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策展人 | 古道新知:如何用科技講述絲路故事?
「古道新知: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科技成果展」
以公元前5世紀到公元8世紀為時間範圍
以世界文化遺產「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為空間範圍
以歷史為線索,以地點為單元,以文物為主體
為你講述絲綢之路上的故事
展覽的144件展品,分別來自:
哈薩克薩爾馬特女祭司墓(公元前6至前5世紀)
哈薩克伊塞克金人墓(公元前5至前4世紀)
甘肅張家川馬家塬戰國墓地(戰國晚期)
陝西臨潼秦始皇兵馬俑(秦)
甘肅敦煌懸泉置遺址(漢)
新疆尉犁營盤墓地(漢晉)
長安李倕墓(唐)
敦煌莫高窟320窟(唐)
看展覽獨家出品
對話策展人系列之
周暘
嘉賓介紹
周暘: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助理、紡織品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專職副主任、研究館員。
01
Q:我們先講一講這個展覽的緣起吧,就是說為什麼要想做這樣一個展覽?
A:這個跟絲綢之路申遺成功有關,在這三年,我們每年都會辦相應的紀念活動,逐漸的就形成了我們展覽的一個品牌。
像2015年的時候,我們推的是「絲路之綢」的展覽,2016年的時候我們推出的是「錦繡世界」展覽,2017年我們推出的是「古道新知」展覽。
這個跟絲綢之路申遺成功有關,在這三年,我們每年都會辦相應的紀念活動,逐漸地就形成了我們展覽的一個品牌。
像2015年推出的「絲路之綢:起源、傳播與交流」展,2016年推出的「錦繡世界:國際絲綢藝術」展,2017年推出的「古道新知: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科技保護成果」展。
正如上面提到的,2015年做的「絲路之綢」展覽是我們做的第一個與絲路相關的大型展覽,不過這個展覽僅僅局限於我們中國的絲綢。我們做這個展覽的初心,其實還是想回答絲綢的起源、傳播與交流等問題。
這是因為在申報「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世界文化遺產的時候,有些國外專家提出質疑,說他們的絲綢比我們中國要早,所以我們在那個展覽裡面,把一些相關的考古學方面的實證列出,著重加強了起源這個說法。
展覽配套的學術研討會上來了許多國外專家和代表,想讓他們看看中國的絲綢起源,(證明)不是停留在神話裡面的,也不是停留在史料裡面,我們是有考古學依據的。
因此(2015年的)展覽主線就是說絲綢起源於中國,通過絲綢之路往外傳播,通過絲綢之路的文明互鑒呈現一定的互動與交流,就是我們整個的策展概念。
2016年做的是「錦繡世界」展覽,這個展覽更偏重於藝術,展品顏值都很高,展品突破了中國的地域範圍,涉及各個大洲,像美洲、歐洲、亞洲都有。
我們想讓大家知道,中國的絲綢沿著絲綢之路往外傳播,把世界裝扮成錦繡,這是中國對人類的一個貢獻,這就是我們做「錦繡世界」的思路。
今年的「古道新知」展講的是科技,其中有三個維度。
第一個維度是從考古學的背景出發,我們選擇了具有非常明顯的考古學背景信息的8個點,有些是很久以前的考古發現,有些是最新的,像馬家塬現在還在發掘。
第二個維度是器物。我們選擇的器物,不僅僅局限於文物。我們這次採用的是「展品」的概念,沒有說144件文物,而是144件展品。這些展品大多代表文化遺產科學認知、保護、復原成果,像這次展出的馬家塬車輿,不能叫文物,那是科學復原品,像彩色兵馬俑也不能叫文物,那也是色彩復原研究的成果體現。
馬家源馬車出土狀況
第三個維度,就是我更看重的科技。像科技這些東西,我們考慮的是如何展現在老百姓面前,如何讓文物真正活起來。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從認知入手是我們的第一個切入角度,比如說金,我們就要知道它是怎麼樣的金?它的純度多少?它的產地在哪?它的冶煉技術是怎麼樣的?它的加工工藝是怎麼樣?這是從認知角度入手。
第二個角度是保護修復。像秦始皇的石鎧甲剛出土的時候,是層層疊疊的,非常脆弱;李倕的冠飾,也是層疊的。我們在展覽上希望展示這些文物是如何進行保護修復的。
這是這個展覽緣起的第一個層次,即從中國絲綢博物館自身來說,我們需要打造展覽品牌,而且也已經延續了三年。
第二個我們要辦這個展覽的緣起,是因為我們作為一個國家級的專業絲綢博物館,我們承擔了一定的對接國家需求的使命和責任。
因為想要實現一帶一路的良好願景,文化要先行,而絲綢就是很好的載體,絲綢是一種柔軟的力量,大家都喜聞樂見,都能夠無條件的包容和接受,所以中國絲綢博物館覺得應該有這樣的擔當去對接國家戰略。其實我們做的很多事情,在某種程度上似乎超出了應有的範疇,但是我們覺得這樣很好。
第三個就是我們在國際學術屆也有自己的訴求,我們希望以一種研究型專題博物館的姿態活躍在國際學術舞台上。一方面可以提升我們視野和格局,另一方面顯示學術話語權,這對大家都有百利而無一害。
一個整體的絲綢之路,會是中國彰顯度最高的一個集成性的文化線路。其中絲綢可以作為一個範例,去給大家提供一個參考。可能絲綢這麼做了,音樂、舞蹈、青金石、宗教等都可以這樣做,因為這是一個範例,我們很樂意做這樣的先行和嘗試,我們也很樂意去思考去構架這樣的範例。
不同的學科,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技術,都可以在這裡面找到自己的訴求和表達,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宏大的,非常包容的平台,符合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的絲路精神。
作為一個研究型專題博物館,我們能以這樣一種視野,以這樣的一種高度去做這樣的一件事,我覺得是非常棒的。
02
Q:我們回到這個展覽本身的話,從與絲路有關的考古科技來說,可選的點其實挺多的,為什麼最後選了這8個點?
