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斥《中國佛學理論全集》邪見 卷六

肆,誹謗出家

外道曹福強謗言:

[弘傳佛法不一定非要出家,在家照樣可以弘法以利國利民,並且更能體現出家之境界。倘若大家一看不懂經典,二無弘法之能,則還是別出家為好,倒不如在家孝敬父母,為家盡責。此外,別打著看破紅塵的旗號出家。你看破紅塵了,然紅塵並未看破你。並非剃個光頭就六根清凈了,穿個僧服就是僧寶了,念個戒條就具足功德了,改為姓「釋」就是佛弟子了。]《中國佛學理論全集*第二章知道*一一、要知道出家的道理》

夫出家人功德無量,豈容痴人曹福強之輩,輕易誹謗之?!如經云:

【於我法中而出家者。若有破戒行諸惡法內懷腐敗如穢蝸螺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非梵行自稱梵行恆為種種煩惱所勝敗壞傾覆。如是破戒諸惡苾芻。猶能示導一切天.龍.葯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無量功德珍寶伏藏。

又善男子。於我法中而出家者。雖破戒行而諸有情睹其形相應生十種殊勝思惟。當獲無量功德寶聚。何等為十?

謂我法中而出家者。雖破戒行。而諸有情或有見已生於念佛殷重信敬殊勝思惟。由是因緣終不歸信諸外道師書論徒眾。乃至能入離諸怖畏大涅槃城。

或有見已生念聖戒殊勝思惟。由是因緣能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誑語離飲諸酒生放逸處。乃至能入離諸怖畏大涅槃城。

或有見已生念布施殊勝思惟。由是因緣得大財位。親近供養正至正行。乃至能入離諸怖畏大涅槃城。

或有見已生念忍辱。柔和質直殊勝思惟。由是因緣。便能遠離離間粗惡雜穢嗔忿。乃至能入離諸怖畏大涅槃城。

或有見已生念出家精勤修行殊勝思惟。由是因緣。能舍家法趣於非家勇猛精進修諸勝行。乃至能入離諸怖畏大涅槃城。

或有見已生念遠離諸散亂心靜慮等至殊勝思惟。由是因緣。心樂山林阿練若處晝夜精勤修諸定行。乃至能入離諸怖畏大涅槃城。

或有見已生念智慧殊勝思惟。由是因緣。欣樂聽聞讀誦正法。乃至能入離諸怖畏大涅槃城。

或有見已生念宿殖出離善根殊勝思惟。軟語慰問乃至禮足。由是因緣。當生尊貴大勢力家。無量有情咸共贍仰。乃至能入離諸怖畏大涅槃城。

善男子。於我法中而出家者。雖破戒行。而諸有情睹其形相生此十種殊勝思惟當獲無量功德寶聚。是故一切剎帝利王大臣宰相。決定不合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閉牢獄或復呵罵或解支節或斷其命。

複次大梵。若有依我而出家者。犯戒惡行內懷腐敗如穢蝸螺。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非梵行自稱梵行。恆為種種煩惱所勝敗壞傾覆。如是苾芻雖破禁戒行諸惡行。而為一切天.龍葯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作善知識。示導無量功德伏藏。如是苾芻雖非法器。而剃鬚發被服袈裟進止威儀同諸賢聖。因見彼故無量有情種種善根皆得生長。又能開示無量有情善趣生天涅槃正路。

……

破戒苾芻亦復如是。雖於我法毗奈耶中名為死屍。而有出家威儀形相。能令無量無邊有情暫得見者尚獲清凈智慧法眼。況能為他宣說正法。

大梵。譬如燒香其質雖壞而氣芬馥熏他令香。破戒苾芻亦復如是。由破戒故非良福田。雖恆晝夜信施所燒身壞命終墮三惡趣。而為無量無邊有情作大饒益。謂皆令得聞於生天涅槃香氣。……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瞻博迦華雖萎悴,而尚勝彼諸餘華。

