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我國旅遊業實現新跨越
|
||
推動我國旅遊業實現新跨越 ——國家旅遊局規劃財務司巡視員、副司長張吉林解讀中國旅遊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來源:中國旅遊報·第一旅遊網 □作者:班若川 作為中國旅遊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起草人之一,國家旅遊局規劃財務司巡視員、副司長張吉林日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就中國旅遊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編製的依據、背景和內容進行了解讀。 ●基礎 旅遊成重要生活方式 張吉林說,「十一五」期間,對中國經濟社會來說是跌宕起伏的五年。旅遊業表現出比較強的產業適應能力和宏觀調控能力,抓住了發展機遇。 「從好的方面來講,有2008年的奧運會、2009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2010年上海世博會,盛事不斷,把整個經濟社會包括旅遊業發展推向高潮。從負面情況來看,我國遭遇了汶川特大地震、國際金融危機、甲型H1N1流感等眾多不利因素的衝擊。正負因素交織在一起,應該說我們取得的成績是來之不易的。」張吉林說。 旅遊收入是衡量旅遊業發展的一個最基本的數據指標。張吉林說,我們衡量旅遊業的發展,首先看旅遊收入指標。2010年我國旅遊業總收入達到了1.57萬億元,大大超出了「十一五」規劃的目標。 就旅遊就業人數指標而言,張吉林說,2010年我國旅遊業直接就業人數達到1150萬人。服務業創造產值對國民經濟發展貢獻很大,但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吸納就業。 「在社會經濟結構轉換的過程當中,就業的吸納功能成為衡量服務業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旅遊業恰恰在這方面具有自己的產業優勢,因此我們把旅遊直接就業作為衡量旅遊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張吉林說。 「十一五」旅遊業發展最引人注目的特點,就是國內旅遊蓬勃發展。張吉林介紹,2010年中國國內旅遊人數達到了21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1.26萬億元。國內旅遊在旅遊總收入當中的比重到了「十二五」已超過80%,這是一個革命性的變化。國內旅遊佔據整個旅遊業的絕對主導地位,說明旅遊已經成為人民群眾一個重要的生活方式,有力地推動了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這個水平已經開始接近世界發達國家的水平。 中國成各國競相爭取的市場 張吉林介紹,中國旅遊業一開始起步時,排在世界旅遊業的100名開外。經過30多年的發展,排名迅速上升,特別是近幾年上升勢頭迅猛。2010年入境的過夜旅遊人數和旅遊外匯收入已經分別位居世界第三和第四。「十一五」期間,出境旅遊市場迅速壯大,現在已經穩居亞洲最大的客源國,成為全球出境旅遊增長最快的國家。 「中國的國際旅遊,無論是出境還是入境,都成了國際上舉足輕重的一支力量。這一點,在國際交往當中反映最為明顯。」張吉林介紹,現在我們的國際旅遊發達,特別是出境旅遊市場份額增長非常快,已經成了左右國際旅遊市場的一個重要力量,也成了世界各國競相爭取的一個市場份額。「我們現在到各個國家去,首先談到的就是中國公民出境旅遊,這個旅遊份額怎麼分配?進程怎麼加快?措施怎麼落實?」 「上世紀90年代,我們跟國外旅遊機構、相關政府部門會談的時候,很多時候還處在相對弱勢的地位,『十一五』以後,我們再去跟他們談國際旅遊、談旅遊業發展,就相對處在一個強勢的地位。」張吉林回憶,「十一五」做旅遊規劃時,曾經到法國、西班牙、瑞士調研,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感到市場的力量。在出發之前一個星期,調研組給各國旅遊部門發去了一個類似於問卷的問題提綱,實際調研座談時,對方已經按照調研組提出的問題清單,詳細整理了回答內容。如果沒有中國出境旅遊的發展壯大,沒有中國的旅遊市場,這些世界旅遊強國是不可能重視你提出的問題的。 「隨著中國國際旅遊市場,特別是出境市場的迅速壯大,中國在整個世界旅遊格局當中的位置越來越重要,說話越來越有分量。這為建設世界旅遊強國奠定了一個堅實基礎。」張吉林表示。 旅遊業深度融入國家戰略 「評估『十一五』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旅遊業全面融入了國家戰略體系,這一點是前所未有的。」