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化的形象代言人:沃霍爾的《可口可樂》

「元培學堂」2014年約我寫些小短文,介紹藝術史名作

文/杜曦雲

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這樣談可口可樂:「這個國家的偉大之處在於,在美國開始開了一個傳統,在那裡最有錢的人與最窮的人享受著基本相同的東西。你可以看電視喝可口可樂,你知道總統也喝可樂,麗斯·泰勒喝可樂,你想你也可以喝可樂。可樂就是可樂,沒有更好更貴的可樂,你喝的與街角的叫花子喝的一樣,所有的可口可樂都一樣好。」

沃霍爾 《可口可樂》

2013年11月12日,在佳士得拍賣行舉辦的「戰後及當代藝術」夜場拍賣中,安迪·沃霍爾創作於1962年的作品《可口可樂(3)》以5728.5萬美元的價格拍出。拍賣前,佳士得戰後及當代藝術部國際區總裁Brett Gorvy就自信的說:「如果你想要定義波普藝術,看這幅畫就夠了,因為它含有兩個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可口可樂和安迪·沃霍爾。」

2013年以5728.5萬美元拍出的《可口可樂(3)》

由歐洲移民建立的美國,繼承了歐洲文化的精華,但又沒有歐洲沉重的歷史包袱,形成了非常具有活力的美國文化。二戰後,美國崛起為世界最發達的國家,成為全球目光的焦點。同時,世界藝術中心也從巴黎轉移到了紐約。但在1960年代以前,美國藝術依然在現代主義藝術的軌道上發展,歐洲精英文化的陰影揮之不去。到1960年代,富裕的美國在文化上也逐漸擺脫了對歐洲的依賴,以更加自由、開放、民主、平等、寬容等品質,成為令人羨慕的新文化樣板。

1982年,沃霍爾唯一一次到中國旅遊。

「波普藝術」(Populor Art)產生於1950年代中後期,英國藝術家理查德·漢密爾頓(Richard Hamilton)命名了「波普藝術」,並創作了第一幅波普藝術作品《是什麼讓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富有魅力》。但漢密爾頓對波普藝術的定義,更符合美國文化當時的特點:流行的(為大眾設計的)、短暫的、易忘的、低成本的、大量生產的、年輕的(以青年為目標),詼諧風趣的、性感的、惡搞的、有魅力的和大商業式的。

漢密爾頓 《是什麼讓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富有魅力》 1956年

成長於戰後美國的沃霍爾,享受著美國文化的極大豐裕。他不是波普藝術的開創者,卻是波普藝術的集大成者,被稱為「波普教皇」。作為著名的名利動物,他是美國文藝界大紅大紫的明星。而且,他不只是藝術家,旺盛的好奇心和無所顧忌的實驗精神,讓他涉足了非常多的領域,比如電影製片人、電視主持人、作家、搖滾樂作曲者、出版商、藝術經紀人……。在美國,他像米老鼠一樣有名。他是杜尚之後當代藝術在美國最為關鍵的人物,他對當代藝術的影響,至今仍然非常廣泛。

沃霍爾是一個純粹美國價值觀的藝術家,他對體現在周邊新事物中的美國文化有很深的洞察力,並用各種簡潔有效的視覺方式表達出來。他的很多作品,看上去形式極其簡單和常見,甚至違背「藝術規律」。比如挪用生活中常見的形象、大量複製、平面化……但通過這些形式來理解其中的觀念,把這些觀念放在美國文化的背景中,就能體會沃霍爾的用意。

沃霍爾 《坎貝爾菜湯罐頭》

除了大量的藝術作品,沃霍爾的語言也精彩異常。他幾乎每時每刻都在記錄自己的話,大量的錄音作為「時間膠囊」保存下來,很多至今仍然沒被整理出來。他的語言幽默而暗含深意,狡猾而天真,虛偽又坦誠,其中的很多詞句被作為常識廣為流傳,或讓人會心一笑。

安迪·沃霍爾在1984年做的《時代周刊》「MJ」封面

「如果不是每個人都是美的,那就沒有人是美的。」

「在哈洛廣場,人潮從全世界四面八方湧進梅西百貨公司。至少他們看起來像是來自全世界。其實他們都是美國人,而儘管有著許多不同的膚色,但他們的血液里、心裡、眼裡全都有著買買買。」

「『商業』是最好的藝術。」

「能買到朋友是一件很棒的事。我不認為有很多錢然後用它來吸引人又什麼不對。你看看吸引了誰:每個人。」

「歷史只會記住這兩人在膠捲上的魅力年華——其餘一切皆未登錄在案。」

「我的所有電影都是人為的,我看所有的東西都有虛假的成分。我不知虛假會在哪裡停住真實可以從哪裡開始。」

「一個人不化妝的時候,看起來最讓人想親吻。瑪麗蓮的雙唇不屬於令人想親吻的唇,卻非常適合拍照。」

沃霍爾 《瑪麗蓮·夢露》

「死亡:我不相信這件事,因為我不會在場確認它已經發生了。對於這件事我不能發言,因為我還沒準備好。」

安迪·沃霍爾為攝影師Richard Avedon展示他在遭遇槍擊後的手術後的縫線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林更新趙麗穎再度合體一同代言這件事?
【這些國外大品牌找港毒代言:中國人必須封殺!】
長谷川潤RB春夏代言
如何看待小米與張傑的合作?

TAG:美國 | 美國文化 | 文化 | 形象 | 可口可樂 | 可樂 | 代言 | 代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