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調色加倆黑條 = 電影感?一群導演和攝影師哭瞎

如何拍出如同電影效果的攝影照片,或者是後期應怎麼調整?

Ying,人若無名,便可專心。

對於辛迪雪漫來說,把她的作品單純當作「如同電影效果的攝影照片」太委屈。她是一個集合演員導演攝影師化妝師為一身的人,她對人的觀察入微,對鏡頭的十足了解,對模仿能力的無敵自信,造就了她的作品。我們看電影一窺人生百態,她用自己展現人生百態。

另外再介紹兩位非常出名的喜歡拍攝「如同電影效果的攝影照片」的攝影藝術家。

一位是 Gregory Crewdson, 他的每一幅作品堪比好萊塢的投入。比如這一幅:

照著居民的這一束光,你以為特效或者路燈你就輸了。是他派直升飛機照射的……

而他的大多數照片有一種「上帝視角」,也是因為攝像機是架在起重機(升降機)上。

這裡面的人員投入/場景選取,都是電影級別的。

他的這系列作品背後的意義,我就不贅述了,因為不是題主關注的。

第二個是我個人特別喜歡的攝影師 Jeff Wall

他的攝影作品都是 staged 的,看起來卻很自然,有一種散文詩的意境。他展覽自己的照片的方式也非常的「電影」,他將作品放大到介於一般的攝影作品,與電影的屏幕大小之間,並用光箱作為後備,讓人有一種置身其中的奇妙感覺。

答案更新得很粗糙,只是給大家提供了點拓展性的想法。如有不當敬請更正。

還有其實這個答案是脫題的,因為題主問的是後期調色哈哈哈哈。

還是感謝厚愛。感謝來圍觀的我的朋友們。

原文:

要看你想要 哪種電影 的效果。

放一段台灣電影攝影師李屏賓大師的話:

如果我很容易就把光圈處理到一個景深很好、畫面出來很漂亮的話,那麼對我來講,那就變成大家做的事情都一樣了,那麼也就失去了自己所喜歡的影像的某些感覺;而且,鏡頭都有自己的個性,有些在沒有景深的時候,反而才能呈現出最好的樣貌和色彩。

好吧,受老師的影響我很喜歡李屏賓大師,

他所拍攝的《花樣年華》《戀戀風塵》以及《挪威的森林》

想必大家都會對裡面的光影表達以及鏡頭敘事非常有印象,

《挪威的森林》裡面那個 120 米的軌道拍攝的 5 分 06 秒的長鏡頭實在是美到不行,

如我老師當時的評價「彷彿每一幀都單獨成畫。」

如果想對電影鏡頭的光影表達有所了解,建議可以看下他的書《光影詩人李屏賓》以及關於他的紀錄片《乘著光影旅行》以及放映周報對於李屏賓的採訪

放映頭條:專訪攝影師李屏賓

並不一定說你要認同、喜歡這個人的拍攝風格,但是裡面的很多理念是可以借鑒的。

以前跟專業的拍電影團隊工作過,覺得包括前期、拍攝、後期,尤其是後期影調的調整,都是要把整個情緒表達出來的重要步驟,

其他回答中大家說的,通過調節色彩,拉曲線,加台詞、對白,拉暗角 等等的辦法,(為了回應題主的後半部分提問),不失為一種捷徑,但是還是想對題主直言,

電影鏡頭的風格,若要刨去原聲和音樂的表達,專門截止靜止的時間點下的畫面,

它的美感來自於:

  • 燈光的布置:這場戲該布置多少個燈,哪一個燈幾百瓦色溫多少,打到哪一個演員哪一個部位,還是照亮背景,為了突出什麼,壓暗什麼
  • 色彩的表達:哪一盞燈加什麼色紙,表達什麼樣的情感
  • 鏡頭跑位的布置:需要以誰的角度,哪一個角度去觀察,用哪一種態度觀察,是偷窺?交流?蔑視?跟蹤?旁觀?主觀?表達恐慌?焦慮?平靜?
  • 演員的素養:如果鏡頭裡有人物出現的話,他是主角?配角?路人?
  • 空鏡頭:這個物體/風景/其他客體,所承載的情緒,所表達的大環境,周圍的道具對其烘托,客體被對待的態度。
  • 然後才到後期,然而其實很多電影的前期如果燈光表達到位的話,後期主要是調整不同的機位、不同場景下鏡頭的連貫性所進行的顏色調整,還會加上導演所希望的整體情緒表達。這個能達到效果的方法其他答案裡面已經講的很清楚了,無需贅述。只是希望大家在後期修改圖片,想要把它表達為電影風格的時候,記得你是用什麼情緒,再去想用什麼手段。
  • 只是加台詞這種辦法,不覺得很敷衍么。真有這麼容易,大家隨便拍點東西加台詞就可以上院線,你願意么= =電影真的是因為有台詞才有風格么?電影人會哭的。

    前面對於電影鏡頭的表達,都是個人隨感,並沒有什麼專業術語,請各位電影大大指正和指導。

    最後放一位很喜歡自拍、也很喜歡把自己模仿當成電影里女主角的攝影師的作品,她的照片,就很有電影的風格,大家可以參考下。

    除了把自己當女主角一樣的「飾演」,她鏡頭的擺放,表現了當代人對於女性觀察視角的反思,這也是很值得借鑒的。

    難怪麥當娜姐要贊助她。

    她就是 Cindy Sherman

    雖然只是單幅的照片,但是大家能在每張照片中彷彿感受到劇情一般的浮想聯翩,

    為什麼這個女生會單獨回家,為什麼會單獨在路邊打車,這個女僕是否是遭受侵犯的對象,

    等等

    她並非在拍電影,雖然她是在模仿電影裡面的情形,但是這也給我們很多提示,

    如何在拍攝中表達你想要講述的東西,

    畫面里是否什麼東西太多,什麼東西又還不夠,

    燈光是不是還沒有能表達出情緒?

    卓揚,鼯鼠文藝少女,微信號misseris_13

    把靜態照片拍出「電影感」是個偽命題,尤其是那些加了兩條黑邊和字幕就以為有「電影感」的。

    電影攝影風格有那種對比強烈擺十幾個燈在棚里拍的(《Sin City》);

    有那種紀錄片風格對比較低色彩不飽和的(《三峽好人》);

    有鮮艷亮麗用美術道具砸出來的(《布達佩斯大飯店》);

    還有一心要向老照片甚至油畫學的(《一代宗師》):

    有用三分構圖的,也有不用三分構圖的,比如經典的 Wes Anderson 強迫症:

    有《安妮霍爾》那樣主角說半天話卻不出現在鏡頭裡的,有《Spring Breakers》那樣實驗性手法沒事就打一片大紅燈綠燈的:

    你倒是告訴我,裡面哪個算有電影感,哪個算沒有電影感?

    單獨看截圖,哪張算是「有電影感的照片」???

    樓上大部分都在說調色,而脫離情節意境的電影調色都是耍流氓。不是說高光青一點暗部黃一點就像電影,到處都有反例。

    要問我電影攝影有沒有可供借鑒、總結的特點,那就是——為情節服務!

    比如好萊塢攝影經常喜歡背景偏青,主體偏黃,因為這樣可以在突出主體的同時,不影響主體(往往是人物)的膚色,同時更有縱深感。

    裡面運用此大法最熟練的大概就是邁克爾·貝:

    姑娘和大黃蜂都如!此!之!黃!【嗶——

    同理可得,這種簡單粗暴的調色法一定可以讓您的照片顯得財大氣粗。

    其實電影界中的確有一種特別的攝影風格,和故事風格結合起來,成為 film noir(黑色電影)。其特點是戲劇性地利用光影和黑白對比,為情節服務(沒錯又來了)。

    注意牆上的影子。其實《Sin City》系列的視覺風格很大程度上是向 film noir 致敬。

    說回問題本身吧,看了這麼多不同攝影風格,你還會認為「電影感」是輕易能模仿出來的東西嗎?那麼多調色教程,我敢問您模仿的是哪部電影的哪種感覺啊?

