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載]說「 丘」

說「 丘」 —城的起源一議

轉自高廣仁:《考古與文物》1996年第3期

「丘」字為多義字, 在當代新版的各類字典、辭典中, 其釋義不外「 小土山」 、「 墓」 、「 廢墟」 , 或謂古代的一種量詞。僅在年修訂的《辭海》中保留了一條「 眾人聚居之處」的釋文。一些辭典在修訂過程中刪去了一些「 冷僻」的釋意。我從案頭常用的一部第十八版的《辭源》中找到「 丘」字的首條釋義是「 土阜也, 四方高中央下曰丘。」又《康熙字典》「 丘, 古文壟, 阜也, 高也。四方高中央下曰丘 」 。兩者均源自《說文解字》。此外,《爾雅· 釋丘》雲「 丘, 一成為敦丘, 再成為陶丘, 再成上銳為融丘, 三成為崑崙丘 絕高為京。非人為之丘, 水潦所還坍丘, 上正章丘, 。陳有宛丘, 晉有潛丘, 淮南有州黎丘。天下有名丘五, 三在河南, 其二在河北。」由以上引文可知, 在古代漢語所保留的「 丘」的含義中, 應包括有:一、四方高中央下的土阜曰丘;二、除自然形成的土丘外, 尚有一成、再成、三成之人為丘, 其中有天下知名者;三、「 丘」與「 京」有共同屬性, 唯依高下相區別。也就是說, 漢代以前「 丘」也指一種人工加築的聚落形式, 即《辭海》中所釋「 眾人聚居之處」 , 或可稱為「 居丘」 。而所謂「 四方高中央下」者, 應是在居丘四周人工加築防禦設施的一種城堡的祖型。眾所周知, 自然界的外營力, 諸如風力、水力, 其作用是抹高填壑, 將地貌拉平。因此,在自然狀態下很難存在「 四方高中央下」的土質堆積。這種「 堆積」當為人工所致。《爾雅》、《說文》中不僅保存下對遠古時代這一聚落形成的記載或追憶, 而且把它視為「 丘」的第一要義。我們作出這一理解, 還基於考古學的考證。所謂人工一成、再成的眾人聚居的土阜,即居丘, 應是在魯西平原地區考古所見俗稱為「堌堆」的遺址所謂「 四方高中央下者」 , 即為近年才辨認出的「 台城」的殘跡。我於年代初期由殷墟轉至山東從事考古。多年田野調查的經驗使我們能夠判斷在一馬平川的原野上, 如果遠遠望見高於平地的漫坡或阜丘, 十之八九為遺址, 又以龍山文化—商代遺址為多, 且這種「堌堆」的遺址又往往呈帶狀分布。我們曾建議菏澤地區的考古老友邪田夫等就該地區的「堌堆」遺址進行專題研究。他們的成果《菏澤地區的堌堆遺址》一文發表在《考古》年期上, 其結論與我們的認識相符。魯西平原的堌堆遺址, 其最早年代一般是龍山文化個別或可略早, 商代遺存也較多見, 堌堆上的周代遺存則多為墓葬, 漢代以降, 在一些堌堆的頂部建有紀念性或宗教性祠寺建築。類似情況也見於豫東商丘地區。年代發現的著名龍山文化遺址造律台、黑堌堆均屬此類。這種堌堆居址的形成與發展當有特定的自然環境與歷史背景。

學者周知, 晚更新世末次冰期之後, 氣溫回暖, 冰雪消融, 海面上升 引發了全新世早期環境的明顯變化。南京大學徐馨在綜合了年代以前有關中國東部氣候環境變化的多學科研究成果基礎上, 提出了一種中國東部全新世氣候劃分的意見並繪製成表①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趙希濤等將中國東部沿海海面變化研究成果, 濃縮於一張示意圖中圖一② 。此外, 我們在考古發掘中注意取得了一批批時代明確、地點無誤的自然遺物,邀請有關專家鑒定, 共同研究。根據所得知的生物群落, 復原了當時當地的自然環境, 並得以較具體地探討海岱文化系統各發展階段上環境與文化的關係。

