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祖善:貝多芬交響樂綜述與賞析
謝謝主持人,各位領導、同志們、朋友們,非常高興來到這裡和大家交流。我今天講的題目是《貝多芬交響樂綜述與賞析》,包含以下內容:引言:從一本專著談起;第一部分講維也納古典樂派;第二部分講貝多芬交響樂綜述與賞析,這是核心部分;第三部分講貝多芬交響樂在中國;第四部分講貝多芬交響樂是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華章。
引言
我想從一本專著講起,這本專著就是美國學者麥克·哈特寫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這本書中100名人排行榜的前10名包括了這樣一些名人:第一名是穆罕默德,第二名是牛頓,第三名是耶穌基督,第四名是釋迦牟尼,第五名是孔子,第六是保羅,第七是蔡倫,第八是谷登堡(德國鉛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第九名是哥倫布,第十名是愛因斯坦。中國有八個人進入了這本書的排行榜,除了孔子、蔡倫以外,還有秦始皇、成吉思汗、隋文帝、老子、毛澤東和孟子。在本書中排名第45位的就是今天我們要講的主角——貝多芬。
這本書中介紹貝多芬的部分,第一句話是:「最偉大的作曲家貝多芬,1770年生於德國波恩」。本書的作者在用詞方面非常嚴謹。我們現在把這個「最」字已經用爛了,例如,最偉大的什麼什麼之一,其實那就不能算是最偉大的了。最偉大應該就是唯一的,沒有之一、之二的說法。貝多芬是最偉大的作曲家,他的代表作就是他的九部交響曲。我們在講貝多芬之前,必須要向大家簡略地介紹一下維也納古典樂派。
一、維也納古典樂派
維也納古典樂派是從1750年開始形成的,在此之前(大約150年)屬於巴洛克時期,具體來說,是把巴赫逝世的1750年作為巴洛克時期這一時代的結束。從1750年開始就進入了古典樂派時期。古典樂派的三大代表人物,我們通常稱為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三位傑出代表,就是海頓、莫扎特、貝多芬。
海頓是交響樂作曲家,有「交響樂之父」的美譽。但事實並非如此。在他之前有一位奧地利作曲家蒙恩(1717-1750)最早創作了四個樂章的交響曲:快板、慢板、小步舞曲和快板。那我們為什麼還要稱海頓是「交響樂之父」呢?因為他寫得多,寫得好。他寫的有編號的交響曲有104首,早期的交響曲3首,一共創作了107首交響曲。海頓的交響樂創作,把交響樂隊的編製完善了,同時大大地提高了交響樂的藝術表現力。
再有一位作曲家就是莫扎特,他是奧地利作曲家,有「神童」之稱。他在3歲時,就會模仿剛剛聽到的音調,4歲時跟他父親正式學習音樂,5歲就發表了第一首作品,8歲的時候就在倫敦創作了他的《降E大調第一交響曲》。真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莫扎特一生創作了64首交響曲,其中有編號的共50首。
莫扎特跟海頓之間的關係可以讓我們從中獲得啟迪,就是我們通常講的「長江後浪推前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莫扎特生於1756年,1791年逝世。他生活的年代恰恰是海頓生活年代中間的一部分,因為海頓是1732年出生的,1809年逝世。於是就出現了這樣一個非常奇妙的現象,最初莫扎特是向他的前輩海頓學習,等到莫扎特創作進入高峰之後,反過來海頓受其影響,晚年的交響樂作品,達到了莫扎特那樣的完美。