    靜態攝影和電影攝影是兩種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功能和優缺點,為了實現同一個目的——傳達故事。靜態攝影由於沒有時間維度,需要在有限的畫面內純粹用圖像表達故事;而電影攝影則得益於時間(上下文)和台詞的存在,可以更加靈活。把靜態攝影和電影攝影混起來談論技巧,談論調色,談論「感覺」,完全就是耍流氓。

    誠然,很多時候當我們學不到神髓,就只能學個皮毛架子,就好像不能理解數學的人只能多做題一樣。我們也許能夠用 PS 模仿一兩部電影截圖的色調,但是融合在構圖與調色中的敘事手法,絕不是這樣就可以學到。

    總之,我特別討厭所謂「電影感」照片的說法,就好像人家郭靖練會了降龍十八掌,你拿過來花幾個樣子印在草紙上批發成秘籍一樣。誰愛練誰練,反正就是賣給圈外愛好者的。但若要拿著這秘籍去參加武林大會,這就是你的不對了。

    知乎用戶

    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並不傾向於去總結一套方法。說實話,我對@劉燁宏 轉載的 《電影膠片風格調色的思路與實踐》這篇文章有一些不理解,這篇文章對於色彩的理解完全沒有達到一個風光攝影師及格的水準,更別說電影攝影了。

    這兩幅圖片無論哪一方面,前者都要勝過後者。

    但是遺憾的是,我們攝影論壇充斥著這樣的所謂調色技巧,把原本優質的照片處理成這種不倫不類的風格,更令人髮指的是,居然得到網站編輯或者攝影師的推崇,總是令人有種閉關鎖國的無奈之感。

    這是 red one 直出的原片。

    這是影片的最終效果。

    對比可看出整體色調從暖到冷(偏綠),這跟大衛芬奇的風格不無關係,有攝影基礎的同學很容易看出個中區別, 陰影部分偏的非常明顯。

    原片

    影片的最終效果

    原片

    影片的最終效果

    隨著光線布置的複雜程度,你會發現你越來越難看出原片與正片的區別。

    但是大衛芬奇的片子有一點好分辨,就是綠 + 暗。

    前面幾位的答案都是橫向分析一些影片的攝影風格,我就說點別的。記得上一屆奧斯卡最佳攝影和最佳視覺效果都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下簡稱少年派 ),簡單的說點自己對於這部影片在視覺上的理解,希望可以給予題主一些有助於思考的內容。少年派不是一部完全由普通攝影機拍攝出來的電影,而是一部 3D 電影,這裡我們僅僅討論正片的視覺色彩風格。

    影片最開始是派家裡動物園的介紹,從這一幀的情況來看,高光被降檔了,用 LR 取值 R84.5,G86.9,B89.1,明顯的是偏藍青色,暗部區域最深的不低於 R5,G5,B5。也就是說,從這一幀的情況來看,暗部區域是純灰色,沒有色彩傾向,而亮部則是偏藍青色,符合人眼對於藍青色不敏感的補充,這樣的色調在後面還有很多。而對於平面攝影師,這樣的色調顯然不符合他們對印象中所謂大片的理解,如果我是雜誌社或網站的美指,我可能會把照片設計成這樣:

    這張照片和電影畫面有什麼不同呢,首先曝光值不一樣,電影院幾乎是全黑的環境,所以電影畫面的曝光值一定是低於普通照片的,否則會造成畫面過亮。其次這個照片已經被風格化了,不是原來的場景還原,而是藝術處理,一般來說,電影需要的是表現整體畫面風格,適應畫面環境,不需要額外的藝術處理。印刷稿和網站,比較傾向於更明亮的色調,暗部區域也會偏色,形成獨特的視覺風格。這張的暗部區域偏向於藍色,沒有電影畫面那麼黃,紅色部分則適當增加飽和度,並增加暗角。

