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曲談史十則―漫談中國古代十大名曲背後的掌故2
●六、江月何年初照人——《夕陽簫鼓》 《夕陽簫鼓》是一首琵琶文曲,又名《夕陽簫歌》,此外還有《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等不同版本流傳於世。有人認為《夕陽簫鼓》的立意,來自於白居易的《琵琶行》。如《潯陽琵琶》的曲名,即取自《琵琶行》中第一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事實上《夕陽簫鼓》的意境與《琵琶行》有較大差異。史上更多人認為《夕陽簫鼓》的音樂內容和其展示的意境,來自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詩。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現了改編自《夕陽簫鼓》管弦樂曲,更是直接取名為《春江花月夜》。 《夕陽簫鼓》的曲情基本來自《春江花月夜》的詩情。《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在初唐算不上是著名詩人,甚至不入《舊唐書》人物列傳。《舊唐書》只是在賀知章的列傳里簡略的提到了張若虛。張若虛是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一起被譽為吳中四士。賀知章是初唐著名詩人,張旭是書法大家,兩人都是杜甫「飲中八仙」詩中的絕頂人物。相比之下,張若虛的名氣遠遠不及與賀知章和張旭。《全唐詩》里只有兩首張若虛的詩,除《春江花月夜》外,另外一首為《代答孤夢遠》。 張若虛雖不著名,但他擁有這首被後人稱為「孤篇冠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足以使他在初唐至盛唐那個天才輩出的年代裡佔有一席之地。《春江花月夜》本為樂府舊題,屬樂府清商曲,據說此曲為陳後主叔寶所創,在隋唐時較為流行。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其格調與境界遠在同題的宮廷詩之上。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此詩一開始便立意高遠,氣勢雄渾。從春江到海潮,從江樹到花林,從月升到月落,從現實到夢境,張若虛給世人描繪出一副似幻似真的圖景,蒼茫深闊,靜謐優美。「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四句,歷來被認為包含了對人生和宇宙的哲理性思考。用聞一多的話來說,「在神奇的永恆前面,作者沒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此詩結尾有遊子思歸、離愁別恨等情緒,雖略顯感傷,仍不減大氣。 奇怪的是,從唐、宋到明代前期,各家詩評很少關注此詩,自然也無人承認它是一篇曠世傑作了。自明代以後的唐詩選本里才開始收錄這首詩。明代鍾惺在《唐詩歸》中評價道:「淺淺說去,節節相生,使人傷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讀,讀不能厭,將『春江花月夜』五字,煉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 清代王夫之《唐詩評選卷一》中說此詩「句句翻新,千條一縷,以動古今人心脾,靈愚共感。其自然獨絕處,則在順手積去,宛然成章。」清末王闓運在《王志?論唐詩諸家源流》中評此詩說:「張若虛《春江 花月夜》用《西洲》格調,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進入二十世紀以來,人們對《春江花月夜》的評價極高。聞一多在《唐詩雜論》中認為,該詩一脫宮廷空洞艷體之詩風,「清除了盛唐的路」,為雄奇壯美的一代盛唐詩風的到來,起到了重要的啟承作用。因而,「張若虛的功績是無從估計的。」 聞一多進而稱之為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春江花月夜》是初唐向盛唐過渡的標誌性詩作,兼具初唐氣度和盛唐氣象。博大,進取,寬容,唯美,已經成為唐朝的一種「時代氣質」。