貝多芬是站在這兩位巨人的肩膀上成長的。貝多芬非常坎坷,一般認為他於1770年12月16日誕生,但是我們至今還不能確切地知道他到底是哪天出生的,因為這個日子只是從他受洗禮的記錄推算出來的,確切的出生日期還是一個未知數。貝多芬的父親是宮廷的男高音,但卻是一個酒鬼,他有這樣一個願望,就是一心想把自己的兒子培養成莫扎特那樣的神童,所以不管自己喝得怎麼醉醺醺的,回到家一看見小貝多芬在床上睡覺,就拉他起來練習彈鋼琴。他想培養貝多芬成為神童,為自己揚名,因此就採取了一些不光彩的手段。有一年貝多芬開音樂會,其實還不滿8歲,他的父親居然隱瞞了兩歲,音樂會獲得了成功。但貝多芬有一段時間弄不清自己到底是多大。貝多芬從小就受盡了折磨,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這是很殘酷的,他沒有感受到童年的歡樂。羅曼·羅蘭曾經講過一句話:音樂差一點成了貝多芬的敵人。好在貝多芬熱愛音樂,所以他堅持走了一條音樂的道路。
貝多芬後來有兩件事情需要跟大家介紹。一是他十七歲那一年,就是1787年,從他的出生地波恩來到了維也納,拜見莫扎特大師。他對莫扎特說:大師,我想在您面前奏一曲,求得您的指導。莫扎特說:如果你真的要在我面前演奏的話,那得按我指定的主題,由你即興發揮。因為在莫扎特看來,如果對方準備好了,那就沒有什麼稀奇的了。因為他自己既是作曲家,又是指揮家、鋼琴家和小提琴家,是一位全才。而貝多芬很自信,接受了這個挑戰。於是莫扎特就在鋼琴上彈了他剛剛創作的歌劇《唐璜》的主題。貝多芬就根據莫扎特指定的主題,做了充分的發揮,在鋼琴上用了各種各樣的變奏,無論是調性、節奏、和聲,還是音樂的風格都非常統一,也很感人。莫扎特聽後說了一句流傳至今的名言:「請大家注意,這個年輕人必將震驚整個世界。」
第二件事就是關於海頓和貝多芬。海頓前往英國訪問的時候,途經波恩,也被貝多芬的才華所感動,他對貝多芬說:你應該到維也納去學習,我可以教你。於是在1792年,貝多芬就到了維也納跟隨海頓學習。但是,這次學習並沒有堅持太久,因為兩個人的個性以及對藝術的理念格格不入。我們知道,古典音樂是具有規則性本質的音樂,像中國的詩詞那樣講究對仗、格律等等。古典音樂的旋律、和聲、復調、配器、曲式等也都有嚴格的規則。貝多芬認為這些都是清規戒律,是教條,他要創新。所以沒有學多久就換了一位老師:奧地利著名的管風琴家、作曲家阿爾布雷希茨貝格,是海頓同時代的一位很有名的音樂家,生於1736年,1809年逝世(與海頓同年去世)。他專門教貝多芬對位法。但是阿爾布雷希茨貝格並不看好貝多芬,不認為貝多芬在藝術上會有遠大的前程,而他恰恰因為是貝多芬的老師得以名垂千古。
貝多芬還跟隨安東尼奧·薩列里學習過,薩列里是一位常年在維也納從事作曲、指揮的義大利大音樂家,他不僅教過貝多芬,還教過舒伯特、李斯特。因此貝多芬是在這樣一些大師的影響下成長的。
二、貝多芬交響樂綜述
1.貝多芬九大交響曲的序號、調號、作品號及創作年代。
古典音樂作品,特別是交響曲,都標有作品號,這是義大利作曲家創用的,拉丁文Opus,表示作品。
貝多芬的九大交響曲,我們從第一交響曲介紹。《C大調第一交響曲》作品21號,完成於1800年。關於創作年代有不同的記載,我依據的是英國的格魯夫《音樂與音樂家辭典》,這是比較權威的。從作品完成的創作年代來看,1800年貝多芬已經30歲了,中國人說三十而立,但是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30歲才寫第一交響曲,應該說是晚了一點。剛才我們說,莫扎特8歲就創作了《降E大調第一交響曲》。貝多芬的《D大調第二交響曲》作品36號,創作於1801到1802年。《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作品55號,1803年完成,這部交響曲有一個標題就是《英雄》。《降B大調第四交響曲》作品60號,是1806年完成的。《C小調第五交響曲》作品67號,創作於1807到1808年。《F大調第六交響曲》作品68號,是1808年完成的,即《田園交響曲》。《A大調第七交響曲》作品92號,創作於1811年到1812年。《F大調第八交響曲》作品93號,作於1812年。在第八交響曲完成了以後,貝多芬似乎在積蓄力量,要對自己的交響樂創作進行一次總結,因此間隔了十年,到1822年才開始譜寫他的《D小調第九交響曲》作品125號,完成於1824年。以上是貝多芬九大交響曲的序號、調號、作品號和創作年代。
