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規模將破兩萬億 10股享1500億滾雪球市場

  1500億市場滾雪球移動支付跑馬圈地

  移動變革體驗,支付提升質量。從最初的手機話費小額支付,到簡訊支付(綁定銀行(行情 專區)卡),再到現階段近場支付與遠程支付相得益彰,移動支付已隨著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悄然潛入生活。

  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08-2012年,移動支付用戶規模從0.86億戶增長到2.86億戶,年均複合增長率達35.04%;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從275億增長到1511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53.10%。艾瑞諮詢還預計,到2017年中國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將突破2萬億。

  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壯大的同時,瓜分蛋糕的機構和移動支付手段也在不斷擴大。過去只是由運營商通過手機話費、簡訊支付等簡單方式進行,目前移動支付參與方包括運營商、銀聯、銀行、第三方支付、支付硬體生產商、終端製造商,支付手段更是百花齊放。

  儘管如此,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依舊處在初步發展階段,遠未成熟;參與機構更是爭相跑馬圈地,支付手段也還在完善中;市場格局尚未明朗,暫處混亂局面。

  「技術處於不穩定狀態,現在談移動支付的格局還太早。」易觀國際高級分析師張萌向本報記者稱,「大家都在推廣新技術,變動性特別大,今天推出一種支付手段搶到第一,明天可能成第三。」

  在舊的支付手段不斷被淘汰的同時,各方也在嘗試新的合作模式。隨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發放,移動支付國家標準統一為13.56MHz的銀聯標準,以及移動支付產業聯盟的成立,移動支付市場將在各方的合作中釋放潛力。

  艾瑞諮詢分析認為,移動支付尚未形成穩定的競爭環境,產業鏈各方應憑藉自身優勢資源進入市場,推出各種解決方案,共同搭建和完善移動支付生態系統,做大市場規模。

  移動互聯網:支付寶一騎絕塵

  艾瑞諮詢發布的《中國移動支付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下稱《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1511.4億,同比增長89.2%,其中遠程支付、近場支付分別佔比97.4%、2.6%;在遠程支付中,簡訊支付市場份額已從2009年的97.6%降至45.7%,而移動互聯網支付從2.3%增至51.7%。

  「基於互聯網的移動支付肯定將成為主流,商戶對移動互聯網支付替代簡訊支付的積極性越來越大。」張萌向本報記者表示,「簡訊主要由運營商操作,由系統問題導致的壞賬問題,一直困擾遊戲廠商等商戶。」易寶支付某高層則向本報記者表示,移動互聯網支付的迅速增長,主要是移動互聯網特別是京東商城、東方航空(行情 股吧 買賣點)等移動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其使用的基本都是遠程支付。

  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手機和智能手機用戶規模分別達到11.04億和3.24億;移動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550.4億,同比增長380.3%,用戶規模4546.5萬人,同比增長93.7%。

  「近年隨著3G網路以及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大量應用開始從傳統的PC端向手機端遷移,移動互聯網的流量不斷提高,形成移動互聯網支付發展的基礎。」財付通總經理賴智明近日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報告》顯示,2012年12月中國第三方支付服務PC、App月覆蓋人數分別為6178.2萬、6947.8萬,月度總訪問次數分別為47153萬次、149008萬次,移動支付已經超過了PC支付。

  除了移動電子商務,手機遊戲、移動繳費等領域的應用也推高了移動互聯網支付。分食這一領域的是已獲移動支付牌照的34家企業,包括三大運營商、互聯網支付巨頭、銀聯、收單機構、卡企業以及獨立移動支付企業。

  《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第三方移動互聯網支付市場交易規模的市場份額中,支付寶以57.9%的絕對優勢排名第一,中國銀聯、財付通分別以11.9%、9.5%的市場份額分列第二、第三,中國移動、錢袋寶、聯動優勢分別佔5.3%、5.1%、2.6%,而其他第三方支付機構僅佔7.8%的市場份額。