張吉林表示,對於旅遊業的發展,從中央到地方,特別是基層越來越重視。以前,很多省把旅遊業作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先導產業、支柱產業、重要產業,但在國家層面上,對旅遊業的重要作用遲遲沒有一個明確的表達。以前在出台有關文件時,只能比較含糊地把旅遊業說成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旅遊業是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但是這個提法缺少一個準確的戰略定位。「十一五」期間,旅遊業的戰略地位得到明確的表述,國務院41號文件首次提出,把旅遊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張吉林說,國家的支柱產業定義,有著非常明確的要求,即占國民經濟的比重超過5%可以作為支柱產業,旅遊業現在大概在4.3%的水平,在絕對數量上還沒有達到5%。國務院把旅遊業列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就是看到了旅遊業在拉動需求、帶動服務業全面發展、轉變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式方面的積極作用。從長遠看,旅遊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是支撐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力量。 張吉林說,《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把北部灣旅遊發展作為一個重要的環節,把打造北部灣旅遊目的地作為一個重要任務提出來,這是旅遊業發展在國務院文件里得到了明確、完整的闡述。《國務院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把海南作為了一個旅遊特區,來全面推進旅遊業的發展。2010年國務院在研究制定雲南橋頭堡戰略的時候,更進一步把旅遊業作為一個專門的大項分類,提出由旅遊來牽動文化、體育、教育、廣播、電影、電視、新聞出版,把旅遊作為推進雲南橋頭堡戰略的一個重要手段。 「這些說明,『十一五』期間,旅遊業在國家層面,地位得到極大提升。從產業發展到區域發展,國家把旅遊業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旅遊業發展已經深度融入了國家的戰略體系。」張吉林表示。 ●依據 緊扣國家戰略 奠定旅遊強國基礎 「旅遊業『十二五』規劃編製最基本的依據就是國務院41號文件,即《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張吉林說,國務院41號文件提出的旅遊業發展思路、發展原則、發展目標,實際上就是「十二五」期間中國旅遊業發展的基本任務和目標。41號文件是當年國務院在應對金融危機、拉動內需的背景下出台的,更多強調了怎麼拉動內需,怎麼應對金融危機。作為一個國際上的旅遊大國,中國旅遊業還有建設世界旅遊強國的基本任務。因此,在編製旅遊業「十二五」規劃時,在41號文件提出的「把旅遊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基礎上,又增加了一條,就是「為建設世界旅遊強國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使41號文件在指導「十二五」規劃編製的過程中,基礎更加紮實,視野更加開闊,更符合「十二五」期間旅遊業發展的基本特徵。 「第二個編製依據是《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張吉林說,在這個建議裡面有兩個戰略基點,第一個是科學發展,第二個是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基於這兩點,建議里又提出兩大戰略重點,即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擴大內需的戰略重點,把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 「由於旅遊業在拉動需求、帶動服務業發展方面的特殊作用,積極發展旅遊業就成為國家『十二五』建議中的一個重點表述。這在以前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建議中是沒有過的。」張吉林說,根據這個建議出台的五年規劃綱要,又強調了國民經濟轉型升級和改善、保障民生的基本思路,由於旅遊業在改善和保障民生方面的積極作用,旅遊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當中的地位進一步突出。 