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永烈:在我們視野之外 有很多被抹殺的歷史事實

葉永烈:在我們視野之外 有很多被抹殺的歷史事實

2011年05月24日 來源:瞭望東方周刊 作者:林歆

  中央文獻研究室有七個組,分別研究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雲、任弼時、江澤民,其他中共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就沒有納入這個框架。我覺得衡量一個歷史人物,只要他對歷史的影響大,就值得研究。

  他最初以科普作家成名,是《十萬個為什麼》的主要作者,後來在「清除精神污染運動」中遭到批判,被迫從事其他領域的創作。

  出人意料的是,他選擇了比科普顯得更有風險的創作領域:報告文學,並將創作對象瞄準了包括毛澤東在內的中共主要領導人。

  上海,鬧市區徐家匯有一片寧靜的舊宅,葉永烈在上海的家就坐落其中。

  《望東方周刊》的採訪還未開始,這位年過七旬的老人比記者還迅速地掏出錄音筆。「多年養成的老習慣了,一定要錄音,這些都是歷史。」

  吳儂軟語,氣定神閑,讓人無法把他與那些「出沒風波里」、「直闖歷史禁區」的作品聯繫在一起。毛澤東、蔣介石、「四人幫」,驚心動魄的歷史就這樣在不動聲色中慢慢展開。

不以後來論當初

  《望東方周刊》:從成功的科普作家,轉變為專註於報告文學和黨史人物的口述實錄,為什麼會這樣「華麗轉身」?

  葉永烈:1983年的「清除精神污染運動」中,我是科普界第一號挨批的人物,不得不「勝利大逃亡」。

  我從小對文學和重大政治題材感興趣,我觀察下來,發現很多內容之前沒有人做過,心中就有了疑問:「為什麼沒人來寫寫張春橋、陳伯達他們的歷史?」另一方面,我覺得更是一種時代責任感的驅使,想要記錄歷史和當下。

  現在想想,蠻感謝當初批判我的那些人,不然我可能一直在寫我的科幻小說呢。科幻小說在天上,紀實文學在地上。一個天馬行空,一個腳踏實地,需要一字一句核對清楚,保證準確。

  政治紀實文學的價值在於記錄人們不了解的歷史,特別是親歷者的口述,作為第一手史料,能夠還歷史本來面目。

  《望東方周刊》:你的創作對象,既有黨史上的正面人物,也有備受爭議的反派,如《陳伯達傳》,發表後就引發了巨大爭議。為何要寫他們?

  葉永烈:中央文獻研究室有七個組,分別研究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雲、任弼時、江澤民,其他中共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就沒有納入這個框架。我覺得衡量一個歷史人物,只要他對歷史的影響大,就值得研究。

  比如李鑫,在幾乎所有粉碎「四人幫」材料中都沒有提及。其實在粉碎「四人幫」這件事上,他的功勞非常大。當時他騎著自行車去給華國鋒通風報信,首先向華國鋒建議「先下手為強」。不提他的原因是因為他是康生的秘書,之後又犯了一些錯誤。

  《望東方周刊》:但是這類人物肯定很難寫。

  葉永烈:是的。我寫陳伯達之前,關於他的介紹只有1000多字。我看《第三帝國的興亡》,美國人寫德國納粹的歷史,美國政府提供了大約兩噸的資料。而中國人寫自己的歷史,卻會遇到很多障礙。

  我對中國當代重大政治題材的創作堅持一個原則:「兩館一主」。「兩館」——圖書館與檔案館,「一主」——以採訪為主。

  這是被逼出來的。當我開始查資料時,發現檔案館對作家設置了重重障礙。要找重要人物資料,中央檔案館是最理想的去處,可是到那裡去查資料,都需要領導簽字。即使順利查到資料,之後創作的內容還必須經過審查同意才能發表。

  一些檔案只有中共黨史專家有查閱資格,還有諸多限制。不同級別的黨史專家的查閱範圍不同,並且只能查閱他們研究的部分。在這樣查閱資料困難的情況下,我只能另尋出路,被逼著去找親歷歷史的當事人了解情況。

  採訪的時候我是一定要錄音的,因為怕筆記記得不全面。我用的錄音設備從飯盒大小的「紅燈牌」錄音機到現在的錄音筆,僅磁帶就錄了1000多盤。這幾年逐漸電子化了,我用電腦把磁帶都轉換成數字文件,全部保存。

  我認為,事實就是事實,不能這樣就被屏蔽掉。在我們的視野之外,有很多被抹殺的歷史事實。

  《望東方周刊》:寫正面人物和事件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嗎?

