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文學常識知識點梳理
北師大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文學常識知識點梳理
內容預覽:現代文主要篇目: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均選自魯迅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現名意為:早晨的花到傍晚拾起來,意即回憶過去的事情。①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的主將。1918年5月,第一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南腔北調集》、《且介亭雜文》、《華蓋集續編》、《准風月談》等。1921年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傑出的作品之一,也是魯迅的代表作,小說主人公阿Q以其「精神勝利法」成為世界文學畫廊中的著名形象。「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先生一生的真實寫照。②《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一篇回憶性散文,通過對兒時及少年時在百草園玩樂及三味書屋讀書兩種不同的生活的回憶,表達了對充滿趣味的百草園由衷的喜愛,也含蓄的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阿長與<山海經>》通過回憶兒時與保姆長媽媽相處的情景,勾勒出一個善良、樸實而又迷信、愛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的長媽媽的形象,同時,通過記述長媽媽尋購併贈送自己慕求已久的繪圖本《山海經》,表達了對長媽媽的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③、《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里提到的《蕩寇志》是清朝俞萬春著的誣衊農民起義的小說;《西遊記》則是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創作的長篇神魔小說。《山海經》是戰國至西漢初年的作品,內容主要是我國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還保存了不少上古時代流傳下來的神話故事,如「黃帝戰蚩尤」、「精衛填海」、「夸父逐日」等。魯迅稱之為「古之巫書」。2、《雪地賀卡》、《靜默草原》的作者是我國當代著名的蒙古族作家鮑爾吉?原野,其散文睿智典雅、細膩寧靜,獨具特色。①《雪地賀卡》是一篇以敘事為主的散文,記敘了自己偶然發現一個孩子給雪人送的賀卡、以雪人口吻回復賀卡、為呵護孩子純真的心靈停止回復賀卡的經歷,表現了童心的美好純真和我精心呵護童心童趣的高尚情懷。②《靜默草原》是一篇以抒情為主的散文,以細膩的筆觸、層層推進的對比,抒發了草原之子對草原深沉的愛,抒發了自己因對草原深沉的情感而形成對生命富有哲理新的感悟:要像草原一樣有善忘(豁達坦然)的胸襟,要像草原一樣靜默,沉穩而不張揚。3、《背影》是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是朱自清。①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號實秋,江蘇揚州人,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代表作有詩和散文合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遊雜記》等。