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落後美國幾十年,中國孩子們既不懂性,也難以理解愛
爸,我是從哪兒來的?
垃圾箱里撿的。
我朋友喜歡男生,可他自己也是個男的。
那是神經病,你千萬別理他。
媽,隔壁班豆豆今天屁股流血了,她是不是病了?
別瞎說,你以後也會這樣。
為什麼?
別問了,長大你就知道了。
我懷孕了。
你個不要臉的去哪兒被人搞了?我以前說女孩家要自重,你都當耳邊風吧?
張北川說 : 「 在我們的性文化里,把生育當做性的目的,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 」。
在中國,「性」不算個能攤在桌面上聊的話題。
一方面,讓人難以啟齒,它不是「造物主賜予每個人的禮物」,而是老時光里矗立的貞節牌坊。
另一方面,在「反性禁慾」的幌子下,國人,尤其是父母,對性教育乾脆到了當「甩手掌柜」的地步。「長大你就知道了」是萬能解答,也讓很多兒女遭罪:壞人不會等孩子長大。
更多人認為性是傳宗接代的手段,而無法放下所有羞恥和雜念,坦誠地面對自己的內心,放肆地滿足身體潛藏在本能里許多年的無上愉悅。
性教育讀本被收回
可我覺得兒子很有必要學啊
這幾天,姨媽跟我吐槽:世道變了。她坐標北京昌平,是精明潑辣,走路帶風的知識分子。
兒子上小學二年級,學習啥的她不擔心,就是喜歡掀女同學的花裙子,有幾次人家哭得抽抽嗒嗒找老師,老師就讓叫家長。
在外頭她自己也被掀過幾次,當場訓斥;估計羞恥心都給了自己,對陌生的小女孩站著說話不腰疼。
她覺著丟面兒,可不覺得寶貝有什麼錯:小孩不都淘氣嗎?他不懂事你就理解一下,老師也和稀泥。
可對方家長更生氣,非要道歉。於是,她冷笑說:「沒見過這樣的,屁大點事。放心,以後你閨女就算撩著裙子,我兒子都不稀罕看一眼」。這話說完,雙方打了起來。
在這個媽眼裡,兒子天然無污染,純潔賽蓮花,只怕長大後連女票懷孕,都認定是女方先動手。
其實,性別不同,就算是小朋友,衣服遮蓋的地方絕對不能碰,這不是最基本的常識嗎?
姨媽沒這種意識,反而噴人家大驚小怪。每年發生女性被性侵的案件時,總有人說,是受害者的媽媽沒教育好閨女,穿的少走夜路……
可為什麼沒人問一句——我教閨女發現危險和保護自己,那你為什麼不教育兒子別傷害他人?
今年3月,另一位二年級孩子的媽媽在微博上吐槽學校發的《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尺度太大,並曬出含有男女生殖器相關介紹的圖片。輿論之下,校方將該書收回,說在合適的時機推進相關課程。
可是,是什麼時候呢?
我說慰安婦無辜
小學四年級女孩噴她們不要臉
那場人類浩劫般的戰爭,過去整整72個年頭。對慰安婦來說,她們在等日本道歉,日本在等她們死去。電影《二十二》講了這段故事。
阮阮坐標河南,這是個名字很軟脾氣很硬的菇涼。一次在飯桌上說這個片子,她又難過又憤怒。
小堂妹才小學四年級,問什麼是慰安婦。
大人們臉上有點尷尬,給阮阮飛眼色。可阮阮還是盡量讓她聽懂了。
得知老人幾乎「死絕」,這小姑娘問:日本人走後,她們又活了幾十年?
阮阮說,對啊,「你完全看不到歷史在她們身上留下的痕迹,那些提到』慰安婦』時想像到的苦難、淚水似乎與她們無關,她們臉上都是皺紋,走路蹣跚,顫顫巍巍拿起一個碗,像很普通的老奶奶。」
這時,堂妹嘟噥:「不要臉」。
阮阮壓著火問為什麼,小丫頭支支吾吾:「被那個不就得自殺嗎?電視劇都那麼寫的」。
其實今年年初,堅持拆遷上海慰安所「海乃家」的人,理由也是:這是種恥辱。可你再問為什麼,一個中學生說,「就是那個,不太好說,畢竟跟性有關,中學生不應該知道太多。」
什麼叫不該知道?
今年初,小編去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門口《家破人亡》雕像的配字是:「悲苦留給被惡魔強暴的妻子,蒼天啊」。幾個學生湊上去,指著「強暴」與女像身上被撕開的衣襟笑出聲。
新一代的中學生尚且如此,再往後走三代呢?