A:首先,我們的策展是有一定的時空範圍的,選擇了公元前5世紀到公元8世紀,於是就把海絲(海上絲綢之路)給屏蔽掉了,這也是為了契合申遺成功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
如果我們就把視野往前推,空間往前推,稍微把時間放寬點,就是草原絲路。草原絲路時期,絲綢之路還沒有正式以國家的名義開啟,但實際上是存在的,最早的絲綢之路其實就是草原絲綢之路。
選擇這8個點,是希望在絲路沿線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像我們選的伊塞克金人墓,於1969年到1970年發掘,是一個相對比較老的考古發現,但是經過兩輪的服飾復原研究,取得了顯著成果,目前金人形象已經成為了哈薩克非政府的一個國家象徵。
伊塞克金人
我們選擇這個點,有三個原因:
第一是從地理上考慮,哈薩克是中哈吉聯合申報「絲綢之路」的三個國家之一,我們繞不過。
第二是因為它是草原絲路非常重要的一個文化遺產,太有名了。
第三是因為它代表了哈薩克在絲路文化遺產方面的保護理念和水平。
像他們的服飾復原就很有自己的水平和特點,理念也比較好,是科學復原。
首先,他們在復原之前要推測服飾的材質。(記者:聽說絲織物基本上都沒有了,只剩下一些金絲。)
其次要做一定色彩的推測,然後就是做一些形制研究,服飾復原在原理上並不難,我們馬家塬的馬車復原比這還難,關鍵是有沒有想到去做。
還有,他們會在考古過程中有意識地收集並保存信息。比如這次的一個展品——尖頂帽。尖頂帽是塞人的典型logo,那個尖頂帽旁邊都有兩條金邊。金子在考古現場被保存下來了,但他們沒有把那兩條金邊當作金器來處理,他們知道那個是帽子的構件,然後將相關信息都收集並保存了下來。
為什麼中國少有服飾復原?我覺得還是一個意識的問題。比如,去看某些墓葬的時候,會發現一些殘存的腐朽的織錦類服飾遺存,但如果沒有以服飾復原為目標去留意並提取相關信息,這些信息就會隨著文物清理而丟失。
因此,我認為如果能在第一時間和第一現場,關注、保存、提取、研究相關信息,對其後的服飾科學復原十分有益。
實際上,我們的馬車復原很有水平。他們也是有馬車的,但是沒有復原到我們的這個程度,這次展覽把這些展品放在一起就是為了促進互相學習,可以在對比借鑒中講好文物故事,這點非常重要。
03
Q:這一次涉及的單位比較多,在整個策展過程中,應該也遇到不少困難吧?
A:其實總體來講,還是比較順利的,因為這次展覽是國家文物局與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一個展覽,總的來講,各兄弟單位都是配合的。
也有一些遺憾,之前我很想借的懸泉置遺址出土的《四時月令詔書》。這件文物非常脆弱,運輸風險太大,所以我們的團隊帶著設備,到蘭州進行高清掃描,對它進行數字化信息採集並後期製作成展品。
《月令詔條》
04
Q:這個展覽有持續兩年的時間籌備?