「編製這個規劃我們修改了十稿,開了15次編製會,反反覆復研究,歷時一年半。」張吉林說,根本原因就是要根據中央發展戰略的調整,讓旅遊業在國民經濟轉型升級、結構調整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體系 一個綱要 五個專項規劃 若干區域規劃 「『十二五』規劃結構是一個創新的結構。過去是簡單地編製一個規劃綱要,編製一個文本,現在是形成一個規劃體系。」張吉林介紹,旅遊業「十二五」規劃不是一個簡單的文本,而是一個成系列的規劃系統。這個系統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是規劃綱要,二是五個專項規劃,三是若干區域規劃。規劃綱要是對「十二五」旅遊業發展的總體要求,是規劃體系的主幹部分。 「專項規劃是對旅遊業發展支撐保障和關鍵任務的深化。在若干個領域如何更好地保證『十二五』任務的完成和目標的實現,這是專項規劃的任務。」張吉林介紹,五個專項規劃包括旅遊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旅遊公共服務建設規劃、旅遊人才建設規劃、旅遊信息化建設規劃和2011—2015年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這實際上是「十二五」期間中國旅遊業發展最基本、最關鍵的問題。 「旅遊業發展速度快慢、水平高低,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取決於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程度。旅遊業是服務業,服務業就要依託於社會基礎設施建設,只有社會公共服務設施發展到一定水平,我們才能夠提供更好的服務。」 「旅遊人才隊伍支撐不足、旅遊隊伍素質不高是影響我國旅遊業發展的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十二五』期間隨著旅遊業的大發展,人才建設必須取得突破性進展。」 「旅遊信息化建設是在『十二五』期間新加進來的一個重點強調的問題。因為國務院41號文件提出培育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這個『現代』怎麼體現,在什麼方面體現,通過什麼手段來推進旅遊業從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的轉變,這些問題必須有答案。經過反覆研究、反覆探討,我們認為信息化是推動旅遊業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手段,或者是實現旅遊業現代化的一條重要途徑。只有信息技術的現代化,才能改變我們傳統的經營模式、商業運營模式,旅遊服務才能更加到位、更加精細。」 「紅色旅遊規劃則是『十二五』的一個亮點。」張吉林介紹,紅色旅遊是中國旅遊業發展的一個創舉,紅色旅遊寓教於樂,把政治宣傳變成能夠讓老百姓所接受的、喜聞樂見的一種旅遊活動,這個創舉現在被社會所接受、被中央所關注。紅色旅遊二期規劃是唯一拿到政治局會議上討論並通過的一個旅遊規劃。 「區域規劃是對重點地區旅遊業發展的統籌規劃。」張吉林介紹,強調區域規劃的原因是,旅遊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更多體現在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上,旅遊線路、旅遊產品的開發對區域經濟、社會帶動作用非常明顯。近些年來,國家陸續出台了近30個區域規劃,其中都有旅遊業的相關內容。「為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從規劃工作的角度,我們注意跟進國家區域規劃的進展,基本上是國家出台一個區域規劃,我們就配套一個區域旅遊發展規劃。」 「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編製完成和正在編製的區域規劃有20多個。『十二五』期間,我們還將繼續跟進國家的區域發展戰略,不斷豐富區域規劃體系。」張吉林說,區域規劃是一個開放的體系,經過不斷地補充完善,最後形成「十二五」期間中國旅遊業發展的一個規劃系統,並與專項規劃一起成為規劃綱要的重要支撐。 張吉林介紹,整個規劃綱要分五篇,第一篇發展形勢,對「十一五」發展進行評估,對「十二五」的發展環境進行基本的分析判斷;第二篇總體要求,提出「十二五」時期中國旅遊業發展的定性、定量目標任務;第三篇、第四篇把「十二五」發展主要任務拆開,把市場開發和產業促進進一步深化、細化;第五篇重點闡述支撐保障體系。 「既然2020年中國要成為世界旅遊強國,『十二五』就是打基礎的最重要的時期。我們根據這個目標,研究確定『十二五』期間中國旅遊業發展的基本目標。」