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09 略論繆希雍「補血須用酸棗仁 - [專業醫學]
07-23
2006-11-09略論繆希雍「補血須用酸棗仁 - [專業醫學]略論繆希雍「補血須用酸棗仁」作者:谷建軍關鍵詞:繆希雍 吐血證 酸棗仁 王肯堂繆希雍,字仲淳,號慕台,明代著名醫學家。對傷寒、脾胃、血證、中風諸證均頗有心得,給後世醫家以很大啟發。其對血證提出的「吐血三要法」,得到諸多名家 的首肯與讚賞。如王肯堂、張璐、葉天士、唐宗海等諸大家論治血證時,紛紛引用其「吐血三要法」。而「補血須用酸棗仁」這一觀點正說明了三要法的至要之處。對吐血證,時醫多以涼血止血之法為治。繆氏針對時弊,提出了「見血休治血」的「吐血三要法」:首先宜降氣、不宜降火;其次宜行血、不宜止血;再次宜補肝、不宜伐肝。在繆氏《先醒齋醫學廣筆記》[1]中對三要法只有提綱挈領的論述,而王肯堂在其著作《靈蘭要覽·嘔血》[2]一篇中對三要法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靈蘭要覽·嘔血》篇記載:「歲巳卯秋,始晤繆仲淳于白下,相得甚歡,忽謂余曰:補血須用酸棗仁。余洒然有省。」繆氏於巳卯(約1580年)秋,與王氏相 會於白下(即南京),二人相談醫理,王氏對其醫學造詣大為折服,繆氏並傳其名方資生丸於王氏。對「補血須用酸棗仁」一言,王肯堂更別有心得。王氏外兄虞檢庵病嘔血,雖用補法,亦終致不起,病中「未嘗瞑目而卧也」。對嘔血這一伴見症,王氏一直未明其因,「餘一時思不及此,心常缺然。」直至與繆氏 會後,聞其說「補血須用酸棗仁」,方大悟:「肝為藏血之臟,故人卧則血歸於肝。今肝臟虛極,不足以攝血,榮衛之氣,亦不復行於表分,故不復瞑目而卧,則血 無所歸矣。血無所歸,故積久而復吐出,自然之理也。」說明嘔血者目不瞑是由於肝虛不能藏血。不寐的病機各異,有太陰土虛,陰陽不歸而不寐者;有陽明氣逆,上而不下則不寐者;有陽明厥陰開合不利而不寐者;有肝之陰血虛,致肝不藏魂而不寐者(《本草 崇原集說·酸棗仁》)。王肯堂獨將血證不寐之理歸於肝虛不能藏血,筆者原亦不明其理,一般認為酸棗仁的作用是養心安神、大補心脾、除虛煩不眠,與肝虛有何 關係?然而遍查本草資料才發現,酸棗仁的藥性與一般認識竟大不相同。從歸經上看,有資料認為酸棗仁入肺經,如《神農本草經三家合注·酸棗仁》葉天士認為:「棗仁氣平,稟天秋斂之金氣,入手太陰肺經。」有認為入心經,如《本 草約言·酸棗仁》:「酸棗仁,味酸,氣平……入手少陰心、足少陽膽、足厥陰肝。」但大多數認為入肝膽經,如《本草圖解·酸棗仁》:「酸棗仁味酸性收,故其 主治多在肝膽二經……世俗不知其用,誤為心家之葯,非其性矣。」《本草求真·酸棗仁》:「本肝膽二經要葯,因其氣香味甘,故又能舒太陰之脾。」《本草綱 目·酸棗》:「其仁甘而潤……皆足厥陰少陽葯也。今人專以為心家葯,殊昧此理。」《本草征要·酸棗仁》:「味酸平無毒,入肝膽二經。」從功用上看,除《神農本草經》等言其「主治心腹寒熱、邪結氣聚、四肢酸痛、濕痹」外,多數資料認為酸棗仁主治多寐、不寐及多汗等症。而對其主治不寐的機理 亦多從補肝膽的角度出發。如《本草圖解·酸棗仁》:「酸棗仁味酸性收,故其主治多在肝膽二經,肝虛則陰傷而煩心不得卧。肝藏魂,卧則魂歸於肝,肝不能藏 魂,故目不瞑。酸棗仁味歸肝,肝受養,故熟寐也。」 《本草求原·酸棗仁》:「酸棗仁,酸甘平而潤,凡仁皆潤,專補肝膽之血。」《本草從新·酸棗仁》:「生用酸平,專補肝膽,今人專以為心家葯,殊未明耳。」 《醫宗必讀·酸棗仁》:「膽怯者,心君易動,驚悸盜汗之所自來也;肝虛者,血不歸經,則虛煩不眠之所自來也。棗仁能補肝益膽,則陰得其養而諸證皆安矣。」從以上對酸棗仁性味歸經及功用的論述中可知,「酸棗仁得木之氣」,補肝膽是其本性,「兼土化」,補脾乃其兼性,「其主治多在肝膽二經」,有養肝陰、補肝氣 之效(《神農本草經疏·酸棗仁》)。故王肯堂從繆氏「補血須用酸棗仁」一言中便悟出「宜補肝不宜伐肝」之理。後世《本草述鉤元·酸棗仁》亦云:「補陰者, 滋陰而俾之生也,生化之機合,繆氏故謂補血無如酸棗也……其為肝膽血分之要劑。」吐血之症,往往症見肺衛,其本卻在肝。「先醫謂肝無補法」(《靈蘭要覽·嘔血》),對嘔血常用平肝、伐肝之品,「以至爪青囊縮而不起」。故王肯堂說:「肝 藏血,血陰物也,陰難成易虧。又肝為東方木,為發生之臟,宜滋養不宜克伐……失血之後肝臟空虛,汲汲焉實之不暇,而敢以纖毫平肝之葯伐之哉!」深悟繆氏 「宜補肝不宜伐肝」之旨,其中亦暗含繆氏之「陰無驟補之法,非多服藥不效」的血證治療原則。在吐血三要法中,前二法乃治其標,後一法是治其本。對補血養肝之法,王肯堂說:「若補血養肝,血有所歸,如茯神、龍眼肉、酸棗仁等,隨證擇用。」參考資料[1] 明·繆希雍.先醒齋醫學廣筆記.見:繆希雍醫學全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1999.[2] 明·王肯堂.靈蘭要覽[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遼寧中醫學院醫史文獻研究所(瀋陽,110032) 谷建軍Tag:beauty0310 發表於19:19:36 |閱讀全文 |評論 0 |編輯 |2006-11-09中醫睡眠醫學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 [專業醫學]中醫睡眠醫學的現狀與發展趨勢作者:許良關鍵詞:中醫睡眠醫學 失眠症 現狀 發展趨勢2004年10月,第三屆全國中醫睡眠醫學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召開,會議以臨床為中心,對睡眠醫學的基礎理論、藥理研究、科研思路與方法以及藥物副作用等方面,進行廣泛交流討論,反映了當前睡眠醫學研究現況和發展趨勢。