身處初唐與盛唐前期的張若虛,其作品不自覺流露出時代的「脈象」,這是很自然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幾個盛世之一。近來「盛世」一詞頻頻出現在各種媒體上。正如本篇引言內指出,春節晚會舞台上的大對聯中的「上下五千年,繁榮盛世慶今日」,即是一例。有人甚至撰文提出,中國歷史上共出現過三個盛世,即漢初盛世、唐初盛世和康乾盛世,並暗示中國即將進入中國歷史上第四個盛世。 大路看來,康乾盛世是不可以和漢唐盛世相提並論的。漢朝和唐朝的盛世,中國領先於同時代的世界其他國家。而康乾時代,清朝雖在經濟和軍事等方面有值得稱道的表現,老百姓的生活也較為豐足,但國家發展水平已落後於世界發展水平。另外,從文化的角度來看,與唐朝燦爛的文化相比,康乾盛世卻是中國歷史上較為黑暗的時代之一。遍觀有清一代,人們的思想和文化變得極為僵化而守舊,不見半點雄渾豪放的詩情,不見多少流傳後世的大作。清朝的悲劇性結局難道與康乾盛世時的自我封閉、文字獄、思想禁錮毫無關聯么? 《春江花月夜》只有一首,唐朝只有一個。《夕陽簫鼓》的琴聲陣陣傳來,繪聲繪影,《春江花月夜》所描述的那種畫韻詩境盡現於眼前,使人有如夢回唐朝,進而無限感懷大唐盛世之萬千氣象。 ▲附:春江花月夜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七、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漁樵問答》 《三國演義》開篇詞中的幾句「白髮漁樵江楮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可做古曲《漁樵問答》的妙解。 《漁樵問答》是一首古琴曲。存譜最早見於明代蕭鸞撰寫的《杏庄太音續譜》(1560年)。蕭鸞解題為:「古今興廢有若反掌,青山綠水則固無恙。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而已」。近代《琴學初津》說此曲:「曲意深長,神情洒脫,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櫓聲之欸乃,隱隱現於指下,迨至問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令人有山林之想」固然不假,但此話並非正解。雖然此曲有一定的隱逸色彩,能引起人們對漁樵生活的嚮往,但此曲的內中深意,應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及「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而已」。興亡得失這一千載厚重話題,被漁父、樵子的一席對話解購於無形,這才是樂曲的主旨所在。那麼,他們的對話中到底蘊藏了什麼玄理呢? 說到這裡,不能不提北宋一部奇書《漁樵問對》。琴曲《漁樵問答》與《漁樵問對》也許有一定的內在關聯。前者通過漁樵對話來消解古今興亡等厚重話題,而後者則試圖通過簡潔的對話對世界做出根本性的哲學解釋。《漁樵問對》的作者是邵雍,北宋儒家五子之一。邵雍學貫易理,儒道兼通,他畢生致力於將天與人統一於一心,從而試圖把儒家的人本與道家的天道貫通起來。 《漁樵問對》著力論述天地萬物,陰陽化育和生命道德的奧妙和哲理。這本書通過樵子問、漁父答的方式,將天地、萬物、人事、社會歸之於易理,並加以詮釋。目的是讓樵者明白「天地之道備於人,萬物之道備於身,眾妙之道備於神,天下之能事畢矣」的道理。《漁樵問對》中的主角是漁父,所有的玄理都出自漁父之口。在書中,漁父已經成了「道」的化身。 漁父做為「聖者」與「道」的化身,由來已久。《莊子?雜篇?漁父》中曾記述了孔子和一個漁父的詳細對話,對話中漁父對孔子大段闡述了道家的無為之境,孔子嘆服,尊稱漁父為「聖者」。 屈原所著《楚辭》中的《漁父》一章講了這麼一則故事,屈原被放逐後,游於江邊,看起來「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問屈原為何流落於此。屈原回答說,舉世皆濁我獨清, 眾人皆醉我獨醒,因而被放逐到這裡。漁父勸屈原該看破世人世事,不必「深思高舉」。 屈原不聽,執意欲「葬於江魚之腹中」。漁父莞爾而笑,唱著「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的歌子遠去。漁父在這裡已成為一個欲引屈原「悟道」的先知。 