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人均GDP將超香港
中國經濟網報道,「當前全球經濟增速最快的是中國,中國增速最快的是內蒙,內蒙增速最快的是鄂爾多斯,鄂爾多斯現象已引起各方關注。」連輯稱。
談及商業文明,他指出,新商業文明的形成應是歷史過程,而非一蹴而就。「新商業文明不是對傳統文明的顛覆,必須有傳承和延續,帶有既往文明的痕迹。中國引領的新商業文明不是顛覆包括美國商業文明在內的既往文明。」
今日,由經濟日報報業集團、中國企業家雜誌社主辦,主題為「新商業文明的中國路徑」的2009(第八屆)中國企業家領袖年會在北京隆重開幕。據悉,700多位國內外領先企業的領導人出席本次盛會,深入探討正在走出經濟危機衝擊的中國能否成為建設新商業文明的主導力量。
連輯在主題演講中表示,政府和企業本來是一家,特別是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就是一家。長期以來,政府在改造過去的制度和體制,主要是站在企業家的立場和角度看問題,所以不斷地減政、放權,不斷地創造條件、環境,不斷地提供高效的服務。通過30年,完成了政府責任的第一次交換,就是把企業家的責任變成政府的責任,政府為企業家辦事、服務,這一次交換總體上完成了。現在,絕大多數企業家思考問題不只是站在企業家的角度和立場上,也越來越多地站到了政府的角度和立場上來思考問題。所以,可以預示,用不了多少年政府責任的第二次交換也可以完成,企業家變成了有政府眼光、政府胸懷、政府責任和政府能力的這麼一個群體。到了那個時候,政府和企業,就真正地融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來促進國家的發展。 以下是嘉賓演講全文:
尊敬的各位企業家,我是地方政府的官員代表,我參加過幾次這樣的活動,地方官員參加得比較少,每次來是帶著耳朵想聽一下我們現代的企業家關於中國、關於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些思考和研究的成果,每次都很受啟發。
昨天晚上東華跟我講,希望不要每次都帶著耳朵,也講講自己的觀點。所以,臨時有一些心得跟大家交流、跟大家分享。
今天的主題是"新商業文明的中國路徑",我個人覺得這是一個開放的話題,是充滿話題的話題,也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就像長跑比賽,有它的規則。我個人覺得,主要是三個規則,第一個規則是共同貢獻的規則,只要上場,儘管有先有後,但都為這場比賽做出貢獻。所以,人類的進步是一個延續著的過程,既往的文明包括既往的衰落,都為人類的社會發展做出過貢獻。
第二個規則,是方陣方正規則。無論在哪一場比賽中,都有第三方陣、第二方陣、第三方陣。所以,曾經有過歐洲領跑的經濟發展時代。在15世紀、16世紀、17世紀、18世紀,由美國領跑的時代19世紀、20世紀。現在,可能要進入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後發展國家的領跑時代。
第三個規則,就是交替領先的規則。15世紀曾經有過西班牙、葡萄牙,16世紀曾經有過荷蘭,17、18世紀曾經有過法國、英國,19世紀、20世紀有過美國。但是,是交替領先的。我們必須注意一個事實,即使在交替領先的過程中,已經和現代領跑的先進國家相比,那些已經不領跑的國家,仍然長期以來處在世界的第一方陣。所以,他們的領跑文明的衰落,並不表明他們國家整體文明的衰落,成為是這個世界上第一方陣的代表。
我認為我們在是經濟全球化、國際化的今天,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上述的三大長跑規則,這是我想說的第一個觀點。 第二個觀點,就是商業文明的概念。昨天東華跟我講,新商業文明的概念是08年由馬雲先生提出來的,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新的概念、開放的概念,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個人認為,新商業文明或者叫做商業文明,應當是一個歷史時期社會新文明的一個反映,是社會新文明的組成部分。其二,新商業文明的形成,應該是一個歷史的過程,而不是一蹴而就。其三,新商業文明的誕生,必須有傳承、有延續。它是一個善變,而不是對於傳統的顛覆。