在以海渤海、黃海、岱泰山淮淮河下游所標示的海岱文化區中, 已知最早的農業文化群如後李文化、北辛文化, 以及白石村一期遺存等等年代約當於距今一一年間。這一時期正值全新世以來的溫暖期及第二次新高溫期。以北辛文化為主要源頭的大演口文化, 約當於距今— 年間, 其間又可以距今、年為界, 分為早、中、晚三期。大漢口文化早期正處於全新世以來的第二次高溫期, 亦即最高溫高出現今(2——5度)。最高海面期(最高高出現今海面 4米)。我們從山東充州王因大汶口文化早期遺址所採取的土樣, 經抱粉分析, 得知其中有亞熱帶的蕨類抱子及可能是水稻的花粉;動物殘骸中包括有不下個個體的揚子鱷遺骨和一個以麗蚌—楔蚌—尖脊蚌為代表、適應溫熱氣候和廣闊水域的淡水軟體動物群。綜合考察的結果是, 距今年前後,王因地區有著比今日溫暖濕潤、瀕臨巨澤大湖、類似今日洞庭湖流域的環境③ 『 考古調查表明, 與王因同時代的大墳口文化早期遺址僅見於魯中南山地外圍的丘陵及山前平原地帶, 而在當時地勢低洼的魯西平原地區, 迄今無所發現。究其原因, 是由於海面的上升使黃河下遊河面隨之抬升, 在黃河沖積扇和頂端④與泰沂山地之間的低洼地帶上, 黃河河道遊盪散亂, 它所攜帶的泥沙大量加積, 尚在形成中的魯西平原上便出現了諸如自然堤、封閉小片積水或較大的湖泊沼澤等一系列微地貌。這種環境條件不利於人類生存, 當時人口也稀少, 故沒有必要也無可能去開發低濕地帶。大汶口文化中期, 處於第三次新冰期,氣溫下降。但氣溫的下降並不立即引起海面同步下降, 而是表現為一種滯後效應, 即海面的下降較遲。因此直到大漢口文化中、晚期之交, 即距今年前或稍早, 黃河泥沙的沉積及海面下降才使魯西平原的低洼地區環境有所改善。在大演口文化晚期, 更由於人口的增加, 社會生產力包括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等原因, 便發生了人文地理的大變遷。最明顯的史實是, 大漢口人沿魯西豫東平原的南側逆淮河及其支流西遷, 在蘇、魯、豫、皖交界地帶及河南中部特別是周口地區附近形成了大汶口文化分布的亞區。在魯西平原北部,泰沂山與太行山的山前地帶之間, 距離不大僅有約公里的低地, 河水、濟水流經此地。因此, 魯西北地區在距今5000年前後,也出現了仰韶文化與大汶口文化交往的通道。在《大汶口》中報導了在該遺址所採集的典型仰韶文化大司空村類型的彩陶片⑤ , 在聊城地區發現了仰韶文化遺址⑥ 。要之, 在此一階段上, 魯西平原仍未被大力開發出來, 大漢口文化晚期的遺址寥若晨星。只有到了下一個歷史階段, 即距今4600一4000年的龍山文化時期, 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高漲, 人口的激增以及魯西平原低濕環境的進一步改善, 山東龍山文化的族群由東向西, 河南龍山文化的族群由西向東, 雙向競相開發這一廣闊的「 處女地」 。於是在距今年前後, 魯西連同豫東平原上便「 突然」地繁榮起來。從遺留至今的龍山文化遺存中便看到一種河南龍山文化與山東龍山文化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複雜面貌。在眾多的龍山文化遺址中, 「 居丘」即堌堆遺址, 佔有較大比例, 說明當時人們開發平原低地時, 就已經具有了同經常為患的河水、洪水作鬥爭的能力。選擇沿河高地, 並不斷地堆築加高居丘, 是當時先民防洪的成功佳作, 這也是為什麼堌堆遺址往往是呈帶狀分布的原因。直到60年代初我們在東平湖周圍做考古調查時, 還採訪到政府組織農民不斷夯築加高村寨地基的生動實例。准此, 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禹貢》所載九州之一的充州, 在大禹治水之後, 「 降丘宅土」的確切含意了。「 降丘宅土」一語之「 丘」 , 顯然就是指經人加工、高出地面具防洪功能的一種聚落形式—「 居丘」 。

