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場中綜合防疫體系實施幾點誤區

 1、疫苗免疫

  對豬場不同豬群的豬只進行不同的疫苗接種是保障豬場安全生產的基礎,給豬只接種疫苗,可以抑制豬場疾病的發生。但是。在豬場的生產實踐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以下幾個誤區。

  1.1免疫程序不合理

  免疫程序的制定。必須以當地疫情的發展規律和豬場豬群的健康狀況為依據。不能固定的套用某個地區或某個豬場的免疫程序。如果豬群的免疫程序制定的不科學、不合理,一方面使豬場的某種疾病漏防,另一方面可能引發其他的疾病。導致豬場出現疫情,給豬場的生產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1.2疫苗質量不過關

  豬場給豬群接種疫苗質量的優劣,直接關係到豬場的命運。目前市場上流通的疫苗很多,同一個種類的疫苗就有多個生產廠家,但是質量參差不齊,甚至出現假冒偽劣產品。如果購買方稍有不慎,就會給豬場帶來致命的打擊。所以,豬場在選擇疫苗時必須謹慎,應選擇信譽度高、知名廠家生產的疫苗。

  1.3疫苗運輸、保存不科學

  由於不同豬場的基礎設施有差別,在疫苗的採購、保存過程中不規範.可能出現疫苗冷鏈的中斷,造成疫苗質量的下降或失效。如果使甩這種疫苗,對豬群不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甚至出現疫情。

  1.4在疫苗免疫過程中操作不規範

  豬場應根據已制定的免疫程序,由專人按標準的操作方法進行免疫注射。但是,由於豬場的監督力度不夠或技術人員責任心不強,在操作中往往出現類似情況:疫苗的領取沒有做詳細的記錄;沒有按說明進行嚴格的稀釋或在稀釋過程中受消毒液污染;針頭大小、長度不合適;疫苗沒有防日晒、高溫,稀釋後在2小時內沒有用完;疫苗在使用前或每次吸苗前沒有充分的搖勻:注射時沒有做好皮膚消毒,注射深度沒保證,注射位置不正確,接種劑量不夠。疫苗流出後沒有立即用沾有消毒液的棉球擦拭、消毒:打飛針、不是頭頭免疫、不是一豬一個針頭;病豬、瘦弱豬同步免疫等情況,勢必導致免疫失敗結果的出現。

  2、消毒

  消毒是保障豬場安全生產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措施。豬場的許多病原微生物可以通過消毒工作來達到殺滅和抑制其傳播的效果。但是,豬場工作人員在實施消毒的過程中往往會走入以下幾個誤區。

  2.1消毒藥濃度越大越好

  任何消毒藥濃度的配比,都具有其一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在正常情況下。無論是環境消毒還是帶豬消毒。正常的濃度配比就足以殺滅和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和傳播。如果消毒藥的濃度過大,一方面造成消毒藥的浪費,增加飼養成本;另一方面很容易導致豬的皮膚、黏膜、呼吸道的損傷,同時也有可能造成人員的傷害。

  2.2消毒藥的濃度配比不準確

  在生產過程中,由於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或其他原因.在對消毒液的配製過程中不採取稱量或使用有固定容積的容器,往往憑感覺,這樣配製出來的消毒液的濃度不高即低,濃度低起不到消毒效果,濃度高不僅造成藥物的浪費,同時也容易造成對豬只和操作人員的傷害。

  2.3消毒不到位、不徹底

  豬場工作人員在消毒過程中,往往出現走捷徑的現象。如消毒速度過快、噴洒不均勻、不採取噴霧的方式等,這樣,無論是環境消毒還是帶豬消毒很容易留有死角,不能很好的起到消毒的作用。

  2.4消毒不同步

  無論是環境消毒還是帶豬消毒。應儘可能在大致固定的時間範圍內進行。對於一個流水線作業的萬頭豬場來說,全場消毒一次大約在2~3小時內即可完成。所以在對豬場的消毒過程中,各車間應同時進行同時結束,能很好的起到消毒的作用,否則,病原菌就有可能擴散或傳播.給豬場的安全生產構成威脅。

  2.5不能徹底的貫徹和落實消毒程序

  豬場在生產過程中,由於負責人監督力度不夠或對職工的宣傳、教育、指導不到位,造成不能徹底的貫徹和落實消毒程序和消毒制度.則導致消毒效果大打折扣,給豬場的安全生產埋下隱患。

  2.6對人流、物流、車流的消毒不到位

  對於規模化養豬場來講,一般都採用封閉式的管理制度.但是現實決定又不可能完全徹底的封閉,必須要與人流、物流、車流不同程度的接觸,如何對人流、物流、車流進行徹底的消毒是任何一個養豬場都面對的現實問題。如果這項工作做不到位,是養豬場最大的安全隱患。

  2.7消毒池利用不充分

  任何一個養豬場都設置車輛消毒池和員工消毒腳池,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出現很大的漏洞,如消毒池消毒藥的濃度不夠、不定期更換消毒液、消毒池消毒液不幹凈、員工不走消毒池等,這種現象如不加以杜絕,豬場出現疫情是必然的。

  3、引種與隔離不當

  豬場在生產過程中一般都要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但是,由於原有豬群的生產力下降或老齡化,為了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需要不定時的更換豬的品種。如果對新引進的豬隔離措施不當,會對原有豬群的安全生產帶來一定的風險。引進種豬時,要安排適當的圈舍,與其他豬隔離飼養30~45天,並隨時觀察其健康狀況。在隔離期內未發生任何疾病,方可混群飼養。