歷史上最有名的「漁」的代表是東漢的嚴子陵,早年他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同學,劉秀很賞識他。劉秀當了皇帝後多次請他做官,都被他拒絕。嚴子陵卻一生不仕,隱於浙江桐廬,垂釣終老。李太白曾有詩云「昭昭嚴子陵,垂釣滄波間」。清代王士禎《題秋江獨釣圖》:「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舉重若輕,輕描淡寫便繪就一幅漁人秋江獨釣的勝景。 歷史上「樵」的代表則是漢武帝時的大臣朱買臣。朱買臣早年出身貧寒,常常上山打柴,靠賣薪度日,後妻子因忍受不了貧困而離開了他。有人說「樵」有禪意,這種說法待考。 中國自古以來有漁樵耕讀的說法。民間的屏風上常畫有漁樵耕讀四幅圖。漁圖和樵圖畫的分別是嚴子陵和朱買臣的故事。耕圖和讀圖畫的分別是舜教民眾耕種的場景和戰國時蘇秦埋頭苦讀的情景漁樵耕讀是農耕社會的四業,代表了民間的基本生活方式。這四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不同價值取向。其中漁為首,樵次之。如果說耕讀面對的是現實,蘊涵入世向俗的道理。那麼漁樵的深層意象是出世問玄,充滿了超脫的意味。 《漁樵問答》一曲是幾千年文化的沉澱。「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塵世間萬般滯重,在《漁樵問答》飄逸瀟洒的旋律中煙消雲散。這種境界令人嘆服,然古往今來幾人能夠?雖嚮往之,實不能也。 ▲附: 《漁樵問答》之對話內容 《漁樵問答》也是一首琴歌,由琴伴唱。這裡錄歌詞如下: 漁問樵曰:「子何求?」 樵答漁曰:「數椽茅屋,綠樹青山,時出時還;生涯不在西方;斧斤丁丁,雲中之巒。」 漁又詰之:「草木逢春,生意不然不可遏;代之為薪,生長莫達!」 樵又答之曰:「木能生火,火能熟物,火與木,天下古今誰沒?況山木之為性也當生當枯;伐之而後更夭喬,取之而後枝葉愈茂。」 漁乃笑曰:「因木求財,心多嗜欲;因財發身,心必恆辱。」 樵曰:「昔日朱買臣未遇富貴時,攜書挾卷行讀之,一且高車駟馬驅馳,芻蕘脫跡,於子豈有不知?我今執柯以伐柯,雲龍風虎,終有會期;雲龍風虎,終有會期。」 樵曰:「子亦何易?」 漁顧而答曰:「一竿一釣一扁舟;五湖四海,任我自在遨遊;得魚貫柳而歸,樂觥籌。」 樵曰:「人在世,行樂好太平,魚在水,揚鰭鼓髡受不警;子垂陸具,過用許極心,傷生害命何深!?」 漁又曰:「不專取利拋綸餌,惟愛江山風景清。」 樵曰:「志不在漁垂直釣?心無貪利坐家吟;子今正是岩邊獺,何道忘私弄月明?」 漁乃喜曰:「呂望當年渭水濱,絲綸半卷海霞清;有朝得遇文王日,載上安車齎闕京;嘉言讜論為時法,大展鷹揚敦太平。」 樵擊擔而對曰:「子在江兮我在山,計來兩物一般般;息肩罷釣相逢話,莫把江山比等閑;我是子非休再辯,我非子是莫虛談;不如得個紅鱗鯉,灼火新蒸共笑顏」。 漁乃喜曰:「不惟萃老溪山;還期異日得志見龍顏,投卻雲峰煙水業,大旱施霖雨,巨川行舟楫,衣錦而還;嘆人生能有幾何歡。」
●八、胡笳本自出胡中,響有餘兮思無窮——《胡笳十八拍》 以文采武功來看,曹操應該是歷史上最傑出的帝王之一。一個連魏武都欣賞倍至的人物,雖是女流,理應屬絕頂人物。此人就是蔡琰。 做為通曉音律的天才,她給後人留下了《胡笳十八拍》琴歌,名列十大古曲。文學方面,她留下了《東都賦》,《胡笳十八拍》,《悲憤詩》等傑作。郭沫若這樣稱讚《胡笳十八拍》, 「那像滾滾不盡的海濤,那像噴發著熔岩的活火山,那是用整個靈魂吐訴出來的絕叫。」郭沫若還稱《胡笳十八拍》,「是一首自屈原《離騷》以來最值得欣賞的長篇抒情詩。」而《悲憤詩》,近人以為這部作品的文學價值可與建安七子的作品相提並論。 蔡琰,字文姬,陳留人。蔡琰之父蔡邕,為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和音樂家。蔡邕所著《琴操》一書,曾對《高山流水》、《廣陵散》等名曲在後世的廣為流傳貢獻甚巨。《後漢書?列女傳》稱蔡琰「博學而有才辯,又妙於音律」。在父親的熏陶下,蔡琰自幼愛好音樂,並有較深的造詣。《後漢書》李賢注引劉昭《幼童傳》中說,「邕夜鼓琴,弦絕。琰曰:第二弦。邕曰:偶得之耳。故斷一弦問之,琰曰:第四弦。並不差謬。」 蔡琰的一生十分悲慘。早年其父蔡邕因上書抨擊朝政獲罪而被流放。遇赦後,由於宦官仍然把持朝政,蔡邕擔心被陷害,不敢回洛陽。就這樣,蔡琰隨著父親亡命江湖十二年。蔡琰十六歲時嫁給河東衛仲道,不幸丈夫早死,蔡琰只好回到娘家居住。董卓被誅後,蔡邕由於t嘆息董卓的命運,為司徒王允所不容而被殺。