2.貝多芬九大交響曲的藝術特徵
剛才說了,《C大調第一交響曲》作品21號,完成於1800年,應該說貝多芬是大器晚成。即便如此,他仍然只是海頓和莫扎特交響曲的傑出繼承者,因為我們從這部作品裡,聽到了很多他的前輩們對他的影響。但是其中也體現了貝多芬自己的個性,特別是貝多芬進行了一次重大的改革。因為在貝多芬之前所有的交響曲都是為王室、貴族創作、演出的,但貝多芬不同,他發表第一交響曲的時候,就舉辦了「大眾音樂會」。
對「大眾」這個詞,我們現在的理解,可能與當年的理解不同。我們現在一提「大眾」,就是工農兵大眾。而貝多芬那個時期的大眾就是指面向社會、面向公眾,而不是面向統治者、面向王室和貴族。在十九世紀初期,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改革,交響曲終於走出了宮廷,走向了社會。此後每隔幾年,他就舉辦一次「大眾音樂會」,發表自己的交響樂和其他作品。可以說,貝多芬第一交響曲的首演就已經體現了這位作曲家高度的人文關懷精神,也標誌了交響曲不再是象牙塔中的藝術了,而是已經走向了社會。
第一交響曲還是按照古典交響曲套曲的結構,第一樂章快板,第二樂章慢板如歌,第三樂章小步舞曲,第四樂章又是快板。而且我們從中可以領略到,貝多芬雖然是而立之年了,但他依然煥發著青春的朝氣。比如,第四樂章很幽默,一開始讓整個樂隊全奏,此後的經過句從三個音的經過句到七個音經過句,好像在尋求一種靈感,終於找到了,興高采烈地唱出了生動活潑的主題,迸發出年輕人那種蓬勃的朝氣。現在請大家聽一聽貝多芬第一交響曲的第四樂章,我們通常稱之為「終曲」。(音樂欣賞)
貝多芬第二交響曲的音樂給我們的感受是青春、陽光、愛情和溫馨。但實際上他在創作第二交響曲的時候,生活上非常困擾,他的聽覺越來越糟糕。貝多芬心急如焚,他來到維也納的一個郊區海利根斯塔特進行治療和療養,迫切地希望能夠恢復正常的聽覺。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失聰可能是最殘酷的打擊,聽不見聲音,怎麼來進行音樂創作和表演呢?所以我們完全能夠理解貝多芬當時的這種心情。但不幸的是,治療失敗了,貝多芬很絕望,就寫了「海利根斯塔特遺囑」。他下決心要離開這個美好的世界。遺囑寫完了之後,鄭重其事地在信封上題了這麼一句話:「等我死了後拆開並執行」。他把身後事都做了安排。貝多芬倘若真的要走了這條路的話,對人類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損失。但是貝多芬有著堅毅的性格,他絕不向病魔低頭,他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想讓我屈服辦不到,生活是多麼的美好,我真想活一千次」。貝多芬認為自己來到人間的藝術使命還沒有完成,所以他戰勝了病魔,寫出了這首光明向上的《D大調第二交響曲》,而這首交響曲幾乎是和「海利根斯塔特遺囑」同時完成的。
我們現在聽貝多芬的音樂,很少有人會想到他是一個殘疾人。他自己是那麼痛苦,但是他的音樂是那麼的陽光,那麼的崇高,他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和力量,第二交響曲是充滿了詩意的樂章。我們現在聽聽他的抒情如歌的慢板樂章,這是非常溫暖的、抒情的、如歌的音樂。(音樂欣賞)
