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旅行家帶你週遊世界
▼
飛行,是屬於鳥類的奇蹟。即便發明了飛機,人們仍然不由自主地艷羨鳥兒自由的翅膀。有那麼一些鳥兒——候鳥,它們是永遠的旅行家,從我們的上空掠過,即便稍事停留,不久又杳無影蹤。它們從哪裡來?要飛到哪裡去?它們靠什麼來支持生命的旅途?
國際旅行家
說到旅行的耐力和持久力,斑尾塍鷸絕對是候鳥中當之無愧的頂級國際旅行家。它能夠連續飛行11000多公里,跨越太平洋,不停不吃不喝達八天之久。
斑尾塍鷸是一種棲息於濱海灘涂濕地的鴴鷸類涉禽,嘴略向上翹,以雙殼類、甲殼類、昆蟲和植物種子等為食。斑尾塍鷸主要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越冬,春季向北遷徙,到達俄羅斯西伯利亞和美國阿拉斯加的苔原地帶繁殖,秋季再返回澳洲,年復一年,不知疲倦地往返於南北半球之間。
外觀描述
斑尾塍鷸在鴴鷸類中也算是大個子了,體長37至41厘米,雌性比雄性略大,喙很長且略上翹,喙部前端黑色,逐漸過渡為基部的肉粉色,尾部有黑白相間的橫斑。非繁殖期羽色黯淡。頭頂和上體灰褐色,眉紋白色,有一道不太明顯的黑色過眼紋,頸部和胸部灰色,具黑色細縱紋,下體白色,飛行時可看到翅膀下明顯的斑紋。而到了繁殖期,就逐漸換上了深栗色的夏裝,顯得靚麗多了。
中國分布
中國是斑尾塍鷸國際旅行的必經之地,常見於中國東部的濱海濕地潮間帶灘涂、河口、鹽田和沼澤等地。每年4至5月、9至11月間的遷徙季節,北到鴨綠江口,南至上海,都可以觀察到斑尾塍鷸的身影。
E7的故事
「E7」是一隻雌性斑尾塍鷸的編號。2007年2月6日,科研人員在南半球紐西蘭的米蘭達港,一隻雌性斑尾塍鷸的皮下植入一個小型衛星跟蹤裝置,編號E7。
3月17日早8時,E7開始了它的遷徙之路,經過7天13小時(181小時)穿越太平洋的不間斷飛行,於3月24日17點降落在我國丹東鴨綠江口,全程10219公里,平均飛行速度為56.5公里/小時。
E7在鴨綠江口停留補充給養,於37天後的5月1日早6時,向東北方向開始了下一段的遷徙。它合理利用風向飛越了阿留申群島,經過了6459公里的飛行,在阿拉斯加半島的尼爾森礁湖著陸。經過海登港,又於5月12日在育空三角洲做短暫停留,終於到達了它此行目的地——瑪瑙克奈克河畔的繁殖地。E7從5月15日到7月17日期間,都棲息在瑪瑙克奈克河畔。
7月18日, E7飛行155公里到達位於育空三角洲東南岸的卡斯科奎姆灘,那裡是斑尾塍鷸遷徙的一個重要補給點。8月29日當地時間上午10時(紐西蘭時間8月30日早6時),它開始飛越太平洋向越冬地遷徙。穿過了夏威夷群島和斐濟群島,最終在9月7日返回到紐西蘭的越冬地,整個過程經過了8天12個小時(204個小時)11570公里的不間斷飛行。加上春季去往繁殖地的形成,整個遷徙總距離為29181公里。
E7和它的同類夥伴們就這樣一年年地遷徙,每一次完整的遷徙都必須飛行近3萬公里,也就是說,在它們15至20年的生命當中,飛行的總距離將大大超過從地球到月球的距離——38.4萬公里!