中學課本選取了他的散文《背影》、《綠》、《荷塘月色》等,毛澤東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高度讚頌他:「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②《背影》是回憶性散文之典範,記述了八年前自己和父親在浦口車站分別的情景,以「背影」為線索,將父親老境頹唐、心情憂鬱即對兒子的摯愛真切的流瀉於筆端,「背影」是父子依依惜別時父親留給兒子最深刻的印象,凝聚了父親對兒子深厚、真摯的愛,同時,表達了對自己少不更事、不懂得體貼、關愛父親的悔恨與歉疚,以及理解了父親之後的懷念與感動的複雜心情。4、《慈母情深》是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是梁曉聲。①梁曉聲,當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雪城》、《年輪》、《泯滅》,散文《九三斷想》、《丟失的香柚》等。《慈母情深》通過回憶兒時母親為「我」向警察討會被沒收的小人書以及不顧家庭貧困、熱心支持「我」買書、讀書(我向母親要錢買《青年近衛軍》)兩件事,表現了母親對子女無私的愛以及「我」對母親的敬愛之情。《青年近衛軍》是蘇聯作家法捷耶夫的長篇小說,描寫蘇聯衛國戰爭時期年輕一代進行反法西斯地下鬥爭的故事。5、《農夫和蛇》(兩則)體裁是寓言,選自古希臘《伊索寓言》。①《伊索寓言》是後人托伊索之名收集整理的希臘寓言故事,是後人根據拜占庭僧侶普拉努得斯搜集的寓言以及以後陸續發現的古希臘寓言傳抄本編訂的。所收錄大多是動物故事,如《狼和小羊》、《獅子與野驢》等用豺狼、獅子等兇惡的動物比喻專橫殘暴虐害弱小的權貴及統治者,反映了平民與奴隸備受壓迫的社會現實;《烏龜與兔》、《農夫和蛇》等總結人們的生活經驗,教人處世和做人的道理。伊索,古希臘寓言作家。被後人譽為「寓言之父」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寓言家,相傳伊索原來是奴隸,後來獲得自由,他善於講寓言故事,諷刺權貴,後來被德爾斐人殺害。②《農夫和蛇》(兩則)通過農夫的善良和蛇的殘忍、兇狠(第一則)以及農夫對蛇的態度(第二則)相互對比,告訴人們:惡人的本性不能改變,不能對惡人心存僥倖,深仇大恨是難以和解的。6、《漁夫的故事》(阿拉伯民間故事)選自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譚》,包括寓言、童話、冒險故事、名人軼事等,主要反映中古時期阿拉伯和亞洲一些國家的社會制度和風土人情。《漁夫的故事》通過敘述漁夫機智地戰勝魔鬼的故事,告訴我們:正義的力量一定能戰勝邪惡,對付兇惡的敵人,不能抱有幻想,不能心慈手軟,而要敢於鬥爭,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戰勝它。7、《貓的故事》(散文)講述了一隻冒著生命危險哺育自己的子女的故事,寫出了「我」為沒有查清事情真相就給貓妄加罪名、差點使小貓失去母親的自責與愧疚之情,表達了我對貓的母性及偉大母愛的崇敬與讚頌。文章多運用比喻、反問、對比等手法,莊重的文言詞語與接近口語的白話交錯運用,語言諧趣幽默。作者是梁實秋(1903-1987),原籍浙江杭州,生於北京,學名梁治華,字實秋,清華大學畢業,散文代表作品有《雅舍小品》,其語言流暢、詼諧、生動、風趣。8、《最後一片葉子》是一篇短篇小說(小小說),作者是美國傑出的短篇小說作家歐?亨利(1862-1910),他是美國現代短篇小說的創始人。曾被評論界譽為曼哈頓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出身於貧窮的醫生家庭,同情底層勞動人民,憎恨壓迫者,其作品以新穎的構思、詼諧的語言、懸念突變的手法表現了二十世紀初期的美國社會,被譽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書」。他常能在鞭笞資本主義社會的腐朽之餘,表現小人物被捉弄的悲劇效果,引出人們「含淚的微笑」(微笑背後飽含著辛酸的淚水),撫慰受創傷的小人物的心靈。其短篇小說常常在結尾時給人以出乎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的結局,被稱為「歐?亨利式的結尾」。代表作還有《警察和讚美詩》、《麥琪的禮物》等。