張吉林說,因此,除了在規劃綱要裡面進一步明確目標、深化任務外,在相關的支撐保證體系中,規劃綱要跟各個專項規划進行了更緊密的對接,把專項規劃的基本要求體現在規劃綱要裡面。 ●機遇 旅遊業處於黃金髮展期和高速增長期 「在發展環境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對未來發展做出分析和判斷。哪些因素是促進旅遊業進一步發展的,哪些因素是阻礙我們發展的,這是編製規劃的一個基本前提。」張吉林說,旅遊發展規劃歸根結底還是一個產業發展規劃,首先要對產業發展階段進行評估,有了這個評估,才能夠對「十二五」發展速度、發展目標做出科學的界定。 張吉林說,「十一五」啟動了龐大的國內旅遊市場,「十二五」中國旅遊業進入大眾化全面發展階段,不僅意味著旅遊業發展的高速度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而且規模巨大,涉及整個國民旅遊的各個層次的、全方位的發展。因此,我們判斷「十二五」期間旅遊業仍將處於黃金髮展期和高速增長期。「現在看起來,我們的旅遊業還是八九點的太陽。這個判斷將影響到我們今後對整個旅遊業發展指標的確定。」 確定這個發展階段的依據是什麼?為什麼現在進入大眾化全面發展階段?為什麼還處在高速增長期?張吉林闡述以下幾個依據: ——市場需求的推動力更加強勁。旅遊是一個高度市場化的產業,它的發展實際上是被需求一波一波推動的。旅遊業的起步從國際需求開始,改革開放初期,吸引了大量的外國人湧入中國。之後,隨著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國內旅遊需求勃然興起,又進一步推動了整個中國旅遊業的發展。 長期搞旅遊的同志可能有這個感覺,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地方搞旅遊的積極性遠不如現在,因為那個時候搞單一的國際旅遊,是國家為了賺取外匯,其市場需求、市場規模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帶動作用極為有限。隨著上世紀90年代後期經濟社會發展邁上一個大台階,特別是休假制度的調整,老百姓有錢有閑之後,旅遊市場迅速壯大,旅遊業也開始迅速發展,成為地方發展經濟、調整結構的重要手段。有了這個需求,有了地方政府的推動,到了今天,地方發展旅遊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旅遊在各地已成為很時髦、很時尚的產業。 相關專家研究認為,當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時,產生出遊需求;超過3000美元時,產生出境旅遊需求;超過4000美元時,人們就有了度假休閑的需求。旅遊到了度假休閑時代,才進入大眾化旅遊的時代。「十一五」末,我國人均GDP已達4200美元,意味著「十二五」時期,大眾化旅遊時代真正到來,旅遊成為人們生活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旅遊市場將進一步發展壯大。 ——消費環境大大改善。國家「十二五」規劃最突出的一個思路是從以前的國強到民富的轉變,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國家出台了很多有利於消費的政策,但是由於我們的社會保障體系,也就是改善和保障民生的社會系統大大落後於發達國家,制約著中國老百姓的消費意願。隨著「十二五」時期初級社會保障系統的建立,老百姓的消費能力將更加充分釋放出來,旅遊消費需求將比「十一五」期間有更大幅度的增長。 「十二五」期間強調科學發展、調整結構、轉變方式,需要更加註重服務業的發展,更加註重生態環境的保護,這兩點恰恰落到了旅遊業的長處上。旅遊業是現代服務業的引領性產業,關聯度很廣,最大的特點就是組織需求、便利消費,把很多零星消費活動組織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消費過程。同時,旅遊業也是綠色產業,可以做到資源、環境的可持續利用。 ——交通改善為旅遊業發展提供支撐。「十一五」時期,應對金融危機投下的4萬億資金重點投在「鐵公機」項目上,也就是鐵路、公路和機場,成為支撐旅遊業發展的一個最基本的要素。比如雲南,在應對金融危機之前,提出一系列機場建設計劃,準備在主要旅遊城市開通機場,那個時候國家從整體發展考慮否定了這些計劃。但在應對金融危機時期,雲南的機場建設開始啟動,大大縮短了旅遊業發展的歷程。比如北京和天津動車組開通,使得兩地出現同城化的效應。京津城鐵開通第一年,北京到天津的人數就達到1700萬人次。隨著「十一五」時期大規模投資建設的交通項目陸續完成,將為「十二五」旅遊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證。 ●挑戰 不確定因素增多 供需結構性矛盾突出 張吉林表示,在分析「十二五」期間旅遊發展有利因素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面臨的挑戰。 