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做人「所是」比「所有」更重要

做人「所是」比「所有」更重要 2012年03月23日 11:13:36 來源: 新華副刊

新華微博

文/史世海

人生,是一個不斷創造的過程,雖然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但其為社會所創造的一切卻是永恆的。在創造中,人們總是希望成為物質豐富的「我」,這種「所有」心理可以理解;但更應保持一股積極進取的青春活力,在對社會的貢獻中,成為人格完美的「我」,這種「所是」目標值得追求。人生的價值,是物質價值和精神價值的有機統一。一個人對人生價值的追求,如果僅僅停留在個人物質需要的滿足上,這種「所有」式的人生價值還不完善。追求真、善、美的高尚品德,掌握服務社會的知識和才能,這種「所是」式的人生價值必不可少。一個人只有置身於社會與人類進步的偉大事業中,才會迸發出燦爛的生命之光,才會獲得最大的人生價值。

「所是」與「所有」,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人的「所是」,是一種內在的素質修鍊,呈現一種自然的存在狀態,由不斷地成長而達到豐足自在,從而獲得內心的寧靜與生命的樂趣;人的「所有」,是一種外在的財富慾望,它往往用金錢來衡量生活的質量,有時超出生存的基本需求,不遺餘力地謀取可有可無的東西,結果心紆結而不解,神惶恐而不安。

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孟子認為,君子所得於自然的仁義本性,即使行政於天下,卻不能增加分毫;即使窮困於家中,也不會減少分厘。在人生中,作為「我是什麼」的「所是」,比「我有什麼」的「所有」要重要的多,也更為本質得多。一個人的品德與才能等等「所是」,是任何力量也剝奪不了的一種真實的擁有;而一個人的財富與權力等等「所有」,卻是隨時都有可能失去的一種暫時的佔有。因此,人的一生,還是應該通達大行,把「所是」看得重一些,把「所有」看得輕一些,物質上如果保持恬淡,精神上就能有更大的空間去豐富自己。

明代政治家于謙身居高位,持守「但令名節不墮地,身外區區復何求」、「大節還須咬菜根」。他在河南、山西等地任官時,輕裝騎馬走遍了所管轄的地區,訪問父老,考察當時各項應該興辦或者革新的事情。稍有水旱災害,則馬上上報。他的俸祿用在自己身上極少,常常用來救濟貧窮的百姓。于謙每次進京奏事,從不帶任何禮品。有人勸他說:「您不肯送金銀財寶,難道不能帶點土特產去?」 于謙甩甩兩隻袖子吟道:「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後來,于謙遭人嫉妒,被誣陷而死。抄家時,竟然「家無餘資」,而皇帝賞賜給他的物品,絲毫末動。

《荀子·修身》中說:「志意修,則驕富貴;道義重,則輕王公。內省而外物輕矣」。一個人真正的完美,不在於他擁有什麼,而在於他是什麼。品格比財富更重要,如果一個人丟失了自己的靈魂,那麼即便他得到了整個世界,對他又有什麼意義呢?事實上,只有真實的自我,才能讓人真正地容光煥發。當一個人只為內在的自己而活著,「於世少所求,俯仰有餘快」時,這種「所是」是難能可貴的。

美國的富蘭克林和愛因斯坦,兩人都是關注「所是」,淡泊「所有」的科學家。富蘭克林在電學、物理學、植物學、數學、化學等方面,曾有許多貢獻,並且是美國獨立運動的堅強戰士,參加過美國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的起草工作。可是,他從不考慮「我有什麼」,而注重「我是什麼」,一直以自己曾是一名印刷工人而自豪。他在為自己寫墓志銘時,只寫「印刷工富蘭克林」,隻字不提自己獲得過的眾多榮譽頭銜。愛因斯坦認為「人是為別人而生存的」,常常為自己「佔用了同胞的過多勞動而難以忍受」,並且多次表示:「人們往往注意我們發明了什麼,有哪些著作,實際上,我們這些人的道德行為對世界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來講更大。」

生活中,我「有」什麼,是人們經常談論的話題;而我「是」什麼,卻較少為人們所關注。這種重「所有」,輕「所是」的現象,是對人生幸福的一種誤解。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曾經說過:「幸福不在於佔有畜群,也不在於佔有黃金,它的居處是在我們的靈魂之中。」 生活的幸福,不僅包含著享受,更意味著創造,「所是」才是創造的基礎與源泉。

古羅巴哲學家塞涅卡對「所是」與「所有」,也有一段形象的比喻:「人的生活應介於理想和普通美德之間,我們所希望的是,到我們家來的客人,讚頌的應該是我們的為人,而不應是我們家中的陳設。能夠視陶器為銀器的人是偉大的,視銀器為陶器的人也並不稍少一點偉大。」

宋代宰相范純仁,傳承父親范仲淹的做人美德,為官廉潔儉樸,所得俸祿與賞賜,從不用於添置家產,而是用於擴辦義莊,救濟窮苦百姓。朝廷多次賜給他保任子孫官職的機會,他總是轉讓給別人,直到去世時,他的兒子和五個孫子都沒有當官。范純仁多次勸勉家人:「我一生的做人全都源於"忠恕』兩字,這兩個字使我一生受用不盡,人如果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憂慮不能達到聖賢地位。」人能如此「所是」甚多,「所有」甚少,怎不令人見賢思齊?

宋代教育家程顥曾有詩云:「水心雲影閑相照,林下泉聲靜自來。世事無端何足計,但逢佳節約重陪。」生活的底色總是那樣的自然與純正,儘管「所是」那麼樸實無華,「所有」往往光耀眩目,我們還是應該堅守自己的精神家園,把腳步踏在創造的節奏上,努力成為一個最好的自我。人的生命只有創造與奉獻,才能賦予生活以意義,並具有永恆的價值。一個人如果不能在精神世界中把握自己,其物質生活無論如何的富有,又怎麼能夠進入自由王國呢?

歡迎光臨木柳書屋

推薦閱讀:

Q&A | 在實戰中,馬鐙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我們胖不要緊!穿得很顯瘦才是最重要
7-6泰州後學幾位重要人物的思想
品鑒普洱,人體這五種器官和部位很重要。
:文學常識重要考點精編

TAG:做人 | 重要 |