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大家王紱經典作品《山亭文會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王紱 山亭文會圖 紙本 設色 219x87.6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紱(1362-1416),明代初期畫家。紱,一作芾,字孟端,號友石,螯叟,後以字行。無錫(今屬江蘇)人。他自少志氣高逸,曾北游江淮,浮黃河,游太行,出雁門,弔古慨今。時人慕其名,爭相延請他,見其氣貌偉岸,言詞踔歷,益加器重。十歲能詩,十五歲補博士弟子員,洪武十一年到京師供職。洪武十三年(1380)左丞相胡維庸樹黨謀反,被誅,因此被牽連者數萬人。王紱亦受牽累,謫戊山兩朔州(今大同)將近二十年,建文元年(1399)被釋放回歸無錫,隱居九龍山,潛心於畫事。由於王紱數法甚佳,永樂元年(1402)被薦入文淵閣供職,永樂十年(1412)拜翰林中書舍人,他在《北京八景圖卷》中曾鈐篆書陽文長方形「中書舍人」印。他曾兩次隨明成祖巡狩北京。擅長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畫竹兼收北宋以來各名家之長,具有揮灑自如、縱橫飄逸、清翠挺勁的獨特風格,人稱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樂元年(1403年)開始參與編纂《永樂大典》。性耿介,有豪貴投金購其字畫的,常拂袖而去。人勸之,他說:「丈夫宜審所處,輕者如此。重者將何以哉?」一次在京城,月下聞簫聲,他乘興作《石竹圖》。次日一早訪其人贈之,見是一個販貨的商人。那商人拿出貴重的紅色毛織地毯送他,求他再畫一幅以成對。他居然氣忿忿地將前一幅畫也撕了。 元以來的文人畫畫,旨在「寄興游心」,「聊以自娛」,故常以文人的休閑生活為題材,如讀書、彈琴、游賞、文會、論畫等等。王紱繼承了這種畫風,《山亭文會圖》就是刻畫文人雅士聚在山下茅亭中談詩論文的情景。然而茅亭只據圖左下小小一隅,整幅畫面是崇山的全景:一峰高聳,群山環繞,山腰白雲裊裊,林木蔥鬱,有亭台樓閣,隱現其間。山腳深處,有溪水潺潺流出。茅亭中已有五人,三人圍坐案前,案上有文稿,另兩人則憑欄而立。山路上一人策杖而行,溪中一小舟載人而來,亭前坡路上有兩人駐足而談,這些人顯然是赴山亭文會而來。我數了數,共有十二人之多,但每人圖繪不過二厘米高,幾乎融化於大山之中。這種「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正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對於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王紱的山水畫,取法吳鎮、倪雲林,也師王蒙,而《山亭文會圖》更多地參合了王蒙的筆意。用筆較干,山石的解索皴由淡至深多次皴、擦、染,墨色蒼潤厚重,而焦墨的點、擦,更增其蒼莽沉鬱。這正是王蒙獨特之處。「元四家」中,吳鎮多用濕筆,而黃公望、倪雲林都以淡雅簡潔著稱,只有王蒙,反覆皴、染,尤其是焦墨的點、擦,包融萬象,開創了山水畫寫意的新境界。《山亭文會圖》的用色也很有特點:山石染墨赭色,使山體益增其凝重,而在雙勾的樹葉及樓閣的窗棱上染硃砂色,雖明艷,但並不破壞墨和色的融洽,歷經六百多年依然讓我們感受到畫面墨氣的濃郁。 而令人費解的是,王紱生於元末而長於明初,正是明朝廷大開殺戒,橫掃元代畫風之際,畫家人人自危,競相摹仿南宋馬遠、夏圭的畫風以自保。而王紱卻熔煉「元四家」之精華,並自出新意。也許是他徹悟於「自娛」的宗旨,僅畫了留在家中自賞,而將其墨竹圖拿出面世。無怪乎他的墨竹圖對明代繪畫的影響極大。畫竹大家夏昶就是出其門下。王紱的藝術風格對吳門畫派的山水畫有一定影響。但他不肯輕作山水畫,故後人有「舍人風度冠時流,筆底江山不易求」的詩句。
推薦閱讀:
※全國百餘景區變淡季票價:布達拉宮降5成,故宮調整為40元
※故宮博物院的蘭亭集序究竟是怎麼回事
※故宮—中華帝國六百年興衰榮辱
※圖說故宮六百年:古代大臣們怎麼向皇帝打小報告?(圖)
※兩個「故宮」能否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