這優美、典雅、明朗、溫暖的音樂,表達了貝多芬內心對生活的無限熱愛。以上兩部交響曲應該說還只是繼承了海頓和莫扎特的風格,貝多芬自己的風格還沒有形成,真正形成貝多芬自己風格的是《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作品55號,1803年完成。作品的時代背景是,當時拿破崙正所向披靡,拿破崙作為反封建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正像《共產黨宣言》裡面所說的「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這個「革命」是指反封建。在貝多芬心目中拿破崙是英雄,所以貝多芬滿腔熱情地寫了第三交響曲,完成之後,還寫了題詞:贈拿破崙。沒想到這個樂譜還沒有送到拿破崙的手上,消息傳來,說拿破崙稱帝了。貝多芬非常憤怒,馬上就說,他也不過是一個凡夫俗子。他將騎在百姓的頭上,成為一個暴君!拿破崙是個獨裁者,他加冕的時候出現了那樣一個戲劇性的場面,本應該是教皇給他加冕的,但是拿破崙從教皇手裡把皇冠奪過來,自己給自己加冕。在他看來,天下是我打下來的,用不著你給我加冕。他不僅自己給自己加冕,而且給他的皇后約瑟芬也加冕。拿破崙好像原形畢露了,貝多芬怒不可遏,他就把這個題詞重重地劃掉了。然後貝多芬重新寫了一個題詞:「獻給一位英雄」。第二樂章是一首《葬禮進行曲》。
當我們聽這一首《葬禮進行曲》時,就會讓我們感受到貝多芬的音樂所體現的悲痛是全社會的,甚至是全人類的,讓我們更加熱愛未來,充滿勇氣和自信,去創造未來。所以即便是《葬禮進行曲》,依然充滿著力量,是非常深邃、堅毅的音樂。我們現在欣賞一下第三交響曲第二樂章前面的部分。(音樂欣賞)
我們剛聽到的是第一大段,中間有回憶英雄的豐功偉績的部分,然後是再現。《降B大調第四交響曲》,作品60號,1806年完成,對這部作品,德國音樂家舒曼曾經有過這樣的評價,他說:這部作品好比是兩位歐洲神話巨人中間的一位希臘姑娘。也就是說在第三和第五交響曲之間,有一個抒情的第四交響曲,這和貝多芬本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繫。因為這個時候貝多芬的心情很愉快。作為一個藝術家,貝多芬也有自己的愛情,但是他終身未娶,並不是他不想結婚,而是到頭來那些愛他的女子最終都沒有嫁給他。因為他是一個貧窮的藝術家,長得其貌不揚,個頭不高。有一些女子對他很崇拜,和他也有共同語言,而大多數跟他學琴的,不是貴婦人,就是貴族少女,貝多芬和她們是不可能走到一起的。因此貝多芬雖然有過溫馨的愛情生活,但他最終還是孤身一人。這部交響曲恰恰就是這個時期的一個產物,所以很輕鬆,特別是中間的第三樂章詼諧曲,很歡快、幽默,甚至有童心未泯的那種感覺。我們欣賞一段片斷。(音樂欣賞)
我們今天重點要欣賞一下《C小調第五交響曲》作品67號,1808年完成。因為貝多芬自己說過這樣一句話:「命運就是這樣來敲門的」。美國交響樂團聯盟有過一個統計,在美國每年平均大概舉辦1萬多場交響樂會,貝多芬的交響曲演得最多(有1000多場)。其次是莫扎特,再其次是柴可夫斯基。而貝多芬的交響曲演得最多、最具有代表性的莫過於《命運交響曲》。交響曲的第一樂章通常是採用奏鳴曲式,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呈示部,第二部分是展開部,第三部分是再現部。呈示部又包含兩個重要的主題,我們稱之為第一主題、第二主題,有的時候簡稱主題、副題,中間有個連接,第二主題之後有一個小的結尾,這就是呈示部。義大利指揮家阿巴多錄製了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其中有一張是他專門解釋他是如何理解貝多芬交響曲的,他認為奏鳴曲的呈示部,必須按照作曲家的指示要反覆演奏一次,把這部分演奏兩遍。為什麼?因為這是整個交響曲最重要的材料,奏兩遍以便讓聽眾加深印象、加深感受。第五交響曲有四個樂章,我們聽一些主要的部分,對於第一樂章來說就是呈示部,開門見山,就是敲門聲的動機。第二句是第一句的模進(即模仿進行),後來的所有的進行都建立在這一動機的展開上,我們叫分裂,然後派生出來第二主題。第二主題和第一主題有形象上的對比,如果說第一主題表現了人類面對命運百折不撓的鬥爭精神,而第二主題就是對未來光明的嚮往、憧憬,所以比較抒情。第二個主題是從第一個主題中派生出來的,因為圓號演奏的經過句,已經有第二主題的支點音,整個結構是非常嚴謹的,一環扣一環,極富張力。
