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河失守 胡適一紙電報張學良引咎辭職

  胡適除了將矛頭直指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上層,還指出中國「上上下下整個的沒有現代化」是最重要的教訓。「養兵數百萬,而器械窳劣,衣食不周,幾等烏合。」一個國家沒有現代化,就只能成為勁風裡的落葉,利斧下的朽木,刀俎上的魚肉,不能自存於這個世界。

  「熱河省」,這個行政區域已於1956年撤消,原轄今河北東北部、遼寧西部及內蒙古赤峰市,以承德市為省會。日本侵略軍鯨吞東北之後,妄圖將其魔爪伸向華北——佔領熱河就成為了關鍵的一步。日本外相內田康哉不惜篡改歷史,歪曲事實,為侵佔熱河製造借口。他詭稱:「滿蒙與中國系以長城為界者,由歷史而言,亦無議論之餘地。尤以熱河省之屬於滿洲國之一部者,征諸該國建國之經緯,當可明了。」

  從1926年至1933年,先後在熱河擔任都統、省保安司令、省主席的是人稱「湯大虎」的湯玉麟。其人橫徵暴斂,魚肉百姓,招致天怒人怨。張學良親口對胡適說,熱河百姓因痛恨湯玉麟而痛恨一切中國軍隊。當東北軍的丁春喜旅開進熱河時,途中就有兩位營長失蹤,估計是被當地人殺掉了。胡適曾建議張學良殺掉湯玉麟,至少將其免職,但未被採納。正當日寇覬覦熱河的危難之際,作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蔣介石正集中精銳部隊進攻革命根據地。1932年12月30日,蔣介石調集29個師、兩個旅約四五十萬兵力,分左、中、右三路,採用分進合擊戰術,對江西中央蘇區進行了第四次軍事「圍剿」。南京政府軍政高層之間也勾心鬥角,互相傾軋。比如行政院長汪精衛責備張學良雖「擁兵最多,軍容最盛」,而且熱河在其防地以內,卻不出一兵不放一矢抗日。張學良卻表示「自衛必先準備,準備非財莫舉」,要求行政院財政部「即籌500萬」,並且「每月籌助熱河300萬」。於是,上演了一出汪精衛堅辭行政院長、張學良堅辭北平「綏靖」公署主任的鬧劇。

  1933年元旦,日軍守備隊首先在山海關(榆關)製造了一起在車站附近投擲手榴彈的事件,以此為借口向當地駐軍——東北軍的何柱國旅發動進攻。1月2日,日軍炮擊臨榆縣城,3日,山海關失陷。2月下旬,日軍在熱河全面展開了軍事行動,胡適將敵方的勝利形容為「疾風掃落葉」,而把我方的失敗稱之為「摧枯拉朽的失敗」。請看當時的國恥記錄:2月21日,日軍佔領南嶺。22日佔領北票。24日佔領開魯。25日佔領朝陽。26日佔領下窪。

  為了開脫節節失敗的罪責,湯玉麟竟諉稱這是為了「集中兵力,縮短戰線,誘敵深入,與敵決一死戰。」

  27日以後的戰況更令人寒心。從朝陽到承德共有640多里,日軍僅用了七天就全部佔領:3月1日凌南失陷,2日凌源失陷。兩地的守軍是張學良的嫡系,共六個旅以上,但日軍只出動了三個旅。日軍攻佔凌源時,只損失了9個士兵,而東北軍卻全線潰敗,不但拋棄了無數輜重糧秣,而且還丟失了許多現款。3日赤峰、平泉失陷。4日承德失陷。當天日軍僅動用了128人,四輛裝甲車,入承德時兵不血刃,如入無人之境。

  面積達60萬平方公里的熱河在十天中全省淪陷,引起了舉國震驚。3月2日晚,胡適、丁文江、翁文灝曾用密碼給蔣介石發一電報:「熱河危急,決非漢卿(按:張學良)所能支持。不戰再失一省,對內對外,中央必難逃責。非公即日飛來指揮挽救,政府將無以自解於天下。」

  3月5日,胡適聽說失承德,心情極為惡劣,開始為《獨立評論》撰寫《全國震驚以後》一文。3月6日,文章寫完,凡6000餘字,刊登於3月12日出版的《獨立評論》第41期。該文從五個方面總結了大潰敗的主要原因:一、「軍隊全沒有科學的設備,沒有現代的訓練」。比如,很多中國軍官居然不會看地圖。二、「軍官的貪污墮落。」他引用了朱慶瀾將軍的一句話:「軍官有了兩萬塊錢以上的財產,決不能打仗了。」三、「地方政治的貪污腐敗」,「竟使人民不能不暫時投入仇敵的懷抱里以求避免當前水深火熱的暴政。」四、「張學良應負絕大的責任。」五、「中央政府也應負絕大的責任」。

  關於國民黨中央政府應負的責任,胡適也列舉了四點。一、「容留湯玉麟在熱河」。二、「容許張學良在華北,又不督責他作有效的準備」。三、當此強敵壓境之日,作為最高軍事領袖的蔣介石不北上坐鎮指揮,反而逗留在長江流域「剿共」,「輕重失宜,誤國不淺」。四、代理行政院長宋子文3月5日發表談話,說熱河不能守至「一星期至七日」。明知如此,為何不電召蔣介石從江西飛回南京「來指揮挽救」?為何不「徵召全國最精良軍隊出關補救」?明知熱河不能守而不設法補救,豈不是將國土「拱手讓人」?

