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學成立禮學中心:反思「禮教吃人」,重建禮儀之邦

禮學中心成立儀式現場以「弘揚禮樂文明,復活禮儀之邦」為口號,近日,中國人民大學新成立了禮學中心。《禮記·樂記》曰:「禮者別宜,樂者敦和。」 人大孔子研究院院長張立文介紹,中華傳統禮樂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的體現,是中華文化核心的、首要的價值,也是實現人的道德和培養人格的、使人之所以成為人的一種實踐的活動。聖人「象天地而制禮樂,所以通神明,立人倫,正情性,節萬事者也」。而禮樂文明的社會功能可以分為:經國序民,倫輩定位;教化的功能;和合心性,培養人格;禮樂善心,感天通神。如何建設一套適合現代生活需要的禮儀體系?來自人大、北大、清華、社科院等高校院所的學者,以及來自北京四海孔子書院、上海孟母堂、葦杭書院等相關人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不學禮,無以立」。現實中如何過一種有禮儀的生活成了問題。傳統服飾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項。「在重要場合,不必奉西方文化為圭臬,可以選擇有本民族文化涵義的服裝。」人大孔子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彭永捷教授說。

學生展示傳統禮學禮學中心將定位於「返本開新」,側重「繼往開來」,旨在讓禮學走出書齋,將禮儀及其精神滲透到現實生活中,形成一套可推廣於社會公眾並可供公眾選擇的禮儀方案,重建禮樂生活方式。中心主任劉增光博士表示,禮學中心將在禮制史、禮學與儒家核心義理的關係、禮學典籍的整理與研究以及如何在當代制禮作樂等方面多做努力,包括祭孔、射禮、冠禮、鄉飲酒禮的實施。3月16日,彭永捷接受了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的訪問,詳細講述了禮學中心建立的初衷,闡述了對當下禮學環境的思考,回答了面臨的爭議。他說,禮包含了一種敬人、敬事的處世態度,也能潛移默化地引導人們生活得健康、向上、和諧。因此,需要探討出一種方式把它固化下來。 對話:現今社會,禮樂幾乎蕩然無存澎湃新聞:這次的禮學中心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成立的?彭永捷:其實早在前幾年學校成立國學院時,就有過建立禮學中心的構想。這次還是受到了幾件事情的觸動。一是去年國際儒學聯合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紀念孔子誕辰的國際學術研討會。有海外學者穿唐裝被武警戰士攔在門外,理由是必須穿正裝。海外的學者代表非常氣憤,問什麼是正裝?(對方)回答說,西裝是正裝。那個學者說,我穿著本民族的服裝回到祖國,卻被認為是奇裝異服。還有一次,張立文先生、我和另一名教授去日本北陸大學,遇到當時還是駐日大使的王毅先生(註:現任外交部部長)。王毅先生說,我是一個中國的外交官,但出席所有的場合都要穿西裝,沒有一款帶有中國文化特徵的禮服,希望幫忙設計。中國自古以來被稱為禮儀之邦,但是現今社會生活中,禮樂幾乎蕩然無存,反差很大。禮儀的精神內涵是仁愛,體現的是一種人和人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關愛。禮儀不存,心中的仁愛無法落實。而且,缺乏仁愛,社會上很多小事就醞釀成了大矛盾。這是我們需要去恢復的。有感於此,大家認為仍然有必要關注禮學。澎湃新聞:能具體舉兩個關於禮學的例子嗎?彭永捷:比如,剛過完春節,到底應該怎麼拜年?現在大家都發簡訊、微信了。缺少了禮儀,就沒了禮數。有時候我們聽到長輩對小輩說,我給你拜年。從這話當中就可以看出概念的模糊。拜年應當是晚輩給長輩說的。過去晚輩要給長輩磕頭,現在很彆扭了。那不用磕頭的是不是可以鞠個躬。具體彎腰到什麼程度,做什麼樣的手勢,說什麼樣的吉語?都需要研討。還有葬禮。我們現在參加葬禮,除了哀樂之外,只放兩首歌,一是《好人一生平安》,一是《友誼地久天長》。我們是有悠久傳統的民族,卻缺乏適用於葬禮的樂曲。讓人感觸很深。澎湃新聞:中心由哪些人員組成?彭永捷:禮學中心設在學校孔子研究院下。成員不局限在人大。成立之初就是一個開放性的平台,有六七十位參與,包括了不少學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輩以及諸多中青年學者和部分海外同道。我們的本意是通過這樣的平台,不斷組織研討活動,群策群力,逐步推進研究工作。禮學中心實行雙主任制,分別著重傳統禮學和禮儀實踐。過去,對傳統文化研究受哲學學科的影響比較大。比較注重觀念式,現在正逐漸轉向從傳統文化自身來研究,更加重視經學。實踐方面,努力不斷使人們的觀念與禮儀的制度更加契合。澎湃新聞:從內容方面看,禮學跟中國傳統的哲學、宗教、政治、道德等學術互相交叉滲透又相對獨立。