歌德72歲的時候會見了12歲的小朋友門德爾松,門德爾松就在鋼琴上彈了《命運交響曲》,彈完之後,歌德大為驚訝,覺得簡直太了不起了。這還是一個人演奏,如果是整個樂隊的演奏又將會是怎麼樣呢?後來門德爾松和歌德成為了忘年交,他們之間的聯繫就是《命運交響曲》。呈示部最後有兩個小節是全休止的,我們常說「此時無聲勝有聲」,這兩個小節的休止就是為了積聚力量,以便更有力量地爆發。所以這兩個小節的休止是有生命的,有音樂的,但是我們要注意,不是說休止有生命嗎?有音樂嗎?如果把休止變成主體,也就是無聲音樂,那就走到極端了,無聲肯定是沒有音樂的,只有把休止符融入到整個音樂的律動之中,它才會有生命力。下面聽一下第一樂章。(音樂欣賞)
在二戰期間,曾經出現過這樣的情況,盟國電台摩爾斯電文所有的V字(代表勝利)就採用《命運交響曲》的動機——三短一長。弄得德國人啼笑皆非,因為這是德國作曲家的作品,好像是以「德」治「德」,以此來增強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信念和希望,就是說反法西斯戰爭是必勝的,沒想到貝多芬的交響曲在二戰中還能起到這樣的作用。
第二樂章慢板,給我們的感受是藝術家在思考人類的命運,是兩個主題的變奏曲。這是非常崇高的兩個主題。第二個主題有點行進的風格,似乎是在展望。當小號吹響的時候,讓我們不由得聯想起法國大革命中的群眾歌曲。下邊我們聽一下第二樂章前邊的這一部分。(音樂欣賞)
第三樂章一開始有一些徘徊、猶豫,但很快就堅定地投身於鬥爭。第三樂章是向第四樂章的過渡,大家會聽到命運的動機,整個交響曲在結構上是很嚴謹的、連貫的。下邊我們聽一下第三樂章的第一部分。(音樂欣賞)
在進入第四樂章之前,音樂營造了黎明前的黑暗那種氛圍,預示著即將衝破黑暗、走向光明、迎接勝利。貝多芬把第四樂章作為交響曲的重點,最後強調勝利、節日,群眾性的歡騰,民間的舞蹈,是面向社會、面向全人類的音樂,輝煌、熱烈、沸騰、節日般的狂喜,當然這是「通過鬥爭走向勝利」,最後獲得光明的結局。我們現在聽一下第四樂章開始的部分。(音樂欣賞)
下面我們聽一下第四樂章的尾聲,西方的音樂通常在結束之後的那些和弦或長音都是補充,如果句子還沒有完,接著往下寫就叫做擴充。有一次我突然發現,貝多芬的補充太長了,怎麼會有那麼多主和弦?我覺得這裡面一定有奧秘。數完之後,共29個小節,於是我悟出了其中的道理,貝多芬的座右銘是「通過鬥爭走向勝利」,「通過苦難走向歡樂」,這個勝利是來之不易的,這個勝利是需要牢牢把握的,因此要強調它、肯定它。就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心情一樣,歡呼「我們勝利了!」,甚至於我們要不斷地高喊「我們勝利了!我們勝利了!」這就是貝多芬交響曲的精神,我們現在聽一下《命運交響曲》的尾聲。(音樂欣賞)
貝多芬是一個音樂巨人,也是一位抒情詩人。在他之前的音樂家未曾寫過歌頌大自然、描繪大自然的交響樂,而他寫了《田園交響曲》,貝多芬自己講過,我的《田園交響曲》情多於景,以景抒情。第一樂章「初到鄉間的愉快心情」;第二樂章「溪邊景色」;第三樂章「農民的舞會」;第四樂章「暴風雨」;第五樂章「雨過天晴後牧人的感恩」,因為雨過天晴,天上出現了彩虹,大自然是那麼美,所以他要歌頌。甚至在第二樂章里除了寫潺潺流水、鳥語花香,在尾聲的時候還專門寫了三種鳥鳴,包括夜鶯、鵪鶉、杜鵑。於是有人便攻擊貝多芬是「自然主義者」。其實藝術家這個時候已經失聰了,這是大自然美妙的聲音在他心中的迴響,非常動人。現在我們聽一聽第二樂章潺潺流水,鳥語花香,尾聲很清楚,長笛描寫夜鶯,雙簧管描寫鵪鶉,單簧管描寫杜鵑,這些鳥鳴的聲音都融合在音樂的律動裡面了。(音樂欣賞)