他和法國的莫泊桑、俄國的契訶夫以短篇小說聞名於世。《最後一片葉子》這篇小說看似在講述女畫家喬安西不幸感染肺炎,生命垂危的故事,實則講述老藝術家貝爾曼用生命繪製傑作-最後一片葉子,點燃年輕畫家即將熄滅的生命之花、喚起了她活著的慾望與信心,挽救了一個年輕而幾近喪失求生慾望的生命,歌頌了藝術家之間相濡以沫的友誼,特別是老藝術家崇高的奉獻精神和捨己救人的高貴品質。9、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的童話《皇帝的新裝》以「新裝」為線索,以皇帝為中心人物,全文情節發展為「愛新裝-織新裝-看新裝-展新裝-揭穿假新裝」,塑造了昏庸無能、愛慕虛榮、荒廢朝政的皇帝,虛偽愚蠢、自欺欺人、溜須拍馬的大臣和官員,天真無邪、大膽率真、無私無畏的小孩等形象,以豐富的想像和極度的誇張表達了對封建統治階級的虛偽、愚蠢和自欺欺人的醜行無情的鞭笞和辛辣的諷刺。作者安徒生(1805-1875)全名漢斯?克里斯坦?安徒生,19世紀丹麥文學巨匠,世界著名童話作家,生於窮苦的鞋匠家庭,其代表作品有:《賣火柴的小女孩》《醜小鴨》《海的女兒》。其作品多揭露當時社會的黑暗和金錢支配一切的罪惡,諷刺統治階級的專橫愚昧,反映貧富之間的懸殊,同情下層人民的苦難。作品想像豐富,情節生動,語言樸素。三、比較探究部分:1、《揀麥穗》以一種舒緩從容而略帶傷感的筆調描述一個憨知、純樸的女孩追逐美好的人和事的故事,是對人性美、對人與人之間純真感情的讚頌。張潔1937年生於北京,原籍遼寧,當代女作家。著有《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等。其中《沉重的翅膀》獲得第二屆茅盾文學獎。她的作品以「人」和「愛」為創作主題,常在文壇中引起爭論。她的作品以濃烈的感情筆觸探索人的心靈世界,細膩深摯,優雅醇美。作者在以童年生活為主的「大雁系列」中,描述了一個憨知、純樸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與事的故事,《揀麥穗》就是其中的一篇。2、《童年絮味》舒婷,原名龔佩瑜,1952年出生於福建石碼鎮,朦朧詩派的代表作家之一。1969年下鄉插隊,1972年返城當工人。1979年開始發表詩歌作品。1980年到福建省文聯工作,從事專業寫作。主要著作有詩集《雙桅船》、《會唱歌的鳶尾花》、《始祖鳥》,散文集《心煙》等。3、《秋頌》詩人從可見的秋實,可感的秋風,一直寫到可聞的秋色,以色彩明麗的筆調、活生生的形象,描繪出秋給大自然,給人類帶來的美好景象,讚頌秋季的溫暖和豐碩。作者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約翰?濟慈(1795-1821),濟慈詩才橫溢,與雪萊、拜倫齊名。他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兒,生活貧困,做過醫生助理。自幼喜愛文學。1816年發表處女作《哦,孤獨》。1817年出版第一部詩集《詩歌》,其中有名篇《蟈蟈與蛐蛐》,從此嶄露頭角。逝世時年僅25歲,可是他遺下的詩篇一直譽滿人間,被認為完美地體現了西方浪漫主義詩歌的特色,並被推崇為歐洲浪漫主義運動的傑出代表。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詩篇,如頌詩中的《夜鶯頌》《希臘古瓮頌》《秋頌》《憂鬱頌》,十四行詩《白天逝去了》等。詩人25歲宏才初展時,就不幸與世長辭。他留下的墓志銘是:「這裡安息著一個把名字寫在水上的人。」4、《落葉》採用托物言志的抒情手法,借法桐樹葉的凋落與新生,揭示出這樣的道理:無論在任何處境中,對生活要始終充滿希望。為了理想而不斷追求,不斷拼搏。賈平凹(讀wā)(1952~)當代作家,原名賈平娃。陝西丹鳳人。著有小說集《山地筆》、《野火集》、《商州散記》、《臘月?正月》等,長篇小說《商州》、《廢都》、《白夜》,自傳體長篇《我是農民》等。《臘月?正月》獲中國作協第3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滿月》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1988年獲美國飛馬文學獎。1997年獲法國女評外國文學獎。