禮學中心的研究會涉及到政治理念層面嗎?彭永捷:禮學研究涉及範圍比較廣。在過去,禮學一定程度上包括了國家制度的一個方面。國家制度的問題,比如仁政、匡正權力等思想,還是放在政治哲學的範疇去討論。那不是禮學中心的側重點,我們還是致力於禮學制度方面的探討,融合中西文化,搭建新的文明體系。老說漢服是不是大漢族主義?澎湃新聞:與之前成立的清華禮學研究中心相比,人大的禮學中心的特色在哪裡?彭永捷:經過反覆斟酌,我們禮學中心的名稱去掉了「研究」二字。因為,除了禮學史、古禮的研究,我們更注重實踐。禮學中心的任務是在研究的基礎上重新治禮(註:講習禮儀),既反映傳統禮學精神,又符合現代生活禮儀。通過調研,推出一套或幾套可供公眾選擇的禮儀方案,包括婚喪嫁娶、成人禮等儀式。如今的中式的婚禮,很多情況下缺乏一份莊重感。婚禮不應該僅僅是吃吃喝喝的喜慶鬧劇,而應包含對於婚姻愛情內涵的深層思考和承諾。服飾方面也是一樣。這次我們開會,一些學生身著傳統服飾,樣式豐富,色彩明快,襯得與會學者穿得單調醜陋。大街上,男男女女都穿黑的、灰的,顏色壓抑、款式雷同,看著心裡不是非常舒暢。傳統服飾經過改良,可能不再是寬袍大袖,能夠符合現代生活需要,又飽含文化涵義,給人們提供了多一種的選擇。澎湃新聞:傳統服飾的概念應該如何界定?除了展示的漢服,是否還包括唐裝、旗袍等?彭永捷:應該都算。總體來說,分為重大節日時穿著的禮服和日常便服。日、韓等周邊國家都有自己的禮服。嚴格來說,我們現在認為的唐裝其實是根據清代服飾的馬褂改良而來,真正的唐裝可以參考現在僧服的樣式,而漢服可以參考現在道士的服裝樣式。有學者認為漢服是一個敏感問題,老說漢服是不是有大漢族主義的傾向。我覺得這是一個多餘的擔憂。就現狀來看,其他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傳統服裝,但作為人口主體的漢族,失去了自己的傳統服飾文化。並不是強迫所有民族都穿漢服,也不是認定漢服為國服。各民族都可以有自己的服飾,這不是大漢族主義。澎湃新聞:可目前來看,熱愛傳統禮樂並親身實踐的人仍是社會中比較小眾的一個群體。面對這種尷尬,禮學中心可以做些什麼?彭永捷:我們也有些想法。關於傳統服飾,我們可以徵集一些設計方案,供大家評選,向國民推薦。其實,這對於中國的服裝產業來說,也是一大機遇,是一個取之不盡的寶庫。確實,文化需要商業形式去推動。就像聖誕節,其實應該被稱為「耶誕日」。現在年輕人不知道節日背後的含義,熱衷於過洋節,背後是巨大商業利益的推動。作為研究機構,我們只能儘力引導,比如營造起大家喜歡穿中裝的風氣。除此之外,還需要社會各方多做努力,包括商業、企業的響應和推廣。希望高等院校和相關研究機構出現更多的禮學研究中心。比起做出具體的行動方案,更重要的是喚起人們對禮樂的重視和普遍認同。一句禮教吃人,就把禮儀文明妖魔化了澎湃新聞:談及禮學,有些人會聯想到封建等級制度,或是「吃人的禮教」,如何看待這些爭議的聲音?彭永捷:這涉及到觀念的衝突,尤其是對待傳統文化態度的分裂。有很多人並不了解傳統文化。部分人甚至認為儒家文化是一種忽悠的文化,是國家衰落的原因,態度非常激烈。我覺得這其中包括了對我們初衷的誤解和對傳統文化認知的誤解。九十年代,高麗大學的金鐘烈教授就公開表示,東方法系的特點就是中國的禮,體現為禮。禮義廉恥,禮排在第一位。過去,禮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等大事。澎湃新聞:那麼,繼承和發揚傳統禮學文化時,如何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彭永捷:有人覺得,弘揚傳統文化就是弘揚糟粕。孔子也說相因與損益。禮要順應人情,在繼承的基礎上推陳出新。比如說到磕頭。有人認為磕頭反映了人與人關係的不平等。這就需要討論了。其實古人也不是隨便就磕頭的。往往是在重大場合或是與之有深厚關係的對象,才會磕頭。磕頭是一種重要的情感關係的表達。例如在父母的葬禮上,不磕頭不足以表達自己的情感。不要小看禮儀,經過長期的演變,它集中反映了我們的觀念變遷的衝突。當然不能否認,傳統禮儀中有與現代觀念有脫節、不適用之處。比如朱子家禮(註:由朱熹所著,主講綱常倫理,禮節禮儀的書)主要把婚姻的意義看成傳宗接代。但禮本身也是與時俱進的。所以說,我們思考的角度,不是像搭積木一樣的拼接,而是設法將傳統禮儀與現代生活有機結合起來,以一個恰當的方式體現出來,這就是難點所在。澎湃新聞:禮儀方案將如何制定出爐?大約什麼時候能與公眾見面?彭永捷:雖然急迫,但也不能草率。方案的制定,需要經過一系列學術研討活動,形成共識。另一方面,需要做田野調查,到民間搜集流行的禮儀,除此之外,還要廣泛徵求意見,彙集思考。將來也可能製作一些禮儀手冊,供大家參考、挑選。
推薦閱讀:

國大學視頻公開課  中國傳媒大學公開課:理解人類傳播
飯局座次禮儀的六大學問
美娜怎麼樣?
哈佛大學研究:中了這3個好習慣,說明孩子長大了肯定優秀!
畏罪潛逃?黃之鋒獲美名牌大學獎學金

TAG:禮儀 | 大學 | 人民 | 反思 | 禮儀之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