  支付寶的絕對市場份額,得益於手機淘寶交易平台。截至2012年底,無線淘寶的累計訪問用戶突破3億,用戶量較2010年的1000萬增長30倍,其中成交用戶達到5700萬;在交易額上,無線淘寶2012年交易額同比增長率達600%,遠高於網購市場的平均增速。「光棍節」當天支付寶成功支付的3369萬筆記錄中,無線支付筆數達到171萬筆。

  「手機淘寶有旺旺和網頁版兩種客戶端,除了手機淘寶,支付寶和其他很多商家合作移動支付業務,目前接入的商家包括美團、拉手、凡客、點評、樂淘等,另外還有國航等航空公司;還包括通過手機支付寶繳費、還款等。」一位不願具名的支付寶人士向本報記者稱,「越來越多的用戶習慣在手機終端上購物、消費。」此外,快捷支付近兩年發展也十分迅速。因為不需要用戶開通網銀和手機銀行,大大提高了支付的便捷性與快捷性,支付寶、銀聯、快錢、匯付天下等大量第三方支付機構均推出快捷支付產品。

  近場支付:銀行VS運營商

  除移動互聯網支付之外,移動支付的另一顯學項目就是近場支付。目前,市場上近場支付的形態有多種,包括中國電信的SIM-PASS、UIM「銀聯翼寶」、中國移動NFC手機錢包,甚至統一標準前中國移動的SIM-RFID手機錢包(頻率為2.4GHz),都是把支付工具植入手機或SIM卡,通過非接觸式識別技術「刷手機」進行支付。

  《報告》顯示,2012年近場支付占移動支付的市場份額已從三年前的零上升至2.6%,預計2016年將達到15%。

  上述近場支付市場份額並未把銀行與運營商合作的NFC手機錢包統計進去,而這才是未來近場支付發展的趨勢。

  銀行與運營商合作推出近場支付模式,其本質是雙方發行聯名卡,並植入手機或SIM卡。招行前行長馬蔚華曾表示,「招行將是第一個消滅信用卡的銀行」。這裡消滅的是卡的介質,再換一種形態植入手機。

  國內最早出現的此類產品由中國移動與浦發銀行(行情 股吧 買賣點)2011年推出,但浦發內部人士也承認,「實際上把銀行卡做成小吊墜和手機貼在一起,不算真正的手機支付。」目前,浦發掛墜卡式手機支付用戶達90多萬。

  2012年6月,招行率先與HTC合作,把NFC晶元技術植入手機,推出近場支付「手機錢包」;但招行此後沒有再與其他手機製造商簽約,轉而與壟斷程度更高的運營商合作。2012年11月、2013年3月,招行分別與中國聯通(行情 股吧 買賣點)、中國移動簽約,推出植入SIM卡的NFC「手機錢包」。據招行零售銀行部總經理胡滔透露,「目前近場支付合計不到1萬個客戶,推得比較緩慢。」

  隨後,中信銀行(行情 股吧 買賣點)、光大銀行(行情 股吧 買賣點)先後與中國銀聯、中國移動簽約,中國銀行(行情 股吧 買賣點)也與中國移動簽約,推出NFC近場支付合作。

  2013年5月浦發銀行與中國移動合作推出第二代手機支付產品,將銀行卡空中植入手機SIM卡,空中發卡、充值、換卡,均可在手機上完成。

  「一種盈利模式的形成必須經過歷史考驗,移動支付只是一種渠道替代,目前並不能給銀行帶來直接利潤。」馬蔚華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曾說,「未來可以與第三方支付合作,銀行為支付平台上的客戶提供貸款。」

  事實上,移動支付之於銀行就是雞肋,但又必須著眼未來布局,否則將失去該渠道上的客戶以及移動支付未來的前景。「NFC手機未來不僅僅是一種支付手段,在客戶、推廣等方面還會有更多的可能性。」浦發銀行移動金融部副總經理薛建華道出了銀行布局移動支付的玄機,「很多業務未來也可通過手機辦理,相當於是一個空中渠道。」