現總結彙報如下。中醫睡眠醫學的研究現狀中醫對睡眠的闡述已有二千餘年,早在《黃帝內經》就有記載,主要通過陰陽、營衛氣血學說對「寐寤」進行了比較深刻、樸素、唯物的闡述。此後歷代醫家進行了 臨床與理論方面的補充,豐富和發展了中醫睡眠醫學。但睡眠問題僅以「症」來討論,並不是作為一個「病」或重症考慮,常被人忽視。而如今人類進入了21世 紀,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新生事物層出不窮,競爭壓力不斷增加,有睡眠障礙的人也不斷增多,其中失眠者尤甚眾多。全國名老中醫王翹楚教授在上世紀80年代, 慧眼識途,對視為小病的「失眠」的醫療市場日益增大的趨勢進行了評估。窮經皓首16年,遵循「天人相應」的中醫理論,對「失眠症」進行系統的臨床研究,形 成了一整套從肝論治失眠症的診療方案體系,並對「晝開夜合」的落花生葉、萱草花、合歡花葉進行了生葯、藥理研究,創新和豐富了中醫科研方法和學術觀點。與 此同時,中國中醫研究院劉艷驕研究員等,瞄準醫學市場,從「睡眠障礙」這一西醫名詞中提煉歸納,在1995年提出了「中醫睡眠醫學」這一全新概念,出版了 《中醫睡眠醫學》等相關醫學專著,組織召開了三屆全國中醫睡眠醫學學術研討會。陝西西安、山東濟南等同道,也在臨床與理論方面開展了不同程度的研究。睡眠醫學的主要研究內容是睡眠障礙等相關性疾病,其中以失眠症為主要病證。失眠症發病率近年來急劇上升,據目前統計顯示,巴西40%、美國35%、英國 30%、法國25%、中國43.5%,根據上海市中醫失眠症醫療協作中心進行的臨床流行病學調查統計,失眠症發病率為:女性57%,男性43%;年 齡:31~50歲51%,60歲以上18%,51~60歲15%;職業:幹部、經理、管理階層35%,技工及下崗人員佔30%,退休人員13%。研討會論文彙編共67篇論文,39篇是臨床研究性論文,其中上海代表的臨床論文18篇。論文對當前頑固性失眠,或長期服用催眠葯的病案研究和探討作了較深 刻的分析,體現了中醫特色和優勢。如:張力、戚廣娟等從跟師案例分析,說明失眠症涉及五臟疾病,其源於腦,表現於肝,從肝論治,以法統方,以方遣葯,統籌 兼顧,體現中醫藥治療失眠症的療效,尤其對藥物副反應綜合征能起到減毒增效作用。此外,施明在中醫藥治療670例服鎮靜催眠葯失眠症臨床資料分析,進行了 回顧性統計。從臨床大樣本客觀分析,失眠症的辨證分型以肝陽上亢、肝鬱瘀阻、肝鬱化火或化風證型居多,佔90%,而從肝論治,復方辨證論治對此類難治性失 眠症的有效率達50%以上,提示中醫藥在減輕西藥毒副作用和不良反應,以及撤藥方面有一定作用,值得深入探討。同時,精神科專家也提出:鎮靜催眠葯不宜長 期服用,服用抗精神病葯尤其要注意其適應症。睡眠醫學的基礎理論研究基礎醫學研究以現代醫學見長。現中國睡眠研究會理事長張景行教授等,對「NREM睡眠的研究現況」進行了科學探討,提出內源性睡眠物質具有促進生理性睡眠 的作用,經過對經典的神經遞質或神經激素、細胞因子和肽類物質等探討,又根據我國睡眠專家劉世熠教授大膽設想,首先提出內源性促眠物質可以從植物提取。張 景行教授認為,王翹楚教授臨床研究的落花生葉有效成分,進行藥物動物實驗測試,發現該中藥有提高深慢波睡眠的作用,這是對中藥治療失眠的一大鼓舞。第四軍 醫大學「中西醫結合睡眠失調專病中心」游國雄教授等臨床科研人員,自1996年來,利用多導睡眠圖檢查各種睡眠疾病患者2600餘人次,對失眠的病因診 斷、治療客觀化和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礙綜合征方面的認識有長足的進步。第三軍醫大學神經生物教研室睡眠研究室胡志安等一批基礎科研人員,近年來探討了覺醒系 統及覺醒實驗方法學研究進展,為中醫腦科學研究開拓了思路,提供了理論依據。上海市中醫失眠醫療協作中心由王翹楚領銜的臨床科研人員,依據中醫「天人相 應」理論,提出「腦主神明,肝主情志,心主血脈」的學術思想,主張「五臟皆有不寐」,從肝論治失眠症的學術觀點,以及亢害承製與失眠症的理論性探討,為臨 床診治失眠症提供了比較客觀科學的手段,已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循證醫學的參與和思考本次會議專家報告內容和學術論文的質量均超過前二屆,對睡眠障礙相關疾病臨床和基礎研究均有不少新的觀點和學術見解。如:張景行等對深慢波睡眠的研究,王 翹楚等採用傳統和現代藥理相結合的方法篩選具鎮靜催眠作用的臨床經驗方葯,宋詠梅、劉珂欣等用循證醫學臨床流行病方法回顧歷史文獻、調查失眠症的發病因素 和證候特徵,上海市中醫失眠症醫療協作中心的中醫失眠症診斷辨證和療效評價規範化標準研究,慈書平的復方丹參滴丸治療中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以及沈自 尹院士淫羊藿總黃酮延緩衰老的研究思路介紹,劉保延、謝雁鳴等對亞健康人群睡眠行為的研究等均有所創新。復旦大學醫學院附屬華山醫院林果為介紹循證醫學的 診斷與治療,為當前中醫臨床科研如何更有對比性、科學性,走上國際軌道提供了指南。