    對比一下如果是電影畫面適應到 bing 的主頁

    相比之下,我個人更喜歡電影畫面的味道。

    這是拍攝時的劇照,我們看到 pi 的褲子幾乎是純白色(暗部度偏藍),船體也是白色,而在最終影片里,導演的處理是偏向於綠色,綠色的數值比紅與藍高出 4%。

    至於為什麼要偏綠,這個有很多因素,有可能和那個時代的 kino flo 燈組有關係,kino flo 用久了會偏綠,後來索性都調成綠色(《七宗罪》是始作俑者),或者是讓人跟電視新聞的夜景聯繫起來(電視新聞的夜景會用夜視儀拍攝,夜視儀是綠色),使人產生真實的感覺,又或者是人眼對於綠色更舒服。總之,現在的風格就是這樣,偏綠。

    對比正片截圖和劇照我們發現,影片把高光壓的很低,彷彿加了一層青色的濾鏡,天空被填充了綠色,減少紅色的飽和度,暗部細節提亮,暗部和亮部的對比不是那麼明顯,相當於增大了寬容度,讓看看到更多的細節。

    風光大片,雖然是合成的,但是依然可以看到設計師藝術造詣,暗部細節豐富,高光依然偏青藍,白平衡始終沒有往暖的方向傾斜。構圖這裡就不說了。

    室內一般場景,窗外的高光依舊被壓低,注意室內暗部細節,沒有造成細節損失,看起來像加了暗角,其實沒有,只是中間的高光產生的錯覺。白平衡依舊像藍綠方傾斜,整體曝光降檔。派身上的白色衣服偏冷,另外攝影師盡量減少環境光對攝影的影響,室外的光線看起來是白色,窗帘沒有被室外的顏色污染。(真實情況可能是室外的光線會造成偏藍,後期被修飾。)

    室內一般複雜場景。此處光線較為複雜,把握不好容易弄髒畫面,廚師的臉部補光充分,背景也有理想的光線,這個場景已經不是普通攝影師可以掌握的了,一般情況下,根據我看過的港台或者大陸的電影,這種複雜的光線攝影校色會十分困難,我看到的一般是類似這樣的風格

    就不多說了。

    室內極複雜場景,這樣的畫面看似簡單,其實非常難拍攝,難度在於背景光線與人物臉部的細節的對比處理,從 pi 的眼睛裡可以察覺到燈箱的布置。因為窗帘枕頭衣服都是白色,所以減少了後期處理的難度。白色的窗帘枕頭衣服都是偏綠,與影片中海上絢爛的飽和色形成鮮明的對比。

    這部影片中有很多場景值得攝影師借鑒,畢竟是拿了最佳攝影,我說的也僅僅是極小的一部分,還不一定正確。題主的問題其實很好解答,說到底這無關電影,純粹是對攝影的知識掌握到何種程度,說到底還是基本功,在我看來,構圖遠遠比色彩風格重要。構圖決定了你拍什麼樣的照片,所謂的電影風格其實根本沒有這樣的風格,我說這樣的話不知道會不會被罵,但是確實如此。我相信,如果你將一張照片構圖無可挑剔,色彩還原正確,再加上簡單的 Ps 修飾(這僅僅需要一丁點技術),我相信就可以營造出所謂的電影效果照片。

    附一張喜歡的電影畫面。(我真心不喜歡時尚雜誌上拍攝的那些所謂的時尚大片,更喜歡這種電影調調)

    查看知乎原文(56 條討論)
    推薦閱讀:

    電影蜘蛛俠英雄歸來有什麼看點?
    電影展示出的天機,周星馳電影《功夫》賞析
    談一場60億的生意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的女主莫妮卡貝魯奇為什麼受歡迎?
    電影《古惑仔》是不是對當時的青少年有惡劣的影響?

    TAG:電影 | 攝影 | 導演 | 照片 | 攝影師 | 調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