原先,傷害她們的是日本人,後來苟活這幾十年呢?是我們啊。
與兒子保持性關係五年
我只是用身體給他上性教育課
母親在兒子建立安全感以及後期性別意識關鍵期起主要作用。親密無間的親子關係危險,因為人與人之間的界限是獨立人格的重要保障。
自以為「開明」的母親有很多,但以愛為名不一定是良藥;同理,打著「性教育」旗號的行為,也可能是性侵犯、性騷擾。
去年一條微博火了,49歲的單親媽媽「歲月致柔」坦白與兒子維持了五年性關係。
被母子性關係吸引的她,逐漸對兒子有了性幻想與性渴望。幾番糾結,她決定:如果兒子存在同樣的渴望,那麼自己「一定會配合」。
於是,她用QQ馬甲跟兒子探討,確認他14歲就有想法!攤牌後,與當時17歲的兒子同床,直到兒子22歲找到女友。
因為「媽媽平常帶你學油畫小提琴滑冰,都是提高你人生修養的技能,性也不例外。不必污名化和特殊化這個簡單的性行為,媽媽是用身體教授你女人的構造與男女性事」。
輿論壓力太大,「我們是對普通的母子;你們大可笑罵,可改變不了我和兒子在這段關係中受益的事實」。如今,她等著抱孫子。
這其中,不知兒子有多少自願,有多少是單親環境下對母親的歉疚、感恩而違心順從,長大後是不是也覺得這段關係讓自己受益匪淺。
如果是,兒子以後一旦有了閨女,這種「性教育課」會不會繼續?
另一位男生也痛恨媽媽所謂的「性教育」:十多歲還被母親強行洗澡;上廁所時被推門進來聊天、拿東西;母親在他面前隨意換衣服,被抱怨說「怕什麼?你是我生的」……隱私和安全感被嚴重侵犯。
甚至不顧他不樂意,她講性話題,毫不避諱講隱私:「你爸生病那兩年,我都沒有性生活」……
他曾頻繁夢見被模糊的類似母親形象的長輩強姦,幾度嚇醒。
性科學專家被大媽潑糞
她說要保衛民族與孩子的成長環境
彭曉輝說:「性是中性的。對性這件事,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淫者見淫!」
可有多少人認為,研究性學是鼓勵人們濫交;性=色情?
2014年,彭曉輝在做性科學演講時,一位大媽突然上台,將手中的「糞」潑到他身上並打了一巴掌,現場臭氣衝天。
彭曉輝,是華中師大生命科學院教授和碩士生導師,中國大陸著名性學家。
一個講座上,他「遭遇性侵犯女性應主動遞上避孕套」的觀點,被一名男生當堂反駁;2012年他差點把防艾大使日本女優請入課堂。
而「性學鬥士」彭曉輝說:「性教育的內核是如何處理和理解涉性的人際關係,正確的性觀念應該是不傷害任何人。」
從手淫、痛經等生理現象,到同性戀、易性癖、窺陰癖等心理障礙,他漸漸成了大學生的兼職「性知識輔導員」。
這件事上,彭曉輝認為中國成人中99%是性盲,科普之路任重道遠:「同情潑糞大媽,但我絕不退縮。」
事後,潑糞大媽遭行政拘留。
這位「鬥士」,是之前爆紅網路、在西安性博會上舉行愛國反色情演講的紅衣大媽。
她單槍匹馬而來,看到彭曉輝與李銀河、方剛等自由派性學家,「顛覆人倫道德」,甚至「鼓吹亂倫無害、換偶自由、青少年手淫無害、引導大量正常性取向者成為同性戀」,因此義憤填膺。
對這次「壯舉」,她說沒有私人恩怨,不為炒作出名,「是為了保衛我們的民族,特別是孩子們的成長環境。」
潑糞夠狠,而一家 「反色情」網站放言,下次碰到彭曉輝將「潑硫酸」。
學生被親爹性侵懷孕並輟學,
可我幫不了她
微雨坐標兩廣,是一位老師。
女兒八歲時問小孩是怎麼產生的,雖然難為情,微雨也用女兒能聽懂的方式講了性行為與受孕的全過程;也講了處女膜、月經。
在場的朋友一臉尷尬:為什麼說這些?以後自然會知道啊。
其實,微雨原先跟她想的一樣,直到幾年前,12歲的學生懷孕了。
常規體檢後,看起來比同齡人要弱小、不起眼的女孩被留下。
老師跟醫生怎麼問,她都不吭聲。微雨要打電話給家長時,她崩潰了,說孩子父親是自己親爹。
