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蘇州的麵店

蘇州特色麵館:硬面,爛面,寬湯,緊湯,拌面;重青(多放蒜葉),免青(不要放蒜葉),重油(多放點油),清淡點(少放油),重面輕澆(面多些,澆頭少點),重澆輕面(澆頭多,面少點),過橋面……吃面也要有美食家做派。

一.陸長興

以寬面著稱

1.碧鳳坊店

推薦:香菇蝦仁面

2.葑門店

推薦:熏魚面

地址:蘇州滄浪區葑門路安利橋496號。

3.胥門店

推薦:燜肉爆魚面

地址:

4.吳中店

推薦:蔥油香菇面

地址:蘇州吳中區吳中東路154號(人民路南側)

二.朱鴻興

1.西園路店

地址:西園路西留園街道門前

推薦:羊肉面

停車:留園街道園內

2.碧鳳坊

推薦:大排面

地址:蘇州平江區宮巷108號(碧鳳坊口)

3.齊門路

地址:齊門路1號

推薦:楓鎮大面(仲秋時間)

蟹粉蝦仁面(仲秋時間)

三.同德興麵店

1.十全街

地址:十全街624號

推薦:清湯燜肉面

停車:南林賓館,免費的。

電話: 0512-65165206

2.嘉餘坊

推薦:白湯燜肉面

地址:蘇州平江區人民路嘉餘坊6號

四.五芳齋

推薦:五香排骨麵

地址:蘇州金閶區山塘街141號

.五.松鶴樓

推薦:鹵鴨面(夏天)

地址:蘇州平江區太監弄72號(近玄妙觀)

六.美味齋

推薦:爆魚面

地址:蘇州平江區西北街111號北寺塔西北街公管弄對面

蘇州一碗面

七.陸稿薦麵館:

推薦:爆鱔面

地址:蘇州金閶區西中市12號(皋橋橋堍)

八.黃天源:

1.竹輝分店

推薦:炒肉面

地址:竹輝路300號黃天源竹輝分店

2.萬達廣場

地址:蘇州平江區人民路3188號萬達廣場

九.俞長盛:

推薦:雙鳳羊肉面

地址:太倉雙鳳鎮一品羊肉美食街

十.偉記奧灶麵館

推薦:奧灶面

地址:蘇州平江區白塔東路266號

十一.東吳麵館:

1.鳳凰街口

推薦:紅油麵

地址:滄浪區民治路6-3號(鳳凰街口)

2.塔園路

地址:蘇州塔園路樂購超市一層

十二.萬福興1.塔園路

2.東中市

十三.聚新春

地址:園區師惠坊

十四.陸振興

1.新民橋店

推薦:蔥油拌面

地址:蘇州廣濟路長城賓館南邊

十五.裕興記麵館

楓鎮大面

1.西北街

推薦:三蝦面

地址:西北街11號

電話: 0512-66321977

2.景德路523號

3.演藝中心

地址:演藝中心二期(蘇州演藝中心)

推薦:什錦兩面黃

十六.康師傅私房牛肉麵店

金牌私房養生牛肉麵、金牌私房紅燒牛肉麵十七.一德麵館

推薦:現炒澆頭

地址:學士街

十八.綠楊

十九.李公麵館

推薦:蘇式炒肉飯

地址: 工業園區 工業園區水坊路36號星尚鄰里中心(近原奧特萊斯購物廣場)

電話: 15505137161 二十.大貓麵館

推薦:紅燒排骨麵

地址: 吳中區 東環路葑誼街266號5棟112號(東環路家樂福)

電話: 15195686727

二十一.名蘇樓御面

極品御面,孜然豬腳面,砂鍋野鴨面,手剝青蝦仁蘆筍面,鮑魚乾貝雞絲拌面,全蟹黃清炒蘆筍面,蝦蟹海鮮面。

推薦:全蟹黃蘆筍面

地址:蘇州平江區人民路嘉余坊50號

二十二.貝勒府杠子面

推薦:牛肉拆骨杠子面

地址: 工業園區中新大道西217號(夏園新村旁)(萬科美好廣場)

二十三.楊師傅奧灶麵館

推薦:紅湯麵地址: 滄浪區十梓街151號

電話: 13906263330

二十四.老味道刀削麵

推薦:蘇式炸醬麵地址:工業園區中新大道西萬科美好廣場3樓L317室

電話: 0512-67618177

二十五.筆桿青杠子面

推薦:鱔魚面地址: 工業園區 園區星湖街蝴蝶灣南苑1180號

電話: 13771850070

二十六.

