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心理學謬論騙了你
新聞來源: 環球科學
大眾心理學已成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格言、真理等形式充斥在日常生活中。許多關於自我援助、人際關係、心理康復和戒除毒癮的書籍和網站,為我們提供了成堆的建議,引導我們走過人生的坎坷。
不過,也有些大眾心理學圖書和文章充斥著「心理學謬論」,是有關人性的錯誤認知的集大成者。在脫口秀電視節目主持人以及自詡為心理健康專家的人當中,有許多人是在傳播不可靠的心理學信息和指導。
我們大家都會被心理學謬論愚弄,因為大多數謬論都與我們的直覺、預感和經驗吻合。本文揭露了5個大眾心理學謬論的真面目。
謬論一:發泄怒火有利健康
人們總是認為,發泄怒火比抑制憤怒更健康。這一觀點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哲學家、科學家、教育家亞里士多德,他發現,觀看悲劇表演有助於宣洩負面情緒、熄滅怒火。
大眾傳媒也使我們確信憤怒是魔鬼,必須通過「大發脾氣」、「泄出心中怒火」來撫平。一些流行療法鼓勵人們生氣時尖叫、打枕頭或往牆上扔球。踐行「原始尖叫療法」的醫師都相信,心理上受到干擾的成年人必須聲嘶力竭地咆哮,或用其他方法,從童年時被冷落或受傷害等經歷導致的精神痛苦中解脫出來。
然而40多年來的研究顯示,發泄憤怒實際上會增加攻擊性。在一項實驗中,受到別人冒犯後猛敲釘子發泄怒火的人,變得比沒有敲釘子的人更加刻薄。美國心理學家克雷格 安德森和布拉德 布希曼發表的一篇涉及35項研究的文獻綜述表明:玩暴力電腦遊戲會增加人們在日常社會情境中的攻擊性。
美國心理學家吉爾 利特雷爾認為:只有提出了建設性的解決方案,或者進行過意在減少挫敗感的溝通,發泄怒火才有效。所以,如果因同伴一再忽略你的感受而不爽,沖對方咆哮不會改善境況,但冷靜而果斷地表達自己的不滿(比如「我覺得你可能不是故意的,但你這麼做讓我沒法和你愉快相處」)通常能平息自己的怒火。
為什麼這個謬論如此風行?或許是因為,把憤怒發泄出來讓人們感覺立刻「爽了」,不過大多數時候,憤怒會自己平息。
謬論二:因材施教無差生
把「學習方式」輸入搜索引擎,你會找到數十個網站,聲稱可以在幾分鐘內測出適合你的學習方式。這是以一個被廣泛接受的觀點為前提的:當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相匹配時,學生才能學得最好。它暗示,如果教學方式相匹配,所有學生都能學得很好,或者學得同樣好。
在大多數教育理論和實踐中,這一觀點已被奉為圭臬,許多暢銷圖書和講習班都對該觀點大加頌揚。然而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方式很難被可靠地區分,主要是因為他們在不同情境中常常顯示出很大差異。比如一個孩子可能在美術課上表現出一種方式,而在數學課上表現出另一種方式。20世紀70年代以來,多數研究沒能證明「匹配式」教學法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在大多數情況下,也沒能提高學生的分數。反而是一些不考慮學生學習方式的通用教學法 比如對學生寄予厚望、為他們提供動力以及實現目標的技巧等 獲得的效果更好。
至於「匹配式」教學法鼓勵對學生揚長避短進行教學,實際上可能會適得其反。從長遠來看,學生需要學會彌補缺點,而不是一味逃避。
謬論三:積極心態治癒癌症
享譽美國電視台和電台脫口秀節目的健康專家西瓦妮
大多數倖存下來的女性癌症患者似乎都同意這一點。然而,並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樂觀主義是癌症救星」這一觀點。大多數研究沒能在癌症風險與壓力或情緒之間找到聯繫。事實上,幾項調查顯示,與工作壓力相對較小的女性相比,工作壓力較大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更低。科學家也一直沒能發現積極心態和癌症康復之間的聯繫。