原來,女孩的爸爸是長相斯文的夜班車司機,媽媽是脾氣火爆的職工,工作時間幾乎顛倒,所以親爹下了那麼多次手,媽媽都沒發覺。
家裡地方小,爸媽睡大床,她住在架子床的上鋪。每次床一晃,她就知道自己的噩夢要來了,經常整夜不敢閉眼。
第一次被侵犯她才8歲,哭著找媽媽,難過又丟人卻說不出親爹摸自己這種話。沒了耐性的母親以為她做噩夢,於是把女兒往大床上拉,女孩的聲嘶力竭讓她生氣,乾脆給了一巴掌。
那之後,他再做什麼她都不吭聲。獸父洋洋得意地恐嚇女兒:如果告訴別人,全家就不要你了。
於是,她暴躁、抑鬱,幾次離家出走都被捉回來。
女兒衣服上的褶皺、精液,一律沒有引起忙著養家糊口的媽媽的注意。直到那次體檢,親媽氣急敗壞衝進來帶人,劈頭蓋臉又打又罵,逼問在哪兒鬼混有了孽種。
得知罪魁是爸爸,親媽直接上巴掌:「胡說!不可能!」
聽說半年後,孩子舅舅報了警,她爹被判十年又減刑,女孩早早輟學打工,因為他快出來了。
親媽跟媒人炫耀:
閨女從小到大都沒談過戀愛,特純潔
世上很少有國家和文化,像宋代以來的中國,對房事這件私事這麼重視。
豬豬,坐標河北,最近爹媽逼婚太厲害。
原來從小到大,母上就教育她:「女孩要珍惜自己的身體,一定要自重。婚前不能發生性關係。有了性關係,男人就不珍惜你;再說,萬一你倆分手呢?」
於是,豬豬自帶隔離帶。
初中時,男孩表白,她拒絕了;高中時,喜歡的男生對她告白,她猶豫著拒絕了;上大學,媽媽要求每月回一次家,絕不能跟男生過夜。
在豬豬心裡,貞潔=自尊,守住貞潔=真心愛情。後來,即便她偷偷與男生確立關係,只要對方稍微親近,她就覺得受到侮辱,果斷分手。
她舍友跟男友上床,經歷懷孕打胎分手,女孩的媽媽鬧到學校:「怎麼這麼不知廉恥!男的就是強姦犯!又不該生孩子,做這檔子下賤的事多丟人現眼!」
她慶幸分手即時,親媽來鬧只怕更丟人。
清湯寡水過了四年,快畢業時,母上開始著急:24歲是女孩最好的年紀,年輕又漂亮,身體底子好,這時候可「最值錢」!於是,又張羅相親。
她跟媒人說:「閨女從小到大沒談過戀愛,特別純潔」。這成了她嫁一個好夫婿的加分點。而有男生確實吃這一套。
好不容易找個對眼的,母上又催著訂婚, 定了趕緊結,結了趕緊生孩子——「不澆水、不施肥、不開花,就想要結果,你當我是土豆啊!」
而她忍不住懷疑的是:男人愛的是人,還是這層膜?
附錄:一個標準直男癌談美國性教育
在我們的觀念中,美國的性教育比中國的更加成熟、開發、善於引導,但這其實這是一種幻覺,至少說很一部分美國性教育是這樣的。
美國的性教育有三種主流:1.完全禁慾;2.半禁慾引導;3.完全引導。
1. 完全禁慾Abstinence-only sex education:主要存在於比較傳統的地區、宗教學校和宗教家庭。考慮到美國廣大的基督教背景,這種看上去很「落後」的性教育其實遍地開花。
其實,幾乎所有美國高中都想通過性教育讓學生們性冷淡,即使是在華盛頓特區和新澤西州也是一樣,而美國山地和南部6州,因為基本沒什麼性教育,相對束縛更少,反而顯得更人性一些。
完全禁慾的附帶要求就是雙方的第一次性關係應當發生在結婚後,是不是很「直男癌」?許多神職人員也會有恐嚇的方式,給青春期的小孩子立規矩,例如婚前關係會讓女方大流血,以及一系列可怕的後果。
比如,我在美國第一家Homestay的房東阿姨坦言:「如果我女兒跟我說她懷孕了,我會震驚到絕望。」滿身刺青的男孩和懷孕的年輕女孩都是weird and stupid(又怪又傻);比如私立學校的校規也明確指出女生懷孕會被勒令退學,且那裡的學生也普遍認為青少年懷孕是一件不理智的行為。
所以,對處女的要求,並非是中國獨有的產物,萬萬沒想到,我們觀念中「開放」的西方國家也是這樣。然而,事實上美國本來就是一個相當保守的國家,看一看美國的合法飲酒年齡和墮胎合法州的比例就知道了。
播放GIF