 破戒惡行諸苾芻,猶勝一切外道眾。】《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三》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是故,在家人佛子,雖有千萬,不名住持佛法。雖破戒之出家人,名為住持佛法。因此,曹福強享樂五欲,而遮障他人出家者,名為無知,名為與佛相爭。

伍,誹謗「釋」姓

外道曹福強謗言:

[況且,佛經並無出家信眾一定要姓「釋」才是佛弟子的依據。佛祖往昔講法時,在家眾、出家眾甚多,也未見一位弟子改為「釋」姓的。後來的出家信眾改為「釋」姓,乃自創儀軌,非佛法之義。]《中國佛學理論全集*第二章知道*一一、要知道出家的道理》

外道曹福強於佛法無知,造《中國佛學理論全集》者,名為「中國佛學邪見全集」。佛教出家眾,改為「釋」姓,實非自創儀軌,乃佛陀授意。如經云:

【佛言比丘。此是惡事。汝等各各異姓信家非家舍家出家。同一釋種。病痛不相看視誰當看者。汝還看病比丘去。】《摩訶僧祇律*卷第二十八*明雜誦跋渠法之六》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

【爾時。四大河入海已。無複本名字。但名為海。此亦如是。有四姓。云何為四。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種。於如來所。剃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無複本姓。但言沙門釋迦子。】《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一*苦樂品第二十九》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由此可知,曹福強不學無術,坐享五欲,譏謗沙門,名為無知,名為與佛相爭,名為趣地獄者。

陸,文殊菩薩實現出家相

外道曹福強謗言:

[往昔現居士身的文殊、觀音、維摩詰等,都未現出家相。由此可知,懂法護法不重形象才是真的出家人矣。]《中國佛學理論全集*第二章知道*一一、要知道出家的道理》

佛陀在世時,文殊師利菩薩實現出家相,作為一名僧人在僧團之中。而曹福強於此無知。何以知文殊師利菩薩是出家人?如經云:

【文殊內手從袈裟里下探過十佛剎。手指諸節其一節放千萬光明出。一光明端各有一蓮花。】《佛說放缽經》安公雲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佛教中,唯出家人才穿著、使用袈裟。

柒,誹謗佛教「法會」

外道曹福強謗言:

[試觀當今寺院的出家人,不是詐騙錢財,就欺騙愚蠢的義工搞勞民傷財的法會等事;]《中國佛學理論全集*第二部大威德降魔護國法*四〇、觀世音菩薩普及十方無邊眾生陀羅尼》

佛教法會者,或超薦六親眷屬,或齋戒誦經,或供佛齋僧,或講經說法,或無遮普施……

奈何痴人曹福強之輩,無端誹謗,斷眾生修福德、植善根之法會哉?!

如諸菩薩且「好詣法會」,何況四眾佛子乎?!如經云:

【菩薩行步有十事。何謂為十。好詣法會。聽受經義所詣無聲。亦無陰蔽。不懷淫怒愚痴恐懼。心常專惟。有講法者。皆為眾生。】《度世品經*卷第四》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如諸眾生至佛寺中,參加植福法會。如經云:

【若人臨終未終之日。當為燒香然燈續明。於塔寺中表剎之上。懸命過幡轉讀尊經竟三七日。……

佛告普廣若四輩男女。若行齋戒心當存想。請十方僧。不擇善惡持戒毀戒高下之行。到諸塔寺請僧之時。僧次供養無別異想。其福最多無量無邊。若值羅漢四道果人及大心者。緣此功德受福無窮。一聞說法可得至道無上涅盤。】《灌頂隨願往生十方凈土經》

【若有人王  欲愛己身  及其國土

 欲令豐盛  應當至心  凈潔洗浴

 往法會所  聽受是經  是經能作

 所有善事  摧伏一切  內外怨賊

 復能除滅  無量怖畏  是諸經王

 能與一切  無量眾生  安隱快樂】《金光明經*卷第二*四天王品第六》北涼三藏法師曇無讖譯

而愚人曹福強者,一味誹謗「欺騙愚蠢的義工、勞民傷財」,名為無知,名為誹謗佛法。

  