由此可見,中醫的睡眠醫學,不僅僅需思辨和經驗體會,更要有系統化體系 研究,而循證醫學與流行病學的參與,為我們進行多中心、多系統、大樣本的調研和臨床科研提供了借鑒。睡眠醫學的基礎研究,其實是腦的科學研究。而中醫睡眠醫學,又是整體醫學的整合,內容豐富又獨特。中醫睡眠醫學有古老的陰陽營衛氣血學說、「天人相應」理 論,又有現代的哲學理念、辯證的發展觀,在一定的程度上比現代的生物鐘概念又高一層次,它對睡眠疾病的防治與康復,具有指導性意義,值得進一步探討。同時 我們必須看到,中醫的新思想、新觀點還不夠深化,中醫辨證用藥可緩解和減輕西藥的副作用,但還不夠細化,尤其治療滯後於基礎研究,需要探討的問題還很多, 有待進一步研究創新。上海市中醫醫院睡眠疾病研究所(上海,200071) 許 良[醫藥網整理,未經許可,嚴禁轉載]Tag:beauty0310 發表於19:14:19 |閱讀全文 |評論 0 |編輯 |2006-11-09痰證溯源 - [專業醫學]痰證溯源作者:秦生髮關鍵詞:痰證 雜病 溫病 病因病機摘要:本文從痰證理論的歷史發展角度,探討了各歷史時期痰證論治的特點和成就,經歷了從痰飲論治發展到雜病治痰,再到溫病治痰;從水、飲、濕的論治到百病治痰,再到從痰論治急性熱病等不斷發展的過程;反映了中醫「痰」的內涵逐漸豐富,痰證理論的不斷發展和成熟。痰證的治療實踐歷史悠久,我國公元前五世紀作品《詩經·鄘風》就有「陟彼阿丘,言采其虻」的詩句,「虻」就是現今常用的化痰藥物貝母。《五十二病方》中亦 記載有常用的化痰藥物如半夏、服零(茯苓)、白附(白附子)等。漢以前無「痰」字,而有「淡」字之用,《文字集略》曰:「淡為胸中液」,說明了痰與人體內 水液相關。《內經》中水、濕、飲病證的論述相當詳盡,奠定了痰證論治的理論基礎。此後,痰證理論在此基礎上不斷發展,代有闡發,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醫痰證 理論。本文就痰證理論的起源與發展作如下論述。仲景四飲體系的形成與痰飲治則的確立《內經》對水液在人體的正常生理代謝及病理過程已有理論的概括,提出了以肺、脾(胃)、腎(膀胱)為樞軸的水液代謝重要理論。將有關水液代謝的病證多概括 為水飲、水濕、積飲,並提出相應的治則治法,如「治之以蘭,除陳氣也」(《素問·奇病論》)就有芳香化濕之義,「去宛陳莝」(《素問·湯液醪醴論》)有逐 飲之義,論述了驅逐淤積於體內的水濕的各種方法。此外,在《靈樞·邪客》篇中,尚記載有「半夏湯」,用以決瀆壅塞,治療水濕停聚於體內之病。以上均為痰飲 論治的最早理論文獻。最早建立水飲證治方葯體系的是漢代的張仲景。對於水飲的分類、治則治法、方葯的配伍治療已形成完整體系,對後世痰飲的論治影響深遠。張仲景在《金匱要略· 痰飲咳嗽病》篇論述了水飲病證的分類、癥候、治則及方葯,該篇共有論1首,脈證21條,方19首,說明當時水飲論治方葯體系已形成。按水飲停滯部位的不同 將其分為四類,即痰飲、懸飲、溢飲、支飲,從概念上界定了四飲的具體定義,較之《內經》水、濕的論治更加清晰明確。水飲停滯部位的辨證是四飲分類的基礎, 但《金匱要略》的「痰飲」僅為四飲之一,其共同的治療原則為「病痰飲者,當以溫葯和之」,代表方劑是苓桂術甘湯。《傷寒論》中關於結胸等病證的論述,實際 也屬於後世所論痰證的治療範疇。如「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白散」,藥物組成為桔梗、巴豆、貝母。「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 硬者,大陷胸湯主之」,該方由大黃、芒硝、甘遂三味藥物組成。由此可知,仲景的《傷寒論》、《金匱要略》對包括「痰飲」在內的四飲論治相當完備。其論治理 論及臨床方葯應用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側重溫化水濕的治則治法,以苓桂術甘湯、大青龍湯、小青龍湯等為代表方劑,常用溫化水濕之類的藥物有乾薑、生薑、桂 枝、半夏、栝蔞等。一是側重攻逐水飲的治則治法,如大陷胸湯、十棗湯等方劑,用藥亦多集中在攻逐、涌吐之類的藥物,如大黃、芒硝、甘遂、芫花、葶藶子、巴 豆、瓜蒂等。但仲景所論的「痰飲」是痰、飲並列,治療上仍偏重於水、飲,以水飲的病機為主,痰只是推類而及。[1]其水飲的分類法及痰飲的溫化與攻逐的治 則治法對後世影響甚廣,隋·巢元方所撰《諸病源候論》中的「痰飲病諸候」就有「痰飲候」、「溢飲候」、「懸飲候」的記載,直到明清醫籍亦多用仲景四飲分治 體系作為「痰飲」門病證論治的臨床分類。宋金元時期雜病治痰及痰治範圍的拓展宋代之前,痰飲門是相當狹窄的一個病種,地位一般,從《聖濟總錄》、《太平聖惠方》中僅占極小的篇幅即可推知其在中醫臨床的地位。至宋金元時期,尤其是朱丹溪之後,痰證成為雜病論治的主要門類。開創了雜病治痰的新篇章。仲景所論之「痰飲」是痰與飲合稱,治療上側重於飲,至巢氏《病源》始將痰與飲分論,而其論述仍以飲為主,「痰飲病諸候」共16候,痰候僅5種,飲候9種, 痰飲候2種,宋·楊仁齋在《直指方》中首次從形態、性質上將痰、飲區分,「稠濁為痰,清稀為飲」,痰飲分論、分治之趨勢逐漸顯現,在此基礎上,痰的概念逐 漸擺脫「水濕」的束縛,不再單指實體的概念,[2]形成了與仲景痰飲論治理論有較大差異的痰證理論體系。宋代官方修訂的著名方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簡 稱《局方》,共載方788首),而且在卷一「治諸風」門89首方中,從痰論治共有35首方;卷二「治傷寒」門及卷三「治一切氣」門亦有不少是從痰而治的。 