  「4G推出後,移動支付將會成為一個新的營銷平台,盈利潛力就出來了。」招行零售金融總部常務副總裁劉建軍稱。據了解,招行意欲通過「移動銀行移動生活移動支付移動營銷」四個方面的發展,打造移動金融平台。

  未來很美好,現實很骨感。NFC移動支付推廣的關鍵取決於銀聯「閃付」機具的鋪設速度。「從產品形態上來講,NFC晶元的安全性較高,但參與方多、產業鏈太長,推廣成本很高也很困難。」張萌稱。

  央行《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銀行卡聯網POS終端為762.98萬台,其中150萬台支持NFC支付,也就是說只有17%的機具完成改造。銀聯將在前期承擔大部分機具改造費用。

  2012年6月9日,中國銀聯與中國移動推出基於NFC-SIM卡的移動支付平台業務——手機錢包,可將用戶的銀行卡、公交卡,及企業類、校園類等實體卡電子化,便於用戶進行商戶消費、公共交通系統費用支付、門禁刷卡等。

  銀聯與中國移動合作後,各家銀行不再需要一家一家地與中國移動簽約,只需通過銀聯接入系統即可。據了解,截至目前,中行、中信、光大等9家銀行都完成了與該系統的對接,涉及13個電子卡應用,其他銀行也正陸續接入。

  而在NFC移動支付推廣上,雙方也有分工。銀聯將加快改造機具,並維護現有POS機;中國移動則計劃2013年投入近百億推動NFC產業鏈的發展,其中11億用於NFC終端的普及、近60億用於推動NFC-SWP模式SIM卡的普及,預計2013年實現1000萬NFC終端銷量。

  大局初定:從混戰到合作

  中國移動與銀聯的此番合作,是經歷長期對立後的握手言和。曾幾何時,雙方還為移動支付各執一個標準,爭鬥不休。

  2012年6月,雙方在上海簽署《關於移動支付業務合作框架協議》,就NFC-SWP技術標準統一採用銀聯標準達成一致意見,結束了中國移動支付長達3年的標準之爭。

  此前,中國銀聯推出了國際市場上通用的13.56MHz移動支付標準,中國移動則自主研發了2.4GHz技術標準。銀聯、運營商都希望通過標準確立自己對移動支付行業的主導權。然而,由於涉及到金融和通訊(行情 專區)兩個龐大的產業鏈行業,包括移動運營商、支付服務商、應用提供商、設備提供商、系統集成商、廠家和終端用戶等龐大產業鏈,以及央行和工信部兩大監管部門,多方利益博弈激烈。最終,銀聯的13.56MHz標準因與國際標準接軌,與現存的金融基礎設施兼容,略佔上風。

  這種較量只是移動支付市場亂局的冰山一角。

  張萌表示,當前移動支付市場主要有三股力量,一是三大運營商,它們有龐大的電信用戶和營運網點,對手機及SIM卡主導力量非常強,優勢是近場支付;二是以銀聯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優勢在結算;三是第三方支付廠商,支付牌照發放後,其合法地位被確立,它們在互聯網運營上經驗豐富,積累了較大的用戶基礎。「三股力量都在積極的進行用戶和市場培育,搶佔地盤。」

  銀行、銀聯,運營商,第三方支付廠商,加上產業鏈中的硬體生產商,都有著各自的考量和利益點。最大的爭議來自銀聯對第三方支付的「封殺」。

  2012年12月,銀聯印發《關於規範與非金融支付機構銀聯卡業務合作的函》(銀聯業管委【2012】17號文件,下稱17號文),號召成員銀行對第三方支付企業的開放介面進行清理整治,並將銀聯卡業務上收至總行以實現銀行卡「介面」服務的集中審批、統一接入和統一定價,最終推動非金機構統一接入銀聯網路。