捌,誹謗苦行

  

外道曹福強謗言:

[佛經有用「骨血」護經之記載,然所謂「骨血」,是指「正氣」及用「心血」來護持佛法,不明真意的人卻刺血抄經,看似感人,實乃愚行矣。佛經雖有菩薩用「骨血」護經的依據,然其實是為表護法之心。倘若菩薩還要用「骨血」抄經,那神通法力何在呢?過去所以用「骨血」抄經,那是因為過去沒有紙墨。現在紙筆到處都是,何苦再用「骨血」抄經呢?此等之人,看似大悲,實則大愚。

《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提及藥王菩薩燃燒身體供佛,非是自殘,實指藥王菩薩具備智慧之明度眾生之本意也。再有《法華經·提婆達多品》雲及龍女將頭上寶珠摘下供佛而成佛,此寶珠指得是無量劫而集修的功德與智慧。倘若燃燒身體就能得道,那被火燒和頭上有戒疤的和尚豈不都是高人了。]《中國佛學理論全集*第二章知道*一三、要知道用「骨血」護經的真義》

由上可知,曹福強於佛法無知。刺血,燒身者,略說十六義。

1,尊重法故;如經云:

【憍屍迦。若此法師所行之處。善男子等。有能刺血灑地供養未足為多。何以故。無上法論難受持故。】《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七十三*第六分付囑品第十七》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2,為破自身及眾生,深重「我執」故;

3,難行能行故;

4,為法捨身故;

5,為令自身及眾生知身虛偽故;

6,為令自身及眾生知身無常故;

7,為令自身及眾生舍肉食貪慾故;

8,為震動諸魔宮殿故;

9,為令諸天知有菩薩為法捨身,而歡喜故;

10,為求未來證得不壞法身故;

11,為於眾生起大慈悲心故;

12,隨學菩薩行故;如經云:

【如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剝皮為紙。折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及余種種難行苦行。乃至樹下成大菩提。示種種神通起種種變化。現種種佛身。】《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13,為償宿債故;

14,為凈業障故;如經云:【若我滅後其有比丘。發心決定修三摩提。能於如來形像之前。身然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爇一香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長挹世間永脫諸漏。雖未即明無上覺路。是人於法已決定心。若不為此捨身微因。縱成無為必還生人酬其宿債。如我馬麥正等無異。】《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六(一名中印度那蘭陀大道場經於灌頂部錄出別行)》唐天竺沙門般剌蜜帝譯

15,為集善根故;

16,為集無量福德故;

而痴人曹福強於此諸義無知,貪愛色身故,依無明煩惱心,誹謗佛子刺血燒身之舉,名為邪見,名為無知,名為愚痴。

《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中,藥王菩薩往昔燒身供佛,非初發心菩薩所為,乃是證諸三昧菩薩所為,乃是證三法忍菩薩所為也。初學佛者,不可妄為之。

玖,於「阿賴耶識」無知

外道曹福強謗言:

[誰都知道,操縱我們身體意識的是「靈魂」。或者換句話說,身體是「靈魂」的房子,「靈魂」一走,我們的身體就沒有用了。古云:人亡如燈滅,半點不差。在佛法上,「靈魂」被稱為「阿賴耶識」。]《中國佛學理論全集*第二章知道*一六、要知道親人亡後能否哭泣的道理》

顯然曹福強,不知「阿賴耶識」是何物。他所謂「操縱我們身體意識的」,其實是末那識,即意。它恆常審察、思量,並作出決斷。

而阿賴耶識,則呈現:一者,見分——前七轉識(末那識、意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二者,相分——色、聲、香、味、觸、法,身體和世界; 

