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讀的家長們,咱能別添堵了嗎?
陪讀的家長們,咱能別添堵了嗎?
文/程彥暄
為了高考,張英放棄了穩定的工作,楊金梅夫婦關掉北京開了十幾年的門窗店,王芳菲放棄了「30萬年薪」副總的工作,來自四面八方的她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目的地——有約萬名學生的臨川一中,他們在這裡陪讀高考。這個地處江西中部的中學,每年近4000名的高考生中,有二三十名學子考入清華北大,最多時佔全省清華北大名額的三分之一,被稱為「神話中學」。
臨近高考,學生壓力大實屬正常現象,有些家長心疼子女,選擇陪讀,給子女改善下生活,均衡下營養,舒緩些壓力,給一些科學合理的學習建議,可憐天下父母心,這些本也無可厚非。然而部分家長為了陪讀放棄了工作和生意,更有甚者夫妻分居租房陪伴,自以為給了子女無微不至的關愛,殊不知讓本就「緊張」的高考氣氛變得越發「凝重」。
有人將「孟母三遷」曲解為寸步不離的陪伴和照顧,認為免了子女的「後顧之憂」便可助力「全身心高考」,這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錯誤的陪讀方式無疑讓子女產生「考砸愧對父母」的額外心理負擔。此外,失去了「生活」的子女,單調的享受衝刺高考的「緊張」與「窒息」,無疑也會讓子女產生棄學厭學的逆反心理,這對父母而言頗有些得不償失!
馮鞏和朱軍曾在小品《笑談人生》中提到:「未曾清貧難成人,不經打擊老天真;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醉生夢死誰成器,拓馬長槍定乾坤;揮軍千里山河在,立名揚威傳後人。」孟子也曾強調:「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由此可見,成才成功自有其規律,一旦被「多事」父母「取而代之」,則難免會讓子女錯失成功的「墊腳石」,即便成「空中樓閣」,也時刻處於基礎不牢的隱患危機中。
所謂高考,在筆者看來與其說是命運的抉擇,倒不如理解為夢想的起點。我們之所以參加高考,是因為我們心中有理想,有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有想要活出的人生,在高考的「戰場」上,我們背負的是夢想,而非父母強加的負擔,高考是讓我們從基礎教育、綜合教育跨入專業教育的踏板,其轉折作用於從易到難、從博到專、從夢想到圓夢,而非眾人口中所謂的好學校、好工作、好未來。
學習和生活對每個人而言本就缺一不可,家長剝奪了子女的「生活」,對「學習」而言無異於「唇亡齒寒」。在電影《摔跤吧!爸爸》中,爸爸馬哈維亞為了培養女兒成為世界冠軍,讓兩個女兒吃盡了苦頭,為了不讓女兒產生依賴,「狠心」地將她們推進了河裡,讓她們靠自己游上來,正因為有了這些苦難和挫折,才讓兩個女兒贏得了榮譽和屬於自己的人生,正因為沒有了依賴,才讓吉塔在決賽中依靠自己完成了絕殺,這就是科學陪讀的作用。
對於父母而言,陪讀未嘗不可,但要科學合理,可以多一些陪伴,但要少一些干預,可以提出建議,但決不可強制,可以給予照顧,但切忌製造依賴,可以陪讀,但請不要丟棄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推薦閱讀:
※初一「僵」 初二「憂」 初三「熬」!家長陪讀之路,如何走好?
※俞敏洪:父母陪讀,對孩子長期的傷害
※楊君麗:勿讓中國式陪讀賠掉孩子未來
※今天放學後別催孩子寫作業,先花20分鐘做這件事,成績暴增!
TAG:陪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