斑尾塍鷸說:「我最愛泥」
斑尾塍鷸的拉丁名,直譯為「拉普蘭地區渾身是泥的鷸」,濱海潮間帶泥質灘涂濕地上的海鮮是斑尾塍鷸的最愛,小魚、蟹、蝦、沙蠶、貝類、蠕蟲等都是它們的盤中餐。這些食物富含蛋白,對於經過長時間長距離遷徙的斑尾塍鷸來說,這是快速積累營養為接下來的長途飛行和繁殖做準備的最佳選擇。
中國擁有豐富的潮間帶泥質灘涂濕地資源,泥灘中生長著包括腔腸動物、軟體動物、藻類、魚類等類群在內的生物586種,其中渤海潮間帶平均生物量高達268.3g/m3,黃海潮間帶為198.5g/m3。這些濱海濕地,尤其是泥質潮間帶灘涂濕地為候鳥的生存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棲息條件。
在春季遷徙中,當斑尾塍鷸從南半球飛到中國黃海地區潮間帶灘涂的時候,體重已經下降了近一半,然而距離它們的繁殖地還有差不多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路程,此時它們會在灘涂上尋找營養豐富的生物,快速地補充營養,幾天下來就能恢復大部分體重,這樣才能為接下來的長途飛行和繁殖作好充分的準備。
覓食時,斑尾塍鷸將長長的喙插入軟泥中搜尋美食,有時候會一併連腦袋都插入泥中,十分賣力,有時還會出現以喙為軸,原地打轉的現象,十分有趣!一抬頭一頭泥,但想要獲得一頓美食,還能顧什麼形象呢!
實際上,斑尾塍鷸還是一個講究的吃貨。與小型鴴鷸類相比,斑尾塍鷸對能量的需求量更高,它們一定要吃高營養且體積較大的食物,這樣才能快速有效地獲取營養,為即將到來的遷徙或繁殖積累足夠的能量。
飛行中如何休息
雖然還不確定,但科學家們猜測,它們也許可以讓兩個大腦半球輪流休息。只用半個腦子控制,還能不停振翅且不迷路,簡直就像自動駕駛儀一樣,實在真夠威猛。這些專業旅行家個個都是看天象辨方向的高手,白天它們通過陽光來定向,夜間則通過辨識星光來定向,無論是在北半球還是在南半球,它們對天空的變化了如指掌。另外,它們懂得在高空中選擇在順風的大氣層中飛行來增加飛行效率,這就是它們長途旅行的秘訣。
即便有這樣優越的身體素質,上萬公里的長距離連續飛行也仍然是辛苦的旅行。等它們到了目的地,多出來的這一半體重基本上都消耗殆盡了,途中也免不了會有同伴撐不下去而葬身魚腹。
一切都是為了延續生命
每年夏天,一代又一代的斑尾塍鷸萬里迢迢來到阿拉斯加開闊的苔原低地,一路的風雨,一切的艱辛都只為了這一刻:繁殖。
斑尾塍鷸的巢較簡陋,通常建造在苔原草叢間,十分隱蔽,形呈淺杯狀,鋪雜草葉。斑尾塍鷸有時候會拉幫結夥地一起營巢來提高繁殖成功率,比如與好友中杓鷸混雜在一起,這樣大大提高了覓食和孵化的安全警覺水平。一般生4個蛋,孵化時間約3周。
小小的幼鳥一個月後便生長完全,並學會覓食和飛行,開始獨立生活。它們的旅程也在生命的頭一年就開始了。它們同父母一樣,忙碌地尋找食物,一等吃飽喝足,時間合適,天氣適宜,便沿著祖輩傳下的飛行路線,即刻啟程。
遷徙並不孤單
每年春季,為了給即將到來的繁殖儲備能量,斑尾塍鷸會沿著東亞的海岸線一路北上,中國就在它們腳下掠過,沿著海岸帶有它們可以駐足的潮間帶灘涂濕地,能夠讓它們在需要的時候停下來補充能量。
這時候,斑尾塍鷸並不孤單,因為走這條路線的候鳥很多,而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和它們一樣都是依賴濱海潮間帶灘涂濕地的覓食者。在國外,人們把這些鳥統稱為shorebirds,也就是在海岸帶活動的鳥,而在中國,我們把它們統稱為鴴鷸類。