大家可能會發現,第五和第六交響曲這兩部作品風格各異,個性完全不同,前者像是獅子,而後者是潺潺流水、鳥語花香,這也是貝多芬,並且同樣很真摯、很崇高。
《A大調第七交響曲》,1811年到1812年創作完成,作品92號,瓦格納稱這部交響曲為「舞蹈的禮讚」,是非常歡快、生龍活虎的,充滿了生命力。(《第七交響曲》音樂欣賞)
今年8月的26日我和哈爾濱交響樂團舉辦了一場貝多芬作品的專場,下半場演的就是《第七交響曲》,非常受歡迎。
《F大調第八交響曲》被羅曼·羅蘭稱之為「幽默交響曲」,作品93號,1812年完成。貝多芬有一個好朋友,叫梅爾策爾,他比貝多芬小兩歲,是1772年出生,但是比貝多芬多活了好多年,1838年去世的,他是節拍器的製作者。他給貝多芬做過助聽器,那個時候的助聽器非常笨重,現在存放在貝多芬博物館。即便如此,貝多芬也要依靠它聽一些和弦,所以他跟梅爾策爾很友好,甚至為他寫了一首《卡農曲》,用到《第八交響曲》的第二樂章。貝多芬是世界上第一個用節拍器為自己的作品標記速度的作曲家,但是他標得不太准,因為他當時已經失聰了,內心的感覺和實際的感覺還是有差異的。後來奧地利指揮家魏恩加特納非常委婉地提出了他的一些建議,他很尊重貝多芬。我們現在來欣賞一下《第八交響曲》,是很輕鬆、愉快、幽默的音樂。(音樂欣賞)
我們剛才聽到的第一到第八交響曲的錄音都是卡拉揚指揮錄製的,卡拉揚是奧地利偉大的指揮家,他一生錄了800多張唱片。其中,貝多芬交響曲全集他錄了4次。
3.貝多芬九大交響曲的兩條路線及其影響
第一條路線是無標題的。第一、第二、第四、第七、第八交響曲都是無標題的;第二條路線是有標題的,第三、第五、第六、第九交響曲都是有標題的,第九交響曲我們要放在後面講。這兩條路線影響了後人的交響樂創作,比如說柏遼茲就創作了標題交響曲,《幻想交響曲》。勃拉姆斯遵循無標題的路線,所以勃拉姆斯的交響曲沒有標題,第一C小調,第二D大調,第三F大調,第四E小調。這兩條路線都為後人的交響樂創作開闢了廣闊的前景。
三、貝多芬交響樂在中國
1.蕭友梅與貝多芬交響樂
蕭友梅是中國現代音樂的偉大先驅,生於1884年,於1940年逝世。上世紀初他在德國留學,1916他創作了一首《哀悼引》,因為當年有兩位先烈前後去世,一位是蔡鍔,還有一位是黃興,他倡議在德國的華人為兩位先烈的去世舉行哀悼。但是他特別說明,《哀悼引》是仿貝多芬的音樂風格,就是模仿《英雄交響曲》的第二樂章《葬禮進行曲》。蕭友梅獲得博士學位之後,在北京大學成立了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從1923年起,他先後指揮演出了貝多芬的第二、第三、第五、第六交響曲。蕭友梅是在中國普及推廣貝多芬交響樂的第一人。
2.中國指揮家朱崇志、黃貽鈞、李德倫、韓中傑、嚴良堃與貝多芬交響樂
朱崇志,生於1911年,2004年逝世。1946年,他率領重慶中華交響樂團赴昆明慰問盟軍,演出了貝多芬的第五、第六交響曲,還錄製了唱片,後來美國人把這個唱片送給了宋美齡,這個唱片是很有歷史價值的,但現在我們不知道這些唱片的去向。
黃貽鈞是上海交響樂團的團長,首席指揮,生於1915年,1995年逝世。他在中國也是不遺餘力地推廣貝多芬的交響樂,我本人步入交響樂的王國應該說跟黃先生有直接的關係,因為我在上海音樂學院學習的時候,聽了他指揮的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刻骨銘心、終身難忘。
