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人不淺的濕氣入口竟是在這
濕氣重是很多人都不陌生的一種情況,隨著現在亞健康在生活中的普及,越老越多人的健康受到了威脅,那麼濕氣重怎麼辦,身體濕氣重的表現又是什麼呢,濕氣重的原因是啥,身體上哪些「入口」是濕氣入體最愛侵襲的地方呢,下面就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肩頸部的「大椎穴」
從「大椎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引起我們的「肩頸酸痛,肩周炎,頸椎病,頭暈頭痛,失眠多夢;
二、前胸的「膻中穴」
從"膻中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引起我們的"乳腺腫痛,乳腺管道阻塞,小葉增生乳腺纖維瘤等癥狀」;
三、肚臍部位的「神闕穴」
從「神闕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存積在我們盆腔,特別是女性,當盆腔內的「寒濕氣」重時,就容易引起我們婦科各種疾病,比如:婦科炎症,月經不調,經血不暢,痛經,血塊,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不孕不育症等」;、
其實我們可以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可能更容易理解,我們把一塊木頭放在一個「陰暗潮濕」的地方,這塊木頭很容易變質,發霉,長蘑菇等;
我們女性的子宮,卵巢若長期放在這樣一個「寒濕」盆腔環境中,女性婦科就容易出現各種病變,所以女性的盆腔一定要保護好,
四、腰部的「命門穴」
從「命門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引起我們腰酸背痛,腰膝酸軟,各種腎虛,性功能下降等癥狀;
五、腳底的「湧泉穴」
從「湧泉穴」進入的「寒濕氣」容易往上流動,容易引起漆關節酸痛,風濕關節炎等癥狀。
在中醫里,濕邪是六淫(風、寒、暑、濕、燥、火)之一,屬陰邪,性質粘膩、重濁。人體濕邪為患的主要癥候表現為乏力、精神疲憊、食欲不振、腹脹、肢體酸痛沉重、小便渾、大便不爽、白帶多、身上有濕疹、舌苔厚膩,脈象為細脈、濡脈等。」
濕邪有內外之分
濕邪有內外之分。他說:「現在又快進入梅雨季節了,雨水增多,空氣比較潮濕,這些是外在的濕氣。
外濕入侵可導致人體不適,從現代醫學的觀點來解釋,主要是自然界氣候變化以後,外界高溫、高濕的環境引起人體機能失衡,導致包括運動系統、胃腸道、心腦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等人體各個器官系統方面的功能不協調。」
還有一部分人內在的濕氣比較重,這跟個人的飲食習慣有關。有些人比較喜歡吃生冷的東西,或者飲食不規律,或者不科學的節食減肥,會造成脾胃損傷。
中醫認為「脾為制水之臟」,由於上述原因造成脾胃之氣損傷,會導致水濕內生;有些人特別喜歡喝酒,中醫認為飲酒過度也會造成內生濕熱。
濕邪侵犯人體的途徑非常廣泛。濕邪侵犯人體的不同部位,會有不同的癥狀表現。
濕氣通過毛孔侵入人體,如果停留在肌表,即皮膚與肌肉之間,則表現為不容易出汗,肌肉酸痛乏力;
