賦予它不同的意義。比如每年長安的柳樹,都會「媚作千門秀,連為一道春」(唐歐陽詹《御溝新柳》),而且輝映四鄰,光彩照人。「折向離亭畔,春光滿手生。群花豈無艷,柔質自多情」(唐李中《題柳》),它竟以自己的韻致和柔情,勝過了嬌艷的群花,也就難怪「唯有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唐楊巨源《和練師素秀才楊柳》),要對它格外傾心了。
南宋志南和尚描寫春天景象的詩句,用楊柳意象,生動而脫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這首小詩,寫詩人在微風細雨中拄杖春遊的樂趣。詩人拄杖春遊,卻說「杖藜扶我」,是將藜杖人格化了,彷彿它是一位可以依賴的遊伴,默默無言地扶人前行,給人以親切感,安全感,使這位老和尚遊興大漲,欣欣然通過小橋,一路向東。正好有東風迎面吹來。詩的後兩句尤為精彩:雨,是杏花浸濕過的雨,似乎更純凈;風,是楊柳篩濾過的風,似乎更清爽。楊柳枝隨風蕩漾,給人以春風生自楊柳的印象。稱早春時的雨為「杏花雨」,與稱夏初的雨為「黃梅雨」,道理正好相同。「沾衣欲濕」,用衣裳似濕未濕來形容初春細雨似有若無,更見得體察之精微,描摹之細膩。試想詩人扶杖東行,一路紅杏灼灼,綠柳翩翩,細雨沾衣,似濕而不見濕,和風迎面吹來,不覺有一絲兒寒意,這是怎樣詩意的春日遠足!悠然徜徉在這樣的春色里,該是何等的愜意啊!
再看清朝詩人高鼎的《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詩的前兩句描寫農村的春天景象:農曆二月,村子前後青草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煙霧般地凝聚著,楊柳似乎為這濃麗的景色所陶醉了。「拂堤楊柳醉春煙」一句把楊柳當作人來寫,楊柳為煙霧迷濛的景色陶醉,人則為煙柳圖而陶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一股濃濃的春意在這兩句詩中表露無遺。
楊柳意象在古詩詞中也常和愛情聯繫起來。
先看劉禹錫的《楊柳枝詞九首》: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詩中借楊柳這個意象描寫了一幅清新優美的畫面:綠柳如煙,隨風飄曳,春水如鏡,倒映著滿江的新綠,江邊那恬靜而怡美的少女充滿了美好而甜美的憧憬。一陣歌聲和著春風幽幽而來,撩動了眼角眉梢都是情的少女情懷,少女抬頭望去,一葉扁舟載著那人和悠遠的歌聲,緩緩划過如鏡的水面,在少女的心裡掀起陣陣漣漪。楊柳的婀娜多姿渲染了少女懷春的心情。
再看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歐陽修的這兩句詩堪稱戀人間約會的經典之作,被無數後人所引用。佳人相約在月亮爬上柳樹梢頭之時,黃昏之後。皎潔如水的月光,婆娑起舞的垂柳,隨風擺動的柳條,恰若那純情少女的飄逸長發。多麼令人陶醉的一幅畫面啊,相信這樣的約會不會不讓人怦然心動。在這裡,楊柳這個意象的作用就在於創造出了一個美好的充滿詩情畫意的場景,婀娜多姿的楊柳恰似那個相約的風姿綽約的女子,令人神往。
南宋詞人吳文英的《風入松》:「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寫出了詞人對情人的相思之情。樓前綠蔭濃暗處是昔日依依惜別的地方,當中的每一縷柳絲,都寄託著一寸柔情。西園是夢窗(吳文英的號)牽魂夢繞之地,是他跟情人悲歡離合地方,夢窗和情人在柳絲飄蕩的路上分手,自此柳成為其詞中常出現的意象。夢窗睹物思人,楊柳依依,多麼美好的場景啊,但是心愛的人已經不在身邊了,昔日的歡聲笑語只能成為今天的凄美回憶,怎能不令人黯然傷神?這裡的楊柳則是起到了以樂景襯哀情的作用。
