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讀懂腫瘤病理報告單
腫瘤的防治貴在「早」,其中早診斷的關鍵在於病理學診斷。但是,病理報告單上那生澀難懂的文字,一般的患者很難讀懂,那麼,如何讀懂病理報告單,又如何在病理報告單上發現腫瘤信號呢?
下面為您解讀病理報告單上常見的腫瘤信號:
1. 異型增生:
也稱不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間變等,是上皮細胞長期受到慢性刺激出現的不正常增生。
例如宮頸異型增生就是指宮頸上皮細胞部分或大部分發生異型和不典型增生,報告中常常用「CIN」描述。CIN分三級,級別越高,發展為浸潤癌 (通常所說的癌症)的機會越多。所以,一旦有CINⅡ級或者以上異型增生,就要定期隨訪或積極治療。同樣,當腸道、支氣管、乳腺等有異型增生病變時,均要引起注意。
2. 分化:
一種組織的細胞從胚胎到發育成熟,要經過各種分化階段,分化愈高,其成熟度愈好。在腫瘤報告中,一般需要描述其分化程度,透過分化程度,可以了解相應的惡性程度、預後等信息。
3. 癌變趨勢:
即癌前病變。癌前病變並不是癌,但繼續發展下去就有癌變可能,因此需要提高警惕。
常見的有:
黏膜白斑:常發生於食管、口腔及外陰等處,如果黏膜鱗狀上皮過度增生並伴一定的異型性,就有可能轉變為鱗狀細胞癌。
交界痣:多位於手掌、足掌、外生殖器和背部,經常受到摩擦、外傷或感染等刺激,容易發生癌變。
慢性萎縮性胃炎:大約10%的萎縮性胃炎病人可能發生癌變。
子宮頸糜爛:宮頸糜爛是婦女較為常見的病變,其中,重度宮頸糜爛中的鱗狀不典型增生,容易發生癌變。
乳腺囊性增生及乳腺纖維腺瘤:多見於40歲以上婦女,隨著年齡增大癌變可能性增加。
多發性家族性結腸息肉症:結腸息肉均為腺瘤性息肉,癌變率達50%,有家族史。
4. 癌疑:
此類報告表明不能完全肯定是癌症,或對癌症的診斷有所保留,需進一步檢查。分析原因,可能是由於病變不夠典型,性質難定;或雖傾向為惡性,但其組織量太少或有擠壓等。
此類報告中,多會出現「考慮為……」「傾向於……」「可能為……」等字樣。例如「直腸管狀腺瘤伴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局部癌變可能」。這些報告均需要醫生重新做活檢或手術中開展冰凍切片,同時需要病人密切隨訪。
5. 原位癌:
原位癌是指癌細胞僅局限於黏膜的上皮層或皮膚的表皮層內,尚未穿透基底膜浸潤到黏膜下層或真皮層的癌症。通俗地說,原位癌就是剛形成不久的初生癌,如宮頸、胃、皮膚原位癌等。
一般來說,癌症的發生大都是按照「癌前病變—原位癌—浸潤癌—轉移癌」的過程發展的,從原位癌發展成為浸潤癌可能需要數年時間,在此期間,病人沒有任何感覺,如不認真檢查身體,很難被發現。
總之,病理報告單上的腫瘤「信息」,可喚起人們對癌的高度警惕,從而加強預防,減少癌症的發生。不過,畢竟病理報告是由人做出的。有時病理報告也帶有一定主觀性,未必絕對準確,所以,大家要科學看待病理報告。
聲明:大眾健康雜誌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轉載。版權必究。
微信號:dazhongjiankangzazhi
推薦閱讀:
※新銳中產報告出爐 你達到中產了嗎?
※怎樣看血液流變學檢查報告單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高齡女性生育的自查報告
※無量老師,我來報告下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