是故,曹福強於佛法「阿賴耶識」無知,用「靈魂」忽悠寡聞之人者,名為無知,名為壞亂佛法。

拾,曲解《大般涅槃經》「明見佛性」

外道曹福強言:

[《大般涅槃經》第三十卷明確開示:所謂「明見佛性」,又叫舍相或定相;只要達到此相,即達「明見佛性」之境。達到明見佛性的舍相或定相為:一能滅一切煩惱結故,二能調諸根惡不善故,三能令三業成寂靜故,四能令眾生離五欲故,五能清貪慾嗔恚愚痴三濁法故。請問:古往今來,諸位名師及現在正在到處講「明見佛性」(明心見性)者,你們具備此境界嗎?倘若沒有,就休想達到「明心見性」。縱然你們四處講說,亦不過是騙人的妄語。]《中國佛學理論全集*第二章知道*四八、要知道明心見性的道理》

甲,不知「舍相、定相」二義差別

外道曹福強自未見性,而誹謗「明見佛性」一事者,名為無知。且於「舍相」無知。

何謂「舍相」?即「三昧慧等觀一切法。是名舍相」;

何謂「三昧」?即「若取色相不能觀色常無常相。是名三昧」;

何謂「慧相」?即「若能觀色常無常相。是名慧相」;

複次,若「明見佛性」者,亦名「舍相」;

是故,達於「舍相」者,未必具足如下五法:「一能滅一切煩惱結故,二能調諸根惡不善故,三能令三業成寂靜故,四能令眾生離五欲故,五能清貪慾嗔恚愚痴三濁法故。」

而原經文中,未言「明見佛性」者,必具如上五事。如經云:

【複次善男子。若取色相不能觀色常無常相。是名三昧。若能觀色常無常相。是名慧相。三昧慧等觀一切法。是名舍相。……

善男子。十住菩薩智慧力多三昧力少。是故不得明見佛性。聲聞緣覺三昧力多智慧力少。以是因緣不見佛性。諸佛世尊定慧等故明見佛性了了無礙。如觀掌中庵摩勒果。見佛性者名為舍相。

奢摩他者名為能滅。能滅一切煩惱結故。又奢摩他者名曰能調。能調諸根惡不善故。又奢摩他者名曰寂靜。能令三業成寂靜故。又奢摩他者名曰遠離。能令眾生離五欲故。又奢摩他者名曰能清。能清貪慾嗔恚愚痴三濁法故。以是義故故名定相。】《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四》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如上文義,乃是修行次第耳,若具「舍相」者,應進趣修學「奢摩他」。何以故?奢摩他具足五事:所謂:「一能滅一切煩惱結故,二能調諸根惡不善故,三能令三業成寂靜故,四能令眾生離五欲故,五能清貪慾嗔恚愚痴三濁法故。」。而非明心見性(開悟)者具足此五事也。

是故「奢摩他」亦名「定相」。而「明見佛性」具「舍相」者,未必具足「定相」耳;

而曹福強於此經義理無知,斷章取義,強立邪見誹謗「明見佛性」一事者,名為無知,名為誹謗佛法。

乙,不知「明見佛性」

外道曹福強言:

[《大般涅槃經》雲及「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可見佛性人人具有,非是修鍊而造出。是故本經又云:「我(佛祖)常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是名隨自意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煩惱覆故不能得見。」但是本經卷八、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提及「眼又可以看到佛性」而令四眾迷惑也。豈不知此「眼見佛性」是指略知道了一些佛性的真實道理,和明白如何去證得明見佛性的方法而已,非是已證得佛性了。是故本經又雲「十住菩薩智慧力多三昧力少,是故不得明見佛性」。]《中國佛學理論全集*第三章明道*七、要明白佛性的道理》

因曹福強於佛性無知,故於下經文義理不知所趣。如經云:

【善男子。見有二種。一者眼見。二者聞見。諸佛世尊眼見佛性。如於掌中觀阿摩勒果。十住菩薩聞見佛性故不了了。十住菩薩唯能自知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能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善男子。復有眼見。諸佛如來十住菩薩眼見佛性。復有聞見。一切眾生乃至九地聞見佛性。菩薩若聞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心不生信不名聞見。】《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七*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一》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首先,世尊說見佛性有二義:「眼見。聞見」。先說十住菩薩基本相貌:一者,「十住菩薩唯能自知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能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二者,「十住菩薩聞見佛性故不了了」;

其次,世尊言:「諸佛如來十住菩薩眼見佛性」者,謂眼見佛性者,必是十住菩薩,或十住以上菩薩。

以上所言可知,即:十住位菩薩,未必皆眼見佛性;而十住位必定聞見佛性。

而曹福強理解之「『眼見佛性』是指略知道了一些佛性的真實道理,和明白如何去證得明見佛性的方法而已,非是已證得佛性了。」

如此則為誹謗佛法,何以故?經云:「諸佛如來十住菩薩眼見佛性」故。曹福強者,名為與佛相爭也。

丙,不知「真如本體既自佛性」

外道曹福強言:

[另外《維摩詰所說經》、《金剛經》、《心經》、《楞伽經》、《大寶積經》、《楞嚴經》、《圓覺經》、《大般若經》、《如來藏經》、《大乘顯識經》、《大乘同性經》、《不增不減經》、《不退轉法輪經》、《無上依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解

密深經》、《金剛三昧經》等類似百餘佛經,既是導歸大乘又是講解如何鑒別佛性,確切地說是在講真如本體也,但是講的不是明見佛性的境界,所以不要把真如本體和明見佛性混為一談。歷代禪宗祖師就是把兩者混為一談,不再深研佛經,而覺得一悟可成佛也,大錯特錯。]《中國佛學理論全集*第三章明道*七、要明白佛性的道理》

曹福強未曾開悟,因此不知不解佛性。不見自本性故,於佛法名相,心生顛倒。不知真如、本性、自性、法身、佛性、如來藏是一非二,如經云: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凈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大唐罽賓三藏佛陀多羅譯

曹福強於佛教經典無知無解,卻曲解誹謗佛法;無觀修之功,無六度之德。卻誹謗歷代禪宗法師道:「歷代禪宗祖師就是把兩者混為一談,不再深研佛經,而覺得一悟可成佛」。

而開悟略說亦有二種境界,一者,明心(大乘見道位);二者見性(眼見佛性);因眾生本性與佛平等,是故,依無生無滅之本性,言「頓悟成佛」,實非自謂圓滿佛果。

且禪宗開悟之人,未有一人自稱是佛者。而曹福強於此無知無聞,建言誹謗者,名為愚痴。

二十二,誹謗《金剛經》不能「開慧」

外道曹福強謗言:

[佛教界狂傳六祖慧能聞《金剛經》數句而得道,令愚者信以為真而相信單持《金剛經》就能成佛道。《金剛經》乃須菩提之羅漢課程,即使依《金剛經》修行,再高亦只是羅漢之位,連一地菩薩都達不到,怎能成佛呢?又盛傳持《金剛經》可得凈心、延壽、開慧之用,然持《金剛經》的行者十有八九身心不康,又怎能開慧呢?連佛旨、經意都不明白,開的是哪門子慧呢?古往今來持《金剛經》的人甚多,然未見一人成就。《金剛經》受益最大之祖師須菩提不過羅漢而已,慧能聞經數句頓悟成佛可能嗎?猶如世間學子,只學初中那點課程就能馬上成為世界第一人嗎?]《中國佛學理論全集*第二章知道*二二、要知道僅誦《金剛經》不能得道的道理》

壹,不知「般若波羅蜜」即圓滿究竟智慧

《金剛經》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般若波羅蜜,即「殊勝大智慧」、「圓滿究竟智慧」之義;