  葉永烈:會。同樣是領導人,奧巴馬觀看襲擊拉登的視頻時坐在角落裡,中間是美國的將軍。而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蠟像,毛澤東站在最中間,其他代表坐在周圍。事實上當時主持會議的是張國燾,毛澤東是記錄員。

  中共二大紀念館的畫像就更匪夷所思了:李大釗坐在共產國際代表旁邊,陳獨秀站在李大釗後面。怎麼會讓陳獨秀站在李大釗後面呢?陳獨秀當時的地位比李大釗高,歲數也是陳比李年長十歲。

  我始終堅持「不能以後來論當初」,歷史記錄,就應還原親歷者當時的樣子。

核心觀點與中央保持一致

  《望東方周刊》:但是這樣的話,難免觸碰到很多「敏感地帶」,你如何應對可能帶來的風險?

  葉永烈:比如寫《江青傳》時,各種細節必須通過事件當事人的回顧來印證。對於抓捕江青有各種說法,甚至有人說江青當時一屁股坐在地上耍無賴。我採訪了張耀祠(時任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中央警衛團團長),聽他談了這個過程,必須是第一手資料,我才敢寫。像心理活動,毛澤東和江青的對話等等,這些沒有出處的內容是絕對不寫的。

  因為寫的是當代重大政治題材,所以發揮的空間就少了。我的書會加很多註解:史料是什麼時候採訪獲得的,是從哪部書里獲得的。

  有一次有關部門審查關於毛澤東的書,審查部門也要求材料有出處。而引用材料,我也會選擇一些具有權威性的信息源,比如《中共黨史文獻選編》等。

  我走這條路非常小心謹慎,因為對歷史負責,所以沒有出過大問題。現在關於「文革」的書管理得很嚴,我的182萬字的《「四人幫」興亡》還是可以出版,也沒有很大的修改,說明我寫的歷史是經得起考驗的。

  一開始寫這些書的作家還是很多的,後來一些人漸漸倒下了。師東兵出事後,很多人來採訪,但我不做評論,因為這是捲入了與作家無關的事。

  《望東方周刊》:史實的把握以外,還有史觀的問題。你說過,要「史實準確,觀點正確」。怎樣理解觀點正確?

  葉永烈:在我的紀實文學中,核心觀點一定會和中央的決策保持高度一致。

  有關中共中央黨史的重要文件我都非常認真地研究,最重要的是《建國後若干重大歷史問題的決議》,還有《中國共產黨歷史》。在這些問題上與中央看法保持一致,這樣比較準確。

  另外,我只敘不論的方法,也不太容易出問題。有港媒說「葉永烈的書是只述不論」,我就是這樣的,我認為讀者自己會評價。寫這種紀實文章,評論是很難的。香港關於這種作品,就喜歡用二三手材料,都沒有第一手事實,也可以說多半是評論。我不會那樣。

獨家來自「知名度高、透明度差」

  《望東方周刊》:你如何選擇創作對象?比如,為何寫了陳伯達,未寫周恩來?

  葉永烈:我寫的都是獨家性的,尤其注意那些知名度高、透明度差,又能折射一段中國當代重要歷史的人物,而這些人物多是過去沒人寫過或寫得淺、寫得少的。

  陳伯達身上確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東西。比如中共中央《關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總路線的建議》,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歷史文獻。我採訪陳伯達時,他偶然說了一句,「當時主席要我寫這篇文章,他說,我要的是張燮林式,不要庄則棟式。」陳伯達當時不懂,後來他請教別人後才知道,張、庄二人打乒乓球,張燮林是削球手,而庄則棟是短平快,所以主席的意思是,不要去駁蘇共,而是正面闡述自己的觀點。後來陳伯達寫了以後,毛澤東一字不改就同意了。這篇重要的文獻都查得到,但具體是怎麼來的,很少有人知道。

  《望東方周刊》:但你也寫了蔣介石、毛澤東這些焦點人物,寫他們時,如何做到與眾不同呢?