其中鴴類長得小巧玲瓏,擁有一雙大眼睛,通常靠敏銳的眼力和快速疾走來取食(這就是為什麼「鴴」字有個「行」字邊),而鷸類體型相對較大,擁有較長的嘴巴,除了靠眼力以外,它們還能通過把嘴巴探入泥中,通過嘴巴尖端感受器的觸覺來尋找食物。每一種鴴鷸類的嘴巴形狀、長短和捕食策略都有所不同,這令它們經常可以在一起聚餐而不至於搶了別人的食物。
每年都有約60種,總數超過500萬隻以上的鴴鷸類經過這條東亞的遷徙路線,這條遷徙路線稱為「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
遷徙在險途,候鳥何所依
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在中國境內的這段遷徙線路,對於候鳥來說,是一段險途。
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沿海區域更是經濟發展與人類活動的密集區域,越來越多的濱海潮間帶灘涂濕地遭到破壞,尤其是泥質灘涂,由於種種原因,更是受到威脅和破壞最嚴重的潮間帶灘涂濕地類型,對仰賴泥灘進行能量補給的遷徙鳥類造成了致命的生存威脅。
圍填海
20世紀50年代以來,我國已損失濱海濕地約219萬公頃,天然紅樹林面積減少約73% ,珊瑚礁約80%被破壞。濱海濕地的圍填海和改造利用,不僅使濱海濕地生物失去了棲息地,還直接影響到了沿岸漁業生產,同時導致沿岸生態環境惡化,海岸災害增多。
人工海堤:新的萬里長城
中國的海岸帶修建了大量連續的水泥質海堤,多數修建在高潮帶甚至中潮帶,使大片的潮間帶灘涂濕地消失或退化,導致潮間帶生物多樣性的降低,直接影響遷徙候鳥的食物來源與棲息空間。
過度圍墾養殖
中國水產養殖業的規模已超過整個亞洲的2/3。黃渤海的潮間帶,已有相當大的比例被人工圍墾養殖佔據。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養殖規模和單位水體的養殖密度不斷擴大,不合理的養殖方式使得海水流動變緩,輸入營養物質變多,水體自凈能力降低,污染加重,破壞了候鳥棲息地。
過度灘涂採集
灘涂採集貝類,除冬季外各季節均在持續進行,方式主要為機械采捕和手工采捕。其中對飼料用貝類,同時也是鴴鷸類候鳥食物的光滑河籃蛤等貝類的采捕為機械采捕,這種具有普遍性的密集持續的采捕方式,既破壞了灘涂濕地的生態系統平衡,也造成了人鳥爭食的矛盾,對遷徙候鳥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外來入侵種
互花米草我國濱海濕地最嚴重的外來入侵種。目前,互花米草是我國沿海潮灘分布面積最廣的鹽沼植被之一,從遼寧到福建沿海地區淤泥質潮灘上均有分布,對濱海濕地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尤其是水鳥的生存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非法盜獵
中國很多海岸帶及周邊區域,也包括很多內陸濕地,都存在非法捕鳥、撿蛋、毒殺等行為,是最為惡劣的人為威脅。2012年冬季,毒殺東方白鸛事件。2015年和2016年的繁殖季,津冀地區沒收的數百枚鳥蛋。2016年國慶,天津發現的萬米網海。這些現象並不是偶然出現,而是多數海岸帶甚至內陸濕地存在的普遍現象,直接威脅到候鳥的生存和繁衍。
(本文題圖選自《生生不息》)
▲
推薦閱讀:
※《週遊世界》阿拉伯風光
※如果慈禧週遊世界
※【週遊世界】匈牙利布達佩斯(多瑙河)
※莫斯科機場體驗
※【週遊世界】西班牙安達盧西亞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