唐代詩人王昌齡的《閨怨》,描寫出少婦賞春見楊柳時的心理變化: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閨閣中的少婦,從來不知道憂愁,春日裡細心打扮,獨自登上翠樓賞春。忽然看見小路盡頭的楊柳又被春風吹綠了,猛然意識到一年又過去了,時光易逝,而夫君還沒歸來,才後悔當初慫恿丈夫去邊疆建功立業。青翠的楊柳是春天很好的象徵,楊柳青青,本來是很美好的場景,但閨中婦人由此卻看到韶光易逝,青春不再,丈夫遠在邊疆,難跟丈夫共享這美好的春色,不由心生怨愁。唐代詩人郭震的「陌頭楊柳枝,已被春風吹。妾心正斷絕,君懷那得知。」跟王昌齡的《閨怨》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寫少婦由春日裡嫩綠的楊柳引起的怨與愁。
北宋詞人晏殊的《訴衷情》,則描寫了一幅春雨過後垂柳青翠欲滴的美麗畫面,展現了春日裡的美好場景,反襯女主人公的春怨:
東風楊柳欲青青,煙淡雨初晴。惱他香閣濃睡,撩亂有啼鶯。 眉葉細,舞腰輕,宿妝成。一春芳意,三月和風,牽繫人情。這首詞,上片以景襯情,下片則描繪人物時蘊情會意。全篇借春風楊柳繪寫濃春美景,襯托香閣女子的綽約風姿,曲折傳達出女主人公的離思別意。景與情諧,物與人合,宛轉含蓄,情致纏綿。全篇明以柳起,暗以柳結,中間所及,關涉到柳。全詞著意描寫濃春煙景中,巧妙地將楊柳的絲縷和人物的紛亂心緒牽連綰合,襯寫出香閨女子的春怨,情景交融,別具風情。
楊柳意象還被賦予人生哲理和生活的啟迪。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遊《游山西村》)這兩句詩用語淺近,含意豐富;彷彿信手拈來,然而出人意表。暮春的一天,春光明媚,陸遊獨自一人到西山遊覽,經過一山又一水,山巒重疊,流水繚繞,讓人有一種迷路的感覺,轉個彎,忽然望見一個村子前面柳樹成蔭,繁花似錦。陸遊借用楊柳這個意象,描寫出難以言狀的美妙的山村自然風光。然而它的含義還不僅於此,青青的楊柳象徵美好的事物,這兩句綺麗的詩就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面對困難險阻,我們不要畏懼,不要退縮,只要我們勇於開拓、永不言敗,那麼我們總會到達充滿光明與希望的嶄新境界。
「請君莫奏前朝曲,聽曲新翻楊柳枝。」(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借勸對方不要再彈奏前朝的舊曲,而聽他唱已經翻新的《楊柳枝詞》,揭示出不要總是對過去耿耿於懷,要善於暢想未來的道理。
元朝關漢卿在其《包待制智斬魯齋郎》中有這麼兩句詩:「著意栽花花不發,無意插柳柳成陰」,刻意種下一株花,細心呵護,卻沒有發芽,無意中插下的一枝柳條,卻已經長成鬱鬱蔥蔥的一片。關漢卿抓住楊柳容易成活這個特點,揭露出生活中存在的一個現象:刻意去做的事情,因為太過心急與刻意,反而可能失敗,一個無心之舉卻有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進而揭示出一個深刻的道理:我們做事要以平淡之心處之,以一顆平常心去面對這個世界。
推薦閱讀:
※古詩121首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描寫秋天的古詩15首
※【七夕】打動人心的愛情古詩,您記得幾首?
※一花一世界 一茶一人生【古茶古詩古韻】
※27 古詩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