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一輪複習之《必修1》中必須掌握的易錯易混點
07-23
1.君主專制就是中央集權。(×)君主專制是決策方式,中央集權是一種政治體制,兩者的結合形成了我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特點。君主專制強調君主個人權力至高無上,國家大事由君主一人獨斷。中央集權是指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權力集中於中央,地方受命於中央,地方長官只能在允許的範圍內行使自己的權力,強調中央對地方的統治。2.宗法制下大宗和小宗的關係是固定的。(×)大宗和小宗是相對而言的。周天子是天下的君主,是所有姬姓貴族的大宗,諸侯對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國內,諸侯對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對諸侯而言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內,對於士而言,卿大夫又成為士的大宗。3.郡縣制開始於秦朝。(×)春秋戰國時期,一些諸侯國已陸續在新兼并的地區設置郡縣;秦朝統一後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郡縣制。4.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根本原因是閉關鎖國和重農抑商政策。(×)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根本原因不是閉關鎖國和重農抑商政策,而是腐朽的封建專制制度。閉關政策與重農抑商政策都是封建制度的衍生物,是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具體原因。5.地理環境是雅典民主制度形成的決定性因素。(×)雅典民主制度的形成是由地理環境、城邦制度、社會經濟、歷史及文化傳統等多方面因素綜合決定的。地理環境對希臘民主政治的形成有重要影響,但不是決定性因素。6.公民法與萬民法是相互對立的兩部法律。(×)狹義上的羅馬法指的是公民法,它適用於共和國時期的羅馬公民。廣義上的羅馬法指的是萬民法,它適用於羅馬帝國範圍內的一切自由民。萬民法與公民法是相互補充的,而不是相互對立的。7.近代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就是政治上是殖民地性質,經濟上是封建性質。(×)「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有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的內涵。「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喪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獨立自主權;在經濟上是指中國逐漸被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淪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在文化上則表現為「西學東漸」。「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義,又發展了資本主義。8.《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天朝田畝制度》是1853年初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為鞏固政權而頒布的革命綱領,是農民鬥爭經驗的總結和規範化,是試圖在小農經濟的基礎上消滅私有制,在生產力落後的情況下實行公有共享和絕對平均主義,是太平天國的綱領性文件。而《資政新篇》是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太平天國內政和建設國家的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玕自我意識的產物,不是農民鬥爭的產物,因此《資政新篇》是帶有施政綱領性質的文獻。所以,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只有一個,即《天朝田畝制度》。9.五四運動取得了完全勝利。(×)罷免三個賣國賊、釋放被捕學生和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反映了五四運動取得了勝利,但是其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務並沒有完成,因而五四運動只是取得初步勝利而不是完全勝利。10.辛亥革命結束了我國的封建制度。(×)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但並沒有改變中國封建社會的性質,也沒有結束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11.遵義會議清算了「左」傾錯誤。(×)遵義會議糾正了黨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左」傾錯誤,但並沒有清算「左」傾錯誤。「左」傾錯誤的清算是在延安整風運動中。12.古希臘民主制度與近代西方的資產階級代議制性質和本質一樣。(×)古希臘民主制度屬於奴隸社會直接民主制,而近代西方資產階級代議制屬於間接民主制。13.美國實行三權分立制和唐朝實行三省六部制本質目的一樣。(×)美國的三權分立制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在形式上都存在分權,但是它們的目的截然不同。美國三權分立制的目的是防止出現專制獨裁、維護民主共和制度。三省六部制將相權一分為三是為了集權於皇帝,實現專制和人治。14.英國和德國的君主立憲制本質一樣。(×)在英國議會制君主立憲制下,君主是虛,議會是實,君主統而不治,議會權力至高無上;在德國二元制君主立憲制下,議會為虛,君主是實,德國的君主立憲制是形式上的君主立憲,實質上的君主專制。15.中國明朝的內閣與英國的內閣本質上都是一樣的。(×)中國明朝的內閣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是封建皇權專制的產物。英國的責任內閣是國家的重要權力機構和政府部門,是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產物。16.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就是資本主義世界體系。(×)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包括三個部分:資本主義政治體系、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為主要特徵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和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故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只是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一部分。17.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為社會主義國家的綱領性文件是《共同綱領》。(×)《共同綱領》規定的國家性質是新民主主義國家,但其發展方向是社會主義社會;1954年憲法是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首次規定國家性質是社會主義國家。18.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只是該制度的一個重要機構。19.中國要避免十年「文革」的悲劇重演就是要反對教條主義和個人崇拜。(×)中國要避免十年「文革」那樣的悲劇重演,主要在於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實行並落實依法治國方略,而不單是防止教條主義和個人崇拜。20.「一國兩制」政策下「兩制」地位相同。(×)「一國兩制」並不是說「兩制」都是主體。「一國兩制」的前提和基礎是一個國家,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兩種制度並存,國家的主體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21.港澳台問題的性質和原因相同。 (×)台灣問題不同於港澳問題,台灣問題是中國國共兩黨內戰遺留問題,屬於中國內政;而港澳問題是殖民主義遺留問題,需要國家間通過外交途徑解決。22.中美正式建交的標誌是1972年《中美聯合公報》的簽署。(×)1972年《中美聯合公報》的簽署只是表明中美關係實現了正常化,關係得到了緩和,但並未建交。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23.台灣問題與德國分裂、朝鮮半島分裂的原因相同。(×)台灣問題與德國分裂、朝鮮半島分裂的原因不同。德國分裂和朝鮮半島的分裂是二戰後美蘇「冷戰」的產物,是外國干涉所導致的國際問題;台灣問題是中國國共兩黨內戰遺留問題,屬於中國內政。24.以美蘇為主導的雅爾塔體系的確立,標誌著兩極格局正式形成。(×)二戰後,以美蘇為主導的雅爾塔體系的確立,只是奠定了兩極格局的框架,並不意味著美蘇兩極格局的完全形成。1949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建立標誌著兩極格局初步形成,1955年華沙條約組織的建立,標誌著美蘇兩極格局最終形成。25.「冷戰」時期世界無戰爭。(×)「冷戰」政策是指二戰後東西方陣營之間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除直接軍事交戰以外,一切敵對行動的總稱,但這並不是說當時世界上沒有發生戰爭。美國在「冷戰」的大背景下,在局部地區實行「熱戰」,如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26.不結盟運動就是參加國不與任何國家結盟。(×)不結盟運動並非真的不結盟,而是不與以美蘇為首的兩大政治軍事集團的國家結成聯盟。不結盟不是消極的中立,而是積極地反對霸權主義,主張用和平共處代替「冷戰」,實現全面徹底的裁軍。27.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是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出現的根本原因。(×)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出現的原因:蘇聯經濟的衰退和蘇聯解體;資本主義世界美、日、西歐三足鼎立局面形成;第三世界國家實力增強,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提高。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出現的根本原因是經濟格局多極化,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只是兩極格局結束的標誌。28.當今世界格局是多極化格局。(×)當今世界格局呈現出「一超多強」的特點,多極化趨勢不斷發展,但它只是一種趨勢,並未最終形成,它的最終形成將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29.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標誌著社會主義運動的失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只能說明蘇聯模式的失敗,而不能說明社會主義制度的失敗。以中國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國家從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重大挫折中吸取教訓,正在進行不同層次的改革,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正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九年級思想品德課複習提綱第一單元《在社會生活中承擔責任》魯教版
※地球概論複習題1
※第三章《透鏡及其應用》複習提綱
※S版語文五年級下冊歸類總複習一
※七年級歷史第一學期期中複習資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