「首先是不確定因素增多。」張吉林說,最近這一段時期,國際上各種各樣的突發事件很多,旅遊業作為一個比較敏感的行業,在「十二五」期間面臨的發展變數比較多,對於我們準確判斷發展速度、確定發展目標增加了難度。世界政治經濟形勢如何變化,金融危機影響到底有多深遠,這些因素在編製「十二五」旅遊業規劃時是必須考慮的。 「其次是供需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張吉林表示,就整個中國旅遊業發展來看,目前供給方面表現為總量不足、結構性矛盾突出。從總量上看,可供老百姓遊覽的景區、景點供給短缺,突出表現在黃金周爆發出來的景點擁擠、運力擁擠。從結構上看,現有景點基本上是觀光景點,適合大眾休閑、度假需求的產品非常少,總量不超過20%。比如,像五一、清明這些小長假,一般來說是大家度假休閑的一個比較好的區段,但是人們在選擇的時候發現,沒有更多可選擇的地方,最後不得不去選擇那些著名的觀光景點。這些結構性的矛盾反過來加劇了總量上的供需矛盾。 張吉林說,從旅遊消費支出結構看,交通、住宿等剛性消費支出比重偏高,文化消費和購物性消費支出比重偏低。今後在開發旅遊商品時,視野不能僅僅局限在旅遊產業範圍里,局限在旅遊工藝品、紀念品狹窄的領域,要把眼光放到整個社會的生產體系和整個社會資源分布上,找出自己的競爭優勢,開發出能夠為廣大消費者喜愛的商品,使它成為有競爭力的旅遊購物對象。這是「十二五」期間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最後是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依然滯後。」張吉林表示,目前的旅遊基礎設施依託性的多,專門性的少,大部分基礎設施是為了整個區域發展而規劃建設的,針對景區景點、度假產品、旅遊項目的專門性基礎設施比較少,而且缺乏整體規劃。特別是中西部地區,原來基礎條件就比較差的地方,像景區連接幹線交通的公路、鐵路建設相對滯後,很多景區進入性比較差。「十二五」時期,針對旅遊景區、旅遊項目的基礎設施要進一步完善,建立比較系統的基礎設施支撐體系。同時,標識系統、安全系統、遊客服務系統方面過去「欠賬」很多,這也是「十二五」時期建設的重點。隨著大眾化旅遊時代的到來,自助、半自助式的旅遊越來越多,遊客服務系統、景區安全設施等「短腿」在「十二五」期間需要進一步彌補。「十二五」中國旅遊業繪就新藍圖 ——「十二五」旅遊規劃主要指標解讀 5. 入境旅遊人數—— 2010年為1.34億人次,2015年達到1.5億人次,年均增長率為3%。 【解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旅遊以入境旅遊起步,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出現了連續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形成這種走勢的根本原因是,改革開放的國策打開了長期緊閉的國門,對於古老中國與現實中國的好奇,對外商務貿易、文教交流的大發展,驅使境外客人蜂擁而來,或觀光遊覽,或商務考察,加上港澳同胞和1987年後台灣同胞的探親潮及投資熱,形成入境旅遊20年的高速增長之勢。 由於入境旅遊起步的基數很低,驟增的入境旅遊形成了年均兩位數的高增長率,符合旅遊業起步或初創階段超常規發展的一般性態勢。「六五」、「七五」、「八五」、「九五」期間,入境旅遊人數年均增長率分別為22.9%、9.0%、11.0%、12.5%,入境旅遊人數年均增長量分別為201.3萬、92.9萬、206.7萬、646.3人次(由於1989年「六四」政治風波,「七五」增長幅度受到影響)。「十五」期間,由於2003年SARS影響,入境旅遊人數年均增長率雖然降低為7.6%,但2004強勁反彈,年均增長量仍高達625.6萬人次。 「十一五」期間,入境旅遊年均增長率降低為1.9%、入境旅遊人數年均增長回落為176.4萬人次。此間入境旅遊增長之所以趨緩, 2008年爆發並延續至今的國際金融危機,是重要的外部因素;我國入境旅遊產品創新不足,不能充分滿足境外遊客個性化、自主式觀光度假產需求,對外旅遊宣傳推廣創新不足,難以適應國際旅遊業新的競爭態勢是重要內部因素。從統計學角度看,增長基數高大了,增速也會自然減緩。 應該看到,進入本世紀後,無論是觀光休閑、探親訪友,還是商務會展、文教交流,我國入境旅遊進入了平穩發展的成熟階段,入境旅遊增長態勢回歸到常態,發展初期的「井噴式」增長態勢難以再現。 「十二五」規劃提出入境旅遊年均增長3.%,預期5年內入境旅遊者從2010年的1.34億人次增長到2015年的1.5億人次,年均增加260萬人次。參照2006~2010年平均每年增加176萬人次的增長幅度,「十二五」規劃確定的預期指標,如世界經濟在未來幾年中得以復甦、世界旅遊業能平穩增長,國內外不發生不可抗力的重大突發性事件,這個目標是可以爭取達到的。 6. 