挂面是崑山的首創,成書於南宋的《玉峰志》卷下《土產·食物》里記道:「葯棋面,細僅一分,其薄如紙,可為遠方饋,雖都人、朝貴亦爭致之。」可見蘇州地方諳熟吃面之道,並將它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

一 一雙筷,吃遍三十六家麵店

蘇州的面,花色甚多,即以澆頭為例,有燜肉、炒肉、肉絲、爆魚、塊魚、爆鱔、鱔糊、蝦仁、三蝦、鹵鴨、三鮮、什錦等等,不下數十種,一種之內又有分別,如燜肉有五花、硬膘等,如魚有頭尾、肚襠、甩水、卷菜等;如以麵湯多寡為例,有寬湯麵、緊湯麵、拌面之分,拌面中又有熱拌、冷拌之別,其他還有種種繁瑣的講究。蘇州的面,講究湯的口味,誠如俗話所謂「廚師的湯,藝人的腔」,店家都十分重視吊湯,以口味鮮美為號召。

蘇州的麵館當然也久已有之,清康熙時人瓶園子《蘇州竹枝詞》有「三鮮大面一朝忙,酒館門頭終日狂」之詠,且有小注,稱麵館是」傍午即歇「,酒館是」自晨至夜「,可見當時麵館只做早市,至中午就上門落栓了。麵館也有時令特色,夏日市賣鹵子肉面,配以黃鱔絲,名之為鱔鴛鴦。

蘇州面肆眾多,乾隆二十二年(1757),麵館業在宮巷關帝廟內創建面業公所。

今蘇州碑刻博物館存《蘇州麵館業議定各店捐輸碑》,立於光緒三十年(1904),時諸店每月利潤「每千錢捐錢一文」,最多捐四百五十文,最少捐六十文,共八十八家,不妨鈔錄捐一百五十文以上的店家名錄,也可見當時蘇州麵館業的盛況:

觀正興、松鶴樓、正元館、義昌福、陳恆錩、南義興、北上元、萬和館、長春館、添興館、瑞興館、陸鼎興、勝興館、正元館、鴻元館、陸同興、萬興館、劉萬興、泳和館(婁門)、上琳館、增興館、鳳琳館、興興館(懸橋)、錦源館、新德館、洪源館、正源館、德興館、元興館、老錦興、錦興館、長興館(老虎)、陸正興、張錦記、新南義興、瑞興館,計三十六家。

二 奧糟面代表的非主流精英們

奧灶館在崑山玉山鎮半山橋堍,創於咸豐年間,初名天香館,後改復興館。光緒年間,由富戶女傭顏陳氏接手麵館,以精製紅油爆魚面聞名縣城。顏陳氏的麵湯與眾不同,以鮮活肥碩的青魚粘液、鱗鰓、魚血加佐料秘製成麵湯,魚肉烹製成厚薄均勻的爆魚塊,用本地菜籽油熬成紅油,並且自製生面,打成狀如銀絲、細膩滑爽的細刀面。一碗面端上來,講究五燙,即碗燙、湯燙、面燙、魚燙、油燙。一時顧客盈門,名聲鵲起,半山橋一帶的大小麵館於此十分嫉妒,謔稱顏陳氏的面「奧糟」,即崑山方言里齷齪的意思,呼其麵館為奧糟館,後來改稱奧灶館,面亦稱為奧灶面。

楓鎮大面雖不能說是某家所制,然創于楓橋鎮,為一地風格,傳入城中,倍受食客讚賞,以為是夏日清雋面點,久負盛名。楓鎮大面的獨特之處在於麵湯,它是用黃鱔熬成的湯增鮮,再用酒釀吊香,故湯清無色,醇香撲鼻。澆頭燜肉,酥爛奧味,入口即化。麵條用細白麵粉精製而成,撩入碗中如鯽魚之脊,吃在口中滑落爽口,真乃色香味俱佳。

此外,閶門外的近水台,初在鯰魚墩,創於光緒十年(1884),以蘇式燜肉面聞名,有「上風吃下風香」的美譽,又有刀切面,人皆稱善。

觀前街大成坊口的老丹鳳,以徽州面聞名,《吳中食譜》記道:

面之有貴族色彩者,為老丹鳳之徽州面,魚、蝦、雞、鱔無不有之,其價數倍於尋常之面,而面更細膩,湯更鮮潔,求之他處不可得也。

另又有小羊面和鳳爪面,也聞名遠近。西中市的六宜樓,以鯖魚尾為面澆,稱甩水面,必難得美味。還有四時春的小肉面、五芳齋的兩面黃、小無錫的肉絲麵、衛生粥店的鍋面,都是舊時蘇州較有影響的面點。

