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人記不住「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是哪一天?
前一段時間,一則「5月12日是南京大屠殺紀念日,請不要進入影院支持日本電影」的文章在朋友圈引起很多人轉發。
一個明顯的史實錯誤,為何這麼多人會集體不知或忽略?
南京大屠殺紀念日到底是哪天?這個還是問題嗎?但看了下面這個在朋友圈瘋轉的微信,我發現真的成了問題:
「請大家5月13號一定別進影院,大家一起為《貞子》票房為零,做努力!小日本拍的《貞子》3D將於5月12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而5月12日既是南京大屠殺紀念日,誰的群多,轉一下,日本人說中國人不團結。愛國的就轉發。 (是中國人就轉,是懦夫的可以不轉)」
相信很多朋友都收到了這樣的微信。我自己就在不同的朋友圈裡N次遇到過它,每一次我都回了類似這樣的微信:
「請愛國的中國人,先搞清楚歷史事實,南京大屠殺的紀念日是12月13日。」
一般過了一小會兒,轉發「是中國人就轉」微信的朋友就會回微信,大約是查了一下資料,他們的回復不約而同是這個意思——「上當受騙了!」。
用「南京大屠殺紀念日」在百度搜索,百度百科第一段就是下列文字:
「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中國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乃至世界 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2014年2月27日,中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這裡,我不想討論以下問題:什麼樣的人才是愛國者?為什麼中國人就必須轉這個微信?不轉這個微信就是懦夫嗎?抵制就是愛國嗎?為什麼有人要罵一些愛國者為愛國賊?史實有對錯,但愛國有錯嗎?
我好奇的是一個非常明顯的史實錯誤,為什麼以訛傳訛會傳這麼久、這麼廣泛?我自己有限的朋友圈,就多次見到它,時間跨度達幾十天,可見其轉發無數、傳播甚 廣。我不奇怪一個朋友轉了它,我奇怪的是那麼多朋友轉了它;我不奇怪轉的朋友沒有發現裡面的史實錯誤,我奇怪的是朋友圈那麼多朋友對這個錯誤卻不敏感?要 知道,朋友圈裡媒體人、企業家、藝術家等精英人士一大堆呀!
這麼多精英人士,集體對一個史實錯誤忽略,就不能怪具體某個人的歷史知識結構。每天的微信轉發量那麼大,誰有空每句話每個字都核對真假對錯呢?
將心比心,如果上述「是中國人就轉」的微信,將「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換成是「馬關條約紀念日」,我這個歷史學博士,估計看到了也不會敏感,「馬關條約」是1895年4月17日在日本馬關(今山口縣下關市)簽訂,這個日子我也記不住。
但假如這個微信把「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換成「九一八事變紀念日」呢?我想,絕大部分朋友會立即指出錯誤:拜託,「九一八事變」是9月18日好不好,說什麼5月13日,有點常識好不好?
原因再簡單不過,「九一八事變」,事件名稱就有日期!
「真相」終於水落石出,南京大屠殺、馬關條約,紀念日之所以人們記不住或者不敏感,是因為事件的名稱就沒有標註日期,如果都是像「九一八事變」這樣用日期標註事件,還有多少人會犯錯啊?
但問題來了:為什麼「南京大屠殺」和「馬關條約」沒有用日期命名?歷史事件的命名規則到底是什麼?僅以近一百多年中日關係的幾個最重大事件的命名來看,歷史 事件的命名非常沒有「組織性紀律性」。百年來,日本帶給中國最痛苦的記憶,當屬下列五個事件:「甲午戰爭」、「馬關條約」、「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 (盧溝橋事件)」和「南京大屠殺」,但這些事件的最後命名方式卻各不相同:兩個以地點命名(「馬關條約」、「南京大屠殺」),一個以年份命名(「甲午戰 爭」),一個以日期命名(「九一八事變」),一個日期命名和地點命名平分秋色(「七七事變」和「盧溝橋事件」同樣令大家耳熟能詳)。
歷史事件的命名為什麼這麼「隨意」?可以留待歷史學家去深入研究,輿論學感興趣的是:這些不同命名的歷史事件,進入當代輿論場,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還是以中日關係上述五個大事件為例。儘管這五個事件由於各種機緣,時而會被今天的輿論所提及,但在「南京大屠殺紀念日」被設為國家公祭日前,唯一能夠年年進 入當代輿論場的只有「九一八事變」,而它恰恰是五個事件當中,唯一純粹以日期命名的事件。可資佐證的是,7月25日(甲午戰爭),4月17日(馬關條 約),7月7日(盧溝橋事件),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都沒有成為當代中國的敏感日期,只有9月18日,成為中國人繞不開的敏感日期,特別是中日關 系衝突時,更是輿論的禁忌日和輿論新事件的火藥桶。這一天,最容易出現反日遊行;這一天,沒有哪個單位敢歌舞昇平大搞慶典!
有意思的是,「九一八事變」並不是一開始就以日期命名。「九一八事變」」最初還有兩個名字——「柳條湖事件」和「滿洲事變」,它們都是以空間命名,「滿洲事 變」是日本人的叫法,當然不被中國人接受,但「柳條湖事件」,如今也鮮為人知。「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 流浪,流浪……」作曲家張寒暉1936年創作的歌曲《松花江上》,上個世紀傳唱全國,更加強化了輿論事件的日期記憶。
輿論的歷史記憶和輿論事件的命名正相關,如果輿論事件是以空間命名,輿論歷史記憶所導向的是記憶之樹紮根的土壤;如果輿論事件是以時間命名,輿論歷史記憶所導向的是記憶之樹那一圈圈年輪。
如果輿論事件長成的不是記憶的大樹,而是一根骨刺,那麼,歷史會選擇扎向蒼茫的大地,還是滾滾東流的時間之河呢?
「九一八事變」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
過去,每當一些日本人挑釁中國人有關「南京大屠殺」的敏感神經時,我就忍不住會想,為什麼「南京大屠殺」沒有像「九一八事變」那樣,用日期命名呢?
終於,2014年國家通過決定,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但令人遺憾的是,仍然解決不了微信朋友圈對「南京大屠殺紀念 日」普遍的不敏感。我想,如果「南京大屠殺」在我們民族的「記憶硬碟」里那麼重要,是不是可以建議我們的媒體和我們的歷史教科書,把「南京大屠殺事件」的 命名改為「一二一三南京大屠殺事件」呢?
推薦閱讀:
※南京大屠殺主謀:我是冤枉的!誰私自攻打南京,松井石根做了哪些惡
※殘忍血腥的屠殺現場 血流成河(組圖)
※李世民為什麼不學劉邦屠殺功臣?
※賈也:日本為何對南京大屠殺拒不認賬?
※除了南京大屠殺,日軍在中國犯下的這三大慘案,你知道其中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