入境過夜旅遊者人數—— 2010年為5566萬人次,2015年達到8000萬~9000萬人次,力爭年均增長率8%。 【解讀】 入境過夜旅遊者由於過夜而產生了住宿、餐飲、娛樂、養生、美容等系列消費,因而是入境旅遊的發展重點。30多年中,我國入境過夜旅遊者的增長態勢與入境旅遊者的增長態勢基本上是同步的。前20年以年均兩位數的增長率增長。近10年增長速度有所減緩,增長幅度略高於入境旅遊者的增長幅度。 世界旅遊組織每年發布的中國入境旅遊人數在世界排名,是剔除了一日游遊客的人數,以入境過夜旅遊者人數為排位依據的。1980年名次為第18位,1990年上升為第11位,2000躍升為第5位,2004年進至4位,2010年為第3位。 「十二五」規劃提出入境過夜旅遊者年均增長8%,預期5年內從2010年的5566萬人次增長到2015年的8000萬~9000萬人次,年均增加430~630萬人次。參照2006~2010年平均每年增加115萬人次的增長速度,達到這個預期指標具有相當大的難度,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鑒於世界經濟衰退長期化的趨勢,必要時可作適度調整。 7.外國人入境旅遊者人數——2010年為2613萬人次,2015年達到3200萬人次,年均增長率為4.5%。 【解讀】 外國旅遊者是入境旅遊統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入境旅遊中的份額逐步上升。1980年外國旅遊者佔全部入境旅遊者的9.3%,1990年佔6.3%,2000年佔12.2%,2005年佔19.8%,2010年佔19.5%。在過夜入境旅遊者中,外國旅遊者佔全部過夜入境旅遊者的份額更高, 2010年佔38.2%。 今後五年世界經濟面臨各種難以預科的不確定因素甚多,由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性經濟衰退長期化,尤其是美國、西歐和日本等主要發達國家經濟體的經濟復甦的前景仍不明朗;各種可能發生的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頻發,傳統和非傳統的安全因素影響增大,對旅遊業發展可能會產生較大衝擊,影響旅遊業的正常發展。 世界旅行旅遊理事會預測,2010至2020年全球國際旅遊人數年均增長率為4.3%。 「十二五」規劃提出外國入境旅遊者人數年均增長率為4.5%,預期外國入境旅遊者從2010年2613萬人次增加到2015年3200萬人次,年均增加約100萬人次。 參照2006至2010年外國入境旅遊者從2221萬人次增長到2612.7萬人次,平均每年增加78.5萬人次的增長速度,並考慮到當今的世界經濟走勢,達到「十二五」規劃的預期指標需要在旅遊產品轉型、宣傳營銷創新、旅遊環境完善和服務品質提升等各方面付出艱巨的努力。 入境旅遊對發展中國家具有增加外匯收入、擴大對外交流、促進自身發展、傳播國家形象的多重功能。目前我國入境旅遊的總量雖然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外國遊客的比重偏低,入境旅遊市場的國際化程度不高。與時俱進,加強對外國旅遊市場的推廣,創新營銷體制與方式,更加細緻地研究國際旅遊市場,著力鞏固日韓、俄羅斯、東南亞、西歐和北美、大洋洲等重點市場;加快開發東歐、南亞、中東、中亞等新興市場;積極培育南美、非洲等潛在市場;推行國家旅遊形象戰略,把外國入境旅遊市場提升到更高的水平,應是「十二五」時期發展入境旅遊的重中之重。 8. 旅遊外匯收入—— 2010年為458億美元,2015年達到58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5%。 【解讀】 30多年中,我國的入境旅遊收入的增長趨勢與入境旅遊者人數的增長趨勢大體相似,但收入的增長幅度總體上略高於人數的增長幅度,說明入境旅遊者的花費呈逐步提高之勢。如果考慮人民幣升值和通貨膨脹因素,入境旅遊者的人均花費提高的幅度實際上並不大。我國入境旅遊者消費低於美國、德國接待的入境旅遊者消費水平,2009年,國際旅遊者在美國人均旅遊消費1711.2美元,在德國人均旅遊消費1432.8美元。 我國旅遊外匯收入的國際排名與入境過夜旅遊者人數的國際排名變化基本同步。1980年為34名,1990年為第25名,1995年為第10名,2000年為第7名「,2005年為第6名,2009年為第5名。與入境過夜旅遊者人數的國際排名相比,旅遊外匯收入的國際排名略低,表明我國接待的入境過夜旅遊者人均花費低於國際平均水平,在提高他們的人均天花費、延長其停留時間上仍需作很大的努力。 外國旅遊者的人均消費普遍高於港澳台入境旅遊者。以2010年為例,入境過夜旅遊者人均花費1229.24美元,其中外國人人均花費1464.68美元;入境過夜旅遊者人均花費1229.1美元,其中外國人人均花費1466.3美元,香港同胞人均花費550.10美元,澳門同胞人均花費395.96美元,台灣同胞人均花費1370.48美元。