往裡進一步侵入內臟,如果到心肺,可以造成胸悶;到腸胃,會造成胃口不好,或腹脹腹瀉;如果侵入關節,則表現為關節酸痛,嚴重的會有局部腫脹,如手腳腫脹,比較明顯的癥狀是有一些人會感到手指頭捏不緊;如果侵入頭部,則表現為嗜睡睏倦,另一些人會表現為頭重如裹……
濕邪入侵人體為什麼會致病?丁紅生解釋說:「中醫對此有一個特定的名稱,叫『濕阻』。
通俗地講,就是濕氣堵住人體正常的氣機循環,臟腑之氣不通暢,造成上述癥狀,甚至『不通則痛』。」
怎樣防治濕邪入侵
身體平時比較虛弱的人更容易被濕邪影響,出現以上癥狀。比如,很多老年人都有退行性骨關節炎,更容易受外界干擾,到了這個季節,濕氣加重,早晨起來可能容易出現關節活動不開。
不過,濕邪致病具有隱襲性,不易察覺。環境變化造成人體不適的反應大多是功能性的,到醫院做各種檢查,檢查出來的指標也基本上是正常的,或者是只有老毛病,沒有新病變。
這種情況下,就要留意季節變化,到了梅雨季節的時候及早做好預防措施,防止濕邪入侵。
要注意生活細節,防止外濕侵襲人體,要將濕氣關在窗外。他說:「陰雨天氣,外面濕氣重,家裡的門窗要緊閉,防止濕氣進入;天晴後打開門窗,讓室內通風,保持乾爽。」
如果是持續的陰雨天氣,家裡可以放一些乾燥劑、除濕劑和活性炭等吸收潮氣,當然,還可以使用空調的除濕模式,減少空氣中的水分,防止外界的濕氣入侵人體。
注意飲食方面的調節,多吃健脾利濕的食物,把體內的濕氣排出體外。
還要適當運動,通過運動微微發汗,以利於體內的濕氣排出。
如果濕邪入侵導致病情比較嚴重,自我調節無顯著效果的,應及早到醫院就醫。中醫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三種,通過中藥湯劑、針灸和按摩,達到發汗、健脾、化濕和止痛的作用。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癥狀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例如,如果癥狀是局部肌肉酸痛,可以選擇按摩方法。
萬病之源就是寒濕體質,請注意!
1、「虛」的感覺是怎麼樣?
「虛」的體質是覺「累,疲勞,犯困,沒有精神」等; 體虛最大的二個原因就是我們生活習慣不好與工作壓力大而引起;
比如一個人生活習慣經常晚上很晚睡覺,或者說睡眠不好,則第二天就容易疲勞;
一個人的工作與生活壓力大,經常超負荷工作,經常很煩惱,情緒不好,就容易讓身體疲勞;
而讓身體經常處於這種疲勞中,我們器官的機能就開始下降,我們體質就是這樣開始變」虛」;
2、「寒」的感覺是怎麼樣?
「寒」的體質是感覺「怕冷,怕吹空調,晚上睡覺感冷」等;當一個體虛的人,在平時生活中不注意穿衣,晚上睡覺不注意蓋被子,經常吹空調,沖涼水澡,往往就容易讓我們體質受「寒」,特別現在女性平時穿衣少,更容易讓身體受「寒」;
3、「濕」氣的感覺怎麼樣?
當身體「寒」氣越來越重時,身體慢慢更容易進入「濕」氣,一個身體「濕」氣重的人,就象下雨天穿了一件淋過雨的衣服,感覺身體重與不舒服;
4、「凝」的感覺怎麼樣?
當體內」寒濕氣」時間長了,就容易身體」凝」的現象;」凝」的意思是循環慢和代謝慢;身體容易酸,痛,身體不舒服;
5、「淤」的感覺怎麼樣?
」淤」的時間長易出現阻塞,身體易酸痛,麻木,脹痛,混身不舒服,還疏通過程中痧點全是黑,紫色的;
6、「阻塞」的感覺怎麼樣?
」阻塞」時間長了就容易生病,每個人生病不一樣;
7、「瘤」的感覺怎麼樣?
長」瘤」不可怕,怕的是惡性腫瘤,惡性腫瘤容易變異形成癌病;
8、「癌」的感覺怎麼樣?