2. 半禁慾引導comprehensive sex edu:是目前主流的教育方式,基本理念是:最好不要過早(18之前)發生性行為,但如果發生,必須學會保護自己。其這也就是目前國內比較先進的觀點。
半禁慾引導的重點在於各種避孕器材的正確使用,以及如何愉悅地進入。
總而言之,
男生不戴套,那還不如振動棒。
但即便是這樣的性教育,在美國依然有很強烈的反對聲,甚至有人發起了一個.org網站專門來反對如此「大尺度」的性教育。
這不禁就讓人想起了前段時間國內大批網友口誅筆伐的「大尺度」性教育教科書:
我以此比對一下美國的性教育課本,就能明顯感覺到國外的課本更加有簡單易懂:
這是一個小學課本,對「我是從哪裡來的」這樣的問題,這個課本的解釋是:當他們擁抱在一起時,你父親的陰莖輕輕地插入了你母親的陰道,然後精子射了出來。
在接下來的解釋是,父親的精子和母親的卵子結合,形成胎兒,在母親子宮中生活40周後就出生了。
如果美國的一個州決定性教育是必修課,則會有一套非常系統的學課規劃,例如美國紐約州某公立中小學衛生課教學大綱,
從學前班到2年級學生所學的性知識內容包括:人類的生殖系統,學校的醫護人員要向學生介紹人體生殖系統最基本的概念,如陰莖、陰道、乳房、乳頭、睾丸、陰囊、子宮等。
從5年級到6年級,對學生的性知識教育進入逐步深化的階段。首先是介紹青春期少年在身體上、情緒上、智力上的變化,然後會讓學生了解精子和卵子的結合為授精,胎兒在母體內發育40周,之後孩子降生。
教師會教授學生具體地描述男女生殖系統基本結構和功能,這包括女性的月經周期,男性的半夜遺精等。
就像我們之前的科學課一樣,客觀直白。
3. 最後是完全引導,這是一種更開放的理念:發生性關係是人的自由,與年齡無關,但雙方只要有為此負責的意識就好。
但這種觀點也被受批評:18歲不到的孩子是很難預料到意外懷孕帶來的深遠影響的;此外,就算男生有負責人的心,和女生承諾,「我就蹭蹭不進去」或者「射在外面」,這不是傻,是賤!
也是因為美國性教育的宗旨相差巨大,每個人都對性有著自己理解的踐行,我們可以看到對性愛持開放又嚴肅的獨立女性,也可以看到許多年輕單親媽媽和「失足婦女」。
最後,我覺得
性觀念的保守或解放,其實都是一種人生觀的自由,既不違法也不危害社會,那「封建」或「開放」一下又怎麼樣呢?如果觀念實在不合,那就圈子不同不必強融,一定要有一個對錯之分么?
就像知乎上有一道經典題:
我的男友/女友曾經是個炮王/公交車,我很愛ta,有很痛苦,那麼辦?
這道題考的其實不是答出的愛有多深,而是兩人的性觀念能不能協調。
如果我是個愛膜勝於愛人的「渣男」,那我就應該找一個,認為自己的價值在膜而不在人的妻子。
如果我認為處女是女性的尊嚴所在,那我也應該找一個認同這個觀點的處女。
你情我願、美滿幸福。
而我們真正厭惡的,其實是從性背後透露出的,人性的貪婪、無知和欺騙。
小學生說慰安婦活該,這是對生活艱難的無知;大媽給專家潑糞,這是不知道人與人的基本尊重,覺得自己屌的不行;母親親身教兒子做愛,是自己心理的扭曲;父親強姦女兒,首先是犯罪,其次是視子女為玩物;親媽炫耀女兒是處女,這是借他人隱私來吹捧自我。
我們對渣男義憤填膺,不是因為其性觀念何如,而是因為他們在感情中從不遵守承諾,隱瞞自己的經歷和真實想法,對人一套對己一套,把他人的真心當成玩物,並以此炫耀。
不是人有了壞的性觀念就會變渣,
人渣不管怎麼看待性,都是人渣。
推薦閱讀:
※中國的性教育有多落後?
※【都藝術·專訪】藝術中的先進與落後之辯
※「討論」傳統未必落後,現代未必先進
※詹天佑之孫:落後讓祖父萌生改變中國交通決心
※這些明星都曾紅極一時,人氣滑落後選擇隱退,如今窮困潦倒無人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