而《金剛經》實為菩薩說,曹福強於此無知,竟誹謗《金剛經》「又怎能開慧呢?」。

貳,不知經中廣說菩薩事

痴人曹福強,無知故誹謗佛法,而此經中皆說菩薩事,說發菩提心事。如經云: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叄,不知三乘皆是佛乘;

佛陀因眾生根器故,依方便力,將一佛乘分為三乘演說之,其實皆是一佛乘也。如經云:

【舍利弗!劫濁亂時,眾生垢重,慳貪嫉妒,成就諸不善根故,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舍利弗!汝等當一心信解受持佛語。諸佛如來言無虛妄,無有餘乘,唯一佛乘。】《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

肆,不知阿羅漢、辟支佛終將成佛

如地藏菩薩即曾居「聲聞辟支佛」果位,今居菩薩十地。以此可知三乘皆是一佛乘。如經云:

【地藏菩薩證十地果位已來。千倍多於上喻。何況地藏菩薩在聲聞辟支佛地。】《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伍,不知阿羅漢、辟支佛實為菩薩

三乘法皆是佛乘。是故,阿羅漢、辟支佛名號,具利益眾生功德。如經云:

【或轉讀尊經或供養佛像及諸聖像。乃至念佛菩薩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號歷臨終人耳根。或聞在本識。是諸眾生所造惡業。計其感果必墮惡趣。緣是眷屬為臨終人修此聖因。如是眾罪悉皆銷滅。……

長者。未來現在諸眾生等。臨命終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一辟支佛名。不問有罪無罪悉得解脫。】《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下*利益存亡品第七》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如染香工人,雖無心以香沁悅大眾,因久熏習故,入眾之時,成就以香沁悅大眾功行。阿羅漢、辟支佛等亦復如是。

雖阿羅漢、辟支佛等未發菩提心,因所修乃是佛法,師承於大慈大悲之佛陀故,緣大慈大悲之佛陀成就故,是故,彼等名號亦具慈悲利益眾生之功行。

二十三,誹謗達摩祖師

外道曹福強謗言:

[最後需要聲明的是:《龍藏》中未有一字提及達摩祖師是佛祖弟子,是故達摩及歷代禪師並非佛門人士,所傳之法更非佛法。當然,依經奉行、依經傳法者不在其中。]《中國佛學理論全集*第二章知道*二二、要知道僅誦《金剛經》不能得道的道理》

壹,於佛法無知

曹福強於佛法無知,故起誹謗。不知禪宗所悟即是實相,即般若波羅蜜。佛法藏之中,廣有如是般若波羅蜜經,皆禪宗所依。此於本文《卷五*十四誹謗禪宗》一文中廣破,此不贅述。

貳,於世間法無知;

曹福強不學無術,不僅於佛法無知,對於世間法更無知。史書中皆記達摩祖師西來傳法。如《舊唐書》中云:

【僧神秀,姓李氏,汴州尉氏人。少遍覽經史,隋末出家為僧。後遇蘄州雙峰山東山寺僧弘忍,以坐禪為業,乃嘆伏曰:「此真吾師也。」便往事弘忍(禪宗五祖),專以樵汲自役,以求其道。  

昔後魏末,有僧達摩者,本天竺王子,以護國出家,入南海,得禪宗妙法,雲自釋迦相傳,有衣缽為記,世相付授。達摩齎衣缽航海而來,至梁,詣武帝。帝問以有為之事,達摩不說。乃之魏,隱於嵩山少林寺,遇毒而卒。其年,魏使宋雲於蔥嶺回,見之,門徒發其墓,但有衣履而已。達摩傳慧可,慧可嘗斷其左臂,以求其法,慧可傳璨,璨傳道信,道信傳弘忍。

弘忍(禪宗五祖)姓周氏,黃梅人。初,弘忍與道信並住東山寺,故謂其法為東山法門。神秀既師事弘忍,弘忍深器異之,謂曰:「吾度人多矣,至於懸解圓照,無先汝者。」】【列傳第一百四十一方伎】《舊唐書》沈昫