是個很恐怖的事情,那就不要等了。 為避免風寒,請在日常生活中護住五大穴位,胸背腰腹足底等! 最簡單的補血法——晚上泡腳保留下 不錯 腳是陰血的大本營,三條陰經都彙集於此: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腎生血、肝藏血、脾統血。
一:晚上泡腳為什麼能補血
血虛、血淤→手腳冰涼、舌質黯淡、臉上有斑、心臟發緊、憋悶、喘不過氣→晚上泡腳 --- 熱水中放紅花(味辛,性溫,歸肝經和心包經,破血、行血、和血、調血),活血化淤;疏通腎、肝、脾三條陰經。
二:泡腳的竅門
泡腳開陽固脫; 夏天泡腳,祛濕除熱; 秋天泡腳,清腸潤肺; 冬天泡腳,丹田暖和。
痛經一般是體寒或氣滯血瘀引起,白芍除陰氣、祛腹痛、通順血脈;益母草去瘀生新,活血調經;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還可以使皮膚白皙紅潤,改善手腳冰涼的問題。
泡腳四忌諱
一忌剛吃飯或空腹後泡腳
應飯後半小時後。
二忌水溫過高
應40-50度。
三忌時間過長
應20分左右,微微出汗既可。
四忌自作主張
亂放中藥。
泡腳禁忌
經期或妊娠期婦女;有出血癥狀的病人不可泡腳。
泡腳時,上半身不出汗,下身出汗→腎寒;上身發熱,下半身不出汗→氣虛。 膀胱經拔火罐,刮痧,推拿都可以。
濕寒多為脾虛導致。若體外空氣潮濕寒冷便會導致人體脾虛並且出現濕寒之證,人體內便會有濕寒之邪了。
1、寒濕之邪停留在經絡,關節部位,要用祛風濕通絡的藥物。中藥藤類多具有此種功效;還要根據身體上下肢的不同,選用不同的中藥,如羌活一般用於上肢,獨活多用於下肢。
2、寒濕之邪停留於臟腑,要選用入臟腑的化濕或者燥濕葯。如藿香、陳皮、半夏、厚朴等。
3、寒濕之邪用藥,還要看引起寒濕的具體病因。寒濕分為外濕和內濕,外濕多由於外感六淫之寒濕;內濕多由於臟腑陽氣不足,尤其是脾腎陽虛導致的內濕。外濕宜祛邪,內濕要溫補臟腑之陽氣。
若要解決濕寒之邪,便需祛濕溫中。
寒濕癥狀
面色發白、發青、發暗、發黑代表體內可能有寒。顏色越是發暗,就代表寒濕越重。
1、舌苔發白,代表體內有寒濕。
2、反覆的口腔潰瘍,代表體內有寒。
3、口臭時舌苔發白,代表體內有寒。
4、咳嗽時痰是稀白的,代表體內有寒。
5、流清鼻涕,代表體內有寒。
6、流出的汗是涼汗,代表體內有寒。
7、愛打噴嚏,特別是早上起來,遇風噴嚏不斷,代表體內有寒。
8、感冒發熱時渾身感覺冷,代表體內有寒。
9、經常腹痛、腹瀉,代表體內有寒。
10、臉上長痘和斑,代表體內有寒。
11、長濕疹、牛皮癬、白癜風,代表體內有寒。
12、手、腳長年冰冷,代表體內有寒。
13、腳踝浮腫,代表腎虛、腎寒。
14、四肢關節疼痛、頸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癥狀,代表體內有寒濕。
疼痛部位越多,時間越長,代表體內寒濕越重。
結語:體內濕氣如果過重的話,那麼對健康的危害將會是非常大的,這已經應該算得上是一種常識問題了所以一旦發現自己有濕氣過重的情況,那麼就需要警惕了,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祛濕工作,先學會辨別,然後再對症下藥。
來源: 三九養生堂
推薦閱讀:
※乾隆晚年,和珅明知嘉慶將來定會殺他,卻為何不做更明智選擇,秘密全在這裡
※乾貨丨全球八大主題樂園攻略都在這兒,只差你陪我去!
※什麼樣八字的人會一世貧窮?都在這裡了!
※貧富之分在這裡, 富人不願搭理窮人原來這麼現實!
※長期關係維護,你要知道的都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