興平年間(公元194—195 年)天下大亂。戰亂之中,蔡琰為匈奴所擄,身陷南匈奴,為匈奴左賢王妻達十二年之久,並生有兩個小孩。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得知早年的好友蔡邕之女蔡琰在匈奴,便派使臣用重金將蔡琰贖回,而兩個年幼的兒子卻不得不留在匈奴。這段史實,被後人稱為「文姬歸漢」。蔡琰歸漢後,悲嘆自己命運多舛,如今雖然安定,母子卻天各一方,畢生不得相見。在這種處境下,蔡琰寫下了流傳於世的《胡笳十八拍》。 在曹操的安排下,蔡琰後來再嫁屯田都尉董祀。不久董祀犯了死罪。時值嚴冬,蔡琰「蓬首徒行」(即赤足),登門丞相府向曹操請罪。她言辭清辯而哀楚,當時滿堂公卿名士,無不為之動容。曹操說:「我很同情你,可是判決文書已經發出,該如何是好?」蔡琰說:「明公有良馬萬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騎而不濟垂死之命乎?」曹操聽了很受感動,派快馬把判書追回,免了董祀的死罪。並命人取過頭巾鞋襪為蔡琰換上。 後來曹操問蔡琰,「聽說夫人家早年藏書甚多,戰亂中都已丟失,不知還能回憶起來多少?」蔡琰答道:「早年先父留下的典籍有四千餘卷,經過變亂,都已損失,現在能回憶起來的,大概只有四百多卷了。」蔡琰回家後把能記起來的各卷書親自寫出來,送去與曹操的藏書核對,結果基本沒有錯誤和遺漏。可見蔡琰才情之高。 同時代的丁廙寫了篇《蔡伯喈女賦》,其中內容為: 伊大宗之令女,稟神惠之自然; 在華年之二八,披鄧林之矅鮮。 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語言; 參過庭之明訓,才朗悟而通雲。 當三春之嘉月,時將歸於所天; 曳丹羅之輕裳,戴金翠之華鈿。 羨榮跟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 豈偕老之可期,庶盡歡於余年。 正如賦中最後兩句「豈偕老之可期,庶盡歡於余年」所述,蔡琰的晚年相對平和安定。曹丕曾為丁廙這篇賦作《蔡伯喈女賦序》,序中描述簡略的提到了文姬歸漢,「家公與蔡伯喈有管鮑之好,乃命使者周近持玄玉璧於匈奴,贖其女還,以妻屯田都尉董祀。」 蔡琰生逢亂世,早年家門不幸,再加上自己一生三嫁,其命運甚為坎坷。也許苦難是產生偉大藝術作品的源泉,正是這些旁人不曾有過的經歷,使得蔡琰給後人留下了傳世傑作。她的成就,她的才情,絲毫不弱於建安七子。介於幾千年男尊女卑的陋規,《後漢書》中蔡琰不被單獨列傳,這使得她無法與同期其他歷史人物並列。她的事迹也不入《儒林》、《文苑》等列傳,而是被列於《後漢書?列女傳》,篇名為「董祀妻」。《後漢書?列女傳》中關於蔡琰的文字不多,但評價極高,說她「端操有蹤,幽閑有容。區明風烈,昭我管彤。」 蔡琰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因而她通曉漢、胡音樂。《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根據匈奴樂器胡笳的特點而創作的樂曲。她在該曲中將漢、胡音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從而使《胡箔十八拍》成為古代少有的中外結合的結晶。 南宋滅亡後,全中國的漢人都做了亡國奴。南宋遺民詩人汪元亮為身在獄中的文天祥彈奏《胡笳十八拍》,以抒山河破碎之「無窮之哀」。這一時期,《胡笳十八拍》在前南宋的舊臣逸民間很快流傳開來。根據《琴書大全》的記載,此曲引起了空前的共鳴。有人說,「怊悵悲憤,思怨昵昵,多少情,盡寄《胡笳十八拍》。」並出現了如「 拍拍《胡笳》中音節,燕山孤壘心石鐵」和「蔡琰思歸臂欲飛,援琴奏曲不勝悲」等感懷舊國的詩句。《胡笳十八拍》只是一首琴曲,雖表達的是悲怨之情,但也是「浩然之怨」。宋亡後,也許正是有這類流傳廣泛的「不勝悲」、充滿「浩然之怨」的曲子,才有了「心石鐵」的堅持到底,從而使種族和文化的血脈不絕於縷,不斷延續下去。八十多年後,當抗元的兵戈縱橫於江南江北的時候,種族與文化終得以重生。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詩詞對聯欣賞 詠花篇(蘭)
※揭秘:古代嬪妃侍寢萬種風情(組圖)
※古代通房丫頭怎麼伺候主人?和小妾有什麼區別?
※古代名句選讀
※古代化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