所論臨床表現涉及痰熱咳嗽、風痰頭痛、風壅痰盛、神志昏憒、多痰好睡、痰逆等,擴大了以往「痰飲」僅僅治飲的狹窄的臨床應用範圍。其所載二陳湯、平胃散、 參苓白朮散至今仍是臨床治痰之常用方劑。朱丹溪正是繼承《局方》治痰成就的基礎上發展了痰證理論。他認為痰隨氣升降,無處不到,可聚集在機體的任何部位而 致多種病證,故「百病兼痰」,痰證論治由一證突破到百病。其次,丹溪創立「四傷學說」,以氣、血、痰、郁為綱論治雜病,形成了特點鮮明的痰證論治體系。從 氣血的角度闡釋了痰郁形成的機理,「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鬱,諸病生焉」,「人之一身,血脈貫通如乾坤之旋轉,江河之流注,一有不通則成病」,說明 氣血逆亂瘀滯是痰郁產生的根本,故治痰以行氣、調血為要。並在此基礎上形成治氣用四君,治血用四物,治痰用二陳,治郁用越鞠丸的雜病論治特色。同時注重脾 胃、肺胃等臟腑和氣機的調理,改變了以往治飲只注重辨胸膈、脅下、腸間等體位而不及臟腑的簡單方法。並總結了「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氣順則一身之津液 亦隨氣而順」的理論,突破了仲景治飲單從溫化原則立法遣方用藥的束縛。開創了以氣、血、痰、郁雜病證治體系為理論特色的痰治理論。再者,作為病理產物的 「痰」,丹溪已將其明確地概括為致病因素。指出「諸病多因痰而生」,「無痰不作眩」,表明痰與六淫一樣是一種致病因素,可以隨氣流動,停滯於不同部位為 患,這正是「百病兼痰」的機理所在。從而完成了痰從病證概念到痰邪概念的轉變。治療上,注重臟腑氣機的調理,主張「實脾土,燥脾濕」,如《丹溪心法》中指 出:「大凡治痰,用利葯過多,致脾氣虛,則痰易生而多。」常用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的二陳湯,並稱之能治管一身之痰。[3]臨證上,二陳湯既為治 療濕痰之主方,隨症加減,亦廣泛應用於其他類型的痰證。至此,痰證論治由治飲為主轉變為痰與飲的分論、分治,到以治痰為主,從痰論治從一證突破到百病,從 注重體位辨證發展到臟腑及氣血的辨證,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痰證論治體系,是痰證理論臨床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明清時期溫病治痰臨床理論的成熟明清醫家對痰治理論的論述亦頗多發揮,如明·張景岳指出,元氣虛損是生痰之根本,「若化失其正,則臟腑病,津液敗,而血氣即成痰涎……」,臨床注重辨痰之 虛實,治療主張應當溫脾強腎。喻昌在《醫門法律》中提出治痰四法:實脾、燥濕、降火、行氣,從不同角度豐富了痰治理論。隨著溫病學派的興起,逐漸認識到溫 病挾痰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從痰論治溫病的論述亦逐漸增多,並不斷成熟和完善,形成了與雜病治痰截然不同的論治理論。痰證論治的範疇也由雜病突破到外感溫 病,痰證理論得到進一步發展。溫病是由溫熱病邪引起以發熱為主症,具有熱象偏重、易化燥傷陰等特點的一類急性外感熱。因此,陰津損傷貫穿於溫病的始終,治 療上注重護陰、養陰是溫病的臨床特點。然而熱灼津液易煉液為痰;溫邪入侵易致氣機郁滯,津液不能正常布散,停滯為痰;且又有平素痰盛體質者,則多挾痰為 病。故痰證的論治為溫病學家所重視。溫病治痰大致有三個方面,一為患者素有停痰伏飲,溫邪侵入與痰互結,形成痰證。如葉天士《溫熱論》雲「平素心虛有痰, 外熱一陷,里絡就閉。」二為留連氣分,三焦氣化失司,津液失去正常布化,聚而成痰。三為感受溫熱之邪後,熱邪內熾,煎熬津液而成痰。溫病治痰根據病因及臨 床表現的不同,可分為熱痰、燥痰、風痰、濕痰等,但溫病的痰證並非都以痰為主,而往往是其他證型的兼夾證。[4]正如《臨證指南醫案》所謂:「痰乃病之 標,非病之本也,善治者,治其所以生痰之源,則不消痰而痰自無矣。」故在治療溫病挾痰時,常以他法為主而配合化痰之法,或直治其成痰之因,其用藥大多選用 輕靈流動之品,且用量宜小,如此才有助於正氣之流行,氣機之宣散,痰濁之漸消。常用的藥物有瓜蔞、杏仁、冬瓜子、絲瓜絡、天花粉、竹茹、天竺黃、菖蒲、貝 母等,這些藥物大都有清熱滌痰之功,確為治溫病挾痰之常用藥物。在溫病的治療中,從痰論治急性熱病及重症,是痰證理論的重要突破。如熱陷心包證,邪熱熾 盛,發病急驟,耗血傷津,灼津成痰,痰熱蒙蔽心包,症見神昏譫語或昏憒不語、痰壅氣阻、身灼熱等急症,治療常用清心滌痰開竅之法,方用安宮牛黃丸或至寶 丹、紫雪丹等,無不體現了從痰而治的特色,突破了僅從痰論治雜病的局限。治法上亦有了進一步的拓展,如熱痰清之,燥痰潤之,風痰散之,濕痰燥之等,顯示了 溫病痰證獨特的治療特色。參考文獻[1]朱曾柏.論中醫痰病學說的形成及發展[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1996,2(1):51.[2]滕修勝.痰概念的演變與轉化[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1997;3(3):49.[3]朱震亨..金匱鉤玄[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12:12.[4]王立穎.論溫病中的痰證[J].新中醫,2000,23(7):11.