【達磨告梁武帝有云:「凈智妙圓體自空寂,只此八字,已盡佛性之形容矣。」其後有神會者,嘗著《顯宗記》,反覆數百語,說得他家道理亦自分明,其中有云:「湛然常寂,應用無方,用而常空,空而常用,用而不有,即是真空。空而不無,便成妙有。」

妙有即摩訶般若,真空即清凈涅槃,又足以發盡達摩妙圓空寂之旨。】【卷四十七 諸儒學案中一】《明儒學案》黃宗羲

如上可知,曹福強不學無術,唯依誹謗為能事,名為誹謗三寶。

二十四,誹謗素食

  

外道曹福強謗言:

[當今許多佛門行者不食肉,功德的確無量,然許多素食者仍身心不康。所以,倘若前世之冤親債主前來索債,並不會因你素食而不索債,更不會憑你不食肉之功德而能抵消往昔殺生害命之罪過。是故還是要廣做功德,念佛持咒迴向冤親債主,方可化己罪障。倘若吃素就能得道,那麼世間吃素的人乃至吃草的動物豈不是都位入大士之列了嗎?何況佛經未有單憑食素就有開慧、滅罪、得道之依據。]《中國佛學理論全集*第二章知道*二四、要知道僅吃素不究竟的道理》

關於吃肉,佛陀無量經中,遮止食肉。令佛子素食斷肉食。如下:

【是故修行者,慈心不食肉。食肉斷慈心,離涅槃解脫,及違聖人教,故不聽食肉。

不食生梵種,及諸修行道,智慧及富貴,斯由不食肉。】《入楞伽經·卷第八·遮食肉品第十六》

【迦葉,我從今日制諸弟子不得復食一切肉也。迦葉,其食肉者,若行、若住、若坐、若卧,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生恐怖,譬如有人近師子已,眾人見之聞師子臭亦生恐怖。善男子,如人啖蒜,臭穢可惡,餘人見之聞臭捨去。設遠見者,猶不欲視,況當近之?諸食肉者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皆恐怖,生畏死想,水陸空行有命之類悉舍之走,咸言此人是我等怨。】《大般涅槃經·卷第四·四相品第七之上》

【佛說是時,諸惡羅剎聞佛所說,悉舍噁心,止不食肉,迭相勸發慈悲之心,護眾生命過自護身,舍離一切諸肉不食,悲泣流淚而白佛言:「世尊,我聞佛說諦觀六道,我所啖肉皆是我親,乃知食肉眾生大怨,斷大慈種,長不善業,是大苦本。世尊,我從今日斷不食肉,及我眷屬亦不聽食。如來弟子有不食者,我當晝夜親近擁護。若食肉者,我當與作大不饒益。」】《入楞伽經·卷第八·遮食肉品第十六》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因如來藏故。諸佛不食肉耶。佛言如是。一切眾生無始生死生生輪轉。無非父母兄弟姊妹。猶如伎兒變易無常。自肉他肉則是一肉。是故諸佛悉不食肉。複次文殊師利。一切眾生界我界即是一界。所宅之肉即是一肉。是故諸佛悉不食肉。】《央掘魔羅經·卷第四》

而痴人曹福強,於此誹謗素食,名為與佛相爭,名為誹謗佛法;

二十五,誹謗「功德迴向法界」

外道曹福強謗言:

[《地藏經》及普賢十大願皆提及善男子善女人(已無冤親債主的人)將功德迴向法界之依據,但是並非迴向法界一切眾生,實指力所能及迴向理所能得的眾生,方為有法有度自成法界。可惜汝等還不具備善男子善女人的標準,倘若自不量力,將其微德迴向法界一切眾生,而往昔被害冤親債主無法得到補償,將定會報復於你。

