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民間手工藝如何走出「深閨」
剛剛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館閉幕的「錦繡中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服飾秀」讓觀眾大飽眼福。「傳統手工技藝+非遺文化元素+現代設計」的新理念,呈現了傳統手工技藝的精湛絕妙。無獨有偶,今年《舌尖上的中國3》的播出,讓山東章丘鐵鍋一下子成了「網紅」,訂單排到了兩年後。「歷經12道工序,18遍火候,經受三萬六千次鍛打,方得一口好的章丘鐵鍋。」章丘鐵鍋的走紅,更體現出人們對傳統手工技藝的認可。
然而,並非每一項民間手工藝,都能像章丘鐵鍋一樣憑藉「網紅」身份而重新煥發活力。大量民間手工藝,因保護乏力、後繼無人等問題,只能以文字和影像的形式躺在非遺名錄里。如何讓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民間手工藝走出「深閨」,走向大眾和生活,不僅決定著民間手工藝的存續,也關係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1.融入現代生活對接社會需求
不管何種手工藝,從產生開始就是為人類生活服務的。在傳統社會,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係為民間手工藝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在現代社會,與人類生活的疏離造成了民間手工藝的沒落。因此,要振興民間手工藝,從根本上講,就要讓其融入現代人的生活,提高其在現代社會的實用性。
以陶瓷為例,古代每個時期的陶瓷技藝都有其代表性樣式,除了官窯還有民窯,之所以如此,就是為了滿足不同的需要。到了現代社會,除了茶壺、茶碗這些傳統陶瓷製品,還可以根據現代人的生活需要創作出更多器具。河南鈞瓷製作大師劉紅生在鈞瓷技藝傳承中的一大經驗就是注重實用性。這些年,他燒制了大量具有實用功能的器具,像高矮形制不同的筆筒、筆架、筆洗和鎮紙以及以汽車為形製作的筷子架等,既以多樣的形式體現出窯變與工藝之美,又很好地滿足了現代人的生活需求。
現代人的需求比傳統社會中的人要大得多,小到茶碗、茶壺、各類花器,大到陳設器、公共藝術,都有廣泛的社會需求,關鍵是如何把現代人的「潛在需求」挖掘出來進而予以滿足。這要求手工藝人用創新的思維創作出「接地氣」的作品。市場和審美在變,材料和工藝在變,科技也不斷變革,如果沒有工藝、藝術觀念的創新,沒有對市場和消費需求的研究,傳統民間手工藝就很難存活。只有創作出符合現代人審美情趣與生活需求的作品,才能在市場上獲得關注和認可。
然而,對待傳統手工技藝程式化和已成法度套路的東西,如法式、規矩、慣例、藝訣等,我們應該加以尊重,不要以「創新」的名義或為經濟效益而輕率地改變。創新不是告別傳統的使用功能,而是以適應當代生活需要為突破點,在不違背手工業生產規律,不扭曲其自然衍變趨勢的前提下,生產符合現代人審美觀念的產品。
過去在青藏高原,藏族牧民用氂牛皮手工縫製各種精美的皮靴,這種藏族皮靴手工藝流傳了千年。可是,隨著現代技術的進步,各種防水、保暖功能良好的機器加工靴陸續進入藏族群眾的生活,藏族皮靴手工藝也因社會需求的缺失逐漸退出人們的生活。這一部分手工藝的保護可以通過視頻、資料、實物的保存,收錄在博物館裡,作為文化遺產留存。因此,傳統民間手工藝保護工作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有的東西是註定要退出百姓日常生活的,並非所有民間手工藝都適合走入當代人的生活。
2.引入現代設計激活內生動力
設計系統的創新,是振興傳統手工藝的重中之重,這已經是學界、業界的共識。以當代設計觀念轉化傳統工藝樣式,以傳統手工藝文化資源轉化當代設計語言,以品牌設計轉化傳統手工藝,在設計實踐中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是讓傳統民間手工藝走出「深閨」的可行路徑。
如何將傳統工手藝很好地融入當代設計?是簡單提取傳統經典紋樣,還是將「設計+傳統手工藝」僅理解為單件產品的設計?這些做法和理念或許都過於初級、片面。好的設計都是成系統的,可以起到銜接性的作用,即將材料、工藝、使用者需求、文化約定和流行趣味有機結合,經典的傳統工藝製品也都是成體系的,本身就包含著設計的思維。
