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最美的23座橋,你一定要走遍!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桂林山多水多,橋自然也多。桂林的橋大致分為三類:灕江上的橋,灕江支流上的橋,兩江四湖上的橋。小編精選其中24座橋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只為證明一句話:桂林橋真美!

1、靈渠—陡門

陡門是橋,也不是橋。陡門是秦代三大著名水利工程興安靈渠的重要組成部分。秦始皇為了統一中國,命大將史祿開鑿靈渠,溝通長江和珠江流域。靈渠是中國,也是世界最古老的人工運河之一,至今有二千二百多年的歷史。此外,舉世聞名的灕江名字的由來也與靈渠有關。古人認為湘江和灕江同源,共同發源自海洋山系龍母山龍母洞的海洋河,在今天桂林興安縣被靈渠分為兩部分,70%的水向北流形成湘江,30%的水向南流形成灕江,「三七分水,南北相離」,然後各加「三點水」。北上的叫湘江,南下的叫灕江。

2、灕江—南洲大橋

南澳大橋,桂林最具現代色彩的一座橋,2007年11月完工,該橋是中國是第一座橋塔為曲線形斜塔的大橋。南澳大橋是飛架桂林市區灕江之上的第五座大橋(依次為南澳大橋、虞山橋、解放橋、灕江橋、凈瓶山大橋)。遠處望去,南洲大橋既似展翅飛翔的大雁、又像在灕江上立起的一把大豎琴,與周圍環境完美融合,成為桂林一道新的人文風景。

3.灕江—虞山橋

虞山橋,因旁邊的虞山而得名。虞山因虞帝得名,相傳四千多年前,華廈文明始祖之一的虞帝南巡曾到這裡,故名虞山。秦人立碑紀念,至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虞山橋頭的香格里拉大酒店,是桂林第六家,也是最受好評的一家五星級酒店。

4、灕江—解放橋

解放橋,桂林名氣最大、最重要的一座橋。在桂林交通版圖中,有「南北一條路,東西一座橋」的說法,一路指的是中山路,一橋指的就是解放橋。由此可見,解放橋在桂林市區交通系統的重要地位。據史料記載,宋代以前,灕江上是沒有橋的,全部靠船或者眾多船造成的浮橋通過,交通極為不便。灕江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是1939年修建的中正橋。1944年,桂林保衛戰中,中正橋被毀。解放後,桂林市人民政府重建該橋並改名為解放橋。現在的解放橋是2001年國慶節建成通車的。解放橋下六匹馬碼頭是暢遊兩江四湖美景的碼頭之一。炎熱的夏天,灕江就是一個天然的巨大浴場,當地人有在解放橋下游泳的傳統,遠遠望去,場面十分壯觀。早期,解放橋下經常有竹排游弋,竹排上的漁夫用鸕鶿來為他們打魚,在煙雨迷濛的天氣里,恍若仙境。在早期的小學語文《桂林山水》有相關描述。

5、灕江—桂磨大橋

桂磨大橋,位於桂林市區去灕江磨盤山碼頭的必經之路上,2003年10月建成通車,距市區30分鐘車程,大橋全長361米,是灕江上最長的一座橋。桂磨大橋建成通車,極大改善了桂林市區到磨盤山碼頭的交通,更為灕江增添了一道美麗的人文景觀。

6、灕江—陽朔大橋

陽朔大橋,陽朔縣城最長的一座橋。大橋橋頭兩邊分別是四頭高大威猛、生動逼真的石獅。石獅旁刻著祥雲圖案,意為「永保平安」。橋欄上是一根根盤龍柱,還雕刻著「月亮山」、「大榕樹」等景區(點)風光。從橋往灕江下游看,可以看到由著名導演張藝謀所導演的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的所在地。

7、桃花江—文昌橋

文昌橋,位於象鼻山公園1號門,建成於1999年9月。因建在桂林古城文昌門前而得名。大橋結構為鐮刀形上承式拱橋,跨徑25米,長49米,寬32—5米,橋型輕巧、通透,其造型的設計構思似乎參考了瑞士薩爾基那山谷橋。橋頭四個供行人小憩觀景的平台,有法國巴黎塞納河上納夫橋的造型特色的痕迹。橋拱穹頂製作了浮雕組圖,重現與周圍環境密切相關的鑒真說法的史實和神象傳說、桃花江傳說等民間故事,為遊人蕩舟進行水上遊覽提供了新的人文景觀。兩江四湖文昌橋碼頭就在橋下,旁邊還有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明洪武十八年(1385)重建的喇嘛式磚塔!