因此外國入境旅遊者的數量雖只佔入境旅遊者總數的1/3左右,但旅遊消費卻佔1/2以上。 今後增加旅遊外匯收入的重點在外國過夜旅遊者身上,主要是提高他們的人均天花費、延長其停留時間。 「十二五」期間,我國入境旅遊已進入平穩增長的成熟期。近十年來,旅遊外匯收入年均增長率雖有所下降,但每年的實際增加量卻是以往的若干倍以上。在發展基數不斷提高的情況下,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其實際含金量大幅提高。以旅遊外匯收入而言,每增長一個百分點,1980年外匯收入增加600萬美元,2000年外匯收入增加1.62億美元,2010年外匯收入則增加4.58億美元。 我國2006至2010年旅遊外匯收入從339億美元增長到458億美元,每年增長24億美元。「十二五」規劃提出預期從2010年的458億美元增長到2015年的580億美元,每年增長17億美元;旅遊外匯收入年均增長率5%,略高於世界旅行旅遊理事會預測2010至2020年國際旅遊消費年均增長4.4%的指標。這個指標較為穩健,完成它仍需作極大努力。 9. 出境旅遊人數—— 2010年為5739萬人次,2015年達到8800萬人次,年均增長率為9%。 【解讀】 出境旅遊人數從1993年的374萬人次、2001年的1213.6萬人次增長到2010年的5739萬人次,除個別年份外,年均增長率一直保持在兩位數以上。 近年來,出境旅遊者的數量已超過過夜入境旅遊者。其中因私出境遊客的增長速度遠高於因公出境旅遊,因私出境旅遊者的比例從1992年的38.2%,上升到2000年的45.1%、2010年的90.1%。出境旅遊正處於快速增長的培育期。 「十二五」期間,出境旅遊將成為國民消費的新熱點。國民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居民收入的加快增長,帶薪休假制度的逐步推廣,人民幣的升值趨勢,出境環境的改善,將強勁刺激出境旅遊消費,繼續以遠高於入境旅遊的速度快速增長。 「十一五」期間出境旅遊人數年均增長12.2%,從2006年的3452.36萬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5739.00萬人次,年均增長457萬人次。 「十二五」規劃提出,出境旅遊人數年均增長率10%,預期從2010年5739萬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8800萬人次,年均增長510萬人次。這個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應當看到,我國出境旅遊依然處於初步發展的階段。目前出境旅遊的總量雖然不小,已成亞洲第一客源國,2009年我國出境旅遊4765.63萬人次,僅次於德國(7260萬人次)和美國(6400萬人次),高於英國(5790萬人次)和法國(3170萬人次),相當於加拿大(2370萬人次、荷蘭(2350萬人次)、義大利(2240萬人次)和日本(1960萬人次)的1倍。 但是,如果以13.4億總人口為基數測算,5700多萬人次只相當於總人口的0.4%,遠低於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公民出境旅遊率。 「十二五」期間在繼續擴大出境旅遊規模的同時,要大力規範市場秩序,完善出境旅遊公共服務體系,提升出境旅遊品質,保障遊客安全與合法權益,推進出境旅遊規範化,發揮出境旅遊綜合帶動功能。 「十一五」期間,我國的出入境旅遊收支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外匯收支由順差轉為逆差。2009年我國出境旅遊支出437美億元,入境旅遊收入397億美元,開始呈赤字狀態,說明中國已從入境旅遊目的地轉變為入境旅遊目的地與出境旅遊客源地並重的旅遊大國。 「十二五」期間我國的旅遊逆差將繼續擴大。從國際經驗看,這種轉變是國家強盛、民眾富裕、旅遊走向成熟的表現。在我國外匯儲備多年居高不下、國際貿易連年盈餘的情況下,旅遊赤字有利減緩國際貿易摩擦,有利於化解外匯儲備過高的潛在風險,對外關係上有利於加強外交影響力、提高國家軟實力,有助於擴大國民視野、提高文化素質。 要更新多年形成的旅遊以賺取外匯為首要目的的觀念,重新審視出境旅遊方面不合時宜的政策及做法,以更廣闊的視野、更積極的態度、更開放的政策、更寬鬆的辦法發展出境旅遊,並通過發展出境旅遊帶動我國旅遊企業大步「走出去」。 10. 旅遊業新增就業人數——2010年旅遊業直接就業人數為1150萬人,2015年達到1450萬人,每年新增旅遊就業60萬人。 【解讀】 把「旅遊業新增就業人數」列入旅遊業五年發展規劃是從「十一五」時期開始的。國家旅遊業發展規劃增加這一指標,表明業界和社會對旅遊增加就業功能的重視,同時也說明人力資源開發對旅遊業的重要意義。 旅遊業作為服務經濟的組成部分,其重要特徵是在人的空間流動中人對人的直面服務。