成功的設計能夠創立新的「典範」,引領新的手工藝潮流與時尚。而設計的主要任務是培育民族工藝品牌,重塑民族的工藝意象。但是,這麼多年,中國一直都缺乏叫得響的國際一流「手工品牌」,原因在於掌握技藝的民間手工藝人,大都年齡偏大,文化水平有限,視野思維也不夠開闊,而年輕一代則在技藝上不夠成熟,這些阻礙了現代設計與傳統民間手工藝的融合。
如何讓民間手工藝與現代設計語言無縫結合,對於老一輩手藝人和年輕的手工藝從業者,都是不小的挑戰。筆者認為,一方面要鼓勵年輕的設計師到工藝原產地學習甚至駐守,只有在那樣的環境中不斷摸索,才能創造出可以對傳統工藝有所回應的獨特的現代設計語言。另一方面,要引導傳統民間手工藝人走進現代社會,了解現代人的審美。
在這方面,很多地方已經在進行嘗試。比如,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和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以手工藝傳承人的能力培養為導向,左手牽著手工藝傳承人,右手牽著設計師、藝術家和藝術機構,圍繞「一個傳承人、一門手藝、一個故事、一件作品、一個教程」,不斷探索「傳統手工藝走進現代生活」的多樣化方式,在尊重和理解手工藝人技藝特徵的基礎上,逐漸摸索出「傳統手工藝跨界傳承的新模式」。
「讓現代設計走進非遺,讓傳統工藝走進現代生活」,十三五規劃明確了現代設計作為傳統手工藝與現代生活連接的橋樑作用。未來,要推動傳統手工藝與相關產業跨界融合,努力培育以工藝設計與體驗為核心的創意農業、創意生活產業、創意生態產業等新興文化產業業態。同時,要探索新技術、新經濟、新業態條件下的多元發展路徑,讓傳統民間手工藝走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走進現代產業的「大家庭」。
3.傳承「工匠精神」讓產品更有溫度
章丘鐵鍋的走紅,不僅體現了人們對傳統手工技藝的認可,更是社會對工匠精神的致敬。「歷經12道工序,18遍火候,經受三萬六千次鍛打,方得一口好的章丘鐵鍋。」在講究效率的現代社會,這種「慢工出細活」的「工匠精神」難能可貴。近年來,我國工業化生產與技術革新在促進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問題,如技術代替藝術、機器代替手工、共性代替個性、數量代替質量等,這些問題侵蝕了傳統民間手工藝的魅力,阻滯了其與現代社會融合的步伐。
科技代替不了雙手,後工業時代更需要「工匠精神」,這樣產品才有溫度。「工匠精神」是一種態度,同時也是一種操守——從原料採集到入行事藝,從工藝製作到出品銷售,不做假、不欺世、不懈怠、不苟且。時代在呼喚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這樣的「工匠精神」也從未在中國消失過。比如,一些老手藝人對手工技藝的堅守,不僅體現了手工的魅力,也默默地闡釋了「工匠精神」。
手藝人是民間手工藝的傳承者,也是「工匠精神」的踐行者,因此振興傳統民間手工藝,傳承「工匠精神」,首先要給予職業手藝人以職業尊重。為此,有學者指出,完善制度建設勢在必行,如建立嚴格的工匠制度,用制度養成工匠習慣,再把工匠習慣升華為「工匠精神」;通過立法對「工匠精神」的精神內核作出詮釋,對手工藝工作者的職業精神和行為規範作出具體要求,以此強化社會對工藝文化的認知,以及匠人對職業的認同感等。還有學者建議學習日本的手工藝人才培養方式——先培養其基本心性、品德,再進行技藝傳承,同時將「工匠精神」融入現代教育體系中,培養現代學徒。此外,我們還應建立權威的手工藝行業管理機制、手工藝分類品質鑒定和價值界定管理機制,完善知識產權在手工藝領域的法律法規。
傳統民間手工藝需要走出「深閨」,走進現代生活。但走進現代生活並不意味著完全改變傳統民間手工藝。傳統民間手工藝中最優良的基因是不可改變的,可以改變的只能是不符合當代人生活習慣與審美的形式。對傳統民間手工藝進行任何創新,都不能偏離傳統工藝的風格與特點,都要保證傳統民間手工藝的精良技藝與文化價值。
(作者:張立富,系臨沂大學教授,本文為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研究成果,立項號:17BCYJ01)
推薦閱讀:
※CMF|工藝-熱塑成型
※陶瓷藝術 003(神彩工藝瓶)
※注塑成型的工藝設定
※顏色釉瓷的呈色機理與製作工藝(全)
※番禺珠寶製作工藝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