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泉州地區胭脂磚的傳統製作方法

原文地址:泉州地區胭脂磚的傳統製作方法作者:手繪的體貼[摘要]本文通過對泉州地區建築材料之一胭脂磚的傳統製作方法進行介紹,以期讓讀者了解泉州地區古老的手工工藝,並試圖通過對該工藝的研究,尋找泉州地區形成其特殊紅磚文化的原因。關鍵詞:泉州地區 胭脂磚 傳統製作方法磚作為建築用材由來已久。它開始是出現在墓室中,後來逐漸作為建築材料使用。公元前6世紀的詩《防有鵲巢》寫到「中唐有甓」,意思是中庭的走道(古稱唐)用磚(古稱甓)鋪成,這說明至晚在春秋後期磚已應用於奴隸主貴族的重要建築中,但使用的範圍不廣,只是到了明清時期隨著制磚質量和加工技術的提高,才作為民用建築材料得以推廣。泉州地區傳統建築使用的胭脂磚,也是在這個時候大量普及的。明萬曆年間,晉江縣溝頭、新亭等地燒制的建築粘土磚已負盛名,當時手工制坯,土窯焙燒,家庭作坊生產方式,世代沿襲。直至今天,由於燒結粘土磚大量破壞耕地,已被明令禁用。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新型建築材料的出現,使得胭脂磚漸漸淡出歷史的舞台。與此相對應的恰恰是傳統工藝的消失,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本文正是想通過對胭脂磚的傳統製作工藝的研究,探討泉州地區為何能夠形成其獨特「紅磚文化」的原因——即該傳統工藝的適用性和可推廣性。同時,通過對該工藝的介紹,至少能給研究者提供一些最原始的材料。因為在目前建築理論領域,對閩南民居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對其整體建築風格、歷史沿革、文化意識和審美心理等方面的研究上,對紅磚的研究,更多的也只是介紹其砌築方法和砌築技術上,對它的加工製作方法的介紹較少。正是基於這個原因,本文才選擇胭脂磚的傳統加工工藝進行介紹,試圖尋找在文化和審美等的背後是否有更深層的原因,促成了泉州地區「一片紅」的特殊景象。泉州地區所用的磚,和瓦統稱為「紅料」,是泉州民居的一大基本用材。胭脂磚,又稱「燕炙磚」或「雁只磚」。其在焙燒過程中,粘土裡所含的鐵元素被充分氧化成Fe?,因此,成品的外觀呈現出鮮亮的紅色,加之堆碼燒制時表面自然形成的紋理,故此得名。《泉州民居》中按規格和用途將其分為:見圖表1鄉土名稱規格(公分)用 途福辦(五花頭)5*12*24多用於牆體、牆角柱的砌築太興3*10.5*20、5*12*24封牆倒層牽線邊框築人字形中興2*11*20倒層牽線邊框做萬字體時興2*11*20砌牆堵框與造灶牽線倒層火佃3*10*22卧砌堵框造門檻下油麵2*20*12封山牆歸尾做人字體顏只2*20*12倒層牽線闊六2*20*12封牆面俗稱封砶尺二2.5*20*32鋪地面磚做人字形或工字形六角尺六3.5*45*45較大廳堂內鋪地面做人字形六角尺四3*30*30廳堂地面磚四角尺六3.5*45*45鋪廳與宮廟地面磚油砶2.5*18*27房內地面磚及封牆厚仔1*24*24厝角沿邊檐口底層磚小六角3*20*20人牆堵、鋪地面粗磚(一片紅)5*12*24倒砌間牆瓦片(厝瓦)1*26*28厝蓋主要用才砌於平瓦上油兩子1*15*24放於桷枝之間,又稱望磚瓦蟲(筒瓦)1*10*22砌壓於厝瓦上,可做腳踏步掩目(花檔頭)1*10*22厝檐筒瓦尾端垂珠1*26*28厝檐笑瓦行尾作滴水小游2*10*13造灶排煙道撲竹3*12*24用於牆和灶的出檐粗譬(火頭磚)6*18*24次外牆用磚釉面磚2*16*21外牆磚花頭磚4*12*24牆體倒層青磚4*12*22山區民居砌牆與角柱黑瓦0.5*24*26山區民居多採用做厝頂瓦筆者走訪了泉州不同地區制磚的師傅和砌房的工匠,通過整理和歸納,結合各種地區的通俗叫法,按照其加工的方法和用途,重新制定了一個表格,如下:磚窯焙燒需加工釉面福辦(五花頭)5*12*24備註:太興3*10.5*20中興2*11*20時興2*11*20火佃3*10*22油麵2*20*12顏只2*20*12闊六2*20*12尺二2.5*20*32六角尺六3.5*45*45六角尺四3*30*30四角尺六3.5*45*45油砶3*30*30小六角3*20*20小游2*10*13撲竹3*12*24不需加工釉面厚仔1*24*24粗磚(一片紅)5*12*24瓦片(厝瓦)1*26*28油兩子1*15*24粗譬(火頭磚)6*18*24瓦窯焙燒瓦蟲(筒瓦)1×10×22掩目(花檔頭)1×10×22垂珠1×26×28黑瓦0.5×24×24制坯的方法是比較傳統原始的,古往今來變化不大,且全國各個地區的區別也不是太明顯。