賈平凹小說描寫新時期西北農村,特別是改革開放後的變革,視野開闊,具有豐富的當代中國社會文化心理內蘊,富於地域風土特色,格調清新雋永,簡明自然。5、小小說《父母的心》作者是日本現、當代小說家川端康成。他出生在大阪。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國》、《古都》等。196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父母的心》敘述了在一艘輪船上發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對窮夫妻最終拒絕優越的條件,不願把自己任何一個孩子給富人領養的故事,表現了天下父母與自己的子女骨肉相連的濃濃情愫。告訴我們:在親情的世界裡,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忽略了哪一個或哪一個受到了傷害,父母都會心疼,這疼,正是最親最愛的骨肉之情。6、《我們是怎樣過母親節的》作者是加拿大著名的幽默作家裡柯克,小說表現了母親甘願付出、不圖享受和回報的無私和偉大精神,以及母親以犧牲為樂、以家人的歡樂為歡樂的偉大品質,諷刺了名義上是為母親過節、卻不肯犧牲自己的利益,只知自私享受的家人。7、《金色花》(散文詩)作者是印度作家泰戈爾。①泰戈爾(1861-1941)印度作家、詩人、社會活動家。一生創作豐富,詩集有《吉檀迦利》、《園丁集》、《新月集》、《飛鳥集》等。所做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為印度國歌。其創作對印度文學影響巨大,曾獲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印度是一個以佛教為國教的國度,在泰戈爾的散文詩里處處可以感到富有宗教意義的愛--最高尚、最純潔的愛。散文詩《金色花》是《新月集》中的代表作,以「金色花」比喻一個活潑、可愛的兒童,與母親「捉迷藏」嬉戲,表達了母子之間的深情,表現了人類天性的美好與聖潔。②1924年泰戈爾曾訪華,中國詩人徐志摩應邀專門寫作散文《泰山日出》,回憶自己泰山觀日出見到的奇異景象,以及當時詩情洋溢的浪漫心情。同時以「泰山日出」來隱喻泰戈爾在文學創作上的巨大成就和即將來華訪問的情況,表達中國詩人對泰戈爾的敬仰和崇拜之情。③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現代詩人,是新月詩派的代表詩人。主要作品為詩集《志摩的詩》、《猛虎集》,散文集《落葉》、《巴黎的鱗爪》等,著名篇目有《再別康橋》、《在病中》、《沙揚娜拉》、《偶然》等。8、《農夫和蛇》(寓言詩)以虛偽而狡猾的毒蛇企圖喬裝打扮騙取人們的信任,以消除人們的防範,從而達到更容易害人的目的,指代現實生活中那些失去人們的信任而又故意偽裝討好人們的人,其本質是兇狠狡猾的,人們最終會識破詭計,看透他們的本質,消滅他們。作者是克雷洛夫(1769--1844),全名伊萬?安德烈耶維奇?克雷洛夫,俄國傑出寓言作家,世界三大寓言家之一(其他兩位是古希臘的伊索和法國的拉封丹)。其寓言有著極強的人民性和現實性。普希金稱他是「真正的人民詩人」。克雷洛夫早期的寓言有《農夫和蛇》、《狼和小羊》、《烏鴉與狐狸》、《狐狸和葡萄》等等。9、《盜草》(戲劇-京劇)是田漢編寫的京劇《白蛇傳》第七場,白素貞(即白蛇)因在重陽節喝許仙帶回的雄黃酒現出原形,丈夫許仙看到被嚇死,白素貞為救丈夫冒著生命危險去仙山盜取靈芝草的經過,讚揚了白素貞善良的心地,歌頌了純潔的愛情,展示了人性之美。作者是田漢(1898-1968)湖南長沙人,現代劇作家,1934年為電影《風雲兒女》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後被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聶耳作曲)作詞。《白蛇傳》是我國著名的民間故事之一,講述書生許仙偶然救了一條白蛇,白蛇為報恩幻化做人-白素貞(白娘娘),和許仙相會相戀相愛,金山寺長老法海發現欲除蛇妖,便從中作梗,使二人歷經重重磨難,最終一家團聚的故事。