  葉永烈:《毛澤東與蔣介石》1993年出版時,我就提出蔣介石的三大功勞:一是領導北伐,二是抗日領袖,三是退守台灣後,對台灣經濟起飛做貢獻,還堅持一個中國。這樣的評價超越了當時的社會認識。當時大陸對蔣介石的評價多為負面,對我的書有很多人批評,說美化蔣介石,特別是2005年紀念抗戰勝利50周年時《解放軍報》上的一篇文章,批評相當尖銳。

  書里提到,論持久戰的觀點,蔣介石在毛澤東之前就提出了。另外還提到,西安事變發生的時候,毛澤東高興地說「審判蔣介石」。我們一直迴避這個問題,說毛澤東主張和平解決,其實是周恩來到達西安之後,毛澤東召開政治局會議,才提出來和平解決。

  我覺得毛澤東當時有殺蔣的反應很正常,打了十年內戰,對蔣介石肯定恨之入骨。這才是真實的歷史。當時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的文件里有記錄毛澤東的講話,可以證明毛澤東當時確實是這麼想的。這些細節都沒有披露過。

出版的「藝術」

  《望東方周刊》:《紅色三部曲》前兩本都很順利出版了,到了第三本《毛澤東與蔣介石》審查的時候卡住了,後來是如何通過審查的?

  葉永烈:剛開始審查沒有通過,原因之一是開頭引用了尼克松在《領袖們》中對毛蔣二人的比較:「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中國的歷史在很大程度上是毛澤東、周恩來和蔣介石這三個人的歷史。」審查人員認為:「怎麼能用一個美國總統的話來作為中國政治紀實文學的開篇語呢?」

  原因之二是,書中寫了一個場景:毛澤東與蔣介石在下棋,毛澤東不斷地抽煙,像土豆倒在沙發里,蔣介石正襟危坐。兩個人的形象對比,也是審核機構無法接受的。

  但最關鍵的還是因為,當時認為蔣介石是什麼人,毛澤東是什麼人,怎麼可以將二者進行比較?

  到上世紀90年代初,我的一位編輯朋友建議將書名改為《國共風雲》。這樣改一改,就可以出了,而且後來果然出了。後來有機會再版的時候,我改回原來的《毛澤東與蔣介石》,現在有「比較文學」,也應該有「比較領袖學」。

  《望東方周刊》:你後來還以毛澤東、蔣介石、斯大林分別為主角,寫了《重返人間系列》,把科幻和政治結合起來了,但是大陸沒有看到這套書。

  葉永烈:寫《毛澤東重返人間》源於1993年。當時是毛澤東百年誕辰,我去了毛澤東紀念堂。從紀念堂走出來的時候看到陽光一下子灑在身上,突然有了這種想法:如果毛澤東這時候像我這樣走出來會怎麼樣?然後就寫了。

  這本書中,毛澤東在一個冬夜復活,在目睹了改革開放後新中國的同時,他會晤了垂暮的華國鋒、見到了關在獄中的江青。他讀了《鄧小平文遜,與鄧小平和江澤民作了長談,並肯定了改革開放的成果。

  這本書後來在台灣、香港銷量都很好。美國有導演覺得非常適合拍成政治幽默片,他認為可以由美國來拍,演員也是美國人。美國人演毛澤東,講英語。他還專門去北京等地考察過,劇本已經完成了,遇到最大困難就是找投資方。

  台灣「中央廣播電台」將此書作為廣播劇在電台播出了。中國青年出版社總編輯看了這部書,十分欣賞,覺得是一部十分有趣的主旋律作品,無傷毛澤東形象,他也推薦在大陸出版這本書。

  《望東方周刊》:你的很多書在大陸出版同時,也出了港台版,但名字大多不同。比如《毛澤東與蔣介石》,香港版的書名叫《毛蔣爭霸錄》。《歷史選擇了毛澤東》,台版叫《毛澤東的掌權術》。不同版本的書,內文是否不同?

