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 | 水產養殖究竟需要什麼樣的藻相?
硅藻在淡水養殖和海水養殖中都是一類常見的微藻。它是一類具有色素體的單細胞植物,常由幾個或很多細胞個體連結成各式各樣的群體,主要特徵為硅質構成的外殼。硅藻類群多樣,常見的有:直鏈藻、舟形藻、菱形藻、橋彎藻等(淡水);繭型藻、小環藻、等片藻等(海水)。
當水體中的優勢藻屬(占水體總生物量的10%-40%)為硅藻時,水色為茶色,硅藻水在水產養殖中是公認的一種好水。硅藻也是魚蝦的優質餌料,生活在此種水體的魚蝦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成活率高。
但硅藻對環境的要求較高,如果氣候變化頻繁如連續高溫或氣溫、水溫驟變、暴雨等引起水體分層和鹽度驟變,容易導致藻類大量死亡,硅藻大規模繁殖在夜間耗氧增大,水體氧不足,自凈能力嚴重不足,有害氣體和有害物質大量聚集,水體突然變黑、變清。
綠藻
綠藻是池塘中的另一類微藻群落,常見的如小球藻、衣藻、扁藻等都屬於綠藻。綠藻佔優勢的水色常呈現草綠色、綠色等。
綠藻由於其進化地位較高,具有葉綠體、線粒體等較為高等的結構,因此其環境抵抗能力也較強。其次,綠藻營養豐富、易培養,可作為浮遊動物和養殖生物的優質餌料。
藍藻
藍藻,又稱"藍細菌",是一種廣泛分布於全世界水體中的光能自養型原核生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和固氮作用。養殖水體中常見的藍藻有:顫藻、魚腥藻和螺旋藻、微囊藻等。其中微囊藻在水體表層大量聚集而形成的肉眼可見的藻類聚集體,是水產養殖中最為常見的藍藻水華。整個水體也呈現藍綠色。
藍藻在大量生長的同時,在水面形成一層藍綠色而有惡臭味的浮沫,其藻毒素也在水體環境中大量積聚,從而對環境中的各種生物構成威脅。藍藻的大量繁殖以及死亡藻類的分解,消耗大量溶解氧,可以導致水體缺氧甚至無氧狀態,易導致養殖水體發生泛塘。藍藻大量死亡時可產生藻毒素、大量羥胺及硫化氫等有毒物質,直接危害水生動物。死亡的藍藻釋放大量的有機質刺激了化能異養細菌的生長,其中部分對養殖動物是致病菌,導致繼發感染細菌性疾病。
裸藻、甲藻
這兩類藻也常被稱為鞭毛藻,其中裸藻常見於淡水,而甲藻則常見於海水。這兩類藻的共同特點是具有可運動的鞭毛。由於這個特徵,它們可以有效在水層中進行運動,爭取到最適合於自身繁殖的光照,同時,遮蔽其他微藻。因此,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這兩類藻會大量繁殖,成為池塘的優勢種群。
雖然曾有報道稱裸藻和甲藻可作為養殖生物的優質餌料,但就目前來說,依然將其歸於有害藻一類,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這兩類藻多含有毒素,其中甲藻更是大名鼎鼎的海洋生物災害「赤潮」的主要原因生物;其二則是,這兩類藻對劇烈的環境變化適應能力非常差,極易發生劇烈倒藻,導致毒素釋放,同時大量耗氧,使養殖生物應激、浮頭、中毒,乃至死亡。
怎樣才算健康穩定的藻相?
那麼我們在日常養殖中,對於藻相的優劣程度,往往需要有以下幾個判斷依據:
1)有益藻種佔優勢,優質的藻相必須要有有益藻作為優勢藻種,一般來說,硅藻、綠藻是公認的有益藻類。
2)豐富藻種的多樣性,俗話說:三人成眾。對於池塘藻相亦是如此,單一的藻種組成往往經不住高溫或天氣突變等環境的衝擊,容易發生倒藻,引起一系列問題。而藻種的多樣則可以有效地預防這些情況,豐富的藻種組成,可以有效提升池塘系統的緩衝能力,即使發生倒藻,也有新的藻種補充進來,使得倒藻發生的影響不至於那麼劇烈。
3)藻細胞保持鮮活:池塘養殖的水質講求「肥活嫩爽」,其中「嫩」即是藻細胞完整鮮活,鮮活的藻類形態完好,色素體飽滿、充盈,而老化的藻類,細胞常有破碎,色素體暗淡、萎縮。
4)適宜的密度:有了好的藻類組成,密度也非常關鍵,而對於我們日常檢測來說,嚴格的藻密度或生物量計數過於繁瑣,而池塘透明度可以較好地反映池塘中藻密度情況,一般來說,透明度在20-40cm左右較好。
小結
藻相的營造和保持是池塘養殖重要環節之一,為了良好的藻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保持合適的水深;
2)定期補充新水;
3)合理施肥;
4)常使用益生菌(光合菌、乳酸菌等),促進池塘菌藻平衡。
推薦閱讀:
※金魚家庭養殖要點
※養殖水體氨氮過高的處理
※生豬養殖場防疫技術管理規範
※曇花的養殖方法,曇花怎麼養,曇花圖片 月下美人、瓊花、曇華、月來美人、夜會草、鬼仔花
※中國第一蛇村:800多人養殖400多萬條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