  胡適除了將矛頭直指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上層,還指出中國「上上下下整個的沒有現代化」是最重要的教訓。「養兵數百萬,而器械窳劣,衣食不周,幾等烏合。」一個國家沒有現代化,就只能成為勁風裡的落葉,利斧下的朽木,刀俎上的魚肉,不能自存於這個世界。胡適這番話,講的其實就是落後就要挨打這個道理。

  3月7日,胡適給張學良寫了一封信,勸其引咎辭職。信中說:「去年夏間曾勸說先生辭職,當時蒙復書表示決心去職。不幸後來此志未能實現,就有今日更大的恥辱。然先生今日倘能毅然自責求去,從容交卸,使閭閻不驚,部伍不亂,華北全部交中央負責,如此則尚有自贖之功,尚有可以自解於國人世人之道。若不趁蔣、何、黃諸公在此之時決心求去,若再戀戰以自陷於更不可自拔之地位,則將來必有最不榮譽的下場,百年事業,兩世英明,恐將盡付流水了。」屈於包括胡適來電在內的輿論壓力,張學良於3月7日致電國民黨中央:「熱河之變,未逾旬日,失地千里,固有種種原因,釀成惡果,要皆學良一人誠信未孚,指揮不當,以致上負政府督責之殷,下無以對國民付託之重,戾愆叢集,百喙奚辭……應懇迅賜明令,准免本兼各職,以示懲儆。」

  3月8日,蔣介石跟宋子文、何應欽商議了張學良的下野辦法。3月9日,宋子文、蔣介石先後在長辛店召見了張學良。胡適很關心這次會談的結果。當天的情況是:首先,宋子文轉達了蔣介石的意見:熱河失守,張學良守土有責,中央政府更是責無旁貸。蔣介石個人同樣受到國人譴責,正如兩人同乘一隻小船,本應同舟共濟,但是目前風浪太大,如先下去一人,以避浪潮,可免同遭沉沒。下午4時,蔣介石跟張學良晤面。蔣准其辭職,張接受辭職。3月10日晚7時,張學良約見了胡適、丁文江、蔣夢麟等。張學良說,蔣介石要他辭職,他就辭了;辭職後先去義大利,後去瑞士。3月12日,何應欽取代張學良兼代執行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委員長職權。東北軍改編為四個軍,由於學忠、萬福麟、何柱國、王以哲分任軍長。何應欽對東北軍表示:「一切照舊,望各安心」。

  3月13日,蔣介石在保定召見胡適,同行者有翁文灝、丁文江、劉子楷。下午5時見蔣介石,談了兩個鐘頭。蔣介石說,他實在沒有料到日本進攻熱河會如此神速。他原估計日本佔領熱河需要6個師團的兵力。日本在中國沒有這麼多部隊,需要在日本本土和台灣進行動員。他每天都接到情報,知道日本並沒有動員,所以判斷日本進攻熱河只不過是虛張聲勢。不料日本對湯玉麟、張學良的兵力部署比我們知道得都清楚。胡適在當天日記中對蔣介石這番話進行了評論:「這真是可憐的供狀!誤國如此,真不可恕。」

  這次會見時,胡適還問蔣介石能否抵禦日寇入侵。蔣回答:「需有三個月的準備。」胡又問:「三個月之後能打嗎?」蔣答:「進行近代的戰爭是不可能的。只能在幾處地方用精兵死守,不許任何官兵為保命而退卻。這樣做也許可以讓全世界知道我們是不怕死的。」胡適心想:這其實就是說中國不能抵抗。胡適又問:「那麼能進行外交交涉嗎?能在不承認『滿洲國』的條件下跟日本進行交涉嗎?」蔣回答說,他曾經跟日本方面這樣交涉過,完全無效,日本決不肯放棄「滿洲國」。

  1933年5月23日凌晨4時30分,何應欽代表中方完全答應了日本提出的停戰條件。5月31日,中方首席代表熊斌與日方首席代表岡村寧次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塘沽協定》:中國軍隊立即撤退至延慶、昌平、高麗營、順義、通州、香河、寶坻、林亭口、寧河、蘆台所連之線以西以南地區,實際上是承認了日本佔領東北和熱河的事實。通過這種妥協,華北實現了局部停戰,換取了四年的苟安,直至盧溝橋事變發生,才揭開了中國全面抗戰的新一頁。
推薦閱讀:

王實味與胡適
茆家升:拍《魯迅》不能沿著批胡適的路子走
胡適:我渴望的是「普世文學」
黑洞紀事第2期——胡適為何不被國共兩黨所容
胡適對八大歷史名人的誠心相待

TAG:辭職 | 張學良 | 胡適 | 熱河 | 電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