廣西中醫學院(南寧,530001) 秦生髮 指導 蔣應時Tag:beauty0310 發表於19:08:29 |閱讀全文 |評論 0 |編輯 |2006-11-09萊菔子作用瑣談 - [專業醫學]萊菔子作用瑣談作者:李古松關鍵詞:萊菔子 老年便秘 化痰定喘 探吐風痰萊菔子即蘿蔔子,為十字花科植物蘿蔔的種子,味辛甘,性平和,入脾、胃、肺經,能消食除脹,功效顯著,有「沖牆倒壁」之稱。臨床慣用於治療實(食、濕、積 滯)證。然而,本品並非僅僅是消食除脹,對虛證用之,獲效亦佳,因其性和平,其氣味又不峻,無偏勝之弊,不可囿於「沖牆倒壁」之說,有破氣之嫌(實則是平 氣之有餘),而棄之不用。舉例以佐證之。可治老年便秘老年便秘,與《傷寒論》中的「脾約」相似。「脾約」乃脾弱不能為胃行其津液,故尿數便難。筆者近年來屢發便秘尿頻,取炒萊菔子研細15g,於飯後開水沖 服,「藉以消食順氣,轉不傷氣,因其能多進飲食,氣分自得其養也」(見《醫學衷中參西錄》)。余持之以恆,胃陰降而糟粕行,受益非淺。在臨床凡欲除陳,盪 積滯以通便的,也不拘泥於「寒下、溫下、潤下、攻補兼施」四大法,隨證加炒萊菔子,多有效應。案1:林×,男,69歲。素有腰痛便秘史,近6日來,腰痛不利轉側。口乾思飲,舌燥少津,舌體胖,剝赤無苔。便秘結,尿頻數。脈沉緩。辨為脾約、腰痛。葯 用:炒萊菔子(研)、生白朮、生山藥各30g,生白芍、肉蓯蓉各20g,2劑後,便已下,尿次減,脈細弦。按原方續進3劑,便暢行而腰痛除。囑常服炒萊菔 子末,每日15g。飯後開水沖服。隨訪2年未發。按:本例患者年近古稀,精氣虛弱而腰痛;腸道失濡而傳導艱難。今用自擬方「萊蓉三生飲」。方中生白朮、生山藥、炒萊菔子,運脾以和中,消食以順氣。生白芍 酸寒,柔肝養血以止痛。肉蓯蓉溫補腎陽,溫而不燥,兼能潤腸以通便。諸葯配合,此寓通於補之法也。方中白朮、白芍、山藥何以皆生用?炒則燥,能實便;故生 用則脾胃腸道得濡布,傳導功能自然恢復。脾約與腰痛,並皆治之。炒用化痰定喘《內經》云:「聚於胃,關於肺。」脾胃之納、運、升、降失常,飲食濕濁聚於胃而成痰。而肺之痰,每由肺臟受邪,清肅失司所致。用萊菔子消食化痰、下氣定喘,使倉稟無濁聚,求其本也。用萊菔子,有痰則斷其源;無痰則調節脾胃之氣機,升降有度,邪自難存。案2:杜×,女,72歲。素嗜肥甘,每入冬春即發哮喘,已連續6年。發則氣急痰鳴,不能平卧。服氨茶鹼可獲緩解。給予食療法,徐圖之。藥用:炒萊菔子 1000g,生白朮、生山藥各500g,光杏仁、胡桃肉各100g,晒乾(切勿火烘),共碾極細粉末。另用小麥麵粉2500g,文火炒熟至微黃,不可炒 焦,焦則苦燥。加入前藥粉調勻,即成。囑在夏至前1周開始服,每日早晚各取30g,開水調和如糊服用,要持之以恆。葯後當年發作減輕,次年又續進1料,症 狀消失。囑來年再進1料,以資鞏固。按:年邁之人,脾腎兩虛,痰濁內生,肺氣上逆,而發哮喘。今遵「冬病夏治」,「避實就虛」之訓,擬食療法徐治。方中萊菔子能消食化痰而不傷正為主葯。白朮 健脾運,脾氣振以杜生痰之源。山藥、胡桃肉補脾腎。杏仁入肺潤燥以降氣。麵粉炒熟,芳香益胃。諸葯合用,使脾胃功能恢復,氣機暢達,痰濁得化,而哮喘得 平。「冬病夏治」起到扶正氣,除伏痰的作用。生用探吐痰涎萊菔子炒用,降多於升;生用,則升多於降,能涌吐痰涎。《日華子本草》謂本品生用「水研服,吐風痰」。如咳嗽痰涎壅盛,或因痰濁上蒙清竅而頭重昏眩者,皆可用生萊菔子30g研末調服,探吐之,邪去而正安。然而對吐法之應用,必須體質壯健,正氣未衰者宜之。鹽城市中醫院(江蘇,224000) 李古松Tag:beauty0310 發表於19:06:22 |閱讀全文 |評論 0 |編輯 |2006-11-09蔡淦治療慢性泄瀉的經驗介紹 - [專業醫學]蔡淦治療慢性泄瀉的經驗介紹作者:林江關鍵詞:慢性泄瀉 蔡淦 中醫藥治療 老中醫經驗摘要:蔡淦教授擅長脾胃病治療,認為慢性泄瀉是以脾虛清陽不升為本,並可兼有肝鬱、腎虛、濕勝等兼雜證,其分型、治法分別為肝鬱脾虛型,治以疏肝健脾;脾腎兩虛型,治以溫腎健脾,昇陽止瀉;水濕內停型,治以溫陽化氣,利水滲濕。蔡淦教授是國內知名老中醫,擅長脾胃病的治療,本文重點介紹蔡淦教授對慢性泄瀉的診治經驗。慢性泄瀉是指每日大便次數增多,糞質溏薄或者呈水樣,病程遷延兩個月以上。蔡淦教授認為:脾主司運化和升清,對水谷精微的消化和吸收起主要作用;脾虛則大 便溏薄、完谷不化,甚則下利清水,並常伴有面色少華、肌膚萎黃、消瘦乏力等脾虛證候。因此慢性泄瀉是以脾虛清陽不升為本,在此基礎上可兼有肝鬱、腎虛、濕 勝等兼雜證。慢性泄瀉可分為肝鬱脾虛、脾腎兩虛和水濕內停三型,治療宜以健脾升清為核心,配以疏肝、補腎、化濕之法。肝鬱脾虛,治以疏肝健脾肝脾兩臟在生理上相輔相成。肝主疏泄條達全身各臟腑的氣機,只有肝氣暢達,脾才能很好地發揮其運化水谷精微和升清降濁的功能。脾氣健運,氣血生化有源,肝 血充沛,肝臟得陰血以柔潤,肝氣才能得以條達。肝脾在生理上的密切聯繫,決定了其在病理上也相互影響。或因憂鬱、惱怒、情緒激動導致肝木之氣失於條達,橫 逆克犯脾土;或因脾氣素虛,氣血生化不足,肝木失於陰血濡潤而導致肝旺乘脾,致使脾失健運,清陽不升,濁陰流於下。此型泄瀉的臨床特點為:泄瀉發作常和情 志因素有關,或因精神緊張,或因工作壓力過大,或抑鬱煩惱等;此型泄瀉便意突發且急迫難忍,可伴有或不伴有腹痛,伴有腹痛者,往往在解便後疼痛緩解。因其 病機為肝鬱脾虛,肝氣乘脾,故蔡淦教授在治療上多選用痛瀉要方、四逆散、香砂六君子湯以疏肝健脾。對於泄瀉次數較多者,加用烏梅、五味子等酸澀之品。病案一:姜×,男性,31歲。