迴向法界一切眾生,精神可佳,亦可視為慈悲,然冤親債主絕不會因迴向法界而放過你。比如,你往昔欠人家百萬元,但今天掙了百萬元,沒有還往昔之債而是去搞慈善事業,往昔百萬債主上門要債,而你卻說將百萬用於慈善事業了,難道可以以此為由不用還往昔百萬巨債了嗎?絕對不可能,亦說不過去也。相反會激怒冤親債主加倍索債、加倍報復。倘若你舊債未還,卻用微不足道之功德,迴向法界無量無邊眾生,亦如承擔法界一切眾生之業障,更會惹急法界無量無邊罪障眾生之冤親債主同時向你要債乃至報復於你。如此,你如何承受得起?豈不是越迴向越糟糕?是故身體、事業、工作、家庭、心靈等,皆會不安而令道心退轉。不是佛法不靈,實為愚眾弄巧成拙。]《中國佛學理論全集*第二章知道*三〇、要知道「功德迴向法界」的道理》

由上可知,外道曹福強根本未曾讀誦過《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如果曹福強讀過此經,便不會誹謗「迴向法界」的功德了。如經云:

【複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大乘經典。或聽聞一偈一句發殷重心。讚歎恭敬布施供養。是人獲大果報無量無邊。若能迴向法界。其福不可為喻。……

複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所種善根。或布施供養或修補塔寺或裝理經典。乃至一毛一塵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迴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樂。如但迴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樂。舍一得萬報。是故地藏布施因緣其事如是。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下*校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如上可知,如果有人將「一毛一塵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迴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樂。如但迴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樂。」

相較「迴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的功德,「迴向法界」,名為「舍一得萬報」。

而痴人曹福強卻誹謗道:「將其微德迴向法界一切眾生,而往昔被害冤親債主無法得到補償,將定會報復於你。」

諸佛子為利益自家眷屬的緣故,而將功德迴向法界,必定獲得無量功德,必定利益自家眷屬。如地藏菩薩往昔為母發諸大願事。

而痴人曹福強所謂「激怒冤親債主加倍索債、加倍報復」之語,純屬胡說,毫無依據,名為誹謗佛法,名為無知。

二十六,誹謗助念

外道曹福強謗言:

[現在凈土宗除了專念彌陀名號以外,皆組成團隊為亡者助念,以仗此佛號往生極樂。然而,助念在佛經沒有依據,況且亡者如果不具足信、願、行,不符合去凈土條件,單憑助念豈能去也!]《中國佛學理論全集*第二章知道*三一、要知道助念的道理》

曹福強此言名為無知。於助念事無知,於助念果無知。如助念者,輔助昏厥、重病、臨終之人令起心憶念三寶故。

助念之果,約受助念者發心、願力為主,若受助念者,願生極樂,亦無謗法惡業,緣助念而念佛者,必定往生;

若受助念者,無往生之意,則果向人天;

或雖願極樂,而有謗法惡業,則難往生。但亦不失脫惡道利益也。

或雖助念他人,卻輕笑譏毀,翻動受助念者衣物錢財,令彼起嗔,助念者即造惡業,未成功德也。

複次,如助念者,稱諸阿羅漢、辟支佛名號,尚具利益眾生功德。何況阿彌陀佛名號,能無利益眾生事?!

如經云:

【或轉讀尊經或供養佛像及諸聖像。乃至念佛菩薩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號歷臨終人耳根。或聞在本識。是諸眾生所造惡業。計其感果必墮惡趣。緣是眷屬為臨終人修此聖因。如是眾罪悉皆銷滅。……

長者。未來現在諸眾生等。臨命終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一辟支佛名。不問有罪無罪悉得解脫。】《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下*利益存亡品第七》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曹福強於助念成就差別無知,而建言誹謗者,名為誹謗佛法,遮蔽利益臨終眾生事也。


推薦閱讀:

帕奧禪師佛學問答
佛學問答類編29 李炳南老居士解答(凈土第十二)
如本大法師佛學講座講義---金剛心論
佛學五乘
梁漱溟的佛學思想(下)

TAG:中國 | 理論 | 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