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宣傳推廣、招徠組織、景物講解等諸多環節可以藉助於高科技手段,但是旅遊服務的最終環節是人對人、面對面的服務與交流,這種服務本質上是思想與情感的交流,是旅遊者對異域風情與社會人文的體驗,任何科技手段代替不了人的服務。況且,任何先進科技手段在旅遊中的創新與應用也離不開人的素質、智慧與創造。 「十二五」期間,是我國加速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關鍵時期,每年有大量的農業人口轉向第二、第三產業,廣開就業渠道是社會穩定與發展的重要任務,旅遊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負有擴大社會就業的社會使命。 旅遊業是一個綜合性、複合型的產業。「旅遊業直接就業人數」是指招徠、接待和管理旅遊者、直接為遊客服務的就業人員,一般指旅遊管理機構、社會中介諮詢機構、旅遊景區、旅行社、飯店和為旅遊者提供客運、餐館、購物、娛樂和信息服務的人員。同時,還有更多的為旅遊服務提供物質與非物質支撐的企業、機構和組織的人員,屬於旅遊間接就業人員。 旅遊服務業越發達、成熟,其滲透和融合的經濟產業與社會部門越多,為旅遊服務提供物質與非物質支撐的部門、行業越多,旅遊業提供直接與間接就業人員就越多。 據世界旅行旅遊理事會發表的《全球旅行旅遊業研究報告》,「旅遊業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就業機會創造者」。該機構測算,旅遊業從2010年提供2.36億個就業崗位提高到2020年的3.03億個,佔全球就業總數的8.6%, 平均從12.3份工作中會有1份來自旅遊業; 2020年旅遊佔全球總就業崗位9.2%,每10.9份工作中就有1份是從旅遊業產生的。 旅遊就業具有涵蓋面寬、層次多、吸納量廣的持點,既需要為數眾多的各類基層服務人員,也需要具有多學科專業知識與技能的中高層管理與技術人員。旅遊業十分適合婦女、青年和大學生就業。鄉村旅遊與休閑農業的發展,為農民從事服務業開闢了就地就業的新渠道,也造就了一代講文明、有知識的亦農亦旅的新農民。少數民族地區旅遊業的發展,為民族地區開創了服務就業、旅遊富的新門路。 在增加旅遊業就業人員數量的同時,提高他們的素質是更加重要的課題。為此需要建立起由高等、中等學校和職業培訓中心組成的完整的旅遊教育基地,形成學歷教育、崗位資質教育和終身教育相結合的旅遊教育體系。全國要創建若干個世界著名的旅遊院校,各旅遊省市、特別是以建設旅遊強省強市為目標的地區,都要建立院校、企業與社會培訓相結合的旅遊教育基地。 【結束語】 近些年來,在世界經濟動蕩和旅遊增長遲緩的國際背景下,我國旅遊業逆勢而上,為國際旅遊界所公認。此時,我們更要保持清醒與警覺。世界旅遊重心向亞太地區轉移,亞太地區許多國家加大了旅遊開發,地區內的競爭更加激烈。日本實行「旅遊立國」方針,韓國政府大力倡導國民在國內度假,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加強了休閑娛樂度假產品開發,越南提出2010年建成亞洲旅遊大國,印度以「夢幻之國」為主題宣傳、計划到2020年建成四季皆宜的旅遊目的地。區域競爭更加嚴峻的形勢,對我國的入境旅遊既是機遇,更是挑戰。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五年發展綱要中提出的數量發展指標屬於導向性目標,不是行政指令性指標。旅遊業又是一個關聯度、敏感度極高的產業,一場天災人禍、政治或外交風波,都可能導致旅遊業跌宕起伏、波瀾迭起。特別是出入境旅遊的走勢更取決於外部環境的變化與國際關係的態勢,並非由我們自身所能左右。 全國旅遊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中確定的十大發展指標對各地區,特別是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確定各自的發展指標具有指導意義,各地應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地確定各自的增長速度與發展指標,切忌盲目攀比、層層加碼。 更重要的是,要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產業素質、提高社會經濟文化生態綜合效益上,切實從追求速度、總量和規模的粗放式發展,向速度與效益統一、數量與質量統一、經濟效益與社會文化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可持續發展方式轉變。 |
推薦閱讀:
※台媒:少了大陸遊客 台觀光業熬不過最冷寒冬|台灣|旅遊業|大陸遊客
※大象旅遊業背後,被損害的它們和他們
※2017全球旅遊業增速為4.6% 中國旅遊業增速居世界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