患者有慢性腹瀉病史數年。每遇工作繁忙或者精神緊張時易發作,腹瀉多發生於餐後。發作時先有少腹拘攣疼痛,便意急迫,排便後 腹痛緩解。發作時每日排便3~4次,先實後溏,甚則如水樣。體檢示腹軟無壓痛,舌淡紅,苔薄白,脈小弦。大便常規陰性,鋇劑灌腸未見腸道器質性病變。西醫 診斷為腸易激綜合征,中醫診斷屬肝氣乘脾之泄瀉,治以抑木扶土,方選痛瀉要方加減。處方:炒白朮15g,白芍15g,炒防風15g,陳皮6g,柴胡 15g,延胡索15g,烏梅10g,五味子5g,党參10g,山藥15g,甘草6g。一周後複診,訴腹痛基本已除,大便每日1~2次。按:患者腹痛腹瀉發作與精神緊張有關,平時也比較容易緊張,而且腹痛以少腹為主,少腹為足厥陰肝經所循行的路線,加之脈小弦,這些都為肝氣鬱結的表現。肝 木之氣乘脾,脾失健運,清陽不升,精微流注大腸,表現為便溏甚則水瀉。所以治療當以抑木扶土為主,方用痛瀉要方加減。方中以白芍柔肝緩急;柴胡、延胡索疏 肝理氣;白朮、党參、山藥健脾扶土;配以烏梅、五味子酸斂收澀之品以澀腸止瀉;甘草合白芍能緩急止痛,合党參、白朮能益氣健脾。脾腎兩虛,治以溫腎健脾,昇陽止瀉脾土運化水谷精微和升發清陽之氣的功能有賴於腎陽的溫煦作用,而且腎為胃之關,有司開闔,主二便的功能。或因泄瀉日久,水谷精微大量流失,導致腎中精氣失 於充養;或因年事漸高,天葵漸竭,致使命門火衰,腎陽虧虛,不能溫運脾陽,關門開闔失司,則水谷不化,清濁不分,水入腸間而發為泄瀉。此型泄瀉的臨床特點 為:患者多為老年,病程遷延日久,常有五更泄瀉,脾虛癥狀較肝鬱脾虛型明顯,且有陽虛的表現,例如腹中冷痛,受寒易作,下利清谷等,有腎虛的表現,例如腰 膝酸軟或冷痛等,部分患者有中氣下陷的表現,如少腹墜脹感等。因其病機多為脾腎兩虛,脾失健運,腎關不固,中氣下陷。故蔡淦教授常選用四神丸、補中益氣 湯、參苓白朮散等溫腎健脾、昇陽止瀉。凡屬脾腎兩虛型者,泄瀉癥狀往往較重,因此,蔡淦教授在選用上方的基礎上,常加用一些固澀或昇陽止瀉的葯,例如煨訶 子、赤石脂、禹餘糧、煨木香、煨葛根等,以加強止瀉的作用。病案二:賈××,女性,71歲。患者有慢性腹瀉病史數十年。自年輕始,飲食稍有不慎或者受涼後即易腹瀉。近數月來,晨起即腹痛欲如廁,每日排便2~3次, 溏薄不成形,有時夾有不消化食物,並伴有少腹墜脹,腰膝酸軟。舌淡胖,邊有齒印,苔薄白膩,脈細。結腸鏡檢查未見器質性病變,但見結腸易痙攣。中醫辨證屬 脾腎兩虧,清陽不升,治以溫腎健脾,昇陽止瀉。方選四神丸合補中益氣湯加減。處方:補骨脂15g,肉豆蔻10g,吳茱萸10g,五味子5g,黃芪15g, 党參15g,炒白朮15g,茯苓15g,柴胡6g,升麻6g,煨葛根15g,焦楂曲各15g,炒谷麥芽各15g。二周後複診,訴腹痛腹瀉癥狀較前減輕。按:結合該患者有腹痛腹瀉及結腸鏡表現,其西醫診斷仍為腸易激綜合征。雖然和前一醫案屬同一疾病,但是其中醫辨證截然不同。前者為肝氣乘脾,屬虛實夾雜。 而本案患者卻表現出一派脾腎不足的虛像,例如便溏,夾有不消化食物,少腹墜脹,舌淡胖,邊有齒印,脈細,這些都是脾虛、中氣下陷的表現,又有晨起腹痛欲 瀉,腰膝酸軟等癥狀,這些為腎陽不足的表現。因此,本病的病機為腎陽不足,脾失溫煦,清陽不升。所以治療當以溫腎健脾,昇陽止瀉為主。方選具有溫腎健脾功 效的四神丸合具有補氣昇陽功效的補中益氣湯。方中柴胡、升麻和葛根均有升提的作用,但前兩者主要升舉下陷之中氣,而葛根主要升清陽而止瀉。另外,患者大便 時夾不消化食物,提示消化酶不足,故加焦楂曲和谷麥芽以助消化。水濕內停,治以溫陽化氣,利水滲濕本型實際上為脾腎兩虛型的進一步發展。脾腎兩臟在水液代謝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脾接受胃腸輸送來的津液,將其輸向全身各臟腑,即《素問》中所云「脾氣散精」 和「以灌四旁」。腎中的精氣是推動整個水液代謝的物質基礎,從胃腸道吸收水谷精微,到肺脾腎和三焦輸布津液,以及膀胱、大腸排泄水液,都是在腎中精氣的推 動下才能得以進行。此外,腎也是水液代謝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腎接受由肺肅降而來的水液,通過蒸騰氣化,將其中清者重新蒸騰返回機體,而將其濁者注入膀胱排 除體外。當脾腎兩虛發展到一定程度,影響了水液的代謝,導致水濕內停,水濕留注腸間而為泄瀉,溢於肌膚而為浮腫。同時,腎主開闔的功能失司,導致膀胱氣化 不利,可見小便不利。因此,本型的臨床特點為泄瀉遷延日久,且泄瀉、水腫和小便不利共見。蔡淦教授常用五苓散、胃苓湯之類以溫陽化氣,利水滲濕。病案三:楊××,男性,89歲。患者反覆腹瀉4月余,每日排便6~7次,呈黃色稀便或者水樣便,伴有腹脹、腹部隱痛和腸鳴,無發熱、粘液膿血便,胃納尚 可。結腸鏡示:慢性直腸乙狀結腸炎。患者曾用多種中西藥治療,所用中藥有溫腎、健脾、固澀、昇陽止瀉之劑,但腹瀉未減。體檢示雙下肢浮腫,舌質紅,苔少, 脈細弱。中醫辨證為陽氣不化,水濕內停。治以溫陽化氣,利水滲濕。方選五苓散加減。處方:桂枝10g,茯苓15g,豬苓15g,澤瀉15g,焦白朮 15g,車前子30g,川牛膝15g,石榴皮15g,焦楂曲各15g,炒谷麥芽各15g。一周後,大便次數明顯減少,每日4次,且大便較前轉實,下肢浮腫 也減輕,舌苔漸生。按:因為患者年近九旬,反覆腹瀉4月,糞便又呈水樣,舌紅苔少,脈細弱。故先前就診時,醫生將注意力集中在患者的這一派虛象上,認為其病機為老年腎虧,脾 失溫煦,清陽不升,且因腹瀉日久,耗傷陰液,故見舌紅苔少。因此,予以健脾補腎,昇陽止瀉。