李德倫大師生於1917年,2001年逝世,今年是大師逝世十周年紀念。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音樂界將在北京音樂廳為他舉行一個銅像揭幕儀式。他在推廣貝多芬交響樂方面影響最大,給我們樹立了榜樣。我非常榮幸地跟大家介紹,李大師去世之後,我們全家保持每年春節都去他們家拜年。2004年春節,李大師的夫人李老師雙手捧著這個譜子,說「祖善,這個是給你的」。原來是李大師用過的譜子——蘇聯版的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大本總譜,上面有李德倫的印章,我當時感動得流淚。我平常都不用這本原版總譜,我用副本,太珍貴了。1977年3月26日,紀念貝多芬逝世150周年,李德倫大師再一次演出了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那是文革之後,貝多芬交響樂在中國復興的一個開端,我們非常感激大師的貢獻。
韓中傑先生是我國音樂界的前輩,生於1920年。去年我們為他舉辦了慶祝90華誕的音樂會,有10名指揮輪流執棒,我很慶幸,我是其中之一。1978年4月23日,韓中傑指揮了一場交響音樂會,法國廣播電台通過衛星向歐洲進行了直播,指揮大師安德烈·普列文聽了之後說:「這個樂隊是一流的,指揮對古典音樂非常熟悉和了解」。他指揮的主要曲目就是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曲》。
嚴良堃先生生於1923年,國慶十周年的時候,他指揮中央樂團隆重演出了貝多芬《第九交響曲》。
3.貝多芬九大交響曲系列音樂會回顧
1984年是由李德倫、韓中傑、嚴良堃、陳燮陽在北京舉辦了貝多芬九大交響曲系列音樂會。
1987年紀念貝多芬逝世160周年,由李德倫、韓中傑、鄭小英、袁方和我本人,又再一次舉辦了貝多芬的系列交響樂音樂會。
在我們同代的指揮家裡面,最突出的就是1939年出生的指揮家陳燮陽,他是中國指揮家第一次個人指揮了貝多芬全部九大交響曲,並且錄製了唱片(1988年);十年之後,他再次舉辦了貝多芬系列交響音樂會,同時推出了現場版的CD。
此外,還有一些年輕的指揮家在這方面都很有作為。比如邵恩、李心草、姜金一、楊洋等這些年輕的指揮家們,先後指揮了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李心草是一個「奇才」,他指揮的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是用德文演唱的,我們通常演唱的是中文的譯文,而他堅持要尊重原著。
四、貝多芬交響曲是影響人類歷史的華章
之所以要從麥克·哈特這本書談起,因為這本書的書名就是《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貝多芬的偉大之處就是他的音樂影響著人類文明的歷史進程,特別是他的《第九交響曲》。他的《第九交響曲》,我個人認為,標題不應該叫《合唱》,用體裁來做標題,本來並不恰當,因為合唱是體裁,而不是題材,應該用題材的內容來做標題才規範,所以應該叫《歡樂頌》。席勒的詩句《歡樂頌》是人類共同的理想,要實現世界大同。這正是貝多芬在藝術上的最高追求,也表明貝多芬交響樂的創作在藝術上和人文關懷精神上達到了極致。所以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是他交響樂創作的一個總結,也是音樂史上古典交響樂的一個頂峰。如前所述,貝多芬《第一交響曲》是以大眾音樂會的名義發表的,所以在貝多芬的心目當中,那時就有了大眾,而到了他完成《第九交響曲》的時候,他關懷的是全人類的命運、全人類的未來。所以在第四樂章除了管弦樂團之外,還動用了合唱和四位領唱(男高音、男低音、女高音和女低音)。