美國記者兼社會評論家芭芭拉 埃倫瑞克在《真相:積極心態的惡性推廣侵蝕了美國》一書中,質疑了心態的治療作用。她還嚴厲責備所謂的「癌症文化」,這種文化強迫癌症患者相信,積極樂觀的態度能治癒他們,或者能保留他們的尊嚴。相反,艾倫瑞克力勸乳腺癌患者採用一種「謹慎的現實主義」態度,而不是將自己掩藏在偽裝的快樂外表下。
通過尋求高質量的藥物和心理治療、聯繫朋友和家人、時刻尋找生活的意義和目標,癌症患者可以減輕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重負。他們還可以從已確認的科學發現中獲得安慰:他們的心態、情緒和壓力經歷並不是致病原因。
謬論四:越老越悲傷
想像這樣一個人:他抑鬱,脾氣古怪,孤獨,而且健忘。是不是有個老人的形象閃現在你腦海中?美國一項調查顯示,65%的心理系學生認為「多數老人寂寞孤單」。而64%的醫學系學生同意「重度抑鬱症在老年人中更普遍」。
早在童年時期,人們就開始接觸由媒體刻畫的種種靠不住的老年人形象。一項對迪斯尼兒童電影的調查發現,42%的老年角色都具有不夠樂觀、健忘以及想入非非等特徵。如此不招人待見的形象在青少年電影中也非常普遍。
年輕人預測人越老越不幸福,但調查顯示老年人比年輕人幸福感更強。一項針對2.8萬名美國人進行的研究顯示,1/3的88歲老人自稱「非常幸福」,而最幸福的人也是最年長的人;年齡每增加10歲,感覺幸福的人就增加5%;25歲至45歲之間的人患抑鬱症的比例最高;最幸福人群是65歲以上的男性。美國心理學家勞拉 卡斯滕森的研究證明,和年輕人相比,老年人更可能回憶起積極而非消極的往事,部分原因或許是,他們通常對生活抱以驚人的樂觀態度。
認知能力並不隨年齡增長而顯著衰退。隨著年華逝去,我們確實會記憶力減退,但即使到了80歲,只要沒什麼重大疾病影響大腦,一般人的智力和語言能力並不會比幾十年前差多少。關於創造性成就的研究顯示,在一些學科(如歷史或科幻寫作)中,許多人都是在50多歲甚至更老時才創作出他們最好的作品。
謬論五:面對死亡必然經歷五階段
許多心理和生理健康專家,都熟記瑞士裔心理學家伊麗莎白 庫布勒-羅斯的「死亡經歷五階段」理論,即人們臨死時必然經歷以下轉變過程: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
根據這一理論,當得知自己將死,我們首先會告訴自己那不是真的(否認);當意識到事實的確如此時,就會變得憤怒不已(憤怒);接下來再徒勞地尋求推遲死亡的辦法,比如告訴自己還要活著完成一個未了的心愿(討價還價);再之後意識到正在一步步走向死亡,就會感到很悲傷(沮喪);最終理解這是不可避免的結局,鎮定、平和地接受(接受)。
北美和英國許多學習醫學、護理和社會服務的學生,都將這一理論作為他們專業學習的一部分。現在它已不局限於死亡,人們普遍認為,任何重大心理創傷引發的悲傷情緒都會經歷同樣的心理處理過程。
儘管庫布勒-羅斯的理論很流行,但它缺乏科學依據。研究表明,許多臨死的人都跳過了一個或多個庫布勒-羅斯定義的階段,甚至順序顛倒。例如一些人最初接受了自己將要死亡的事實,隨後又極力否認。2007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在美國康涅狄格州233位剛剛喪偶的居民中,人們得知喪偶消息時最初的主要反應是接受,而不是否認。
庫布勒-羅斯的理論之所以抓住眾人的心,或許是因為它讓人覺得對無法掌控的事件具有了預知能力。可怕的死亡經歷被歸結為一系列定義明確的階段,最後歸結為平心靜氣地接受,這樣的觀點令人欣慰。然而事實上,每個人的死亡過程並不都是遵循著同樣的路徑,就像每個人活著的軌跡都各不相同。
作者/[美]斯科特O利林菲爾德、史蒂文傑伊林恩等 譯者/鄭雯
轉自中國音樂教育網
推薦閱讀:
※「以緩制急」——他愈急,你就要愈慢-心理無憂網
※心理諮詢個案報告怎麼寫? | 內參
※扶著他走出「心理自閉」
※男追女的6個心理規律揭秘!
※寫雞湯的人到底什麼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