  4、病死豬及胎衣的處理不當

  集約化豬場應有病死豬及胎衣處理的專門場所,對病死豬只進行焚燒或深埋,也可在糞場附近設置一沉屍井,最好、最安全的方法是用焚屍爐將病死或剖解豬只及胎衣進行無害化處理。一般情況下,對病死或剖解豬只及母豬產後的胎衣應立即無害化處理,否則,容易造成病原微生物的擴散.影響其他正常豬群的健康生長。

  5、疫病檢測不及時

  在集約化養豬條件下,應進行經常性的疫病檢測工作,以便對場內疫病情況、免疫質量、疫病凈化水平進行監控,同時也為本場的防疫工作提供客觀依據。尤其本地區、本季節爆發和流行嚴重的傳染病更應該加強檢測,以便作出及時反應。同時,對場內使用的疫苗、消毒劑的質量也要進行檢測。以保證確實有效。如不能及時的做好以上工作。就不可能準確和深入的了解豬場疾病的流行和發展趨勢.就不可能及時的採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從而影響豬群健康地生長發育。

  6、疫病發生時沒能及時的採取有效的措施

  豬場如遇到或懷疑是傳染病發生時,必須及時隔離,儘早診斷並儘快上報,病因不明或不能確診時,應將病料送有關部門緊急檢驗。如確診為傳染病時,應迅速採取緊急措施,對全場進行封鎖和消毒。全場豬群進行檢疫,病豬隔離治療或屠宰、焚燒。健康豬只進行緊急預防接種或藥物預防.並對被污染的場地、用具、環境及其他污染物進行徹底消毒。反之,則容易延誤最佳防治和治療時機,造成疫情的擴散和蔓延,給豬場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

  7、在疫病防制方面主次不分

  豬場的防疫工作,要結合本地和本場的實際情況。分清主次。有針對性地對某些危害性強、發病頻率高的疫病,根據其流行特點、發病規律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針對性地預防和治療。反之,一方面造成人力、財力的浪費,另一方面也起不到對疫病的防制效果。

  8、防疫措施不完善

  傳統的養豬防疫似乎僅僅是獸醫份內的工作。而且是季節性的。集約化豬場的防疫則是全方位的、常年的。除常規的消毒、免疫、治療外,還需要加強管理,保證營養平衡,優化場區和畜舍環境。豬場內的諸多因素都和防疫效果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因此集約化豬場的防疫措施要形成配套的體系。

  9、不重視豬群的保健

  豬場在生產過程中,往往在消毒和疫苗免疫方面投入很大的精力.這當然是豬場防疫不可缺少和關鍵的步驟。但是,對豬群的保健,也是豬場防疫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方面。當然,對豬群進行保健,需要投入一定的財力,會增加飼養成本,但是可以提高豬群的健康水平,提高豬只對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豬場發生疫情的風險。

  10、對豬場整體環境的治理不重視

  豬場的環境衛生體系是以傳統的防疫保健為基礎,以豬的生物學特性為根據。要求規模養豬在生產過程中。通過完善豬場內外布局和豬舍內部的工藝設計等一系列措施,給豬群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和繁育的環境。定期的對豬體內外進行驅蟲和殺滅蚊蠅和老鼠,消滅疾病的傳播媒介,減少豬只疾病發生的機會。定期清除雜草和填埋陰溝,消滅病原微生物的孳生地。經常保持豬舍內空氣新鮮、乾燥、溫度適宜、乾淨衛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豬群的健康水平。

  對豬場周圍和場區空閑地進行植樹種草(包括蔬菜、花草、灌木等)綠化環境,對改善小氣候有重要的作用,一般要求豬場內的道路兩側種植行道樹,每幢豬舍之間都要栽種速生、高大的落葉樹(如水杉、白楊樹等),場區內的空閑地都要遍種蔬菜、花草和灌木。有條件的豬場最好在場區外圍種植5~10米寬的防風林。

  豬舍若能置於這樣的環境中,帶來的好處是:在寒冷的冬季可使場內的風速降低70%~80%;又能使炎熱的夏季氣溫下降10%~20%;還可將場內空氣中有毒、有害的氣體減少25%:臭氣減少50%;塵埃減少30%-50%:空氣中的細菌數減少20%~80%。

  生活在這樣一個綠化美化環境中.不僅能使長期在豬場工作的人員感到心曠神怡.也能使終生關在籠舍內的豬感受到清晨聞啼鳥,夜聽蟲蛙鳴,陣陣青草香,颶颶風雨聲,彷彿又回歸到大自然。

  所以豬場整體環境的治理是豬場安全防疫的一個重要環節。

  總而言之.養豬場綜合防疫體系的建立和實施是一個不斷修改和完善的過程。防疫體系內的眾多環節必須環環相扣、節節相連、步步到位。才能充分發揮綜合防疫體系的作用.保障豬場生產的安全性和效益性。豬場動力網祝各位養豬同行養好豬!


推薦閱讀:

商場里的監控攝像頭可能被黑嗎?
打防兩手抓 標本綜合治
綜合論述女人婚姻
腸易激綜合征的治療思路
「原創」八字綜合斷命之探微

TAG:誤區 | 綜合 | 養豬 | 養豬場 | 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