  「銀聯因當初在互聯網支付領域的缺位,形成了支付寶以及其他第三方大行其道的局面,銀聯此舉是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繼續出現在移動支付領域,以形成統一介面的壟斷局面。」一位不願具名的第三方支付人士稱。

  事實上,上述各方都有自己業務短板,任何一方都不能壟斷移動支付市場;而現階段,移動支付市場仍處於跑馬圈地階段,各方競爭遠未到短兵相接的地步。摒棄爭端,相互聯合開創業務模式才是出路。

  「移動支付涉及的產業鏈很長,包括手機支付運營商、電信運營商、銀聯支付廠商、終端廠商以及各種做硬體、軟體的這種配套服務商等,需要各個產業鏈環節的營銷和配合才能夠實現這個產業的快速發展。」張萌表示,「可喜的是大家都已經意識到合作的必要性,而且也出現了不同形式的合作,比如終端和金融機構的合作、銀行與運營商的合作、移動支付標準的統一。」

  目前,中國銀聯聯合銀行、運營商及手機製造商成立「移動支付產業聯盟」,首批成員包括工行、農行、建行等18家全國及區域性商業銀行,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兩家電(行情 專區)信運營商,以及多家手機製造商。

  再燃戰火:微信攪局

  多位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稱,2013年後移動支付將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央行《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共發生移動支付1.98億筆,金額1.1萬億,同比分別增長139%和206%。

  就在移動支付快速發展的同時,又出現了新的攪局者,首當其衝便是微信支付。據了解,騰訊內部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籌備,即將推出的微信5.0版本將聯合財付通打造微信支付平台。

  「我們把基礎與快捷支付的支付體驗植入到微信和QQ手機版,到時候整體的體驗就類似蘋果的APPStore。背後再綁定一張銀行卡後,想像空間很大。」財付通總經理賴智明近日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稱。

  據了解,微信立志打造成一個類似甚至超越手機淘寶的平台,在該平台上商戶不僅可以銷售商品,還可以通過其公眾帳號把線下客戶服務轉到線上,最終通過微信支付完成O2O閉環;微信支付同時還將推出線下的二維碼支付。

  「由於擁有大量粘性很高的基礎用戶,微信支付潛力非常大,但支付規模還得看最終承載的交易規模。」張萌向本報記者稱,「倒是二維碼支付與線下商戶結合後,將大大促進交易量,通過二維碼支付實現的線下交易量也許比線上交易量還大。」張萌認為,類似手機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把支付平台嵌入交易平台應用內支付將會成為移動支付未來發展的主流,「重要的是平台,支付只是一個工具」,其他的支付形態將成為補充。

  此外,微信通過公共帳號為招商銀行(行情 股吧 買賣點)、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提供客戶服務平台,同時與招行合作推出微信銀行。擁有大量高粘度客戶的微信介面,將大大促進招行的手機銀行交易量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因支付寶的「餘額寶」效應,金融產品銷售也將成為移動支付的一個趨勢。「微信支付是一個基礎平台,金融理財是我們主要的應用方向,基金、銀行理財產品都可以在這裡賣。」賴智明稱。

  除微信支付,易寶支付也於7月初採用以信息賬號綁定為核心的代扣模式,向基金公司發布了基金電商移動支付解決方案。此前,易寶支付已聯合好買基金、數米基金等第三方銷售機構開展基金業務。「早期基金公司推出的App均以信息為主,未來將逐漸轉向信息交易並舉的模式。」易寶支付副總裁余晨表示。

  當招行通過傳統的NFC支付打造移動金融平台時,中信銀行已開始布局以二維碼支付、「搖一搖」轉賬支付為主的移動金融業務。

  2013年7月,中信銀行首度推出「異度支付」品牌,在整合此前的「搖一搖」轉賬支付、POS網貸及NFC近場支付業務的同時,重點推出二維碼支付,將有效地解決線上線下的融合問題,使支付不再受物理網點和PC終端的限制。

  本周最熱投資焦點!