《天工開物》中曾記載:「汲水滋土,人逐數牛錯趾踏成稠泥,然後填滿於木框之中,鐵線弓戛平其面而成坯形」(如圖)。泉州地區的工匠們在繼承傳統技術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做法,現就對其實際製作過程進行一下詳細介紹:紅磚的原料:無砂黃黏土(殘積黏性土),因其顆粒小、雜質少、可塑性好、粘性強,成為制磚的首選。原料的採集:首先,去掉採集區表層的的耕積土(雜土)1.2米左右。該土層作為耕作用土,所含雜質較多,不適合作為制磚的原料,因此先將其挖掉並堆積在一旁。接著,就可以對制磚所需原料進行採挖了。第二層土土層厚度一般在1~3米不等,按其質地不同又可以分為上層土、中層土和底層土。上層土土質較密實,燒制出來的磚塊體積比較小,抗壓強度較高;底層土較為疏鬆,燒制出來的磚塊體積較大,但是抗壓強度較差;中層土是比較理想的原料,密實度和收縮量都適合。而為了節省原料和保護耕地,往往是三種不同的土摻和在一起使用,所以,為了能夠保證所得產品的質量,原料中三種土的比例一定要適當。等到一個區域的原料土採集完以後,工人往往會對該片土地進行平整,並把原來堆積在一旁的耕作土再次回填到地里,以便於以後能夠繼續耕作。雖然該片土地在進行整理後能夠作為農田繼續使用,但其在水土保持等方面卻是遠遠不及未開挖的土地。這也反映了農耕社會中,作為農民命根的土地的重要性,即使在不得不對其進行開採破壞的情況下,勞動人民仍然會想盡辦法來保護它——即便是一種無奈的選擇。這種做法對於今天仍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原料的加工:開挖過的土由挑土的工人用畚箕挑到已經事先挖好的土堀(土坑)內。按當時的計量,每堀土在90~100擔左右。而後,加水直至淹沒土的表面,每堀約需40~60桶水(水過多土太軟,過少則太硬難以踩踏)。浸泡一夜(約12小時)後,負責踏土這道工序的工人首先要把堀內的土翻鬆、砸碎,接著牽水牛踩踏。經過一定時間踩踏後,直至坑內的土呈粘性、細嫩無大塊狀物,方可進行堆砌,加蓋。磚坯的加工:製作磚坯的工人一般按以下的步驟進行加工:1在各種磚的模具上薄薄的撒上一層粗糠灰,用來隔離模具和土坯,否則未乾的磚坯附於磚斗(模具)上,不易出斗。2用弓子從堆砌好的大土坯上割取適量的土坯3將土坯砸向平置的磚斗(模具)上,而後把土坯連同磚斗一起震敲(體積較大的則用腳踩),使土充分填滿磚斗的各個角落4用弓子(鐵線弓)把磚斗外多餘的土坯割去,並用刮片把表面輕輕刮平5取出成型後的磚坯(磚斗的規格和外型見照片)製作出來的磚坯,四面要平整,邊角要豐滿,才能保證質量。因此一個熟練的工人,一天也只能製作1000來塊的磚坯。隨後,把磚坯置於埕上曝晒到用手捏其表面不會出現坑洞為止,就可以搬到工棚里晾起來(其濕度才能合適)。加工細(釉)面:加工釉面的工人把制坯工人所製作的磚坯搬到大椅上,排放整齊,用大槌端平。然後用毛竹片刮掉磚坯表面上的粗糠灰。接著,用原來的黏土加工作成泥漿,用刮子數次推磨成細(釉)面。(這道工序各個地區略有不同,晉江等靠海的地區,往往使用海泥進行釉面加工。儘管這樣做燒制出來的磚更為鮮艷奪目,但經過長時間的風雨的侵蝕,表面反而因為材料的不同而容易剝落。)再用竹片除去多餘泥漿,然後把磚坯一塊塊地拉開,用押匙(如圖)把每塊磚坯的四周端平,再用大棰(如圖)把細面端平。最後,把磚坯疊成每幢10塊或20塊(按磚坯的品種不同而定),排成行,晾乾,方可入窯。裝窯及燒製成磚:並非所有的「紅料」都用同一種的窯來焙燒,窯可以分為磚窯和瓦窯:磚窯為圓頂,而瓦窯則是平頂的,這是因為瓦和青磚一樣,在成末期到封窯冷卻階段,需要在頂部加水,使水往窯室緩緩滲透而迅速冷卻(窨水,這項工藝在宋代稱作「窯水」(見《營造法式》),明代稱「濟水」(見《天工開物》),到近代稱「飲窯」。),因此,其頂部往往作成圓形水池狀。