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是世界各國用來表達自己的美好願望和理想的一種最好的方式,它已經超出了音樂自身的意義。比如說,1936年蘇聯頒布《斯大林憲法》時,在莫斯科大劇院上演了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而我國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時也上演了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可以預言,當祖國和平統一之後,海峽兩岸也一定會同時演出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甚至可以這樣預言,當全世界真正實現了大同之後,全世界都會同時演出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因為現在有些國家就是用《歡樂頌》作為國歌,例如辛巴威的國歌就是《歡樂頌》,它就是要表達人類的一種理想。而這首交響曲的語言是非常大眾化的,音調簡單樸實,莊重而深沉,在這幾個簡單的音符上貝多芬構築了一座宏偉的藝術大廈。
1989年12月25日,出現了這樣一個歷史事件,就是美國指揮家倫納德·伯恩斯坦指揮六個交響樂團的音樂家聯合演出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包括來自德國的德累斯頓交響樂團(這是全世界最古老的交響樂樂團,它成立於1548年),還包括來自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美國紐約愛樂樂團、蘇聯列寧格勒愛樂樂團、法國巴黎樂團和英國倫敦交響樂團的音樂家們。再加上三個合唱團、四名領唱在柏林成功演出了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因為柏林牆推倒了,東、西德兩邊的人民終於可以擁抱了,在這樣一個歷史時刻,最好的慶祝方式就是演出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這也更顯示出貝多芬藝術的偉大,所以說貝多芬的交響曲是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華章。
現在我們欣賞的版本是伯恩斯坦指揮這場音樂會的實況錄像,後來出了很多的音像製品,首先是一版CD,每一套CD右上角都有柏林牆的石頭,這是非常珍貴的版本。除了CD、DVD,還出了LD(雷射光碟)。下面請大家欣賞伯恩斯坦指揮的排練實況和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的尾聲。(音樂視頻欣賞)
倫納德·伯恩斯坦是一位指揮大師,生於1918年,他在卡拉揚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在1990年離開了人間。今年3月份,BBC組織了當今一百名指揮家,評選了有史以來的20位大指揮家,名列第一位的是卡洛斯·克萊伯,第二位就是伯恩斯坦,第三位是阿巴多。
郭沫若先生曾經說過:人有兩種年齡,一種年齡是自然的,肉體的,長命百歲也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瞬間;還有一種年齡是精神的,會永垂不朽。也就是說那些對人類作過傑出貢獻的藝術家、科學家、哲學家、軍事家等代表人物,像貝多芬這樣傑出的音樂家是永垂不朽的。可以說,全球每一分鐘都響徹著貝多芬的音樂。因此,貝多芬的音樂將與日月同輝、與世長存,它將永遠鼓舞著人類,向著光明、向著幸福,英勇鬥爭、奮力前進!
謝謝大家。
(本文根據卞祖善2011年9月24日在中央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2011年第9期主題講壇上的講座內容整理)
推薦閱讀:
※走進貝多芬最後的精神世界
※為慈善狂寫33個變奏,可以說非常貝多芬了!
※一人一張經典碟—義大利四重奏組·《貝多芬:早期、中期、晚期弦樂四重奏》
※《音樂巨人貝多芬》讓學生學會直面苦難
※貝多芬作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