當療效不顯時,又投以罌粟殼等收澀之品,但仍未見效。蔡教授體 檢發現患者雙下肢浮腫明顯,再結合先前醫生診治失敗的經驗,考慮其病機可能為脾腎兩虛,水濕內停,氣化失司。選用仲景的「五苓散」溫陽化氣,利水滲濕,法 從「利小便實大便」,再酌加收澀之品。一周後,收效顯著。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上海,200021) 林 江Tag:beauty0310 發表於19:03:24 |閱讀全文 |評論 0 |編輯 |2006-11-09宣肺止咳湯治療小兒咳嗽128例臨床觀察 - [專業醫學]宣肺止咳湯治療小兒咳嗽128例臨床觀察作者:林外麗 汪永紅關鍵詞:小兒咳嗽 宣肺止咳湯 王霞芳 老中醫經驗摘要:咳嗽是兒科臨床常見病症。中醫兒科名家董廷瑤的傳人——王霞芳老師根據小兒咳嗽多內有痰濕,外邪客肺的病機特點,治宜宣肺祛邪,化痰止咳,以宣肺止咳湯治療小兒咳嗽128例,以7天為一個療程,總有效率達92.19%。咳嗽是小兒臨床最常見的癥狀之一。根據病因可分為外感咳嗽與內傷咳嗽。因免疫力低下造成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以及因呼吸道高敏狀態而導致過敏性咳嗽的患兒 呈上升趨勢,是兒科門診的常見病、多發病。患兒常表現為反覆咳嗽或持續咳嗽。多伴有鼻塞、流涕、打嚏,痰阻喉間,咯之不爽。家長常在患兒咳嗽初期即予多種 抗菌素及鎮咳化痰劑治療,往往歷經數周不愈,或稍緩即又復咳。筆者跟隨王霞芳老師臨診,王師繼承名醫董廷瑤兒科經驗,根據此類患兒的臨床特徵,探究其發病 機制,提出患兒證屬外邪客肺,內有痰濕,結合多年臨床體會,選用宣肺止咳湯治療小兒咳嗽取得理想療效。現將128例患兒的療效報道如下。臨床資料1.一般資料。全部病例來自2003年3月至2003年9月間門診病人,符合1994年6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症診斷療效標準》咳嗽診斷標準者 128例,年齡最大11歲,最小16個月,其中男孩71例,女孩57例,病程最長4個月,最短2天,平均天數23天。西醫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者50例,支 氣管炎者78例,有反覆呼吸道感染者87人,有過敏性疾病史93人,有支氣管肺炎史31人,已在發病初期接受抗菌素及其他中西醫藥治療者102人。2.臨床表現。所有患者以咳嗽為主要癥狀,伴有咯痰不爽,痰色白或黃白相間,鼻癢鼻塞,打嚏流涕,或咽紅皰疹,乳蛾腫大,舌質紅、苔多白膩或微黃,脈細小滑,肺部聽診:兩肺呼吸音清晰或粗糙,少數患兒肺部聞及痰鳴音。中醫辨證標準參照1994年6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證候分類:可分為外感咳嗽與內傷咳嗽。其中外感咳嗽分風寒襲肺、風熱犯肺、痰熱壅肺、痰濕 蘊肺,內傷咳嗽分肺氣虧虛、肺陰虧虛。王霞芳老師的宣肺止咳方主要用於外邪客肺,內有痰濕之外感咳嗽。其中風寒襲肺,內有痰濕者46例,風熱犯肺,兼痰濕 蘊肺者82例。治療方法1.基本方葯組成:荊芥6g,蘇梗9g,桔梗6g,紫苑6g,炙百部6g,前胡6g,橘皮5g,橘絡5g,川貝5g,象貝9g,辛夷6g,生草3g。2.服法:由製劑室代煎袋裝,每袋100毫升。5歲以下每日2次,每次半包;6至9歲每日3次,每次半包;9歲以上每日2次,每次1包。以7天為一個療程。療效分析1.療效標準[1]。治癒:咳嗽消失,聽診乾濕羅音消失。好轉:咳嗽減輕,兩肺呼吸音清晰,痰少。未愈:咳嗽癥狀及體征未見改善。2.治療結果。全部128例病例中,治癒102例,佔79.69%;好轉16例,佔12.50%;未愈6例,佔4.68%;4例未回復,佔3.13%。總有效率達92.19%。典型病例病例一:張××,女,3歲。就診日期:2003年5月13日。咳嗽反覆1月余。自去年以來支氣管哮喘發作2次。近1月來咳嗽反覆不愈,以晨起及入睡時明顯,伴鼻塞鼻癢,打嚏流涕,咳痰白粘,咯之不爽,動則汗出,納可 便干。先後服用阿莫西林、希舒美、頭孢克洛,咳嗽均未見好轉。舌質紅、苔薄白,脈細小滑。聽診兩肺呼吸音清晰,未聞及乾濕羅音。證屬質薄易感,痰濁阻絡, 肺失宣肅。治擬宣肺化痰止咳,投以宣肺止咳湯。每日2次,每次半包。服藥3天,咳嗽大緩,痰松易咯,鼻通便調,諸症得緩。再予二陳湯加味繼治3天,咳和痰 化,諸症向愈。病例二:林××,男,5歲。就診日期:2003年7月2日。咳嗽4天。近半年來反覆咳嗽,每月1~3次,反覆用抗菌素治療。4天前咳嗽又起,陣咳痰阻,咳甚引吐痰涎及宿食,咽紅皰疹,大便秘結,服頭孢克洛2天,咳 嗽仍劇。舌紅赤、苔白膩微黃,脈細滑。聽診兩肺呼吸音稍粗,偶聞及痰鳴音。證屬痰濕內蘊,風邪外襲,肺失宣肅。治擬宣肺清熱,化痰止咳,投以宣肺止咳湯。 每日2次,每次半包,連服5天,咳嗽遂減,偶有咳吐痰涎,痰色黃白,便軟自調。再予溫膽湯加味繼服4劑,咳少便調,諸症皆緩,惟喉間時有痰阻,故投星附六 君子湯益氣健脾,培土生金,杜痰之源,終使患兒咳嗽治癒,隨訪2月未複發。體會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腠理疏鬆,易感外邪。肺為嬌臟,主司清肅,位為華蓋,開竅於鼻。外邪襲人,肺先受之,清肅失令,通降失司;小兒「脾常不足」,加 之當今小兒嬌縱慣養,恣食厚味冷飲,脾氣虛弱,運化失司,生濕釀痰,內阻氣道,故外邪襲肺,每多引動內痰,痰氣互結,宣肅失司,而見咳嗽痰多,咯痰不爽, 打嚏流涕。