10、《天鵝的故事》(章廷樺)通過老獵人斯傑潘講述打獵時的發現的兩個令人感動的場面:一是在暴風雪嚴寒的冬天,雌天鵝因受傷無法南飛,雄天鵝不離不棄,與雌天鵝相依相守,並用雙翼守護著受傷的雌天鵝直至雙雙凍死,獵人被感動,將其製成標本作為永久的紀念;另一個是在一隻老天鵝行動的感召下,一群天鵝為生存,用自己的身軀破冰的神奇壯觀場面,體現了天鵝那樣高貴的動物在遇到困難時的團結一致以及頑強與困難作鬥爭的勇氣,高度讚揚了天鵝為了愛情忠貞不渝和為了生存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同時也讚揚了老人珍惜生靈、尊重生命的美德。(貝加爾湖位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南部,是全世界最深也是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我國古稱「北海」,漢代蘇武牧羊即在此地)11、《滿腔的熱血已沸騰》選自當代作家周梅森的長篇小說《中國製造》,小說通過對田立業等人在洪水到來的危難時刻,不顧生死轉移群眾的故事,塑造了做事果斷幹練、大膽面對挑戰,勇於負責、善於洞察情況的田立業,做事猶豫、膽小怕事、做事莽撞不顧後果的胡早秋等形象,讚頌了人民公僕田立業為了人民群眾的利益而犧牲自己寶貴生命的可貴精神、也讚揚了周久義等人為了保護集體財產而勇敢同洪水作鬥爭的可貴精神,他們的熱血已沸騰,同時也鞭撻以胡早秋等為代表的脫離實際、官僚主義等不良作風。12、《小地主》選自當代作家周曉楓的散文集《斑紋》,敘述了「我」救助了一隻離開母親而走失的雛鳥(灰喜鵲),並不顧麻煩照顧它,結果小鳥不辭而別的經過。表現了「我」對這弱小者的深切同情和關愛,體現了對生命的珍愛與尊重,同時也對那些肆意破壞自然、造成動物對人類毫無信任感的人進行了間接批判,寄寓了作者熱愛小動物、熱愛大自然的情懷。13、《「諾曼底」號遇難記》(小說)敘述了「諾曼底」號輪船的船長哈爾威在一次猝不及防的海難面前,果敢沉著,冷靜指揮,忘我救人,忠於職守,在所有人獲救後,以堅定剛強的意志和對輪船對大海寧死不渝的愛面對死亡的故事,讚頌了忠於職守、捨己救人、保護弱者、履行做人之道的英雄。雨果(l802~1885)是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作品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反對暴力、以愛制惡。代表作是:《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等長篇小說。14、諷刺小說《黑信》以「黑信」為線索,基本情節是「接黑信-看黑信-研究處理黑信-公布黑信」,諷刺了國王及統治階級的愚蠢可笑,揭示了當時社會的虛偽與媚俗的世風。作為一個民族解放意識非常強烈的作家,這篇小說將矛頭直接指向民族敵人--統治與奴役捷克的德國,就像我們30年代的作家幾乎一致把矛頭指向日本帝國主義一樣。哈謝克是捷克近代著名作家,有「捷克散文之夫」之稱,他最著名的著作是長篇小說《好兵帥克》。他一生浪漫不羈,是一個唐。吉訶德式的人物,單槍匹馬向資產階級社會挑戰,他一生寫了上千篇短篇小說,還寫過劇本,作品十多分,大多是諷刺小說。15、雜文《我若為王》緊緊圍繞「我若為王」的論題,採用「虛構幻想式」的寫法,通過設想了「我若為王」後的種種情景,有力地抨擊了由封建王權意識所滋生的國民的奴隸性,號召人們滅絕奴性,爭做「真的人們」(自由、民主的國民),表達了作者對為王者的蔑視和嘲諷以及對為奴者的憎恨與鄙視。作者是現代雜文家、學者聶紺弩(1903---1986),是中國現代雜文史上繼魯迅、瞿秋白之後,在雜文創作上成績卓越,影響很大的雜文大家。有人稱他的雜文是「有力的響箭,常常射中敵人的鼻樑」。
推薦閱讀:
※北師大教授:父母愛孩子愛到焦慮,孩子為什麼不買賬?
※北師大:陳玲博士同等學力證無法核查,北大:確曾為訪問學者
※二年級上冊北師大版15.1《賀年卡》講解
※王財貴2001北師大講演稿繁體版 列印
※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7.2《古詩兩首》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