A:從去年開始一直在外面一個(館)一個(館)的跑,花了一年的時間。展覽的框架是早就確定的,但展覽大綱是在展品敲定、借展協議簽訂之後才得以真正落實。
05
Q:在這個布展上面是有什麼考慮?因為我看到比如說像敦煌的那個,以及整個包括美男子,他的呈現都還是挺貼合他原來的是個考古現場。
A:我們這次的布展其實有一點點創新,因為這個設計公司是長期跟我們合作的,也花了比較多的心思。
你可以看到馬家塬的復原馬車背後是考古出土時的照片,原大小1:1的照片。在懸泉置展區對面,是一整面懸泉置遺址的照片。包括有些展櫃的外立面,貼的都是遺址實景的虛化照片,我們想在展廳中營造一個絲路的氛圍。
另外一點我們還採用了視頻的方式來闡述展覽,如甘肅文物考古研究所就提供了古代車輿的復原視頻、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提供了彩繪俑頭的保護視頻。
兵馬俑展區還有一個很好的觸摸屏,小朋友比較喜歡,它可以身臨其境地讓人進入兵馬俑坑裡面。(在觸摸屏上)放大觀看的話,可以看到每個兵馬俑的髮絲,纖毫畢現。
展覽現場的互動裝置
這個也是得益於對方提供的一個網上的展示軟體,允許我們使用。另外門口還有個可以跟參觀者互動的交互系統,可以列印微信照片。
(記者:就是感覺這個展覽是那種精巧,雖然展廳面積不大,但是每一處都很精緻。)
我覺得精緻是必須的。我經常說,精緻的就是最美的。在展覽形式設計過程中,我撤掉了很多相對粗糙的細節。
包括展櫃色彩、說明牌,都儘力呈現一種精緻的感覺,因為這是對展品的尊重,賦予其尊嚴。
06
Q:像咱們敦煌的這個洞窟也是花了很多精力,是不是施工難度最大的?
A:我們等於從敦煌搬了一個窟過來,施工動靜比較大,但是難度不會很大,因為他們是一支很成熟的團隊。
美輪美奐的復原的敦煌洞窟
假如說這個難度大的話,後面有一些難度更大的,比如兵馬俑的俑頭讓我們費了不少功夫。
因為俑頭很重,我們要用這種直立方式陳列的話,俑頭的支撐是比較難的,因此像在做襯墊、做防護、做緩衝等方面,我們花了比較多的心思。
殘留有色彩的俑頭
相對來說「營盤美男」還好一點,因為美男是我們的老朋友了,是我們保護修復的,也來過杭州很多次,對我們來講,比較駕輕就熟。
有些陶質文物的話,我們沒有碰過,特別有彩繪的展品我們都非常當心。
營盤美男上衣上的希臘武士紋飾
07
Q:我問一下,如果從您這個策展的角度來說,您自己最喜歡哪三件展品?
A:我特別喜歡的是展覽圖錄封面的那個玻璃珠,是一張很可愛的人臉。但是我看到實物的時候,才發現那麼小,1厘米都不到。我們在展示的時候用了一個20倍的放大鏡,才能看清楚。
人面玻璃珠
第二件我喜歡的是《四時月令詔條》,我以前見過黑白照片,知道這是國寶,是中國第一部環境保護法,規定幾月不可以掏鳥窩之類的,當時就覺得特別好玩。
通過這次展覽我有幸得以一睹真容。也是出於保護的目的,決定不冒這麼大風險將實物從蘭州借到杭州,同時我也很自豪,我們現在有比較好的數字化保護技術,可以把它的真容帶到杭州,起碼讓我自己小小滿足了一下心中的嚮往,彷彿老友重逢。
第三件就很多了。如果真要找一件的話,我個人覺得是伊塞克金人,因為太有名了,以往都是在文獻中看到。這次一睹真容後的第一感覺就是哈薩克在服飾復原研究方面的水平和理念都比較好,其次就是非常生動地感受到一個2500多年前的草原霸主形象,特別有衝擊力。
(記者:他是很具象的一個表達。)
其實我們缺乏相應的基於實物的古代服飾復原研究。現在的人都知道諸如秦始皇、屈原、孔子等,但是這些歷史人物穿著怎樣的服飾,並沒有做過很深入的復原研究,所以這方面的工作實在太重要了。
08
Q:您認為這個展覽,對於普通市民或者對於公眾來說的意義是什麼?
A:對普通市民到公眾來說,意義就是把一個比較真實的文物的形象呈現給大家,這個真實的形象來自何處?就來自於科學認知、科技保護、科學復原,其中包含若干要素,如理念、人員、技術等。
09
Q:美劇中常有痕迹科學(CSI),就是他會根據犯罪現場的很多痕迹來推斷之前發生的事情。咱們的科技考古是否也有一點那個意思?
A:科學認知非常像法醫鑒別。以前老說所見即所得,其實我們現在的科技認知結果,往往是所得超越所見。
(記者:那整個在絲路研究上,這個展覽的意義就更大了。)
絲綢之路的文物大展很多,那些(大都)是以器物為主的。對於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科技領域來說,這個展覽的思路是比較新穎獨特的,是以一種科技保護的獨特視角去切入絲綢之路。
我們這次展覽有三個維度,一是考古,二是器物,三是科技,從這三個維度去講述絲路故事。
推薦閱讀:
※想做博物館策展需要做哪些知識儲備?
※陳丹青與荷蘭策展人對談「藝術與模仿」實錄
※將來想進入藝術行業,在考慮要不要從economic&finance轉marketing?
※我們問了皮力幾個關於策展的問題| 月耳計劃Vol.2
※家園有夢可追尋(策展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