從居丘發展而為「 台城」 , 則是以社會的巨變為主要背景的。大漢口文化中、晚期社會已處於大分裂。大變革之中, 從大量的墓地材料中至少看到了兩種分化一是社會成員間貧富的分化一是墓地之間的等級分化。關於後者的例子如同屬曲阜市的西夏侯⑦與南興埠⑧ , 鄒城市的野店⑨與相鄰的滕州市的崗上⑩ , 營縣的凌陽河⑾ 與相鄰的膠州市的三里河⑿、安邱景芝鎮⒀。墓地之間都存在著明顯差別。若對大漢口文化中、晚期的所有墓地作綜合考察, 則會發現它們之間級差不止是簡單的兩層, 至少存在著以大汶口、三里河、崗上和南興埠為代表的多層次的差別。而墓地之間的差別, 正是聚落間分化的直接反映。也就是說, 原本平等的一般聚落之間, 已崛起了凌駕於其上的中心聚落。甚至, 數個這樣的中心聚落之間, 又有更大的中心聚落形成。這一歷史的進程是必然發生過的。特別是到了龍山文化時期, 隨著社會財富增多, 以及由此而來貪慾的膨脹, 掠奪的加劇, 戰爭的經常化, 使各類聚落的防禦功能日益突出起來, 於是作為軍事和政治中心的城址便拔地而起。目前所知最早的城址為鄭州西山仰韶文化晚期的城址【14】 , 稍後是內蒙古涼城老虎山為代表的相當於廟底溝二期石城群【15】 , 長江中游始建於屈家嶺文化時期的五座城址【16】以及河南龍山文化時期的四座城址【17】、山東龍山文化時期的魯北四城【18】,以及滕州市薛國故城內的龍山小城【19】、魯西北聊城地區的兩組八座龍山城【20】。這些城址中, 一類是石砌城, 一類是平地夯築城垣的「 垣城」 (其中有的是挖槽築基, 如山東壽光縣的邊線王城【21】, ,有的是無基槽平地起建的小版築夯牆, 如淮陽平糧台[22])即, 第三類則是台城。所謂台城, 「 基本特徵是城內地面顯著高於城外地面。外觀, 高牆聳立;內看, 不過是一堵矮牆, 或者竟是緩坡, 不一定有高出地面的牆[23] 。台城外側的峭壁與人工環壕或天然河道相配, 就構成了較一般居丘先進的城防體系。山東濟南城子崖龍山城址就是一處典型的台城。已見諸報端的「 台城」還有淄博田旺城, 鄒平丁公城亦可能屬此類。根據山東省文物考古所對城子崖城址的考古工作階段性成果可知, 該城面積約20萬平方米, 始建於距今4500年前。城址依託一台地修建, 三面平直, 北面中部凸出, 台基頂部有稍經夯打堆築的晚期的夯層及小棍夯窩可見矮牆, 城內文化堆積一般厚— 米。人口當以萬計。在城子崖台城周圍方圓餘20公里的範圍內已發現大小不等的40多處龍山文化遺址群【24】 , 台城為其中心。城內出土的各類文物, 都比城外一般遺址出土的文物數量多, 質地、工藝精良, 且氣派「 宏偉」 。這座台城已具備了初期城邦國家的「 都」的規模, 成為政治的、軍事的、宗教的、文化的、消費的中心, 而且還具備防洪中心的功能。當洪水到來的時候, 其所統轄的各層「 邑」 、「 聚」的權貴, 可以得到這種高台深溝式城堡的保護。「 台城」顯然是從居丘直接發展而來的中心聚落形式, 它較一般居丘為大。迄今在魯西平原上尚未發現「 台城」 , 或者說, 尚未見有確指為「 龍山文化台台城」的報導。這可能是因為台城已湮沒於地下, 或因台城頂部的防禦設施已蕩然無存, 所剩台基與一般堌堆遺址也就不易分辨了。台城是一種最原始的城址, 它的大小受制於其地的面積, 而且從台頂堆垛起的防禦牆體又必然不能太高, 這些局限性就使台城日益不適應野蠻時代愈演愈烈的無度掠奪, 或文明之初各文明小實體之間的相互侵伐的軍事與政治的需要, 於是挖槽夯基與版築的垣城便應運而生、而盛, 並逐漸代替和排擠了台城。不遲於商代, 如鄭州商城、僵師商城所示,垣城已成為最主要的城建形式。而台城只可能作為次一等級的城邑殘存著。在台城盛行的地區和年代裡, 人們或許就把這類台城直呼為「 丘」 , 就象後來把垣城稱為「 城」一樣。先秦古籍所記載的顓頊之帝丘【25】、閼伯之商丘【26】等, 應是華北平原上時代甚早的台城名丘。即使在台城可能已被垣城所取代之後, 「 丘」的名稱仍沿襲使用著, 在《春秋》、《左傳》中即有以丘為名的地點40來處。有的以舉行過諸侯會盟、禮遇、宴享而載入史冊, 如《春秋》桓公十二年的榖丘之盟, 庄公四年的祝丘之享, 三十二年的梁丘之遇, 僖公十五年的牡丘之盟,十六年的郪丘之盟 哀公二十年的廩丘之會等等。有的為攻伐予奪之重地而見於經傳,如《左傳》庄公八年的戍葵丘, 僖公元年的虛丘之戍, 文公九年的克壺丘, 成公二年的侵巢丘, 十二年的圍渠丘, 十八年的取幽丘 哀公二十三年的犁丘之戰等等。其它與歷史事件有關的還有桃丘《春秋, 桓公十年》、貝丘《左傳· 庄公八年》等等。以上諸丘, 絕非曠野中之自然土丘, 而是歷史文化名丘。值得一提的是它們多集中於華北平原之上。我們認為上述名丘中絕大多數是城址, 而且是高牆深壕的垣城。有些名丘的城牆修築工程甚至被當成重大事件而載入《春秋》之中, 如隱公七年「 城中丘」 , 桓公五年「 城祝丘」 , 僖公二年「 城楚丘」等。