8、小東江—花橋

花橋,位於國家4A景區七星公園大門口,是桂林最古老的橋,始建於宋代嘉熙年間。每年春夏,花開爛漫,橋畔繁花似錦,橋兩岸遍植桃花、翠竹,小橋掩隱於「滿溪流水半溪花」之中,因此而得名花橋。最佳取景處為花橋向右下到小東江河畔。無論小東江水位如何,花橋下,四個半圓的橋孔與其在水中的倒影形成四個玉盤,狀如滿月,正如「四輪明月伴芙蓉,半入澄江半化虹」詩句中所頌的美景。花橋,又叫風雨橋或長廊風雨橋,其實是侗族的一種藝術建築,花橋的全部橋身都是用杉木橫穿直套,卯眼相接,不用一根鐵釘和鐵部件,結構極為合理。

9、兩江四湖—陽橋

陽橋,位於桂林主幹道中山路上,連接杉湖和榕湖,是桂林名氣最大的橋之一。陽橋,宋代叫做青帶橋或永濟橋,木質結構,元代毀於火。明改建石橋。明洪武間,桂林城南擴,榕湖杉湖變成內湖,名陽塘,橋因湖改稱陽橋。自古以來,青帶橋一帶就是商業中心區。2000年桂林中山路大規模改造中陽橋再次重建。新陽橋外觀設計採用了義大利羅馬城梵蒂岡橋造型,把世界橋樑文化與桂林的清山秀水有機地融合,充滿了濃郁的藝術氣息。整個橋為三跨連續曲梁橋,主體均為鋼筋混凝土,外輔花崗岩和大理石,橋長34米,寬50米,雙向六車道,成為桂林市一道別緻的風景線。

10、兩江四湖—玻璃橋

水晶玻璃橋,位於桂林兩江四湖榕湖中,是兩江四湖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座橋,也是我國第一座採用特別水晶玻璃構架的實用性橋樑,工程造價180萬人民幣。該橋不論遠望還是近觀,都是晶瑩剔透,異常迷人。入夜之時,在夢幻般的燈光烘托下,讓遊客產生漫遊仙境的感受。玻璃橋集中體現了現代玻璃的工藝水平。

11、兩江四湖—北斗七星橋

北斗七星橋,又名九曲橋,位於兩江四湖榕湖中,連接湖心蓬萊三島。蓬萊三島,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九曲橋採用獨柱獨梁挑板結構,橋形布局走向按北斗七星分布,故名北斗七星橋。橋面欄杆都用高級漢白玉做成,雕刻有充滿民俗風情的吉慶圖案,蜿蜒而又曲折,橋下魚兒嬉戲,與周圍的景緻極度融合,構成了一幅「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美麗畫卷!

12、兩江四湖—古榕雙橋

古榕雙橋,位於兩江四湖景區榕湖上,是兩江四湖最具中國特色的橋樑。古榕雙橋設計參照了北京圓明園玉帶橋,又添加了眾多中國元素,使之了成為一座極具中國風的漢白玉石拱橋。古榕雙橋,因橋前一棵千年古榕而得名,古南門與千年古榕,形成了桂林歷史的沉澱,在自然山水風光中展示了深厚的文化內涵。為了體現桂林的歷史和文化,設計者精心留意了周圍的地形和古迹,決定在橋頭8塊石鼓和兩塊石碑刻春、夏、秋、冬四季花卉(分別為牡丹、荷花、菊花和梅花),花卉下面是碧波蕩漾的圖案,圖案線條流暢,形象逼真,工藝水平很高。橋欄杆由52塊漢白玉組成,每塊都是上部鏤空,鏤空處的花籃圖案與欄杆連為整體。頂部有56根雲柱,祥雲繚繞,生動傳神,既具傳統風格,又帶現代意識。古榕雙橋在夜景燈光的照射下更顯嫵媚。

