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居民期望壽命81.81歲
昨天上午,北京市衛計委對外發布2014年《北京市衛生與人群健康狀況報告》(以下簡稱健康白皮書),披露全市居民健康情況和衛生事業發展的相關數據。數據顯示,2014年北京市戶籍居民期望壽命為81.81歲,比2013年上升0.30歲,處於緩慢增長期,繼續保持在全國前列。北京市首次公布了16區縣戶籍居民期望壽命的情況,其中,西城區女性的期望壽命最高,達到86.82歲。
□期望壽命
西城女性最高為86.82歲
健康白皮書公布數據,2014年北京市戶籍居民期望壽命為81.81歲,比2013年上升0.30歲,處於緩慢增長期,提前一年實現了「十二五」規劃目標。其中男性79.73歲,女性83.96歲,女性高於男性4.23歲,繼續保持在全國前列。
今年,健康白皮書還首次公布了16區縣戶籍居民期望壽命情況。其中,東城區和西城區居民的期望壽命最高,均超過了84歲。西城女性的期望壽命更是達到了86.82歲。
專家表示,在自然環境條件好,社會環境穩定,經濟發達、醫療衛生條件優越、科學文化素養較高的國家和地區,其人口的平均期望壽命較高,反之則較低。北京的各區縣期望壽命分布,基本符合這個規律。
其中,東西城屬於首都功能核心區,人口老齡化情況嚴重,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高,其期望壽命與上海徐匯區、黃浦區基本持平,與香港(2013年)和日本東京(2013年)的水平相近。
而懷柔、平谷、密雲、延慶排名靠後區縣,也能達到與國內發達地區省會和副省級城市持平的狀態。
據了解,期望壽命又叫平均期望壽命,即在某一死亡水平下,已經活到X歲的人們平均還有可能繼續存活的年數。期望壽命用來衡量人的壽命水平。其中「0歲平均期望壽命」是最具代表性的壽命指標,不受年齡構成的影響,不同地區的平均預期壽命可直接進行比較。
記者還了解到,人均期望壽命的計算,從人口學角度是對同時出生的一批人追蹤,記下
他們在各年齡段的死亡人數直到最後一個人壽命結束,然後根據這一批人活到不同年齡的人數計算平均壽命。最後,用這批人的平均壽命來假設一代人的平均壽命,這就是人均期望壽命。
在實際計算時,利用各區縣人口和死亡數據,通過人口數據平滑和死亡漏報的調整校正,計算分年齡組死亡率,進而計算該區縣的平均期望壽命。
>>名詞解釋
□死因分析
惡性腫瘤仍是首位死因
2014年北京市戶籍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為慢性病,前三位死因分別為惡性腫瘤、心臟病和腦血管病,共佔全部死亡的73.2%。
其中,2014年北京市戶籍居民惡性腫瘤死亡率為168.90/10萬,佔總死亡的27.1%,比2013年上升2.3%,已連續8年成為北京市的首位死因。其中肺癌、肝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列為惡性腫瘤死亡的前三位,分別占惡性腫瘤死亡的31.5%、10.3%和10.2%。
專家特意指出,在2013年惡性腫瘤新發病例中,女性的甲狀腺癌發病率僅次於乳腺癌和肺癌,出現了明顯的上升。由2004年的5.80/10萬上升至2013年的33.88/10萬,由2004年的第九位升至2013年的第三位。
對此,專家解釋稱,北京市甲狀腺癌的發病率變化趨勢與美國、韓國等相符。究其原因,與臨床檢出技術水平提高、體檢時B超廣泛應用有關。但儘管發病率增長極快,甲狀腺癌死亡率並沒有明顯上升,公眾無需過度緊張。
□人口結構
10歲以下兒童數量增加
與往年相比,健康白皮書今年新增加了戶籍居民「人口金字塔」圖,顯示人口結構變化的情況。
市衛計委負責人公布,2014年我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301.0萬人,占戶籍人口的22.6%;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04.3萬人,占戶籍人口的15.3%,老齡人口的比例進一步加大。同時近幾年北京市出生率穩中有升,10歲以下兒童數量增加,北京市戶籍居民的人口負擔正在逐步加重。
北京市人口金字塔與全國基本一致,目前北京的「人口金字塔」呈紡錘形,更接近收縮性狀況,這意味著未來北京的人口呈減少趨勢。從金字塔結構看,目前,本市25-35歲,以及45-60歲是人口金字塔上人數最多的兩個人群,同時10歲以下兒童數量在增加,人口金字塔底部有變寬趨勢。
專家介紹,人口負擔程度一般由撫養係數反映,即需要撫養的少年兒童人口和老年人口與勞動適齡人口的比例。通常,將0-14歲和65歲以上人口定義為非勞動年齡人口,15-64歲以上人口為勞動年齡人口。北京市戶籍居民的人口總負擔,已從2009年的29.38%增長到2014年的35.54%,並出現了少兒負擔係數和老年人口負擔雙增長的局面。
□報告看點
中小學生
「眼鏡」少了「小胖子」多了
健康白皮書顯示,2013-2014學年度北京市中小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60.7%,比上學年度下降3.7%,但仍處於較高水平。
此外,數據顯示,2013-2014學年度北京市中小學生肥胖檢出率為15.6%,與上學年度相比上升2.6%。有研究表明,肥胖是導致兒童青少年過早患上高血壓、2型糖尿病及代謝綜合征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2013年北京市對肥胖兒童進行的健康評估結果顯示,肥胖學生高血
壓檢出率為30.7%,高血糖檢出率為66.6%,血脂異常檢出率為43.2%,脂肪肝檢出率為16.0%,高尿酸檢出率為39.7%。
相關負責人表示,部分肥胖學生已經表現出嚴重的慢性病體征,慢性病呈現出低齡化趨勢。除了肥胖,仍有其他危險因素並存,比如,攝入含糖飲料過多、運動不足等。開展青少年疾病的早期預防對提高整個人群的健康水平有深遠意義,應從飲食、體育鍛煉等生活方式入手,降低慢性病危險因素。
生活方式
吸煙的少了愛運動的多了
健康白皮書顯示,經過多年的全民健康促進開展,北京市民的生活習慣也在逐漸改變,健康生活方式也在逐步形成。
2014年,全市開展的北京市居民慢性疾病及相關危險因素調查結果顯示,北京18—79歲常住居民吸煙率為28.6%,比2011年下降2.7%;飲酒率為31.2%,比2011年下降33.3%;體力活動不足率為26.0%,比2011年降低18.0%。
此外調查顯示,2014年北京市18-79歲常住居民活動不足率為26.0%,比 2011年(31.7%)降低了18.0%。其中,男性的體力活動不足率高於女性,城區居民的體力活動不足率高於郊區。數據顯示,男性體力活動不足最長發生在30-39歲年齡組間,達到了33.6%。
專家表示,這些指標都說明,北京市居民正在逐漸遠離吸煙、過量飲酒、不運動的不良生活方式,近年來不斷開展的健康知識普及活動和健康促進活動正在逐步讓北京市民將健康的理念轉化為健康的行動。
京華時報記者龔棉
【糾錯】[責任編輯:孫慧]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推薦閱讀:
※〖親子年終總結〗「膽小」心理或因父母期望過高
※看小溪流淌,寄一絲期望
※期望&深淵
※今日猛文:期望俄果斷回頭,中國對越南日本開刀
※6位中外大佬寫給子女的信:滿是愛,但期望差異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