  移動支付行業投資價值凸顯

  隨著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以及應用程序的普及,移動支付越來越受商家和用戶的歡迎,已有銀行上半年移動支付交易量是櫃檯交易量的4倍。近期,央行頒發第7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共27張,其中部分企業的業務範圍就包含移動支付。業內人士指出,對於傳統支付而言,移動支付是一項顛覆性的創新,並且進入了井噴發展的時代。在金融創新不斷湧現以及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移動支付行業投資價值凸顯。

  移動支付之所以越來越受到商家和用戶的青睞,首先在於,龐大的移動用戶數量和交易量助推移動支付快速發展,同時行業運營模式逐步走向成熟。根據艾瑞諮詢的數據,從2008年到2012年,移動支付用戶規模從0.86億戶增長到2.86億戶,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了35.04%。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數據,今年第一季度全國共移動支付1.98億筆,金額1.10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9.30%和206.46%,增長速度位於各類支付業務之首。

  其次,移動支付不限時間、地點,其快捷方便的特性被越來越多的用戶認可。儘管安全性仍是很多人關注的話題,但技術的發展已經使得安全性大大提高。譬如,芬蘭Uniqul公司就完成了對一種特殊支付系統的測試並申請了專利,免去了用戶在商店內對安全支付的擔憂。在Uniqul的系統里,你的臉就是密碼。在POS商戶進行確認交易時,用戶可以把臉對準攝像頭,此時他們的ID信息就會彈出。如果他們確認進行購買,可以在平板顯示器上點擊「OK」按鍵完成支付。整個過程不會涉及支付卡,也不需要錢包和移動手機。

  最後,智能手機更加智能,網頁UI設計及操作邏輯優化,二維碼、手機APP等終端產品不斷豐富,移動支付與其結合更加註重用戶體驗,使得用戶移動支付的體驗得到質的提升。譬如,易寶支付針對數字娛樂行業線客戶推出的「一鍵支付」,遊戲玩家充值時不再需要與第三方賬戶進行綁定,即推出無賬戶服務,充值更方便。在用戶體驗上,易寶對品牌商戶提供自定義,無縫隙的接入方式,商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助使用易寶支付平台;而易寶支付系統支持無插件,無下載,玩家使用後台雲端升級更方便。

  業內人士指出,電子支付的發展由非接觸支付,進化至網上交易,再演進至移動支付,不單只是支付科技的進步,更重要的是將支付科技更緊密地與生活結合,為儘可能多的普通用戶帶來極大的方便,也為更多的商戶及服務提供者創造新的商機。在金融創新不斷湧現以及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移動支付產業鏈各方加強分工協作共同促進行業發展,將使得移動支付行業投資價值進一步凸顯,應用程序開發商、廣告公司、零售商戶、會籍營運商、票務服務提供商等都可能從中受益。

  國信證券表示,近場支付即將進入爆發期,最先受益支付環境進行改造的是SIM卡製造商、終端製造商、晶元製造商、POS機製造商以及系統服務提供商。其中POS機改造成本較低,給相關企業帶來的受益較低。在NFC手機普及的過程中,NFC天線廠商將會受益。另外,SIM卡的改造也剛剛開始,由於SIM卡的單價大幅提升,因此改造會給SIM卡行業帶來較大的成長機遇。此外,各類支付平台的建設,給軟硬體系統集成商帶來相應的機會。不過,也應注意移動支付普及速度低於預期,新支付技術替代帶來的風險。

(責任編輯:DF068)

推薦閱讀:

國內移動通信市場的 「鯰魚效應」如何?今日早報
皮尤研究中心:使用移動設備看新聞的人群分析 | 199IT互聯網TMT數據 | 中文互聯網數據研究資訊中心
【「我喜歡移動它,或者跳舞的熊」...|野生動物攝影師:尼古拉季諾維也夫】
【代碼應用】用代碼製作在移動多圖上添加移動文字
浪漫水中探戈【移動音畫】

TAG:市場 | 移動支付 | 支付 | 雪球 | 規模 | 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