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肺脾同病則反覆咳嗽。給予抗菌素及化痰鎮咳劑,雖能緩解一時,然而痰濕之內因難除,復感外邪,咳嗽再起而反覆遷延 難愈。王霞芳老師鑒於當今小兒久咳、復咳的特徵,認真探究其病理機制,指出此類患兒雖有邪客肺衛,肺失宣肅之外因,但細推尚有痰濕壅阻、氣機不暢之內因, 內外互結,相互因果,終致患兒咳嗽反覆、遷延難愈。治療上應掌握宣、清、潤為主,不宜用鎮攝之品,而宜順其病機,宣肺化痰使痰液排出而達止嗽之功。[2]宣肺止咳湯乃基於程鍾齡止嗽散(《醫學心悟》)。此方葯僅7味,方中荊芥、桔梗上行能解表利咽,宣通肺氣;有報道桔梗能增加支氣管粘膜分泌作用,使痰液稀 釋,易於咳出。[3]百部、白前、紫苑下行能潤肺降氣,消痰止咳;橘紅、甘草和中化痰,快膈。諸葯配合,正如程鍾齡所言:「溫潤和平,不寒不熱,既無攻擊 過當之虞,大有啟門驅賊之勢。是以客邪易散,肺氣安寧。」方中尤以百部為要葯,對風邪襲肺,喉癢嗆咳者,非此不解。[4]總而言之,止嗽散既能宣肺祛痰, 又無發散太過,故稱為外感咳嗽中的平穩之劑。王霞芳老師在止嗽散的基礎上加川貝、象貝清潤化痰,橘絡通絡祛痰,蘇梗理氣寬中,增其宣肺之功。雖加辛夷一味,加強祛風通竅,以解鼻過敏諸症。諸葯合用, 使痰濁易化,肺氣得順。凡外感咳嗽,無論是反覆呼吸道感染,咳嗽遷延反覆,或是過敏性咳嗽持續不愈,患兒表現咯痰不爽,鼻塞嚏涕,屬外邪客肺,內有痰濕, 臨床選用王師的驗方宣肺止咳湯屢用屢效,是為良效之新驗方。王師運用驗方宣肺止咳湯治療小兒咳嗽,真正做到「學古而不泥於古」。臨床用藥嚴謹而靈活,常常隨證變通。即便用驗方,亦靈活應用,隨證加減。若見大便軟 爛,一日多次,可加神曲、炒扁豆。若見舌苔花剝,可加南沙參、桑葉。若見咽紅皰疹,乳蛾腫大,可加大力子、蘆根。若見高熱痰黃,可加黃芩、桑白皮。但需特 別指出,陰虛肺燥等內傷咳嗽及咳嗽伴鼻衄、咯血者不宜用宣肺止咳湯。參考文獻[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4:76.[2]王永炎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61.[3]魯慧慧.止嗽散加減治療時令咳嗽160例[J].湖南中醫學院學報,2003;23(4):47.[4]宋知行,王霞芳主編.董廷瑤《幼科擷要》[M].上海:百家出版社,1990:149.上海市中醫醫院(上海,200071) 林外麗 汪永紅[Tag:beauty0310 發表於19:02:32 |閱讀全文 |評論 0 |編輯 |2006-11-09「桂枝湯」及其加減方的古今應用 - [專業醫學]「桂枝湯」及其加減方的古今應用作者:張凱 何弦關鍵詞:桂枝湯 《傷寒雜病論》 加減應用 文獻研究 臨床應用摘要: 桂枝湯為東漢著名醫家張仲景所創,並收錄在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現整理為《傷寒論》與《金匱要略》),以其原方及其加減方的形式反覆出現多達幾十 次,其臨床應用之廣可見一斑。鑒於桂枝湯及其加減方之療效確切,所以被歷代醫家廣為推崇,並被譽為古今第一大方。桂枝湯對中醫學的貢獻不僅局限於臨床,且 對後世醫家組方用藥以及中醫基礎理論和辨證思維的發展等方面貢獻也頗多。本文僅就現今臨床比較常用的桂枝湯及其加減方,從源和流兩個方面加以論述。桂枝湯為仲景名方,並在《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以本方及其加減方的形式反覆出現。桂枝湯首見於《傷寒論》之太陽篇第12條,治療因外感風寒,營衛不和 而致的太陽中風證。其癥狀主要為「熱自發」,「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桂枝湯藥物組成為桂枝、芍藥、炙甘草、生薑(切)、大 棗(掰),其中桂枝與芍藥用量比例為1∶1。桂枝,辛、甘、溫,為君葯,助衛陽,通經絡,解肌發表而祛在表之風邪。其中芍藥應為白芍,苦、酸甘、微寒,歸 脾、腎經,為臣,在此取其斂陰和營的功效,故應為白芍。正如《本草求真》中所說:「赤芍藥與白芍藥主治略同。但白則有斂陰益營之力,赤則只有散邪行血之 意;白則能於土中泄木,赤則能於血中活滯。」桂枝與芍藥等量合用,一治衛強,一治營弱,散中有收,汗中寓補,使表邪得解,營衛調和。生薑辛散止嘔,且助桂 枝;大棗味甘益陰和營,以助芍藥;炙甘草調和諸葯。五葯中屬桂枝的作用最為玄妙:《神農本草經》論牡桂(桂枝),開端先言其主咳逆上氣,主吐吸(喘證)。 似以能降氣逆為桂枝之特長。而仲景之苓桂術甘湯由以之治療短氣,取其能升,能溫之妙,桂枝加桂湯治療奔豚氣,取其能降之功,而麻黃湯、桂枝湯、大小青龍湯 又取其能散之效。而在小建中湯中,桂枝能溫陽祛虛寒,與飴糖相伍辛甘養陽,益氣溫中緩急。此外,其還有通經活絡,溫通心陽的作用而治療寒痹、胸痹等證。至 於桂枝的發汗作用,筆者認為雖有,但極微,原因有三:一是在桂枝湯的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胖補氣,瘦補血》之胖子篇
※女人補血養血7種食療方
※女人年紀輕輕就氣血不足,煮粥泡茶放點它,補氣補血又養顏
※秋季補血要多吃「造血神器」
※女人補血,這7種食物比「阿膠補血」還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