窯的高度為4-5米,直徑也在8-10米。窯身外部用青石等砌成,內部為廢棄的磚,中間填土夯實。《中國古代建築技術史》按火焰在燒制過程中的不同走向將其分類,有直焰窯、橫焰窯和倒煙窯三種。泉州地區燒制紅磚的窯應該屬於倒煙窯。(如圖)裝窯:此工序需1-2名技工,數名的搬運工。技工根據裝坯的位置,要求搬運工搬來所需的磚坯。因為窯室的各個部位溫度不均勻,即使是同樣的磚坯,燒制出來的成品也會不一樣。窯的尾部溫度較高,燒出來的磚往往會過火,顏色較為暗淡,偏黑,因此在該處往往放置連太的磚坯(連太用來壓屋頂的規舵、瘠尾,平時看不見,所以對外觀的要求較低)。而窯中心的溫度一般在1200度左右,燒制出來的磚顏色偏紅,比較美觀,強度合適,所以把柱仔、連佃、顏只、油(流)面裝在此處。大鋪裝在窯室的兩邊,窯室的最前面裝的是雙腳(俗稱火口磚),窯室的最底層則鋪上一層的大腳,一列一列的大腳之間留出約10公分寬的一條通道,既作為火路又兼作通風之用。各種磚由於規格和用途不一樣,其裝窯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如油(流)面每四塊一組,平放著裝起來(如圖),這樣子就可以保證燒出來的釉面光滑細膩,不會有草灰等附著在表面。六角大鋪之類的疊成一幢一幢豎起來放。而其他品種的磚,諸如福辦,聯太也是立起來裝的,還要擺成如圖所示的樣子,俗稱「放花子」。同樣每四塊磚一組,每組之間也要留出大約一指寬的火路來,這樣子排成一行一行之後,每行之間還要用磚釘作為聯結,加強其整體性(如圖)。裝窯的時候先從窯室的後部裝起,然後用退台式裝法,由後到前,直至裝滿為止,並在前面留出窯井,作為燒火之用。由於窯的體積大小不一,磚坯的大小各異,因此,如果單從數量上計算,一個窯室大約可以容納7萬塊到10萬塊左右的磚坯。焙燒:宋代時候稱焙燒為「燒變」。當時焙燒的燃料是艾草,泉州地區一般採用的是馬尾松的秋尾,其中也夾雜一些雜草,有時也用木柴,但其代價太昂貴,到後來也發展到用煤塊等。一般燒制一窯的磚需耗去400擔左右的柴草。焙燒開始時用中火堆磚坯進行烘乾,3-4晝夜以後,窯內磚坯的水分基本蒸發了,就改用大火。燒大火時四個工人,分成兩班,日夜輪流,要燒5-6天才能停火。由於沒有測量溫度的儀器,磚焙燒時是通過觀察火焰的顏色來決定停火與否。開始焙燒時整個磚窯內的火焰都是紅色的,然後變成白色,接著變成青白色,最後變成柑紅色時,火候已到,就可以停火了。此時就該進行封窯。封窯過後2-3天,才把磚窯的後窗打開,撥火散氣。待其冷卻後就可以出窯了。這樣燒制出來的紅磚,抗壓強度不小於7.5-10MPa,與青磚相比,並無質量上的差別,因為燒結普通磚的技術性質主要取決於原料成分和生產工藝,特別是焙燒溫度的正確控制。但是泉州地處亞熱帶,氣候炎熱,紅磚吸收太陽輻射的熱量大,用紅磚作為牆體的表面材料,會使牆體表面溫度高,耐氣候性方面不如青磚。而泉州地區恰恰選擇了紅磚,必然會有其原因——一方面,從生產和焙燒的角度來看,生產青磚遠不及紅磚那麼容易。這是因為,大批量的生產青磚在進行窨水這道工序時,不容易得到深淺一致的成品,而產生各種各樣的「花臉磚」。焙燒紅磚則可以,且焙燒的工序相對簡單,免去了熗窯等工序。另一方面,用一個土窯焙燒紅磚,如果連續不停地作業,按每窯磚25天的周期來算,一年可以生產10窯左右的紅磚。而青磚由於其焙燒工序複雜,焙燒周期就更長,不能大批量生產。泉州地區燒制出來的紅磚,還有另外一個特點:成品磚剛出窯時呈現出來的是鵝蘭米色(紅偏紫顏色較暗),經過多年的風霜雨露的侵蝕,反而會出現「返紅」的現象,顏色倍加絢麗,這也是泉州人民為什麼選擇紅磚的緣由吧。加之泉州傳統文化對「紅色」這一象徵吉祥和喜慶的顏色的偏好,這也就不難理解緣何該地區會被學者們定義為「紅磚文化區」了。
推薦閱讀:

從傳統到現代—京津畫派的百年榮耀
中醫傳統的飲食原則 (健康養生)
傳統釣法釣滑魚的技巧,還在釣來釣去就是不上鉤嗎,來學習下吧!
中國傳統文化是怎樣起源和發展的?
世界讀書日,VR將如何顛覆傳統的閱讀方式?

TAG:傳統 | 方法 | 地區 | 轉載 | 泉州 | 胭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