  葉永烈:我在港台出版社出版的時候,簽訂了協議,所有修改都必須得到我的同意,書名可以根據當地的市場情況,進行設計,內容都沒有改動。

  當時在大陸,「紅色三部曲」的前兩本都成了上海開黨代會時的獻禮書,是作為出版界的成果放在代表袋子里的。這些書居然在港台也能出版,我非常高興。而之所以兩岸三地都能出版,是因為我比較客觀。

  《望東方周刊》:但是有些書只能在港台出版?

  葉永烈:在建國60周年的時候,我應約在香港發表過一篇文章。我談到現在中國作家的處境,比上世紀50年代要好多了。

  當年追究問題要追究到作者,現在多是追究出版社,這樣作者創作就相對放得開了。審查制度,從國家利益來說是應該的,但是這種審查制度,在執行上有時會出現種種問題。

  比如,《毛澤東與蔣介石》一書中有一個小標題——蔣介石略輸周恩來一籌,審查的時候就將「略」字刪掉了。

  還有當時毛澤東在廣州寫了一首給楊開慧的小詩,《賀新郎》,其中有毛澤東揮淚告別的描寫,我起了小標題就是——毛澤東揮淚別妻,「揮淚」就被刪掉了。

  審查只要有一些大的政治條線就好,而不是要對這些細節不斷糾結。

真實是記錄者的使命

  《望東方周刊》:你的創作對象範圍十分廣闊,除了毛澤東等老一代領導人,實際上,在美國人庫恩《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的撰寫過程中,你也做了非常關鍵的工作。如何看待不同年代的領導人傳記的寫作?

  葉永烈:不同年代的領導人的傳記寫作,就像一幅油畫:在近處看不清楚,站在遠處反而能夠很好地欣賞。

  但是,當時留下記錄是十分重要的。在記錄歷史方面,應該學習美國總統。很多美國總統一卸任就開始寫回憶錄,有些甚至在位的時候就開始做準備了。

  反觀國內,宋美齡作為生活跨越三個世紀的人物,在晚年拒絕寫回憶錄。如果周恩來或者鄧小平能夠留下一部回憶錄,都是非常珍貴的財富。我認為,他們記憶裡面的歷史事件不僅僅是屬於他們的,也是人類共同的寶藏。

  陳公博和周佛海在世時就寫了很多日記和回憶錄,不管後來如何,這種做法是非常可取的,留下的資料也十分有價值。

  陳公博曾在中共一大會議結束後十來天寫了一篇文章《十日旅行中的春申浦》,發表在《新青年》上,因為寫得比較隱晦,當時人們看不出來他究竟在寫什麼會議。直到1961年,才有人看出來其實就是在寫中共一大,一下子從中考證出關於中共一大的許多重要史料。

  蔣介石也有寫日記的習慣。我在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看到《蔣介石日記》,很有感觸。1945年重慶談判期間,蔣介石白天和毛澤東談判,晚上就在日記里罵毛澤東。若不是當年的日記被保留下來,這些躍然紙上的生動歷史場景就無從得知了,多可惜。

  《望東方周刊》:如果稱你為一個記錄者,你認可嗎?

  葉永烈:我非常認可記錄者這個稱呼。對於今天我們看到的記錄,如果是如實的記錄,肯定會被認可的。但是如果把一部分歷史屏蔽掉甚至扭曲,將來的記錄者終會還原、重現這些真實的歷史。

  歷史是一門科學,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我們作為記錄者,真實是我們的使命。(特約撰稿趙宇希對本文亦有貢獻)

推薦閱讀:

南宋的精金與五厘
一段扭曲的歷史:人熊大戰
新發現的泰坦巨龍「曼蘇拉龍」有助研究非洲恐龍史
正說宦官:晚晴這三個太監紅極一時,最後卻被歷史洪流淹沒
中國歷史上統帥能力最強的五位帝王

TAG:歷史 | 視野 | 事實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