13、兩江四湖—榕溪橋

榕溪橋位於桂林兩江四湖景區榕湖上,與古榕雙橋相臨,橋型模仿河北趙州橋,橋長26米,單孔凈跨徑22米,橋寬9米。南宋時,桂林人為紀念大詩人黃庭堅在榕湖建「榕溪閣」,橋臨榕溪閣故得名。

14、兩江四湖—信義橋

信義橋,位於信義路上,建成於2001年底。該橋為混凝土拱拉索橋,以弧線為主要特徵,V型橋墩挑出橋面,有大雁展翅之態。設計人員參考上海盧浦大橋對原方案進行了修改。橋的跨徑28米,主橋長57米,寬26米。為了突出橋型的簡練,照明燈採用埋在地面快慢車道分割線內的技術,白天不見一燈一柱,但在夜色中,燈飾在提供照明和裝飾的同時,可以很好地凸顯和強調快慢車道之區別。橋拱表面、拉索及照明燈具均使用金色材質,端莊高貴,氣度不凡。橋體選用了桂林本地出產的花崗岩進行裝飾,穹頂是極富童趣的大型壁畫,行舟於此,可泊舟觀賞。

15、兩江四湖—麗澤橋

麗澤橋,位於桂林兩江四湖景區桂湖上,設計參考了舊金山金門大橋,是我國第一座自錨式柔性懸索橋,牽引橋的巨大鋼索是我國橋樑建設史上最大的懸索。麗澤橋儘可能地拓寬了湖面,開闊了視野。橋面平直,兩座主塔豎直聳立,主塔間有鋼絲相連作為承接和裝飾用,塔身和整體都呈紅色,故有市民稱之紅橋。紅橋的夜景頗為嬌氣俏麗,燈光裝飾著主塔和整個橋身,有異國之感。

16、兩江四湖—觀漪橋

觀漪橋,位於桂林兩江四湖景區寶賢湖和麗澤湖的交界處,橫跨桂湖,連接著解放西路和西鳳路,是西郊進入市中心的重要通道。橋長115米,寬44米,是「兩江四湖」新景橋工程中最大的一座橋樑。橋型參考了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佛羅倫薩的聖特尼塔橋。風和日麗,微風輕拂時綠波漣漪,橋因此景而得名。橋的東、西兩端各有兩尊橋頭柱。此柱的原型是巴黎塞納河上的「亞歷山大橋」的橋頭柱,建築學名「愛奧尼柱」,是學界公認的「文藝復興時期」經典橋飾。觀漪橋的四尊橋頭柱分別象徵杉湖、榕湖、桂湖與木龍湖,柱體上刻有四個湖的歷史與傳說及建設過程。

17、兩江四湖—寶賢橋

寶賢橋,位於桂林兩江四湖桂湖上,連接西清湖和寶賢湖,參照法國塞納河上著名的亞歷山大三世橋設計,是兩江四湖所有橋中最具有歐式風格的橋樑。橋身兩側雕刻的花環、欄杆形狀秀美,色調淡雅,橋體輕盈窈窕,俏麗美觀,整座橋顯得氣派而且穩重。橋兩端建有半圓形橋台,供悠閑者憑欄遠眺,可以看到西清湖、麗澤湖和寶積山、老人山、鸚鵡山在湖中的倒影。寶賢橋最精彩數橋樑的裝飾。寶賢橋整個橋體的裝飾採用花崗岩和漢白玉大理石,橋身主體由64個巨大的「巴洛克花環」組成,圖案清晰漂亮,十分精美,橋下由36根雕刻而成的大花崗岩橋拱檐托,支撐著寬闊的橋面。橋上兩側欄杆由40個大方型花瓶、24個小方型花瓶和364個小圓型花瓶組成。大方花瓶用整塊漢白玉雕琢而成,造型奇特,刻有花飾。花瓶支撐著上面的燈柱。小圓花瓶酷似桂林產的薄胎花瓶,光潔潤澤,用手一摸,感覺就象瓷瓶一般。潔白的橋欄完全由三種花瓶圖案構成,宛如一尊玲瓏精緻的石雕工藝品。