就像50年代美國得到諾貝爾獎的概念,涵化的概念,它是接受了既往的其他民族,或者是發達國家的文明成果,潛移默化地改造了自己,在融合其他文明的過程中,產生新的文明,這種文明必須帶有既往文明的痕迹,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談中國引領的世界性的新商業文明,不是顛覆包括美國文明在內的既往文明。其四,新商業文明的產生結果,應該是綜合作用的結果。包括了制度、政策、文化和經濟發展的階段性。還有經濟發展的既有的成果準備和人才技術等中觀、微觀條件的準備。這些條件準備得越充分,新商業文明發生、發展的支撐條件越好,這是我想說的第二個觀點。第三點,在中國面臨挑戰金融危機,進一步完善市場機制,進一步融入國際社會、國際市場的過程中,在中國提出新商業文明引領世界發展的過程中,中國準備好了嗎?政權建設是如此,經濟建設是如此,沒有準備機會到來都很倉促。比如說20世紀初,孫中山更迭中國政權,想法很先進,但是制度準備、幹部準備、操作手段方法準備不足,所以在很短的時間內,不斷地進行政權更迭,是最亂的時期。比方說南非的國大黨突然接管的政權,能不能把這個國家管理好,沒有充分的準備。金融危機突然到來了,舊的世界金融、經濟發展的規則要發生改變,有些國家領袖地位要下降,有些國家的話語權、參與全、規則制定權的地位要提升。中國屬於後者,但是中國有充分的準備嗎?這個問題需要很嚴肅的提到各級政府的面前,提到各位有責任的企業家的面前。我認為我們國家在這一輪經濟洗牌過程中,應當做好的準備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減少衝突,中國已經毫無疑問地由地區大國,變成了世界大國。那麼,融入世界的過程中,我們目前面臨的根深蒂固的衝突,至少有意識形態的衝突、制度衝突、文化衝突,還有核心利益的衝突。這些衝突有時候表現為具體的問題,比方說包括環境的項目,包括國際貿易的產品爭端等等。其實,它本質上是我上面講的這幾類衝突。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夠從政府的層面、從國家的層面來解決或者緩和的話,我們想引領新商業文明,面臨的客觀障礙是很大的。
第二類情況,要保障安全。如果沒有安全保障,我們國家的包括新商業文明在內的新的社會文明的發展,也是社威脅的。那麼,安全保障首先是國家的戰略安全,包括我們的政權,包括周邊環境,包括國際經濟環境,包括傳統安全,也包括非傳統安全。這些問題像空氣和水一樣,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感受不到。但是,一旦發生問題,會很迅速地影響到每一個社會單元,包括每一個企業的身家性命。這種聯繫是千絲萬縷的,是非常具體的。那麼,我們的保障安全的準備做好做充分了嗎?這也需要很好的研究。
第三個準備,就是贏得權益。因為在在不斷國際化的過程中,中國融入世界要得到世界的認同,特別是要得到上一輪規則和利益分配,已經完成了的國家的認同。因為你要參與國際事務,必須要重新洗牌,必須要獲得世界事務的參與權、話語權和規則的制定權。那麼,這些權益的獲得,是我們引領新商業文明的制度條件。如果沒有準備,我們想引領世界的新商業文明,也缺少國際制度性的保障。這一點我們準備好了嗎?準備充分了嗎?這也需要很好地研究。
第四點準備就是完善自我。我們中國經濟經過30多年的發展,總體上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和既往的文明相比、和現有的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相比,我們的經濟準備、人才準備、制度準備、政策準備,包括文化的準備,包括科技的準備,包括新的運作模式的準備怎麼樣?這些東西是練內功的,沒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和積累,用跨越式的方法來思考,自我完善地準備或者是操作這種準備,也是不符合規律的。那麼,這種準備沒有做好,想實現這種能力和發揮作用尚待時日。
推薦閱讀:
※人均GDP超1萬美元有多重要(4)
※香港文匯報:讓人均GDP不再成為冰冷數字
※美女泛濫成災,人均GDP50000美元,結婚就可以拿綠卡,這樣的國家你想去嗎?
※2012年15大城市群GDP及人均GDP排名
※去年廣東人均GDP 首次超過1萬美元·每日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