當我們在探討中國城市起源的時候, 應該重視對「 丘」的分析。因為夏、商、周三代大量威武雄壯歷史話劇都是在名丘林立的華北

平原上演出的。最後還要提到的是, 堌堆遺址與台城並非僅存在於華北平原,本文的目的之一是為古代環境與華北平原相似的一些地區的考古工作提供一點參考。

責任編輯王輝

注釋

①徐馨、沈志遠《全新世環境》, 貴州人民出版社, 1990年,第11頁。

②趙希濤等《中國沿海全新世海面變化的基本特徵》, 中國沿海演變研究》, 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 , 1984年第178-184頁。本圖采自《全新世環境》第119頁。

③關於該遺址古環境復原研究的綜合報告參見高廣仁、胡秉華《王因遺址形成時期的生態環境》, 《慶祝蘇秉琦考古五十五周年論文集》, 文物出版社, 1989年

④見①第192頁。作者認為, 黃河「 沖積扇端, 在8000-7500·B·P位於京廣線以西地區, 海拔高度在左右」 。不過根據裴李崗文化的分布情況看, 這一結論似有修正之必要。

⑤山東省文物管理處《大漢口》, 文物出版社, 1974年, 圖版106。

⑥趙乃光等《山東聊城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址調查》, 《考古學集刊》第7集, 科學出版社1991年。

⑦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隊《山東曲阜西夏侯遺址第

一次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64年2期。該遺址的第二次發掘報告載於《考古學報》1986年3期。

⑧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東曲阜南興埠遺址的發掘》,《考古》1984年12期。

⑨山東省博物館等《鄒縣野店》, 文物出版社, 1985年。

⑩山東省博物館《山東滕縣崗上村新石器時代墓葬試掘報

告》,《考古》1963年7期。

【11】山東省考古所等《山東營縣陵陽河大墳口文化墓葬發掘簡報》, 《史前研究》1987年3期。

【12】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膠縣三里河》, 文物出版社, 1988年。

【13】王思禮《山東邱景芝鎮新石器時代墓葬發掘》, 《考古學報》1959年4期。

【14】《新石器時代考古重大發現· 鄭州西山仰韶文化晚期城

址面世》,《中國文物報》1995年9月10日。

【15】田廣金《內蒙古長城地帶石城聚落址及相關諸問題》,

《紀念城子崖遺址發掘6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 齊

魯書社, 1993年。

【16】張緒球《屈家嶺文化古城的發現和初步研究》,《考古》

1994年7期。

【17】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登封王城崗與陽城》, 文物出

版社, 1992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河南淮陽平糧台龍山文化城址試掘簡報》, 《文物》1983年3期;曹桂岑等《哪城縣郝家台龍山文化和二里頭文化遺址》,《中國考古學年鑒,1987 》, 第178頁;袁廣闊《輝縣孟庄發現龍山文化城》, 《中國文物報》1993年5月23日。

【18】張學海《泰沂山北側的龍山文化城》, 《中國文物報》1993年5月23日。

【19】【21】【23】《薛故城勘探試掘獲重大成果》, 《中國文物報》1994年6月26日。

【20】《魯西兩組龍山文化城址的發現》,《中國文物報》1995年6月4日。

【22】參見【18】B 。

[24]有關城子崖的發掘收穫, 除注⑩外, 集中見於張學海另文

《城子崖與中國文明》,《紀念城子崖遺址發掘周年國

際學術討論會文集》, 齊魯書社,1993 年。

[25]《左傳· 昭公二十七年》「 衛, 擷項之墟也, 故為帝丘。」

[26]《左傳· 襄公九年》, 「 腳唐氏之火正闊伯居商丘,

相土因之」

推薦閱讀:

[轉載]法蘭克福車展上的新車豪車酷炫車
轉載「《葬書》是不是郭璞撰寫的」
[轉載]第二批小襪子嘿嘿,萌到你了么?
人與人之間,總有邂逅;心與心之間,總會生情(轉載)
[轉載]調候用神表

TAG: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