18、兩江四湖—西清橋

西清橋,位於桂林兩江四湖桂湖(西清湖)上,設計靈感來源於英國倫敦劍河上的數學橋,當地盛傳,數學橋是大數學家牛頓在劍橋教書時,親自設計並建造的,整座橋體原本未用一根釘子和螺絲固定。在十八世紀,這種設計被稱為幾何結構,所以得名「數學橋」。西清橋橋身裝修全部採用名貴的紅松木,它色彩醒目,體量輕巧,結構奇特,線條流暢,在藍天、碧水、青山、綠樹中形成了亮點。有人說,乘船從下面看西清橋特別有味道;也有人說,從遠處看西清橋更能引發人的美感;還有人說,西清橋象一隻飛翔的鴻雁,傳遞著桂林人不斷建設家園的信息。

19、兩江四湖—寶積橋

寶積橋,位於桂林兩江四湖景區桂湖上,連接西清湖與鐵佛塘,該橋採用中國傳統雙曲拱橋結構,被譽為古城牆式的新橋。寶積橋造型比較奇特,整體如古城牆架在水面一般。橋兩端有兩座烽火台似的門樓,有小路從門樓下穿過,橋身看上去就像是用石塊壘成的。下半部採用稍加打磨的大塊灰白色蘑菇石裝飾,橋型線條明朗,變化不大,採用比較簡潔規整的照明燈具跟寶積橋古樸的特點相協調,橋面採用「四火燈」作照明燈(外觀顏色偏黑),用泛光燈(光色較暗)勾勒出城垛和女兒牆。

20、兩江四湖—中山北路橋

中山北路橋,位於桂林中山北路上,連接木龍湖與鐵佛塘,是溝通「兩江四湖」水系中木龍湖和鐵佛塘的重要樞紐。中山北路橋設計參考了法國塞納河上的納夫橋。中山北路橋可以看做是三座小橋連在一起,簡單而帶有古典歷史氣息。

21、兩江四湖—木龍橋

木龍橋,位於桂林兩江四湖景區木龍湖上,連接疊彩山與整個木龍湖景區。木龍橋是仿自《青明上河圖》宋朝汴梁虹橋建造的。橋整體古樸典雅、線條流暢的造型,弧度大,跨度也較大,凌駕於木龍湖綠波之上小巧玲瓏、宛若彩虹,其色彩淡雅樸拙。橋與湖中的景物和峰巒塔影自然地搭配起來,湖光山色,上下輝映,與周圍仿宋建築有機的融入一體。橋的兩岸通透有石踏石階,還有高聳的宋塔、精緻的宋閣,有古色古香之味。

22、遇龍河—工農橋

工農橋,位於陽朔遇龍河和十里畫廊交匯處,是遇龍河上最大的橋。遇龍河,人稱「小灕江」,不是灕江勝似灕江。國內外專家一致確認,「遇龍河是世界上一流的人類共有的自然遺產。」遇龍河兩岸一派田園風光,賞心悅目。天平綠洲、情侶相擁、平湖倒影、夏棠勝境、雙流古渡、夢幻河谷等等,讓人彷彿進入了天人合一的詩意境界,返樸歸真的自由天地。

23、遇龍河—富里橋

富里橋,廣西最著名的三座古橋(遇龍橋、仙桂橋、富里橋)之一,處於遇龍河上游500米處,築於明代,距今約500餘年歷史,造型美觀,水中倒影恰似一滿月。遇龍河漂流是遊客到陽朔後的保留項目,而上游的富里橋也成為了遊客相機里的常客。


推薦閱讀:

每天堅持練瑜伽,只為擁有特別的姿勢,優美的體態!
最美的禪詩,太妙了!
你的微笑就是最美的詩行,溫婉清新,明媚俊朗
每朵花都是一首最美的詩,沁人心脾
最唯美的情侶簽名 你說我是你的一半,幸福的另一半

TAG:最美 | 美的 | 桂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