三 民國,名門正派的看家本事

入民國後,這許多麵館也發生了停業、轉讓、合併種種變化,很難去一一稽考查索了。但民國年間,蘇州有幾家知名的麵館,各有自己的特色,可以略作介紹。

張錦記在皮市街,蓮影《蘇州小食志》記道:「皮市街金獅子橋張錦記麵館,亦有百餘年之歷史者也。初,店主人僅挑一餛飩擔,以調和五味鹹淡適宜,馳名遐邇。營業日形發達,遂舍卻挑擔生涯,而開張麵館焉。麵館既開,質料益加講究,其佳處在乎肉大而面多,湯清而味雋。一般老主顧既叢集其門,新主顧亦聞風而至,生意乃日增月盛。該店主尤善迎合顧客心理,於中下階級,知其體健量宏,則增加其面而肉照常;於上流社會,知其量淺而食精,則縮其面而豐其肉,此尤大為顧客所歡迎之端,迄今已傳四五代,而店業弗衰。」

張錦記以白湯麵著名,吊湯方法取諸于楓鎮大面,用黃鱔諸物,故而特別鮮潔。

觀振興在觀前街,原名觀正興,為正宗蘇州麵館,創於同治三年(1864),初在玄妙觀照牆邊,民國十八年(1929)觀前街拓寬,照牆拆除,由德記地產公司在山門口兩側建兩幢三層樓,觀振興租其西樓底層營業。觀振興生面熟糯細軟,撩面擅用「觀音斗」,撩面入碗,出水清,不拖沓,湯水講究,採用的燜肉湯,具有清香濃鮮四大特色。以白湯蹄膀面著名於時,面細而軟,蹄膀焐得爛而入味,肉酥香異,入口而化,滋味甚佳。傍晚時分,蹄膀面更佳,專為蘇州人逛觀前點飢之用,故大碗寬湯,輕面重澆,另有一種工架。此外像爆魚鱔,呈醬澄色,甜中帶咸,汁濃無腥,外香里鮮。端午節前後,有楓鎮大面應市,也是別具風味的傳統面點。

朱鴻興本在護龍街魚行橋畔,創於民國二十七年(1938),為正宗蘇州麵館。店主朱春鶴親入菜市選購原料,澆頭烹調精緻,尤以燜肉澆聞名,為三精三肥肋條肉,燜得酥爛脫骨,焐入面中即化,但又化得不失其形,口感極佳,其味妙不可言。生面又是絕細的龍鬚面,入味快,吃口好,惟下面不僅要甩得快,而且還得有軟硬功夫,甩慢了面容易爛,甩得輕了面卷不緊,會帶進不少麵湯,便會泡軟發脹。朱鴻興的面特別適宜「來家生」,即帶回家去吃,仍然原汁原味。朱鴻興還講求時令,農曆五月子蝦上市,就供應三蝦面;小暑黃鱔上市,就供應鱔糊面、爆鱔面;盛夏時節,也以楓鎮大面惠供食客。此外,像排骨麵,鬆脆鮮嫩,略帶咖哩鮮辣;蹄膀面,蔥香撲鼻,膏汁稠濃,具擅一時之勝。那時朱鴻興盛面的碗也大有講究,蹄膀面用紅花碗,肉面用青邊碗,蝦仁面用金邊碗,一般的面就用青花大碗,這也是與眾不同的地方。

黃天源在觀前街,創於道光元年(1821),本在東中市都亭橋畔,後遷玄妙觀東腳門。黃天源糕團為吳門一枝獨秀,以炒肉面名冠一時,深受食客讚美。據說,炒肉面的產生有個故事。有一位店中的常客,常常既買炒肉糰子,又買一碗陽春麵,他把糰子里的炒肉餡挑出來放進面里當澆頭,吃得津津有味,店主由此得到啟發,也就做個炒肉澆頭試試。在試做時,選料十分精細,瘦肉、蝦仁、香菇剁碎炒成面澆頭,澆頭香,麵湯鮮,炒肉面就一下走紅了。

萬泰飯店在漁郎橋,創於光緒初年,既善制家常飯菜,也以面點著名,特別是開洋鹹菜面,受到食客青睞。

松鶴樓在觀前街,創於乾隆初年,本為麵館,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修面業公所,即為資助商號之一,時以鹵鴨面著名,後雖改營菜肴,但鹵鴨面仍然不廢,遠近聞名,可說是蘇城夏令一絕。鹵鴨面的面和鹵鴨分別盛碗、裝碟,蘇州人稱為「過橋」。舊時蘇城風行吃雷齋素,正當時節,吃齋的人封齋和開葷,總要到松鶴樓吃碗鹵鴨面。


推薦閱讀:

蘇州報恩寺塔
蘇州彈詞開篇/選曲/選段/選回 精彩集錦
一街兩園三堂五坊十八巷 | 蘇州泰禾姑蘇院子
蘇州洲際酒店
蘇州天平山紅楓節

TAG:蘇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